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喜笑颜开
一连数日,咸阳城内外,上至文武百官,遍及贩夫走卒,人人喜笑颜开。
稻田或打谷场上,提起南河,他们便会由衷的赞叹,若有人说皇帝的不是,必将遭到群情激愤的百姓,唾沫横飞的回怼。
章台宫大殿内,文武百官赫然在列。
他们没有往日的庄严肃穆,脸上多了几分温和的笑意。
“许博士,城外的农忙,进展如何?”南河这几日忙于与道家会商,无暇顾及秋收的进展,这才问起许业。
“咳咳!”许业清了清嗓子,掩饰他神游物外的呆状,缓缓回道:“启奏陛下,有您的英明神武领导,官员百姓上下一心,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
“说人话!”南河不爱听长篇大论的汇报,打断许业的说话。
“嘿嘿”许业讪讪一笑,“五十万亩水稻全部收割完。再有三日,所有稻谷皆可晒干,收入粮仓。”
“产量几何?”南河不满的瞪了一眼许业,有些责怪的追问。
“亩产超过五百斤,秋收粮食超过两亿五千万斤,折合二百五十万担。”许业头声音洪亮,趾高气昂,惹来不少官吏的白眼。
“陛下,本次咸阳城外大丰收,您功劳居功至伟,许博士只能屈居第二。”
有看不惯许业的官吏,出言提醒道。
众人一阵哄笑。
“你们懂甚!整个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才不屑于与我争这功劳呢。”许业不傻,急忙回道。
“哈哈!诸位爱卿,不用置气。许博士确实功劳甚大,朕只是指导而已。这一百多个日夜,多亏许博士及农家子弟的精心照料,当得头功。”
南河心情畅快,温和的笑道。
“多谢陛下赞赏,农家明年春耕大力推广,争取让更多的百姓能种出更多的粮食,早日解决粮食危机。”许业拱手,心中自有一番豪言壮志。
“原来的十万亩良田,产量几何?”南河好奇的问道。
“粮食不到一千万斤。”许业心中早已有数。
“还真的是丰收啊!”南河感叹。
“恭喜陛下!”
朝臣难得的拍马屁。
“丞相,你与户部、农家协调,根据朕的承诺,将二十万亩农田的所有收成,按劳分配,分给帮忙插秧、开垦农田的百姓。
此外,将朕许诺的二十万亩农田,亦按劳分配给百姓,用不纳税。”
南河朗声道。
“陛下,是十五万亩,并非二十万亩。”
许业心疼道。
易田和郑果温和一笑,他们当然知道,南河并非记性差,而是体恤百姓。
放在以前,粮食亩产百斤,盐产量低下的时期,国库早已告急,朝廷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自然会从百姓身上征收更多的赋税。
可如今朝廷的官田大丰收,加上新式盐田的丰厚产量,国库可实现自给自足,完全不需要搜刮百姓的民脂民膏。
“国富民不富,国家有难,百姓袖手旁观或群起而攻之,国必亡。
国富民富,国家有难,百姓共患难,则国可存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为恒古不变的真理。
藏富于民,国家则能长久昌盛。”
南河的此番言语,竟然能让在场的官吏,耳目一新,仿佛打开了新的思潮格局。
“谢陛下指点迷津,臣惭愧。”许业恍然大悟道。
二十万亩田的产量有一亿斤稻谷,当时参与劳作的有三十万百姓,人均有三百三十斤粮食。
咸阳城约十五万户,几乎每户都有三四人参与,每户额外获取的粮食,不下于千斤。
天外横财,不过如此。
或许有人会认为,个人增加的这三百斤粮食,不值一提。
百姓稍微省吃俭用,三百多斤粮食,足够一人吃上一年,待到来年的春秋两季节,顿顿吃大米饭,也未尝不可。
而在此之前,所有百姓,一月都舍不得吃一顿白米饭。
这其中的酸楚,非亲身经历所能悟也。
往年始皇帝为政,朝廷用度,精打细算,尚且不能盈余,文武百官的生活,自然过得清贫如洗。
如今大丰收,再不褒奖,恐怕官吏心中会有怨言。
“丞相,抛开朝廷的日常用度,以及支援成周城的粮食,这国库中,是否有盈余。”南河心中盘算若是国库充裕,给官吏发年终奖,也算是很好的激励。
“算上三十万亩的官田新粮,盈余一亿斤稻谷。”作为国之丞相,总领百官,自然熟记国库账目,可谓能信手捏来。
“文武百官俸禄年用度几何?”南河追问。
“天下四十郡官吏,需要朝廷负责的年俸禄一亿五千万斤粮食,咸阳城文武百官年俸禄占五成。”
易田回道。
“拟诏,凡咸阳城官吏,执政无过错者,赏半年俸禄!”南河大手一挥,爽朗道。
“臣,谢陛下恩典。”
在场的文武百官,脸上喜不自禁,心里美滋滋。
景国一朝,官吏俸禄皆以粮食发放。粮食能活人无数,更能兑换钱财。
在这个时代,钱财远远没有粮食重要。
寻常年月,有钱自然能购买无数粮食。倘若遇到灾祸之年,粮食减产甚至是颗粒无收。
届时人人自危,自然不会将活人的粮食拿出来卖钱。
即使你再有家财万贯,没有粮食,手中的铜钱,也只是废铜,买不到粮食。
天下四十郡,受限于交通的不便,跨郡倒卖粮食,难于登天。
但是那人畜之力所耗费的粮食,便让所有的粮商,望而却步。
朝会散去,章台宫内皇帝的决断,也随着散去的百官,传入咸阳城内的千家万户。
咸阳城内,凡是有人群聚集之地,百姓脸上洋溢着笑脸,人人相互报喜,人人都在说南河的好。
至于那些想趁冬季作乱的阴险小人,自然被南河的阳谋,纷纷击溃。
但凡老百姓有饭吃,生活有奔头,谁都不是傻子,去干那些杀头灭族的勾当。
只有活不下去,生活没希望的穷苦百姓,才会随大流,揭竿起义。
只是他们心中仍有一杆秤,王侯将相,自古便以他们无关。不论谁做皇帝,能让他们吃饱饭,便是好皇帝。
很明显,始皇帝在位。他们吃不饱还有严重的徭役,自然跟着造谣生事的人谩骂始皇帝。
而新皇帝南河,至少在咸阳城内,谁要敢公然辱骂南河,百姓会教他们如何做人。
与此同时,一个身背巨剑的健硕大汉,在章台宫外求见。
“陛下,墨家巨子求见。”
传令使恭谨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