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孝贤纯皇后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嘉庆元年三月初九日,八十六岁的乾隆皇帝带着新即位的嘉庆皇帝来到爱妻陵前,写下了感人的诗句:
“吉地临旋跸,种松茂入云。暮春中浣忆,四十八年分。”
在“四十八年分”句下,乾隆皇帝自注:孝贤皇后于戊辰大故,偕老愿虚,不堪追忆!
往事如烟,眨眼间,帝后阴阳永隔已经四十八年了,对后宫三千的皇帝来说,一个女人的去世应该算不上什么,但是乾隆皇帝对结发之妻的追思从未停歇,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或许这正好应证了一句话:“失去的永远是最美好的。”
乾隆十三年正月,乾隆皇帝奉皇太后东巡,皇后富察氏随驾,三月初八日,乾隆皇帝奉皇太后回銮返京,三月十一日,一行人弃车登舟,当晚亥时,皇后富察氏崩逝于德州舟次,年仅37岁。
一向冷静的皇帝不知所措,他亲自为皇后戴孝服丧,还要求全天下的臣民和他一样,这在清朝是空前的,康熙十三年,孝诚仁皇后崩逝,当时正值三藩叛乱,康熙皇帝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此事对政局的影响,遂降旨各省一切丧仪皆免,此后皇后的丧仪一律循例而行,但此时,一向对皇祖父康熙皇帝崇拜效仿的乾隆皇帝却一改旧例,各省文武官员从接到御旨之日起,摘除冠上的红缨,齐集公所,哭临三日,百日内不准剃头,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内,停止音乐嫁娶,一般百姓则摘冠缨七日,在此期间,亦不嫁娶,不作乐。
为了不惊动爱妻,皇帝命令将皇后连同她所乘的大船一起抬进北京城,但船太大,而城门又太小,狂躁不已的皇帝决定拆掉门楼,对此,礼部尚书海望想出了一个办法,搭起木架从城墙垛口通过,上设木轨,木轨上铺满鲜菜叶,使之润滑,千人拉拽,将御舟运进城,皇帝采纳。
富察皇后起初殡于长春宫,乾隆皇帝每日到长春宫灵前祭酒,三月二十五日,大行皇后梓宫移殡景山观德殿,乾隆皇帝亲临祭酒,此后的初祭礼、大祭礼等,乾隆皇帝无不亲临致祭。
富察皇后崩逝后,乾隆皇帝曾马上下令修缮观德殿,此工程动用工匠八千多人,壮夫九千多名,耗费白银九千多两。
乾隆皇帝对爱妻的崩逝极度悲伤,但他作为一国之君,又不可能像常人那样任意宣泄自己的情感,于是只有借助于
诗词,在《大行皇后挽诗》中,乾隆皇帝对夫妻间二十多年的恩爱做了总结:
恩情廿二载,内治十三年。忽作春风梦,偏于旅岸边。
圣慈深忆孝,宫壶尽钦贤。忍诵关睢什,朱琴已断弦。
夏日冬之夜,归于纵有期。半生成永诀,一见定何时?
棉服惊空设,兰帷此尚垂。回思想对坐,忍泪惜娇儿。
愁喜惟予共,寒暄无刻忘。绝伦轶巾帼,遗泽感嫔嫱。
一女悲何恃,双男痛早亡。不堪重忆旧,掷笔黯神伤!
诗中提到,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共同生活了二十二年,富察皇后正位中宫十三年,皇太后深深思念她的孝顺,六宫嫔妃都仰慕皇后的贤德,皇帝皇后曾痛失两子一女,两人曾
为此对坐忍泪,多年来,帝后同甘共苦,充满了共同语言,往事不可追忆,相见不知何期,唯有掷笔黯神伤。
就在写下此诗的次日,乾隆皇帝越过内阁,亲自为皇后拟定谥号“孝贤”,清代无先例,他说:“从来知臣者莫如君,知子者莫如父,则知妻者莫如夫。朕昨赋皇后挽诗。有圣慈深忆孝。宫壸尽称贤之句。思惟孝贤二字之嘉名。实该皇后一生之淑德。”
大行皇后梓宫移殡观德殿当日,乾隆皇帝再成长律,以志哀悼:“
凤輤逍遥即殡宫,感时忆旧痛何穷。一天日色含愁白,三月山花作恶红。
温凊慈闱谁我代,寂寥椒寝梦魂通。因参生死俱归幻,毕竟恩情总是空。
廿载同心成逝水,两眶血泪洒东风。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
