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顾问洪武纨绔 > 第五十五章府邸没有完工

第五十五章府邸没有完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我笑着说道:大家直接看另外一篇吧!

    下一章才是!

    这里只是写了很多东西而已。

    猛火油柜:“猛火油,以熟铜为柜,下施四足,上列四卷筒,卷筒上横施一巨筒,皆与柜中相通。横筒首尾大,细尾开小窍,大如黍粒,首为圆口,径寸半。柜傍开一窍,卷筒为口,口有盖,为注油处。”士兵从后用力抽送,柜中的油料就会变成烈焰喷射出去,在守城与水战上均是大杀器

    后来,沈括在延州(今陕西延安一带)任职时,在当地人的引导下,发现了一种物质——脂水,后来他把它命名为“石油”。

    油一般被发现于水边,和砂石、泉水混合着,断断续续地流出来。当地居民知道它是好东西,可以燃烧。就用野鸡的尾巴一点点沾取,收集到罐子中。沈括对它很是好奇,他学着当地人的样子,收集了一些带回家中。用火点着,不一会儿,就冒出了浓浓的黑烟,很快把房里的帐幔熏成黑色。沈括赶紧将其移到了屋外,望着缕缕黑烟,他不禁想到可不可以用这种烟来制墨呢?

    沈括找来扫帚把脂水燃尽后的烟煤扫到一起,细细地观察烟煤颗粒的颜色和粗细程度,他发现烟煤黑亮颗粒较细,是制墨的上选。

    然后是试制过程,因为原料并不充足,他只得把刚刚收集起来的烟煤拿来制作墨,数量太少,不得已他又从帐幔上小心地刮下沾染的烟灰。做成之后,他立刻就拿来毛笔蘸满墨汁在宣纸上写起字来。果然,墨很有光泽,黑漆漆的,松墨都比不上。

    看到墨的出色效果,沈括格外高兴,心里也踏实了许多,“遂大为之”(《梦溪笔谈·石油),并打算把这种墨推广到文人圈子里。

    沈括将收集来的石油用瓷碗悬挂在油灯的上面,利用点燃的油灯的温度使之燃烧分解,整个烧结的过程,沈括没有离开半步,随结随清扫,生怕烧老了影响色相。

    随后是筛烟,他用筛子细细地过滤去杂,筛出颗粒均匀细腻的炭黑粒。

    最后就是为了防止胶和烟混合不均匀,使得成墨脆却不坚硬,或是墨液发涩,沈括加大了柞捣量和搓揉量。

    经过三道工序的严格制作,石油烟墨终于被制成了,这就是后来的“延川石液”,并喜滋滋地宣称:我是开始做它的。又预言道:这种墨以后定会广泛流行。

    他的墨一问世,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追捧。和他同时代的文豪苏轼就赞美说“可谓上乘”。

    不幸的是,沈括的石油制墨的具体方法失传了,但是开启了人们制墨的一个新思路,随后,麻油、猪油等都被拿来烧烟制墨。明代歙县罗小华还发明了桐油取烟制作墨,油烟墨慢慢普及发展了起来。

    1、透明玻璃的加工材料是石英砂、纯碱、长石及石灰石。有石英玻璃、硅酸盐玻璃、钠钙玻璃、氟化物玻璃、高温玻璃、耐高压玻璃、防紫外线玻璃、防爆玻璃等。

    2、玻璃在常温下是一种透明的固体,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o·cao·6sio2,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特殊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

    我只好对着玉儿姐姐说的:“此次不算,我们再来一次吧!”

    早在春秋时期(约元始前650年左右),管仲《管子·地数篇》中便对磁石有记载:

    “黄帝曰:‘此若言可得闻乎?’

    伯高对曰:‘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山地表面上有丹沙的下有金矿,表面有慈石的下有铜矿),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苟山之见其荣者,君谨封而祭之。距封十里而为一坛,是则使乘者下行,行者趋。若犯令者,罪死不赦。然则与折取之远矣。’”

    明代《永乐大典》卷之三千五百十八记载:

    “《太平寰宇记》咸阳县有磁石门。在县東南一十五里。東西有阁道。即阿房宫之北门也。累磁石为之。着铁甲入者。磁石吸之不得过。羌胡以为神。(唐人)韦述《西京记》秦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怀刃入者则止之。汉改为却胡门。”

    看来,秦始皇磁石门的故事很吸引人,在唐人《韦述西京记》,宋代的《太平寰宇记》均有记载。

    东汉王充(27—约97)《论衡·是应篇》中对司南的记载如下:

    “古者质朴,见草之动,则言能指;能指,则言指佞人。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司南之杓,放在地上,其柄能指向南方。

    “司南”一词出现得很早,早在战国末年成书的《韩非子有度》中,就有“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之记载。然而,关于司南究竟是什么?派什么用场?其形状如何?《论衡》之前的诸多古籍皆没有详细记载。

    得益于《论衡》“是应篇”的记载与描述,我们今天才知道“司南”的具体模样。

    其中,“杓”便是勺子,“地”即指下方那块光滑的地盘,而“柢”指的则是勺的长柄。把勺子状的司南,放置在坚硬光滑的“地盘”上,它的长柄会自动指向南方。显然,这是一种磁性指向器。

    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電”字。《说文解字》云:“電,阴阳激燿也。从雨、从申。”

