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登基大典
两千二百多年前的中秋后三日,咸阳城内外,车马粼粼,异常的热火朝天。
咸阳城内的臣子百姓,以及天下四十郡前来祝贺的郡守、县令,熙熙攘攘的拥满咸阳城。
一身黑色紫金龙袍的南河,头戴十二冕旒,气宇轩昂的站立于咸阳城西门之下。
通往章台宫的青石板道路上,满铺红色毯子,鲜艳如火。
道路两旁分列站着精神抖擞的士兵,士兵身后的则是挤满瞧热闹的百姓。
即使是在咸阳城,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未曾一睹皇帝的真容。
更何况,城中不少百姓的孩子,有机会成为天子门生,那将是光耀门楣的一大喜事。长此以后,他们身份低位的百姓,将会成为那鱼跃龙门惠及全家的官吏。
“咚!咚!咚!”
洪亮的钟声由皇宫内传遍咸阳城,从所有人的耳旁吹过。
南河则是心情激荡,有些茫然,有些手足无措。
他至死都未曾想到,出国会被敌机袭击,然后会穿越至两千二百多年前的景国,取代那个悲情的太子南河。
他杀了那个被骂了两千多年的景二世,他继承了被儒门谩骂两千多年的暴政景国的皇帝之位。
他忽然想起,导致天下大乱的农民起义,导致景国生灵涂炭的楚汉之争。
他厌恶那个为一己之私,暴力的霸王,火烧咸阳宫,大火燃烧了三月之久,燃尽了百家争鸣的书籍,烧毁了炎黄民族的文明传承,烧断了炎黄民族的脊梁。
他好恨,若此刻遇见那厮,定然要将他千刀万剐,方能接历史的遗憾。
“我既然为景国皇帝,那绝不能将这个世界,拱手让给卑鄙之人。我要让这九州万里山河的千万百姓,不再饱受这战乱之苦!”
南河心里暗忖着,眼中越发的坚定明亮。
随着第九声钟声响起,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南河身上。
“景国太子南河,秉承始皇帝遗诏,继承帝位,登基大典,吉时已到!”
内务府胡杨尚书,手持竹简,朗声吟唱道。
南河则是龙行虎步,昂首走在红毯之上。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红毯两旁的百姓自发的呐喊,尤其是那些孩子的长辈,神情激动的呐喊。
顷刻间,山呼海啸般的吼声,震动九霄。
三公九卿等文武百官,身穿黑色官袍,大步流星的跟在南河身后,享受着无数百姓羡慕的眼神。
调整情绪的南河,全然没有一丝不苟的端正刻板,反而欢快的朝道路两旁的百姓挥手微笑。
他想要将心中的喜悦,感染那些芸芸众生之人,让他们的内心,至少在此刻能获得快乐。
南河所过之处,惹得百姓激动的手舞足蹈,红光满面。
“哈哈,皇帝跟俺打招呼了。”
“你有甚好炫耀,皇帝也冲俺微笑了。”
底下的百姓,议论纷纷,紧跟在文武百官的身后,朝皇宫涌去。
南河进得皇宫后,踏入祖庙祭台下,听着内务府礼官的祷告。
“礼成!”胡杨面红耳赤的高呼道:“拥立南河为二世皇帝,不立国号,沿用始皇帝年号。”
“景国十二年八月十八日,南河为景帝。”
“参见陛下!”
祖庙祭祀台阶下,文武百官拱手深深弯腰敬礼道。
“参见陛下!”
皇宫内的士兵纷纷单膝下跪,声若洪钟。
“众卿,有礼了。”南河转身,右手挥动衣袖,朗声道。
“陛下,请持天子剑!”
胡杨双手高举托过头顶,呈上象征天下皇权的寒铁剑。
天子剑,作为景帝的随身佩剑,跟随景帝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并见证景国一统天下。
拿着单手接过天子剑,手握剑柄,缓缓抽出寒光闪闪的剑刃。
“朕,南河!继承始皇帝遗志,守土开疆,富民强国,打造最强景国,让万国来贺!”
南河挥动天子剑,一字一句的宣誓道。
“请陛下移步章台宫,造成登基大典。”
胡杨在前面引路,南河一步一步的跟随其后。
踏进章台宫的大殿,那个九五至尊的龙椅,豁然出现在南河眼前。
这个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帝王宝座,近在咫尺,唾手可夺。
南河内心平静的登上九级台阶,毫不犹豫的端坐坐下。
“奏乐!”
胡杨咧嘴一笑,欢快的呼唤。
一瞬间,大典内的乐师手中拨动,敲响了一侧的编钟。
清脆悠扬的乐声,听得众人一阵欢欣鼓舞。
宫女乐团,莺莺燕燕的鱼贯而入,在龙椅台阶下的白玉地板上,翩然起舞。
始皇帝登基或朝会之时,文物百官皆是按官职高低,从前往后整齐的排列。
往往一站,便是一个时辰之上,使得文武百官心底抵触朝会。
然而南河面前的大殿,却是按官职排序,整齐的摆放着桌椅,方便朝会群臣的书写方便。
丞相易田,太尉易川,御史大夫冯颉,三人端坐在上首第一列。
紧随他们之后的便是十二尚书的桌子位置。
再往后,便是郡县的地方主官之位。
桌子上还摆放着一众点心吃食。
得到皇帝的伸手示意,群臣才面带微笑的吃着食物,听着乐曲,看着舞蹈,好不痛快!
如此别具一格的登基典礼,让朝臣眼前一亮,心中暗自打消对新皇帝的偏见。
半个时辰后,乐声戛然而止,宫女有序的退出大殿。
“众爱卿,对于安排,可曾满意?”南河率先开口,呵呵问道。
“陛下心细如发,体贴入微,臣万分感动。”
群臣诚意满满的回应道。
“如此甚好!今日朝会时间或许会很长,诸位桌案上的吃食,尽管享用,不用拘束。”南河给众人讲明朝会的规矩,免得引人猜忌。
“多谢陛下的厚爱。”
群臣再次道谢。
南河则不再多礼,示意易田开始朝会的议程。
百官之首的丞相易田,从座位上起身,移步站在一侧,面朝群臣,肃然道:“即日起,官职制度由三公九卿改革为三公十二尚书。”
‘“在下为景国丞相!”
易田停顿,朝群臣施礼道。
“太尉易川。”
“御史大夫冯颉。”
喊到名字的人,从座位上起身,朝群臣施礼。
群臣则投来惊讶的神色。
没想到,新皇帝登基,竟然还有如此大的改革。
至于空缺出来的四个尚书职位,心思活跃者,开始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