在诗中,皇帝悔恨当初盼望嫡子,觉得如果不是两子早逝,爱妻也不会悲痛而去,作为一位身负江山的帝王,将妻子看得比皇位继承人还要重要,实在不是一般的夫妻情深。
四月十一日,富察皇后故世一个月,乾隆皇帝亲临观德殿隆重的祭祀活动,写下一首七言诗:“
先皇后大故,顿成弥月,光阴迅速,永别之日长,同欢之情断矣,感而成诗,以志沉痛。
素心二十二年存,属纩何须握手言。诗谶自尤临祖道,梦祥翻恨始添盆。
锦衾角枕惟增怨,落叶哀蝉非所论。追忆褘衣陈画鷁,悲生痛定尚销魂。”
富察皇后的崩逝给乾隆皇帝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让他狂暴不安,他将怒火宣泄到周围人身上,他觉得皇长子和皇三子对于嫡母的去世无哀慕之诚,宣称:“此二人断不可承续大统。”皇长子永璜的师傅俺达受到处分,其中和亲王弘昼、大学士来保和侍郎鄂容安各罚俸三年,其他师傅谙达各罚俸一年,由于失宠于皇父,两子时常心怀畏惧,都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乾隆皇帝因为思慕皇后,时常翻看和皇后相关之物,四月,当他阅看翰林院在乾隆二年所制的皇后册文时,竟然发现满文译文中将“皇妣”一词译成了“先太后”,皇帝勃然大怒,刑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阿克敦被交刑部治罪,刑
部官员见皇帝盛怒,加重处分,拟绞监候,不料皇帝尚不满意,责备刑部“党同徇庇”,故意“宽纵”,将刑部全堂问罪,包括满尚书盛安、汉尚书汪由敦、侍郎勒尔森等均革职留任,而阿克敦则照“大不敬”议罪,斩监侯,秋后处决。
富察皇后故去两个月,乾隆皇帝已遵礼制释服摘缨除发,但思念依旧:“
寤寐求无得,梦魂时尚牵。亦知悲底益,无那思如煎。
环佩声疑杳,鸾凰信绝传。椒涂空想像,两度月轮圆。
衷愫心常结,音尘日已遐。芳踪付彤史,时服换轻纱。
情自长无绝,礼惟当岂加。底知忧用老,新鬓点霜华。”
皇帝惊讶地发现,自己因为悲伤过度,夜不能眠,竟然三十多岁就已生华发。
“鬓有二毛底事宣,盼霖伤逝两如煎。
愁缘似我仍频遇,顺意惟人鲜或全。
揽镜见霜初讶许,抚笺得句却怡然。
五箴久矣能成诵,比似昌黎恰并年。”
富察皇后故去三个月,乾隆皇帝感叹:“一日不见如三月,三月胡为瞥眼临。饯夏迎秋偏益感,落花流水动关心”。
乾隆皇帝看着皇后所制的满洲燧囊,说自己曾读康熙帝御制的清文鉴知,上面有满洲旧俗,当时清朝的开创者们还住在关外,生活比较艰苦,有一次乾隆皇帝去塞外打猎,想起了开创基业的先祖们,和皇后谈及此事,一向节俭的皇后像先祖那样用鹿尾谲毛制成燧囊,献给乾隆皇帝,以示不忘根本,乾隆皇帝十分珍爱这个燧囊,时时刻刻带在身上。
“练裙缯服曾闻古,土壁葛灯莫忘前。
共我同心思示俭,即兹知要允称贤。
钩縚尚忆椒闱献,缜致空馀练线连。
何事顿悲成旧物,音尘满眼泪潸然。”
孝贤皇后崩逝百日后,乾隆皇帝写下一篇情真意切的《述悲赋》,被郑重地载入清史稿:
“易何以首乾坤?诗何以首关睢?惟人伦之伊始,固天俪之与齐。念懿后之作配,廿二年而于斯。痛一旦之永诀,隔阴阳而莫知。
昔皇考之命偶,用抡德于名门。俾逑予而尸藻,定嘉礼于渭滨。在青宫而养德,即治壸而淑身。纵糟糠之未历,实同甘而共辛。乃其正位坤宁,克赞乾清。奉慈闱之温凊,为九卿之仪型。克俭于家,爰始缫品而育茧;克勤于邦,亦知较雨而课晴。嗟予命之不辰兮,痛元嫡之连弃。致黯然以内伤兮,遂邈尔而长逝。抚诸子一如出兮,岂彼此之分视?值乖舛之迭遘兮,谁不增夫怨怼?况顾予之伤悼兮,更恍悢而切意。尚强欢以相慰兮,每禁情而制泪。制泪兮,泪滴襟,强欢兮,欢匪心。聿当春而启辔,随予驾以东临。抱轻疾兮念众劳,促归程兮变故遭,登画舫兮陈翟偷,由潞河兮还内朝。去内朝兮时未几,致邂逅兮怨无已。切自尤兮不可追,论生平兮定于此。影与形兮离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对嫔嫱兮想芳型,顾和敬兮怜弱质。
