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卧龙之子,三兴大汉! > 第【46】章 诸葛瑾出手(新书求花求收藏)

第【46】章 诸葛瑾出手(新书求花求收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信上蒋琬长篇大论,通篇下来都是大局为重云云,为了一介女子不至于让两国大动干戈,摆明了是要将关银屏牺牲掉。

    虽然没拿一血,但诸葛瞻和关银屏已有肌肤之亲,诸葛瞻岂能忍受关银屏再度嫁人?

    心中清楚蒋琬做出的是正确取舍,但世上许多的事情,不能只看利益得失。

    就像昭烈皇帝当初起兵,满朝文武反对与东吴开战,哪怕诸葛亮、赵云等人也是屡屡阻拦。

    但昭烈皇帝铁了心,也要为二弟关羽报仇。

    虽然最后夷陵之战败了,但为弟报仇的行径,绝对是真男儿、真性情!

    大抵,这就是独属于蜀汉的浪漫。

    刘备何尝不知顾全大局的道理?但他依旧在江山和兄弟之间,毅然决然选择为兄弟复仇!

    “大不了一死了之,鼠辈休想得逞。”关银屏不知何时来到诸葛瞻身边。

    虽然没看信上的内容,但看诸葛瞻的表情也能猜到,她不出意外的被放弃了。

    一个人跟国家利益比起来,还是太微不足道了,关银屏对此早有预感,她对于大汉并没有那么不可或缺,被牺牲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说什么傻话!要走一起走!”诸葛瞻不假思索道:“东吴是没办法继续待下去了。”

    诸葛瞻看向魏延,吩咐道:“将军带着使节团继续待在驿馆。”

    反手握着关银屏的手,道:“明日找机会出城,咱们两个偷偷回到成都。”

    诸葛瞻很快想出一个办法,打算让使节团留在原地吸引注意力,自己和关银屏则偷偷离开,来一手瞒天过海。

    关银屏含情脉脉看着诸葛瞻,小丈夫对他不离不弃,她心中自然充满欢喜,重重点头道:“好。”

    坐在一旁的诸葛瑾,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这时候岂能看不出二人之间的关系?

    随即道:“别等明日了,今晚就直接离开,我带你们出城,你们坐船速速回到成都。”

    “伯父这孙权不会为难您么?”诸葛瞻担忧道。

    “哈哈哈~”诸葛瑾爽朗大笑,“瞻儿多虑,伯父可是大将军,岂能因为这一点小事儿而获罪,陛下还不至于昏庸到这个地步。”

    诸葛瑾对此很是相当自信,因为这事儿说到底没涉及利益,无非就是一口气。

    偷偷放走诸葛瞻和关银屏,孙权必然会生气,但还不至于杀掉多年的心腹大臣。

    “那就麻烦伯父了。”

    “什么混账话。”诸葛瑾佯怒道:“跟伯父还见外呢?”

    “侄儿失言,伯父莫恼。”诸葛瞻连忙赔笑。

    “夫人,你带着他们两个去准备下,多带些衣物、细软和干粮。”诸葛瑾对妻子吩咐道。

    “走吧。”伯母对二人招招手,诸葛瞻和关银屏连忙跟上。

    等三人离开后,诸葛瑾看向魏延,道:“魏延将军,一会儿你离开的时候,带上我女儿和孙子,让他们假扮瞻儿和关小姐。”

    “驿馆那边的眼线都是侍女,素质不高,天色昏暗之下,想必可以蒙混过关。”

    魏延闻言不由肃然起敬,抱拳道:“在下替君侯谢过诸葛公。”

    “用不着。”诸葛瑾摆手笑道:“我照顾自己侄子,还轮不到你一个外人来道谢。”

    “瞻儿年幼失祜,没了双亲,孔明不在,我这个伯父就是瞻儿的父亲,岂能让他在这边受委屈?”诸葛瑾傲然道。

    不多时,两辆马车先后离开诸葛府,一辆朝着馆驿而去,魏延亲自驾车,车中坐着诸葛瑾的女儿以及孙子,他们的年纪正好跟关银屏、诸葛瞻相仿。

    而另一辆马车里,则是坐着诸葛瑾、诸葛瞻和关银屏,直奔城门方向而去。

    “咯噔咯噔”

    寂静的长街上空无一人,车轮碾过石板发出的声响格外刺耳。

    车驾尚未抵达城门前,一队侍卫便围拢过来。

    “止步!”侍卫将武器指向车夫呵斥,将车驾逼停。

    车夫也不废话,从怀里掏出一个令牌丢过去。

    侍卫接到手中,接着四周火把的光亮,看清楚后连忙下拜。

    “不知是大将军,还请恕罪。”

    “不知者无罪。”诸葛瑾的声音从车厢内传出,“我要出城一趟,开门。”

    “喏。”侍卫恭敬地将令牌交还给车夫,然后挥手示意开门。

    宵禁对于百姓而言如同天条,根本不能触犯,动辄有身死的危险。

    但对于达官显贵,尤其诸葛瑾而言,简直形同虚设。

    一国大将军可不是说笑,除了陆逊没人能在官职上高过诸葛瑾,出城简直不要太简单,侍卫连出城的原因都不敢问。

    城门缓缓打开,马车径直朝城外码头驶去。

    “大将军夜间出城,这事儿”

    “上报给头儿,这不是咱们能置喙的事情。”

    守门的侍卫不敢阻拦,但也不敢为此事负责,上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相当于甩锅给上司,让上司去头疼吧。

    当城门校尉得知情况后,他也不敢多说什么,连忙把这个烫手的消息传达给他的上级。

    可惜诸葛瑾的官职太高,高到这些人只能一级一级上报。

    而在这些人上报的功夫,诸葛瑾已经带着侄子来到码头,并且很快找到一名亲信,调集了一艘快船。

    身为东吴的大将军,诸葛瑾这些年也提拔了无数人,朝野都遍布他的亲信旧部。

    看似诸葛瑾在孙权那边一直吃瘪,可别忘了孙权是皇帝,这才显得诸葛瑾好像没啥本事。

    可这位大将军一旦来到外边,简直就是天王老子般的存在,手中的权势高得吓人。

    “瞻儿,此人乃是伯父的亲信,完全可以信任。”诸葛瑾指着马夫道:“他会带你们离开吴国境内,速速上路吧。”

    “孩儿拜别伯父,您和伯母多多保重身体。”诸葛瞻跪在地上行礼。

    诸葛瑾带着自己和关银屏离开,虽说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但事后肯定会被孙权责备,但为了能够顺利离开东吴,诸葛瞻并没有矫情。

    对于伯父诸葛瑾,诸葛瞻心里非常感激。

    同时也清楚,这一别估计此生都无法再见面。

    这次自己跟东吴闹得这么僵,虽然扬大汉国威,但下次朝廷出于安全考虑,肯定不会再让自己前来东吴,必定会更换人选。

    伯父年事已高,这辈子大概率是见不了第二面。

    骨肉至亲,伯父和侄儿之间,一辈子却只见了这么一次而已,这才是无言的悲剧。

    “好孩子,快快动身吧。”诸葛瑾将侄儿从地上扶起来,“好好长大,孔明后继有人矣。”

    诸葛瑾倒是没什么遗憾,能够见到侄儿一面,他已经非常满足。

    随后,诸葛瞻和关银屏登船,驾车的车夫帮着操舟起航。

    在诸葛瑾的注视下,船只缓缓驶出码头,渐行渐远,消失在夜色中。

    同一时间,皇宫中的孙权也接到下边人传来的消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