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荆州混战
杜预赶回江夏,步阐早已退兵,听闻戈阳兵败,又马不停蹄的赶回,救了司马骏,听完司马骏的叙述,杜预捏紧了拳头:“雪中奋短兵,丁承渊果然名不虚传,今兵败于此,某心服口”
“不知将军有何对策”司马骏在一旁小声的问道
“退回江夏,吴狗得了戈阳,必定入侵各郡,我等暂且退回,待时机而动”
“诺”
陆抗占据戈阳,上书孙皓,草堂上,众人纷纷对策赞不绝口,称赞孙皓的功德。
“好,大将军果真不负朕的期望,今吾军新得戈阳,士气正盛,朕意已决,发兵荆州,进攻宛城,以图中原。”孙皓眯着的双眼顿时睁开,意气风发的发布召令。
“陛下,不可,我军立足未稳,且即将步入寒冬,不利于攻伐,此时出兵荆州,必将大败。”陆凯听完脸色大变,连忙出来劝阻。
“丞相久居朝堂,岂不问兵贵神速,今若错过此时机,我东吴焉能问鼎天下,丞相也太过谨慎了,今我东吴兵精粮足,挥兵北上,定能收复荆州失地,克服中原,我东吴岂是苟且之辈。”左将军陆睿义正言辞的当场反驳。
陆凯刚要发言,龙椅上的孙皓早已坐立不安,强行打断:“出兵之事,朕意已决,不许多言违令者斩。”说罢,径直走入后堂。陆凯摇着头走出大殿,仰天长叹道:“时也,命也。”
宝鼎元年十一月,孙皓起水陆大军十万任命大将军陆抗为大都督,陆睿为副都督,荡寇将军陈咨,广武将军周承,安东将军徐楷攻伐荆州。司马炎派遣大司马石苞为平南将军,引兵八万南下助杜预一臂之力。
戈阳城内,陆抗升堂安排攻击路线及规划。
“今陛下启大军伐晋,诸君必将竭尽全力,上报国家,下安黎民,凡事必依计而行,不可肆意妄为,而坏国家大事。”
“我等谨遵大将军调遣”
“陆睿,陈咨,步阐听命”
“末将在”
“尔等三人分兵四万取江夏,陈将军可带兵一万阻击荆州的援兵,不可强攻,只为骚扰拖延。”
“得令”
“丁奉,徐楷听命”
“末将在”
“汝二人领兵三万庐江,切记,庐江太守刘舆非等闲之辈,尔等不可等闲相视。”
“得令”
“虞忠,顾谭二人留守戈阳,分配各路粮草辎重。”
“得令”
“其余众人,随本将直取荆州,不得有误。”
“诺”
战火一触即发,东吴三路大军压境,长江中游一带,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李炬奉杜预之令,支援江夏,半路遭遇陈咨的伏击,大败而归。司马骏在江夏靠着骑马不断的抵挡东吴一次次的进攻,已经为强弩之末。庐江方面,丁奉日夜攻城,刘舆死守城池,坚守不出,丁奉等也无计可施,三路战线只能互相拉扯,谁也不敢松口气。
此时,襄阳城内,刘谌与钟会正煮茶谈笑。
“殿下,吴晋二国相持半月,各有胜负我军可乘机而入,夺取荆州。”
“不急,现我军贸然出击,就算成功夺取荆州,世人当如何评价,依我看,如今暂避锋芒,以逸待劳。放出襄樊出兵的消息,我料杜预必定多疑,前线不稳。倘若东吴胜,我军可乘机入宜都,而攻南郡。若北晋胜,我军可乘机攻荆州,如此,虽为奇袭,正大光明,可堵世俗之口,况且别忘了,曹嘉还在幽州、此乃驱虎吞狼之计。”刘谌笑着喝了一口茶。
“殿下高论,会佩服,果真还是殿下深谋远虑啊”