望湘浦兮何先徂?求北海兮乏神术。循丧仪兮徒怆然,例展禽兮谥孝贤。思遗徽之莫尽兮,讵两字之能宣?包四德而首出兮,谓庶几其可传。惊时序之代谢兮,届十旬而迅如。睹新昌而增恸兮,陈旧物而忆初。亦有时而暂弭兮,旋触绪而欷歔。信人生之如梦兮,了万世之皆虚。呜呼!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孰予随?入淑房兮阒寂,披凤幄兮空垂。春风秋月兮尽于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
在此赋中乾隆皇帝将夫妻关系提高到人伦之始。他说孝贤皇后是先皇雍正帝为他挑选的,乃名门之后,在潜邸时修身养德,勤于内治,夫妻俩虽然没有一起经历贫困,但多少年来同甘共苦。孝贤皇后正位中宫以来,努力襄助乾隆皇帝,侍奉太后至孝,举止言行可为六宫的表率。皇后生活俭朴,主持了清朝首次亲蚕礼。她忧国忧民,和皇帝一起祈求风调雨顺。由于连续失去两位皇子,皇后悲伤不已,但她在皇帝面前强颜欢笑、安慰皇帝,还将诸妃之子视如己出,但悲伤郁结于心,在东巡途中一病不起,皇帝本想在山东多留几日,以便皇后养病,但孝贤皇后不愿耽误国家大事,一再催促皇帝即刻返京,结果在德州溘然长逝,乾隆皇帝对此悔恨不已。每当他看到妃嫔就会想起皇后,他怜惜皇后所生的幼女和敬公主。在乾隆皇帝的心中,孝贤皇后是完美的,追思皇后之懿德,岂是孝贤二字就能尽述的?乾隆皇帝认为皇后四德俱备,举世无出其右。皇帝又一次来到长春宫,宫殿寂静,帷帐空垂,叹春花秋月兮尽于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
除了这首《述悲赋》,乾隆皇帝在孝贤皇后去世百日之际还写了一首悲伤的诗:“
十旬攸以临,服制众云易。
予怀未觉遥,有如一日隔。
偕老欢莫追,叹逝愁奚益。
因悟宇宙间,率为形神役。
别后已杳杳,忆前尤历历。
惟其无显名,是矣贻芳迹。
嗟哉长春宫,遗像空悬壁。
欢去悲以归,每念增忧惕。
兰湘陈豆核,椒浆泛爵双。
三奠尽一心,一心纷百析。
倾爵酒频酹,拭巾泪尤滴。
滴泪不能干,平生恩爱积。
齐物惭未能,难学庄盆击。
独旦不能眠,欹枕怀百端。
魄渊促代谢,朱明形欲阑。
凉秋率感人,况逢形影单。
未闻蛩杵声,已觉寝簟寒。
寒宵那更同,梧月虚膧胧。
九御咸备位,对之吁若空。
所重在四德,关雎陈国风。
讵如汉武帝,为希见美容。
达人应尽知,有生孰免逝。
况年近不惑,亦岂为夭厉。
犹惜窈窕质,忽作朝云翳。”
诗中说,面对六宫妃嫔,皇帝觉得都是虚空,他怀念皇后的窈窕身姿,更怀念她的美德,形单影只、孤枕难眠。
为了让自己可以更好地回想皇后,乾隆皇帝下令保留长春宫孝贤皇后居住时的原貌,凡是她使用过的东西,一件都不能少,并将孝贤皇后用过的朝冠、朝珠和朝服供奉在长春宫。
五月,乾隆皇帝抱怨光禄寺筹备给皇后的祭品等“俱不洁净鲜明”,将光禄寺卿增寿保、沈起元、少卿德尔弼、窦启瑛降级调用;责备工部制造皇后的册宝“制造甚用粗陋”,侍郎索柱降三级,涂逢震降四级;指责礼部“册谥皇后,未议王公行礼之处”,尚书海望、王安国降二级留任。
翰林院撰拟皇后祭文时用了“泉台”二字,乾隆皇帝认为这两字用于常人尚可,“岂可加之皇后之尊”,大学士张廷玉等“全不留心检点,草率塞责.殊失敬理之义”,俱罚俸一年。
为了讨得皇帝欢心,各地督抚、提督、总兵、织造、盐政等官员纷纷呈递奏章,要求“跪请圣安”并“叩谒大行皇后梓宫”。两淮盐政吉庆说自己“惊闻皇后崩逝之信,心胆俱裂”,福建陆路提督则“伏地哀泣,涕泪交流”。乾隆皇帝对此很欣慰,他表示各省满族督抚、将军、提督、都统、总兵,凡是没有奏请赴京的,各降二级、或销去军功记录,受到处分的有两江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浙江巡抚、江西巡抚、河南巡抚、安徽巡抚等一大帮朝廷大员。
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乾隆皇帝以一首《七夕感事诗》表达对皇后的眷恋:
“秋怀容易感,七夕感偏多。
天不知情海,谁叫设绛河。
似彼何妨别,如予岂重逢?
