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宋当二代 > 第118章 最合适的人选

第118章 最合适的人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因为来往的客人消费都相当高昂,樊楼的幕后主人也有足够的财富,雇佣不同的伙计,厨子等等轮流在樊楼当值。

    因此,这里向来是都城当中最为繁华的所在。

    突然瞧见有宫中之人前来,这樊楼当中,与柳青青相熟的其他伶人都羡慕不已,笑嘻嘻地簇拥着她。

    “姐姐当真好福气啊,今日居然还能入宫表演,也不知我等何时才能有这样的机会。”

    柳青青矜持地笑了笑:“各位姐妹日后好生练习技艺,总是有机会的。陛下向来喜欢音律,或许下一回要召见的就是各位姐妹了。”

    说着,她抱着琵琶款款上前:“敢问大人,不知此次除了奴家之外,官家还召见了谁?”

    “自然是林校尉了,”这内监对着林府的方向拱了拱手。

    “不是听说这《《十面埋伏》》作词作曲都是林校尉一手包办的吗?官家自然是要见一见的。柳姑娘这边请吧!”

    “是,多谢大人。”

    柳青青能够在樊楼待这么多年,这花魁的位置始终不动如山,自然是很有眼力见儿的。

    见前方带头这男子面白无须,猜测应该就是宫里的太监了。

    她几个小碎步跟上后,瞧见外头已经有轿子在等候着,赶紧取出一个物件塞到了这内监手里。

    内监伸手接过,发现在一个十分不起眼的荷包里头装着的居然是两枚沉甸甸的金环,上头还点缀着两颗宝石,着实流光溢彩,看上去价值不菲。

    柳青青客气地对他服了下身子:“奴家是第一回到宫中,唯恐哪儿做得不对,惹了官家生气。到时候还请大人多多指点。”

    瞧见这么一个会来事的,内监自然也不会为难她,只推辞了两句就答应了。

    “柳娘子请坐好,若是这路上有什么需要问的,尽管告诉我,只要我知道的,都会与你说。”

    柳青青这才松了口气,挑选了几个自己如今最为感兴趣的问题问了。

    例如,当今官家是否真如民间传言一般,温和慈爱好相处。

    除了此次想听她唱曲儿之外,是否还有别的安排。

    内监看在刚才收了厚礼的份儿上,自然也都一一回答了。

    柳青青听闻,心中稍安。

    觉得只要待会儿她老老实实地演奏,应当就不会有大问题了。

    慢慢地,轿子就到了宫门口。

    林清平是坐着牛车前来,早已经到了。

    这让他更加下定决心,得早日把马匹从北边给运过来。

    这摇摇晃晃,十分缓慢的牛车他是一日都坐不下去了。

    瞧见一顶小巧精致的轿子停留在宫门口,怀抱琵琶的柳青青在旁边一个太监的引领之下走上前来,林清平连忙上前与她打招呼。

    “柳娘子,你也到了?”

    瞧见他出现,柳青青眼中顿时闪过惊喜之色:“见过林校尉,今日林校尉也是要入宫的吗?”

    “这是自然,官家有令,我得立刻前来,今日柳娘子是来演奏的吧?”

    两人寒暄了几句,内监看他们十分熟悉,也就安安静静地在前方引路。

    两人若是没有问他问题,就当做没听见。

    这皇宫虽说十分宽敞,占地面积甚广,但这条路总有走到尽头的时候。

    赵祯早已经在听雨轩那边等着了。

    听见贴身太监前来,说两人已经到了点点头,连忙让身边伺候的女官在距离他三四丈的位置放下了若隐若现的纱帘。

    待会儿柳青青便在那里演奏。

    还好,柳青青算沉得住气的,又有林清平刚才的安抚,心情平静了许多。

    依着惯例恭敬地对着赵祯行礼后,就在身旁宫女的引领之下,到一张凳子上坐下。

    林清平想了想,突然瞧见墙上悬挂的宝剑,本想着他可以借此机会舞剑助兴,但又觉得有些不妥。

    想了想后,他恭敬地上前。

    “官家,之前柳娘子在王府中演奏,臣一直没找到机会与之配合,深以为憾。不知能否请人替臣折一节树干或是竹节来,臣今日以此代剑,愿为官家表演助兴。”

    “如此甚好。”赵祯正因为南边的事情而烦恼,见林清平这么主动的跳出来,点点头。

    让人去选了一根长短大小相对合适的树枝过来后,林清平捏在手中,颠了颠。

    虽然与用剑起舞差别实在太大,但这会儿他也顾不得嫌弃了,冲着柳娘子那边点了点头后,她修长的手指轻轻一拨,一连串流畅的音符顿时流泻而出。

    好歹这也是在皇帝面前,且这处宫殿并不是十分宽敞,他要真是用了剑,只怕皇帝就得要调集一支军队在这儿守着了。

    这《十面埋伏》还没穿过来之前,便是他最喜欢的曲子之一,不知听过多少遍了。

    还看过不少以此配合的舞蹈,这剑舞便是他最喜欢的。

    虽说他没什么舞蹈的底子,但在林崇海连着多日的教导之下,如今这剑用得倒也相对趁手。

    赵祯歪高在椅背上,看着林清平的身躯在整个殿中游走,不由得微微鼓掌赞叹。

    果然啊,年轻人就应当有这样的风骨。

    林崇海倒是不错,培养了一个这般优秀的儿子出来。

    外面的人听得几乎都愣住了,即便没能看见林清平精彩的剑舞,但光是听着这曲子,便让人觉得热血沸腾。

    若是上战场的士兵都能听见这样的乐曲,必能奋勇杀敌。

    过了足足好一会儿,最后一个调子落下之时,赵祯忍不住拍手称赞。

    “各位大臣都赞不绝口的曲子,确实不错。子齐,听说这词曲都是你一人所作,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大才,实在是不易啊!”

    林清平将树枝交给了外面的侍卫之后,恭恭敬敬地回来。

    答道:“这都是师父教得好,若不是臣亲自去了一趟战场,又如何能够体会到这些?”

    “看来对于之前去战场,你是十分满意了?想来是让你成长了许多。怪不得就连林将军最近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对了,今日的早朝听说林将军突患急症,这是怎么了?”

    赵祯下意识地猜测,林崇海是否是因为担心此次主战的大臣迟迟不会说出他的名字,他在早朝之上若是毛遂自荐也尴尬,这才索性直接就不上朝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