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傻柱从破处开始觉醒 > 第323 章 合理安排,大胆献策

第323 章 合理安排,大胆献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床笫之间的欢愉是夫妻感情升华的必要行为。

    何雨柱和孙淑红两人在放开心胸互相沟通后,之间的一点小芥蒂消失于无形,情感更上一层楼。

    第二天起来,经过一夜的滋润,孙淑红浑身散发出青春的气息,充满着活力。

    何雨柱也在孙淑红的感染下年轻了好多岁。两人吃了营养早餐,又是一起陪着上班,而后何雨柱才去单位。

    乔一娜首先到办公室报到。

    “头儿,你这一个月不见,又去哪疯完了回来,我今儿上班才知道你回来了,所以过来瞅瞅,看你苍老了没有。”

    “那让你失望了,我被委派去了青城山修道回来,闭关一个月,学成下山,就是回来收拾你们的。年底工作安排好了没有?一天天的尽打听闲事。”

    “头儿,是这样,今儿来,还真有事找你,其实是我家那位想让你帮个忙。”

    “这京都还有你家周浩宇办不了的事儿?”

    “是这样,这周末是我老公公79岁生日,浩宇他哥准备给老爷子办一个寿宴,桌子也定在了你们那家陋室晓酌,就是我公公有几位在京老战友也会过来。他们有几位是川省人,两位是襄阳的,喜欢吃辣。所以我斗胆想请你给主桌掌个勺,给我老公公挣个面子。”

    “小乔,我可是多年未上过大灶了,你就这么相信我能做过现在的主厨?”

    “我相信,再说你不还在家里做菜嘛,我觉得你水平要比现在陋室晓酌的主厨水平高。”

    “哪一天办事?”

    “这周六,中午。”

    “好,我应了,给一桌老一辈老革命做顿饭,我光荣,我骄傲。就这么说定了。”

    “真的?头儿,你可真的是太好了,我替我公公谢谢你,我其实真的不好意思,让你个大局长下厨做饭。”

    “这有啥的,老一辈提着脑袋帮我们打下这和平时代,不要说让我做几个菜,就是让我端盘子伺候我也觉得光荣。这样,订的包间是几间?”

    “三进中间两间和西厢一间通间,五桌左右。”

    “嗯……,周六中午。我知道了。周六就等你们过去,我给安排好。”

    “谢谢,头儿,那我和浩宇说一下。”

    “小乔,这样,如果方便的话,这些老同志最好有车接送。”

    “这你放心,这几位老同志现在有自己的警卫员和专车的,你不用操心。”

    “那就好。我这不怕陋室晓酌这边安全没法保证不是。”

    “嗯,头儿,你考虑的极是,我让浩宇安排一下。”

    “那就再好不过。”

    乔一娜很开心的就走了,何雨柱打电话到办公室,“小葛,通知一下在家的副局长和各科科长,会议室10点碰个头,布置一下年终工作。”

    十点,何雨柱准时在会议室与主要干部一起,分享讨论了今年的工作重心,和年终的主要工作安排,并在会上解决了几件有困难的事情,然后也公布了今年局里小金库结余,按照合理的方式定了下发金额。

    下午,何雨柱惬意的待在办公室,休息了一个多小时。醒来后给陋室晓酌去了电话。

    店长姚美琴接了电话。姚美琴,也就是主厨林庆安的媳妇,经过几年的历练,已经能很好的管理这家具有招待200人左右的消费水平比较高的餐馆招待了。

    “姚美琴,我是何雨柱。”

    “姨夫,你好。”

    “那个周六中午是不是有一家定了寿宴的大概五桌客人的单子?”

    “我查一下,嗯,是的,一位姓周的同志定的桌,订的最好标准餐,三进院主屋和西厢一个通厅。”

    “中院主屋定出去了?”

    “没呢,中院主屋原则上现在不预定,只是到了关键时候用的,庆安说,每天可能有特殊客人来,要求比较高,才会定出去。而且包间有很多值钱的东西,一般不预定的。”

    “哦,是这样?那再好不过,你把周六中午的这个寿宴定在中院正屋,书香阁和酒香阁,然后把后面西厢的通厅也移到中院西厢这边过来。那天如果可能的话,餐馆保安要全部在岗,休息的也回来站岗,这个寿宴不简单,我们要用心接待,你和庆安说,主屋的两间包间的菜,我周六过来亲自做。你懂我的意思了吗?还有那天接待的小车,先不要安排其他事情,等这桌寿宴接待完了再说。”

    “好的,姨夫,我知道了,我周五再和大家强调一次,这批客人我们会用心接待好的,你周六是要过来是吧?要不要给你留一桌位置,让小姨她们也过来就餐,现在推了几个新菜,让她们过来尝尝?”

    “那也行,留一个桌子吧那就。”

    “好,我这里给你记下了,那周六见。”

    何雨柱觉得既然要做,就做到最好,而且小乔的亲妈也是何佑椿的原学校老师兼副校长,本身也值得何雨柱用心对待。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不能只是说说,要落实到位。

    安排完了也就踏实了。这一天的工作是时间紧凑,安排的妥当贴切。

    桌上电话响了,何雨柱接了电话,

    “你好这里是西市区民政局,我是何雨柱。”

    “小何,徐平波。”

    “徐主任,没想到是你的电话。”

    “小何,你上周给我的报告,我看了,和曹主任也讨论了,确实有些激进,不过我和主任商量了,准备往上报,这里有个问题想亲自问你一下。”

    “领导,您说。”

    “你为啥觉得当下在西南的很多三线企业要开拓思路,走民用产品道路?”

    “领导,我觉得三线企业到八十年代已经完成了他们特殊的历史使命,但是现在三线企业的人员庞大,关门不行,分流也很有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军工转民用产品。因为这些企业拥有一流的技术,一流的队伍,一流的设备,现在缺乏的是资金和项目,现在民用产品是主流,越早转型对三线建设者来说是越有利。这是我能想到的和看到的只能这么多。我这一次去了川省的乡下,那边的人们生活还是比较清苦的,交通不好,,收入不高,企业也不多,所以很多劳力都已经去了其他地方,如广州,武汉,深圳,沪上,京都,西安,成都等。这样对西南发展经济是不利的。”

    “嗯,你说的有道理,行,我知道了,那我就不署名了,我的意思你懂?也就是我们报上去,但是谁的名也不署了。”

    “好的,我原本就不要这个署名,领导你看着办。不过领导,我觉得虽然这个明天有所激进,你个人就不能担担风险,有时候可能有意外收获呢?如果领导有意署名,我会过去把文章的所有细节给你详细说一遍,这样万一有上级询问,你可以说出一二三。”

    徐平波在电话另一头听出了何雨柱的意思了,他深思了一下,“小何,容我考虑,有需要,我找你。”

    “好的,我等你电话。”

    这个建议还真的改变了一些事情的走向。这是一年后发生的事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