拟向天孙问,白云千万重”。
七月十八日是乾隆皇帝与孝贤皇后的结婚纪念日,乾隆皇帝来到妻子灵前:
“助感惟秋日,子归忆旧时。
廿年成梦境,一夕恨川崖。
为奠含悲爵,回思合卺卮。
嫌人称结发,怨我失齐眉。”
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乾隆皇帝无限感伤:
“关情最是团栾节,即景偏伤黯淡魂。
思念不及懵腾睡,犹得时常梦里逢。”
十月初七,孝贤皇后梓宫移殡静安庄,在此前的四月,乾隆皇帝就下令对静安庄进行扩建,耗费白银九万多两。
次年,在皇太后的要求下,乾隆皇帝册封那拉氏为皇贵妃,对此,乾隆皇帝心里很不是滋味:
“六宫从此添新庆,翻惹无端意惘然。”
又自注道:"遵皇太后懿旨册封摄六宫事皇贵妃礼既成,回忆往事,辄益惘然。"
乾隆十五年的新年,当到处都热闹不已的时候,乾隆皇帝默默来到长春宫:
“椒阁蛛尘落玉筵,华镫朅过意凄然。
那忘琴瑟娱良夜,忽寂珩璜向两年。
到底日踈连梦远,惟余景会一情牵。
内人例事迎佳节,勉强酬春付管弦。”
八月初二日,在皇太后的一再催促下,乾隆皇帝不得不册立那拉氏为继后,乾隆皇帝在立后之前特地到静安庄向先皇后告知此事,并为此大大解释一番,他说与先皇后举案齐眉、白头偕老是夙愿,那为什么还要续弦呢?这是因为必定要有人孝顺太后、下统六宫,但他表示:
“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故剑久相投。”
转眼孝贤皇后故去已经三年了,乾隆皇帝写道:
“忽过三年一瞬耳,那堪厚夜永思之。
无奈从兹将日远,肩舆命去意迟迟。”
乾隆十七年冬,东陵胜水峪地宫工程告竣,皇帝亲自护送皇后梓宫奉安于地宫宝床上,乾隆皇帝下令设立“孝贤皇后陵总管衙门”,这个衙门设置大小官员23名,看守兵丁近百名,每年需银十万两以上。
此后乾隆皇帝经常到皇后陵前祭奠,乾隆五十五年,已经八十岁的皇帝再次来到爱妻陵前:
“三秋别忽尔,一晌奠酸然。
追忆居中阃,深宜称孝贤。
平生难尽述,百岁妄希延。
夏日冬之夜,远期只廿年。”
乾隆皇帝期待着和皇后的再见之期。
或许是对孝贤皇后的感情太深了,不管新皇后如何贤淑,都无法达到皇帝的要求,受尽苛责的新皇后忍无可忍,在出巡途中和皇帝大吵大闹,乾隆皇帝将新皇后打入冷宫,去世后以极低的规格安葬。
爱屋及乌,乾隆皇帝对孝贤皇后所生子女非常宠溺。
乾隆元年,乾隆皇帝按照皇父雍正帝的做法,秘密册立孝贤皇后所生之子永琏为皇太子,但永琏因“偶感风寒”,于乾隆三年十月十二日巳刻去世,年仅9岁,平素勤政的乾隆皇帝五日未临朝,他把秘密立储的御旨公布于众,悲痛欲绝的乾隆皇帝说:“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皇考命名,隐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极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榜后,是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礼用皇太子仪注行。”旋册赠永琏为皇太子,谥端慧。后来嘉庆帝被册立为皇太子时,乾隆皇帝以“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已有名分,非因以弟拜兄”之故,命其向端慧皇太子行叩拜礼。
乾隆十一年正月,富察皇后怀孕,乾隆皇帝并未按惯例去圆明园山高水长度过上元节,而是留在紫禁城陪伴皇后。当年佛诞日,富察皇后生下皇七子,当天正逢久旱之后大沛甘霖,乾隆皇帝狂喜不已,乾隆皇帝为爱子命名永琮,秘密确立为继承人。他称赞幼子:“性成夙慧,歧嶷表异,出自正嫡,聪颖殊常。”可惜永琮因出痘于乾隆十二年腊月二十九日去世,未满两岁,乾隆皇帝悲痛万分,自责不已:“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之过耶!”乾隆皇帝认为是自己的奢望害了自己的儿子,乾隆皇帝为永琮赐谥“悼敏”,葬端慧太子陵。
孝贤皇后之女和敬公主很受乾隆皇帝的宠爱,乾隆皇帝早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为其选好了额驸,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出身高贵,高祖父博尔济吉特满珠习礼为孝庄文皇后的哥哥,曾祖父和塔承袭亲王爵位,祖父班第亲王娶康熙帝姐姐固伦端敏公主,父亲罗卜臧衮布承袭亲王爵位,额驸九岁就养育宫中,随皇子们一起读书,和敬公主是清朝第一位出嫁后居于京师而享受1000俸银的公主,乾隆皇帝亲自为外孙命名鄂勒哲依忒木尔额尔克巴拜。