    关于雷电的成因,历代典籍皆有著述与解释。

    西汉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所著《五经通义》一书明确记载:电,电光也。

    《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即雷电是阴阳两气对立的产物。

    东汉王充亦持相似观点,其《论衡·雷虚篇》记载:“云雨至则雷电击”,明确地提出云与雷电之间的关系。

    王充在《论衡》中解释雷电现象的起源是:夏季阳光的高强度照射产生了雷电。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王充还做了科学实验——将水浇在正在炼铁的火上,整个火苗出现了和天上雷电类似的现象。

    除此之外,著名数学家祖冲之从不同的角度,也科学合理地解释过雷电现象。

    唐代《法苑珠林》地动部记载:

    “春秋元命包曰:阴阳激为电。史记天官书:电者,阴阳之动也。”

    [唐]释道世撰《法苑珠林》卷第七“卷第七”,四部丛刊景明万历本

    关于避雷与尖端放电

    古代由于缺乏避雷设备,因此房屋常常遭遇雷击而发生火灾,其记载在史料文献中屡见不鲜。

    三国时,孙权所居王宫曾因被雷击中而起火。

    《晋书》中记载,长安城“大风震电,坏屋杀人。”

    南北朝时期,史料记载雷电形成的大火焚毁了南昌地区的3000多个房屋。

    《宋史》记载,海州地区的地方官梁彦超曾被雷电击伤。

    元始1643年,明朝太庙被雷电击中起火。

    ……

    尖端放电,是一种常见的电现象。古时,兵器多为长矛、剑戟,而矛、戟锋刃尖利,常常可导致尖端放电现象的发生。

    《汉书·西域记》记载:“元始中(元始3年)……矛端生火”;

    晋代《搜神记》记载:“戟锋皆有火光,遥望如悬烛”。

    华夏古人在观察尖端放电现象的基础上,采取各种防雷措施,其后更是逐渐演化制作出了避雷针。中国古代的塔楼尖顶,通常都会多涂金属膜或鎏金,高大建筑物的瓦饰制成动物形状且冲天装设,实际都会起到避雷作用。

    这本《博物通书》居然没有西洋原作者。

    其次,就算有西洋原作者,敢问他/她来过中国吗?居然还知道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乾坤、盘古……不仅如此,一开头竟然就举出了北宋大臣、经学家孙奭[shi](962-1033年,字宗古),看来,他对中国历史很了解呢。通常而言,孙奭名头不响,就连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都没几个人知道。

    一个外国人,何以得知?

    这位外国作者倘若像个传教士一样来过中国,必然会留下痕迹,因为每一个来华的传教士都有相关记录,一个都不少。如果没有来过中国,远在万里之外的这位“原作者”为何会对华夏如此了解?

    因此,正如笔者与程碧波教授此前文章所分析的那样,这本《博物通书》真的就是一本地地道道的国产货。

    倘若《博物通书》真是外国货,按理说,已经于1855年翻译了一本《博物通书》,不应该在24年之后,又搞一本差不多的《电学》啊。难道这里面还藏着什么猫腻?

    现在我们来对比一下1855年《博物通书》与1879年《电学》的异同。

    光学,可以追溯到墨子;

    力学,滑轮、齿轮、机械传动、起重可以追溯至秦汉以前,不仅元代农书有记载,还有考古实物出土。

    从春秋时期的《墨经》到东汉王充的《论衡》,华夏的力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对运动的论述,产生了动力学的萌芽。

    声学,在汉代王充《论衡》、明代宋应星《论气》中皆有详述,磁学如前文所述,历史也很悠久。

    《论衡》中不但有中国古代最光辉的唯物主义思想,而且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对当时科学成就的论述,其涵盖的科学知识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天文、数学、农学、生物、地理、医学、物理、化学等诸多学科内容。仅就物理而言,又涉及力学、热学、声学、电磁学等等。

    在声学方面,王充的《论衡》创造了一个世界第一。

    王充研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问题,阐述了语声形成的原因,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水面波来比喻、解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并指出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存在衰减(声音大小与传播远近的关系),这是世界上对声波最早的认识。

    明代宋应星《论气》一书“气声”篇,专门讨论了自然科学中的声学问题,其中包括影响声调的各种条件,声速,声音的传播媒介和决定声音强度的因素等问题。

    宋应星通过对各种音响的具体分析,研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声是气波的概念。

    谈及声音发生原理,宋应星基本延续了《论衡》的理论,指出气的运动是由于气与形之间的冲击而发出声音,以形破气而成为声音。声音的大小、强弱取决于形、气间冲击的强度,急冲急破。

    此外,宋应星还指出传播声音的介质是空气,并以炮声为例,指出单位时间内炮声所达到的距离为炮弹所达到的距离的十倍。

    热学,汉代王充在《寒温篇》在热学方面也有论述:

    “夫近水则寒,近火则温,远之渐微。何则?气之所加,远近有差也。”

    大意是说,热的传导乃是“气"的作用,近火则温,是因为距离短,通过气的传导作用明显;而当距离増大,热量通过气的传导作用就减弱了。

    至于电学,综合种种迹象来看,明末清初,电学从建筑物避雷、摩擦起电、尖端放电开始,从1600年至1800年左右,大约在这200年的时间里,已经有了进一步的继承与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的电学相关著作,绝大多数都被人刻意销毁或隐藏起来了,直到近年来才偶然发现那本1855年的《博物通书》。

    王瑜笑着回答道:“国舅爷,放过属下吧,属下受不了了,可不看见了一期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