刘谌微微一笑,将目光看向了窗外,喃喃道:“快了”
荆州城外,陆抗不断的指挥士卒攻城,城外尸体堆积如山,荆州城高墙厚,陆抗围城半月,丝毫不见头绪。
“将军,如此下去,江夏必定失守,子臧在江夏独木难支,前日李炬前往支援,半路遇伏,逃回荆州。今数日已过,不知江夏局势如何啊。”刘弘在旁边对着杜预皱眉说道。
“今东吴大军将荆州围的水泄不通,恐难突围啊,容我在思良策。”杜预看着地图,摇了摇头。
石苞大汗淋漓的走进内堂:“元凯,吴军暂退。下一步有何对策。”
“仲容,今吴军日夜车轮战消耗我军士气,久不出战,于我军不利,我又一计,不过太过凶险,某正在考虑要不要施行。”
“唉,元凯既然有计,何必藏着掖着,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石苞喝了一口酒说道。
“退出荆州。”
“什么”石苞一口将喝进肚的酒吐了出来,众人也大吃一惊,万万没想到弃城之事会从杜预口中说出。
“哎哎哎,你们别激动啊,听我把话说完,今吾军困于此地,必须主动出击,灭其锐气,今我军暂退荆州,诱敌入城,伏兵掩杀而出,可败吴军,只不过,此计太过凶险,正在考虑。”
石苞调整了状态,拍了下桌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元凯此计甚妙,如今已经容不得你我片刻思考,战场变幻万千,江夏局势尚且不明,若此战获胜,便可分兵前往救急,为将者,怎可犹豫不决,兵贵神速方可制敌取胜。”
“如此,就依此计执行。各位,整理好各营将士,胜败便在明晚。”杜预起身对着众人开口道。
“将军调遣,万死不辞。”
“严中听命”
“末将在”
“你负责将城中百姓迁至南阳,在民屋备足干草硝酸引火之物。”
“诺”
“刘弘,李矩听命”
“末将在”
“你二人引军躲藏于民居周围,待吴军入城,便可放火,关闭城门,四面掩杀而来。”
“得令”
“仲容,你等吴军溃散后,立刻南下支援江夏。”
石苞起身点了点头。
“如此,各位下去准备,明夜必须小心谨慎,不得有误,违令者定斩不饶。”
当夜,吴军趁夜偷袭,被刘弘击退,翌日细作来报晋军撤离荆州。陆抗心中暗惊,思来想去也只有冀州告急,司马炎左右为难只能放弃荆州回防,加之刘谌出兵的消息已经在各地传播,陆抗更是坚信不疑,急忙下令各营大举入城。
陆耽眉头紧锁,心中总有一种不祥征兆,不过也说不上来,只能跟随陆抗左右,护其安全。
看着大军进城,陆抗激动的喃喃自语:“父亲,荆州抗儿夺回来了,您在天之灵可以安歇了。”
陆抗一行人来到荆州府衙,看着满地狼藉和幽州告急的书信,心中大为欢快,下令全军住宿民房,生活做饭。五更过后,东南角浓烟四起,火光冲天。
“不好了,着火了,救火啊”
众人纷纷在睡梦中惊醒。“不是已经下令注意火患,怎会如此”陆抗在朦胧中惊起,抢将出门。
“不好了,大都督快撤,我等中计了,方才军士正要刷锅造饭,不想刚刚点燃灶台,灶台内硫磺硝酸等物瞬间被点燃,火势蔓延至房屋,烟雾过后,晋军突然冲杀出来,我军抵挡不住,已经全线崩溃了。”凌封策马前来禀报。
“杜元凯,汝使得好计啊”陆抗气的咬牙,一口鲜血从口中喷出,众人大惊,慌忙搀扶其上马往城门便走。