乾隆皇帝对孝贤皇后的家人照顾有加。
孝贤皇后的弟弟傅恒授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谥文忠,赠郡王衔,配享太庙。
傅恒次子福隆安承袭一等忠勇公,娶乾隆帝女和硕和嘉公主。
傅恒三子福康安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封贝子,追封嘉勇郡王,谥号文襄,配享太庙。
孝贤皇后弟弟参将富谦之女嫁乾隆皇帝子质亲王永瑢为嫡福晋。
富察皇后与乾隆帝合葬于裕陵,谥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背景资料: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出身满洲镶黄旗,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富察氏起源于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蒲察氏。金朝时期,蒲察氏为女真第二姓,与皇室世代姻亲。金太祖之母靖宣皇后、金世宗嫡母钦慈皇后都来自蒲察氏。
富察氏根据其居住地共分为九支。孝贤纯皇后家族出自其中的沙济富察氏。沙济富察氏在明代属建州右卫,始祖为兄弟二人,兄名“纳苏莫尔根”,弟名“檀都”。纳苏莫尔根的子孙并不兴旺,沙济富察氏主要为檀都子孙传袭。至第四代檀都子孙主要分成两支,长支由莽色都朱乎率领,次支由旺吉努率领。莽色都朱乎长子王杲为最后一任建州右卫督指挥。莽色都朱乎幼女衮代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福晋。后因王杲与其子阿泰先后反明被明朝派军征剿,莽色都朱乎一支遭到株杀。衮代又于清太祖后期被休弃,该家族成员即被清廷排斥,后世子孙从此凋零,除康熙年间工部尚书倪满外再无出众者。
孝贤纯皇后六世祖旺吉努率族归附努尔哈赤,授正蓝旗佐领,当时的正蓝旗旗主为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旺吉努和儿子万吉哈能征善战,他们所管理的佐领人数不断增加。后来皇太极从莽古尔泰手中夺走正蓝旗,将正蓝旗与自己的两黄旗混编重组,富察家族一分为二,分属镶黄旗和正黄旗。
孝贤纯皇后曾祖父哈什屯在顺治朝官至从一品内大臣,加太子太保。祖父米思翰在康熙年间当过7年的从一品户部尚书,曾经大力支持康熙皇帝的撤藩政策,深受康熙皇帝的器重。大伯父马斯喀官至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二伯父马齐“历相三朝,年逾大耋,抒忠宣力,端谨老成,领袖班联,名望夙重,举朝未有若此之久者”。三伯父马武任过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多年报效朝廷,被雍正皇帝称为“圣眷最渥之人”。时人记载:“明(明珠)、索(索额图)既败后,公(马齐)同其弟太尉公武(马武),权重一时,时谚云‘二马吃尽天下草’。”
孝贤纯皇后父亲李荣保官至从一品察哈尔总管。天聪六年,后金灭察哈尔部,皇太极封林丹汗之子额哲为贝勒,其所部被安置于义州。康熙十四年,额哲之孙布尔尼起兵反叛,叛乱平定后,康熙皇帝设察哈尔总管统领原察哈尔部。
富察氏后人玄海的回忆录有如此描述:忽一日,雍亲王突然来访。李荣保和夫人,小女回避不及,紧施礼请安。雍亲王环视书房,只见格外整洁俭朴,满桌皆是抄经文。信手拿起一张看罢,脱口称赞此字写的精楷,笔力刚劲。他说:“此笔锋大有欧阳洵之骨,柳公权之风。是出自谁笔?”李荣保指着格格说:“是拙女习字。”雍亲王再看站在夫人旁边之女,雍容华贵,一身威仪。雍亲王点着头问:“格格,今年几岁,从师何人?”雍亲王回过头问李荣保,“福敏,是康熙三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吗?”李荣保答:“是。现散取在家,他又是我族兄,故此请教本族子侄授业。”雍亲王笑容满面的又问格格,读什么书,格格对答如流,声如学簧,谈吐大方。雍亲王大喜,便向李荣保说让格格当面写来。李荣保说:“您雍亲王乃书法大家,连皇上都赞亲王之楷笔,此童雅幼笔怎敢在亲王面前献丑。”雍亲王说:“你乃富察家贤人,怎么也俗套起来了。”只见格格略加思索,提笔敬录圣祖康熙一首五言绝句,《古北口》:断山逾古北,石壁开峻远。