第 7 章 熔锅为铁
也是那一年,国家提出三年“超英赶美”,实现年产“1070”万吨钢的口号,地区周边工厂、农村靑壮男女都陆续在淮河、浉河两岸建炉采用土法炼钢,文程们也很少正常上课,学校起初打算到就城墙平地背坪土围楼炼钢铁。后来学校又组织学生计划在合望坝附近建土高炉炼钢。师生规划自行解决原材料,如铁沙、木炭等,文程班同学分成四组:高炉组、淘沙组、烧炭组和运输组。文程和同学们每天干劲冲天,经常夜战通宵,从没人敢叫一声苦。
每当夜幕降临时,浉河两岸那无数摇曳的星星点点的灯火,像忽闪忽闪的萤火虫;合望坝数十个土窑炼钢高炉吐着红红的火舌,照亮了天空,人声鼎沸,拉风箱的三人组汗流满面、进三步退三步的打着数,动作是那么的合拍,姿势是那么的优美,好像在跳舞。
何伟星是山里人,自少学会了土窑烧“响炭”的功夫,便带领烧炭组到汇寨大队的大坑村和清远大队的源兴坡上去烧炭,同学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天有说有笑,放声歌唱,歌声在河水林木之间回响,是那么的动听、陶醉,快乐赶走了砍柴运柴的疲劳;每当开窑出炭,看着乌黑反光、坚硬的“呴炭”、他们都流露出劳动丰收的喜悦!
58年冬,全校师生曾去开“豫遂”公路(豫平—遂平)一个月。文程他们班分配驻扎在陆溪村半工半读,上午上课,下午助工开路。黑板是从学校里带去的木制黑板,工地上自找位置席地而坐,膝盖是课桌,犹如抗战时期革命圣地延安的“抗大”。这种头顶蓝天,照着“太阳灯”,老师的讲课声和着山林中的花眉婉转的叫声及哗啦叮咚的溪流声组成柔和自然的交响曲,这种境界又是何等的清新和洒脱。
58年冬季招兵,公社指定学校创作一个征兵宣传的节目参加宣传演出,班主任把任务交给文程,他写了一个小歌剧《应征》,中心内容是沿海某农村一位叫小栓的适龄青年瞒着父母去报名应征,经政审体检合格、接到部队入伍通知书时却受到父母的阻拦,该村恰遭金门蒋军炮击,几个村民被炸死,小栓父母通过“血的事实”的教育和小栓未婚妻的动情劝说,欣然同意儿子小栓入伍,本剧由文程扮演主角小栓,杨小珍扮演小栓的未婚妻,在焦庄大礼堂上演,非常成功,得到上级和观众的好评。这幕剧需要观众演员和效果等幕后工作人员不少,几乎全班同学都参加了。通过这次演出增強了班级的凝聚力,充分体现了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
文程学校在响应上级号召这方面从来都是走在前面。在全地区都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师生们就开始行动了。
随着不断从书本获取的炼钢知识,学校认识到土窑是炼不出合格钢,由于木炭温度所限,顶多能将锅碗瓢勺、废铁、钢筋头融化成砣,杂质极多,扒开露出的黑铁块中还有未融化的钢筋头,根本没有半点用途。
于是校长紧急派人从青岛买来了耐火砖,冒着炎夏的酷热,全体师生又一起出动,在距信阳地区不远的五里屯建起两座小型土高炉。就像双胞胎的两姐妹在空旷的市郊相互比美,远远高于后来市郊各人民公社遍地开花的小高炉的水平。
三年级的学生为了迎接大考正在紧张地复习。一年级的小师弟和小师妹们无论年龄和体力都还逊色。于是文程们二年级学生在一片表决心的口号声中把这个光荣任务承担下来。每次上四个班,两个班负责一个小高炉。过几天再换,轮流上课。学校校长说:“这叫做学习劳动双丰收。”
一百人管一个小高炉,昼夜不停,大家轮流吃饭和休息。伐木的、烧炭的都要在几公里以外的山里去进行,运木炭的和运铁矿石的都得拉着人力车奔走几公里。人力车是当时被认为最先进的运输工具。
那时候哪有鼓风机?代替鼓风机的大风箱需要四个人推拉,半个小时一换班。一百个学生围着一个小高炉团团转,忙得不亦乐乎。但也只能将铁矿石烧到刚刚熔化的程度,没能炼出铁来。
有人说木炭火力小,不如改用焦炭,但是据说山西运来的焦炭还不够西边舞阳的大型钢铁厂用,有钱都买不来。
地委给师生们派来了快速烧炭的技术员,指导师生们先挖好一米多深的大圆坑。周围壁陡,把伐倒的树都锯成一米多长,一根挨一根竖满以后,浇上汽油,然后点火。当大火把木料烧得差不多时,黑烟基本上出尽了,立即用土把火封灭。封得严严实实不让冒烟,当焖到一定时间再挖出来。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快,坏处是火候很不好掌握,弄好了烧成炭,弄不好烧成灰,一旦烧坏,炭就跟不上,只好把木头直接塞进小高炉。
后来派去外地取经的老师和同学回来说:
“人家都是用铁引铁,农村公社的小高炉,把家家户户门上和箱子柜上的铁圈铁鼻子都砸下来,连同车轮子和切菜刀都丢进高炉里引铁了。”
师生们没有车轮子,学校里也没有什么铁器。兵多出能将,就有人提出:“去收购站买些碎铁烂锅来。”
碎铁和矿石一同装进了小高炉,加足了炭,拉风箱的鼓足了劲,小高炉上的大喇叭高声大喊:
“今天我们要出钢了!”
时间不大,就把附近村子里的老年人和小孩子们都招来了。他们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眨也不肯眨一下,生怕耽误了看出钢。
有一个小孩子等急了,大声说:“你们的钢在哪里?怎么还不放?”
铁和矿石熔化了,技术员把高炉下边的小闸门打开,同时高喊一声:“出钢喽!”
就在孩子们仰头翘望的时候,在小高炉下边的出口处流淌出了一滩象火山熔岩一样通红通红的东西。
融铁凝固成块以后,学校师生就敲着锣打着鼓,送进了专员公署报喜。路专员高兴得眉飞色舞,说道:“地直单位也终于练出钢来了。”
得到地委和专署的表扬,校长和学生们的劲头更大了。有人提议,我们要响应上级的号召,要敢想敢干,既然是大炼钢铁,我们何不大搞?不用木炭改用煤。找一个大土坑,矿石和煤一层一层地放进去,点燃以后,煤渣比重轻必然上浮,铁汁比重大一定下沉,除去煤渣,下边就是铁块。
谢天谢地竟然有如此聪明的人想出如此省劲的办法。以后大家再也不用围着小高炉转了。于是照法炮制,于是在大土坑里炼出了一大块“铁”。
《一剪梅》
千吨钢铁任务重,奇思妙想,土洋结合。坚决彻底完成它,工业跃进,农业跟进。
人民热情被激发,大小高炉,遍地开花。农村劳力齐上阵,伐树烧炭,风箱人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