晋军在城内用湿布捂住口嘴,挡住烟雾,在吴军中来回收割,刘弘,李矩更是遇人便砍,吴军将领死伤无数。
石苞在军中正遇逃走的陆抗,二话不说,冲将而来:“陆幼节,哪里去。”
凌封舞枪相应,“大都督快走,此地我来挡之。”陆耽在一旁护住陆抗,边打边撤。
李矩,刘弘也从两翼包抄而来,将陆抗等人团团围住,陆抗亲兵用身体强行冲出一条过道,护陆抗逃生。众人逃至城门,发现大门早已被关死,慌乱间一时无法将其打开,晋军在后乱箭齐发,吴军多半被射成刺猬,陆耽用枪左右挥舞,抵挡飞来的箭矢。纵使身中数箭,也浑然不顾。
城外的周承看见火起和惨叫,大惊,立刻下令打开城门。
“禀将军,打不开,城门被封死”
“打不开,那就给我撞开城门”周承朝着众人嘶声大喝。在几声雄壮的撞门声后,城门被推开,周承策马抢将入城。陆凯看见城门打开会心一笑,立刻护住陆抗出城,不想,陆抗座下马中箭,将陆抗摔到在地。
“呃啊”
“父亲”
陆耽立刻在马上一跃而下,跳至陆抗身旁;“父亲上马,孩儿在此为父亲断后”此时,陆耽身后已经连中数箭,将涌上来的鲜血强行咽下。
“耽儿,不可”
陆抗话还未说完,陆耽捡起地上的箭矢狠狠的刺入马屁股,马吃痛飞奔而去。
“父,父亲”看着离去的陆抗,陆耽口吐鲜血,嘴角含笑,倒在了血泊之中。
“追,别跑了陆抗,活捉陆抗者,赏千金。”石苞用刀挑着凌封的尸体对着晋军大喝。
听到赏千金,晋军一个个跟打鸡血一样,奋不顾身的朝着陆抗追去,前排的一众军卒,刚刚冲出城门,便被周承一刀砍翻在地。
“谁在上前一步,我叫他血溅当场”周承红着眼对着晋军大喝。
众人面面相觑了一会,看着吴军人少,还是仗着人多,朝着周承蜂拥而来。周承挥刀便砍,硬生生的将晋军挡在了城门口,随着晋军集结的越来越快,在场的吴军全部身死,留下半跪在地的周处和握着的遍布鲜血的大刀。
刘弘等引军前来,看着满地的尸首和伤痕累累披头散发的周承,摇了摇头,长枪一挥,晋军又一次发起进攻。
“事到如今,尔何不归降”看着眼前的周承,刘弘对其喝到。
“哼,历战之躯,岂能倒下,休想过我这关。”说完,周承吐了一口血唾沫,站立起身,抡起大刀砍翻围上来的晋军。奈何寡不敌众,力乏,向后退了几步,晋军抓住周承空隙,几十把长枪硬生生的刺入周承身体的各个部位。
周承看着陆抗离去的身影,口中吐血,大喝“敌众我寡,无力回天。都督,全靠你了。”说罢,抡起刀身,旋转一周,将周围的晋军全部削首。
杜预等赶来,将周承尸首安葬后立刻引兵追击。
司马骏死守江夏,城内已经弹尽粮绝,看着吴军又一次加大了攻势,司马骏拔出佩剑,准备自刎。忽然,吴后军大乱,石苞率军掩杀而来,陆睿大惊,连忙派陈咨带兵前去抵挡,司马骏见援兵已到,心中大喜,遂开城门,骑兵策马冲入吴军,分割出一条战场。陆睿见情况已经失控,只能下令撤军,陈咨与石苞交战二十余合,败走。晋军顿时士气大涨。
“子臧,与我追击晋军,与大将军会合,势必全歼江东鼠辈。”
二人离开后,江面陆陆续续的出现数百艘船只朝着江夏开来。
丁奉,徐楷在庐江苦战月余,终于登上城楼,不想羊祜半路杀来,二人看着残檐断壁,只能弃城退走,自此,江东三路伐晋大军全线崩溃,一路损兵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