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雍亲王站在旁边见格格挥笔娴熟,字字流畅,结构严整,连声说好。于是问格格可解圣祖诗意。格格说:“师傅已讲过,自己才知道‘在德不在险’一句,是出自《史记· 孙子吴起到传》。长城中险固,没有德政,没有明政,再好天险也是挡不住我满族巴图鲁。只有事理洞明,修仁、修德、修明,才能治理天下。”雍亲王点头夸赞格格的聪明。雍亲王回府后,嫡福晋乌拉那拉氏过来与他说话。这时三阿哥弘时、四阿哥弘历、五阿哥弘昼也过来请安。雍亲王便把刚才李荣保之女敬录圣祖康熙的字幅拿出来让三位阿哥看,对他们说:“此字乃是一位九岁的格格所写,你们如不用心上进,可连女童都不如了。”然后又问了问学习之事,让他们退下。
雍正元年,富察氏父亲李荣保病逝,富察氏守孝三年。
雍正五年,富察氏参加了每三年一次的八旗选秀,被选为皇四子弘历的嫡福晋。七月十八日,两人在紫禁城乾西二所举行了婚礼。
弘历诗中多次由衷赞美富察氏姿容窈窕。弘历诗中也有对她 “绝伦轶巾帼”的褒扬。在弘历心中,她是他的知音,因此他在诗中一再提到二人彼此相知亲密的情形:“愁喜惟予共,寒暄无刻忘”、“山亭水榭间,并辇同舟所”、“一日不见如三月”、“深情赢得梦魂牵”、“忆昔室家赋琴瑟”等。
雍正六年十月初二子时,富察氏生下弘历嫡长女。
雍正七年,雍正皇帝赐莲花馆作为他们夫妇在圆明园的居处。
十二月二十七日戌刻,弘历嫡长女殇,未封。
雍正八年六月二十六日,富察氏生下弘历嫡长子,雍正皇帝亲自赐名为永琏。
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四日,富察氏生下弘历嫡次女。
雍正十一年,弘历被封为宝亲王,富察氏成为宝亲王嫡福晋。
雍正十三年,乾隆皇帝即位,九月二十四日,封富察氏为皇后,追封皇后父亲李荣保为一等承恩公。
雍正十一年,雍正皇帝曾赐宝亲王弘历号长春居士。为了表达对皇后的爱意,登基后,皇后在紫禁城赐居长春宫,在圆明园继续居住莲花馆,乾隆元年,更名长春仙馆,将与自己名号相匹配的地方赐爱妻居住,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长春宫位于太极殿之北,咸福宫之南。明间设地屏宝座,上悬乾隆皇帝御笔所题的“敬修内则”匾。左右有帘帐与次间相隔,梢间靠北设落地罩炕,为寝室。东配殿曰绥寿殿,西配殿曰承禧殿。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屏门一道,与后殿相通。后殿为怡情书室,面阔5间,东西各有耳房3间。东配殿曰益寿斋,西配殿曰乐志轩。
长春仙馆四面环水,进出由木桥与其它景区相连接。
东路的正殿作为太后寝宫,而皇后则一直居住在西路,随时侍奉皇太后。皇后居于长春仙馆中的林虚桂静,大殿五间,殿前为回廊大院,院内盛植玉兰。左为古香斋,东为抑斋阁。长春仙馆各种设施比较齐备,有御膳房、御茶房、御药房、敬事房等。
乾隆元年七月初二,乾隆皇帝秘密册立永琏为皇太子。乾隆皇帝即位后,皇长子永璜和皇次子永琏同住斋宫诚肃殿。次年,乾隆皇帝幼弟弘曕从圆明园搬来同住。此殿面阔7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殿东西耳房各2间。东西各设游廊11间,与前殿相接。
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富察氏被正式册立为皇后。乾隆皇帝命保和殿大学士鄂尔泰为正使。户部尚书海望为副使。持节。赍册宝。册立嫡妃富察氏为皇后。册文曰。朕闻乾坤定位。爰成覆载之能。日月得天。聿衍升恒之象。惟内治乃人伦之本。而徽音实王化所基。茂典式循。彝章斯举。咨尔嫡妃富察氏、钟祥勋族。秉教名宗。当亲迎之初年。礼成渭涘。膺嫡妃之正选。誉蔼河洲。温恭娴图史之规。敬顺协珩璜之度。承欢致孝。问安交儆于鸡鸣。逮下流恩。毓庆茂昭于麟趾。允赖宜家之助。当隆正位之仪。兹奉崇庆皇太后慈命。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尔其祗承懿训。表正壸仪。奉长乐之春晖。勖夏凊冬温之节。布坤宁之雅化。赞宵衣旰食之勤。恭俭以率六宫。仁惠以膺多福。螽斯樛木。和风溥被于闺闱。茧馆鞠衣。德教覃敷于海宇。永绥天禄。懋迓鸿禧。钦哉。
乾隆皇帝称赞皇后:”历观古之贤后,盖实无以加兹。朕躬揽万几。勤劳宵旰。宫闱内政。全资皇后综理。皇后上侍圣母皇太后。承欢朝夕。纯孝性成。而治事精详。轻重得体。自妃嫔以至宫人。无不奉法感恩。心悦诚服。十余年来。朕之得以专心国事。有余暇以从容册府者。皇后之助也”。皇后出身名门望族而生性节俭,平素以通草绒花为饰。有次秋季去关外,乾隆皇帝对皇后谈起关外旧俗,提及祖上刚刚创建帝业的时候,衣物的装饰都是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在袖口,而不是像当今皇宫中那样用金线银线精工细绣而成。皇后深悉帝心,特地做了一个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制而成的燧囊献给皇帝,以示不忘满洲本色。乾隆皇帝非常珍爱皇后亲手缝制的燧囊,一直带在身边。
大学士阿桂曾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次乾隆皇帝患疥疮,愈后体弱,医生嘱咐须静养百日。皇后于是就住在皇帝的寝宫外屋,无微不至地照料百天后,见皇帝气色如初,身体复原才搬回自己的寝宫。
乾隆皇帝在《雨二首》的注文中特别提到:“忆十三年来,朕无日不以雨暘繋念,皇后实同此欣戚也。今晨观德殿奠酒,若常此时遇雨,应解愁而相慰,兹岂可复得耶?兴言及此,泪欲沾襟。”
《清宫词》载:“皇后事太后最得欢心,皇帝称其淑德为古今贤后,故侍遇后族宠贵无比……圣心眷注亦古今所罕见也”。
乾隆三年九月,乾隆皇帝于北郊阅射,令永琏随观焉,永琏冒寒得疾。十月十二日巳刻,永琏因风寒病逝于宁寿宫,年仅九岁。乾隆皇帝辍朝五日。乾隆皇帝谕庄亲王允禄、和亲王弘昼、军机大臣:“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皇考命名,隐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极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是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礼用皇太子仪注行。”元年密藏扁内之谕旨。著取出。将此晓谕天下臣民知之。十一月,册赠皇太子,谥端慧。经过反复挑选,最后选定朱华山为皇太子陵址。乾隆皇帝从内务府拨银十六万八千多两,从工部提取建筑材料无数,并特付金叶子三百多两,为永琏修建了太子园寝。永琏于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入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按制除帝后陵在清明、中元、冬至、岁暮行四时钦派王大臣亲祭外,其余人等不得逾制,而乾隆皇帝对于年仅九岁的永琏也采用同样规制。乾隆九年十月,园寝正式竣工。
乾隆七年七月,大学士鄂尔泰上疏指出天子亲耕、皇后亲蚕乃古制,并提出了设立蚕坛的建议。八月,内务府大臣海望在详加考证历代规制的基础上,结合清代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在北海东北郊建先蚕坛的设计方案。乾隆皇帝对此规划完全批准,当即兴工,于次年建成。据奏销档记载,整个坛区建设共“销算银七万四千一百二十七两七钱二分二厘”。正门三楹,入门为亲蚕坛,坛为方形,南向,一层。坛东为观桑台。台前为桑园,台后为亲蚕门,入门为亲蚕殿,即茧馆,殿内悬乾隆皇帝御书额“葛覃遗意”,联为“视履六宫基化本,授衣万国佐皇猷”。殿后为浴蚕池,池北为后殿,为织室,殿内有额“化先无斁”,联“三宫春晓觇鸠雨,十亩新阴映鞠衣”,屏间绘有《蚕织图》。浴蚕池上南北木桥,南桥之东为先蚕神殿,北桥之东为蚕所。神殿北有神库三间,南有神厨三间。先蚕坛正门外东南有一独立院落,其中有陪祀公主福晋室及命妇室各五间。
乾隆八年,定皇后亲蚕礼仪,有祭先蚕、躬桑、献茧缫丝3个部分。皇后亲蚕的仪驾是凤舆,穿明黄纱云龙女朝袍。凤舆与朝袍都只有皇后大婚和亲蚕时才能乘坐与穿着。
乾隆九年三月,吉日辰初刻,皇后率妃嫔人等乘舆赴先蚕坛。盥洗毕,登上亲蚕坛,行六拜、三跪、三叩礼。仪式依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视瘗等程序,循序进行。皇后祭先蚕坛后,如蚕已生,次日即行躬桑,如蚕未生,可视蚕生数日后再行躬桑。躬桑日巳时初刻,皇后着龙袍,从桑妃嫔等蟒袍。引导女官引皇后至采桑处。相仪女官一人奉钩,跪于右旁,一人奉筐,跪于左旁。采桑歌作,皇后右手持钩,左手持筐,至东畦第一棵桑树采桑1条,复行至西畦第一棵桑前采桑2条,蚕母二人助采。采毕,歌止。皇后以钩筐授女官,然后上观桑台御座观从桑者采桑。妃嫔等依次采桑,妃嫔、王福晋各采桑5条,命妇采桑9条,各有蚕妇二人助采。采毕由蚕母、蚕妇将皇后等人所采桑叶送至蚕室切之,撒喂于蚕。皇后到具服殿,接受从桑众人及蚕母、蚕妇行六拜三跪三叩礼,躬桑礼成。茧成之日,皇后亲诣先蚕坛,举行献茧缫丝礼,太监献酒果,祭告先蚕之神,陈设缫丝器具于织室正殿。皇后着常服,不设仪架,妃嫔随从,乘舆出宫至先蚕坛,皇后于织室正殿升御座。蚕母将茧之圆洁者献给皇后,皇后择佳者收筐,俟还宫后献给皇帝。皇后择茧后至缫丝处,由蚕母辅助皇后缫丝,濯茧出丝者三,妃位缫丝以五为节,礼毕。蚕妇将丝继续缫完,染成朱绿元黄,以供郊庙绣制祭服之用。乾隆皇帝命宫廷画师仿雍正皇帝绘《亲农图》之意,绘制《皇后亲蚕图》。后来蚕丝多了,富察皇后不忍心遗弃,下令把它染上色彩,织成御衣,亲自进献给皇帝。乾隆皇帝穿惯了锦衣玉裘,见到这件略显粗糙的丝织御衣,竟感到格外亲切,除对皇后大加褒扬外,还下令大小臣工崇俭去奢,并在祭祀登朝时多次穿用。
乾隆十年十月,嫡次女被指婚给科尔沁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额驸九岁被养于宫中,和皇子们一起读书。
乾隆十一年正月,因富察皇后怀孕,乾隆皇帝并未按惯例去圆明园,而是破例留在紫禁城陪伴她们母子。每年正月十三前,在圆明园山高水长会举行武帐宴,俗称“大蒙古包宴”,宴请蒙古王公、外国使节。上元节,在圆明园山高水长举行盛大的“火戏”,同时还有善扑营表演撩跤,健锐营表演枪技,另外还有回部表演铜绳技(达瓦孜,回部高空走绳),同时还演奏蒙古、朝鲜等民族的乐曲。四月初八子时,富察皇后生皇七子,此日为佛诞日,当天正逢久旱之后大沛甘霖,笃信佛教的乾隆皇帝十分欣喜,倍感天恩眷顾。乾隆皇帝挥笔庆贺爱子的诞生:
“九龙喷水梵函传,疑似今思信有焉。
已看黍田沾沃若,更欣树壁庆居然。
人情静验咸和豫,天意钦承倍惕乾。
额手但知丰是瑞,颐祈岁岁结为缘。”
乾隆皇帝为得嫡子之大喜,御临董其昌府原经文亲自撰写《白衣大悲五印陀罗尼》。
乾隆皇帝未按照皇子适龄后才命名的传统,在皇七子还不满周岁时,就迫不及待地给他取名为永琮。琮是祭祀时候用的玉杯,且宗字有秉承宗业的意思,和永琏一样,所寓含的继位之意也是很显然的。为皇七子命名永琮后不久,乾隆皇帝发现宗室中也有永字辈的名叫永琮,便立即下令其改名,连改的名字都给想好了,命令那个孩子给叫永瑺。
第二年佛诞,永琮周岁,绵绵细雨竞夜而降,乾隆皇帝再赋诗一首:
“廉纤夜雨枕边传,天眷常承独厚焉。
饶有对时增惕若,那无抚节庆油然。
啐盘嘉祉徵图策,佛钵良因自竺乾。
恰忆去年得句日,果然岁岁结为缘”
乾隆皇帝意欲册立永琮为皇太子,他称赞永琮 “性成夙慧,歧嶷表异,出自正嫡,聪颖殊常。”皇太后在诸孙中也最为宠爱永琮。
乾隆十二年三月,嫡次女正式下嫁色布腾巴勒珠尔,封固伦和敬公主。
腊月二十九日亥时,永琮因出痘殇。乾隆皇帝悲痛万分,谕:“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之过耶!”乾隆皇帝以皇后“侍奉皇太后,承欢致孝,备极恭顺,作配朕躬,恭俭宽仁”之故,命皇七子丧仪“应视皇子为优”。经礼部等衙门奏准,拟定丧议,刚刚过完乾隆十三年的大年初一,便开始为永琮办理丧事。正月初二日,将皇七子遗体盛入“金棺”。诸王大臣官员及公主、福晋等齐集致哀。初四日,将“金棺”移至城外曹八里屯暂安,沿途设亲王仪卫。初六日,赐皇七子谥号为“悼敏皇子”。十一日,行“初祭礼”。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宗室贵族,民公侯伯以下四品以上官员和公主、福晋以下大臣命妇以上齐集祭所,读祭文、奠酒、行礼。十二日,行“绎祭礼”。内务府官员齐集行礼。二十三日,行“大祭礼”。乾隆皇帝亲临祭所,奠酒三爵,其余同“初祭”。二十七日,行“周月礼”,或称“满月祭”。众人齐集行礼与“初祭”同。此后满第二个月、第三个月仍按此仪行祭。
乾隆十三年正月,乾隆皇帝恭奉皇太后东巡,皇后随驾出巡。二月二十四日,东巡队伍来到山东曲阜,游览了著名的孔庙。第二天,在孔庙举行了盛大的释奠典礼,这一天还谒了孔林。二月二十九日,他们登上了东岳泰山。三月初,富察皇后于济南一病不起。皇帝闻讯,立即决定停止按程赶路,就近在济南府驻跸,以便皇后调养。皇后不愿因自己而贻误皇帝的国家重务,故一再促请皇帝旋辔北还。皇帝沉吟良久,命三月初八日回銮。三月初四日,游览趵突泉。三月初六日,太后和皇帝游览了历下亭。三月初七日,再一次游览趵突泉。三月初八日,乾隆皇帝奉皇太后回銮,踏上了回京的路程。三月十一日,弃车登舟,沿运河从水路回京,当晚亥时,富察皇后病逝于德州舟次,年仅37岁。
富察皇后与乾隆帝合葬裕陵,谥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