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解毒
听见李婶子的悲呼,贾敏心中一酸,若是大嫂还在,又怎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给瑚哥儿下了毒,现在还牵连到自己的谨玉。
贾母在听见这声惊呼后,心中也满是酸涩,当初大儿媳妇去的时候,说了让自己照顾好瑚儿与琏儿,却不想瑚儿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发生了这种事。
就在这时,贾母派去跟着太医的小丫鬟回来了:“禀老太太,太医们检查了小瓶子里的东西,确实是一种毒药。太医们说,这种毒药要是一次性下的太多,整个人就会昏迷,若是不解开毒性,就会在昏迷中去世,但若是一天下一点,慢慢加量,人的身体会越来越差,最后整个人会全身虚弱而死。”
听了小丫鬟的话,贾敏急忙问道:“太医有没有说解药?”
小丫鬟点了点头:“太医说是有解药,已经在配制解药了。”
听了这话,贾敏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有解药就好,她就担心自己的儿子和侄子因为没有解药而出事,现在有解药了,她的心放下了一大半。
贾母的另一位贴身伺候的大丫鬟翡翠此时走了进来,贴近贾母的耳边不知道说了什么,然后就见贾母长长的叹了口气,目光看了站在一边的王夫人一眼。
王夫人注意到贾母的视线后,将手中的帕子握紧,但是想一想自己的三个孩子,她在心中觉得贾母应该不会让这些事波及到自己。
贾母长叹了一口气:“那边已经查出来了,是那芙蓉怀恨在心,故意投的毒,剩下的翡翠你来说。”
说完贾母像是一瞬间老了很多,握着自己女儿的手,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翡翠站在屋子中间,脆生生的说道:“芙蓉说是因为大太太将她们一家赶到庄子上去,她们家没法维持以前的好日子,芙蓉因此没了一桩好婚事,所以对大太太怀恨在心,后来大太太走了后,她想办法被从庄子上调回来,进了瑚大爷的院里,然后开始给瑚大爷投毒,以此来报复大太太。”
翡翠说完后,贾瑚稍微眯了眯眼睛,这个说法他有点怀疑,而且他看了一眼王夫人,从得知自己中毒后,他就在注意王夫人,若是自己死了,琏儿被养废,祖母本就偏心二房,那些贾府且不就都便宜二房的了。
而且在他的观察中,从确定自己是中毒开始,王夫人就在无意识的扯着她手中的帕子,在看到翡翠回来的时候,他注意到王夫人一下子握紧了手中的帕子,整个人都在看着翡翠。
他向来都不介意用最大的恶意来怀疑自己的这位二婶,看上去端庄木讷如同一座木头菩萨,实际上呢,只因为贾政与小丫鬟说了几句话,贾政夸了小丫鬟几句,就找借口在大冬天把小丫鬟赶出去,还把小丫鬟的体己全部收了分给自己丫鬟的人,让小丫鬟只着单衣在寒冬腊月身无分文的流浪街头,如此做法,如此恶毒之人,他向来都是防备的。
但是贾母都这样说了,他们这些小辈还能怎么样,只能顺着贾母的意思,认定是芙蓉报复他母亲才导致了这一切,更何况王夫人手中还有贾珠,元春,宝玉这三个孩子。
别的不说,为了这三个孩子的未来,贾母都不会再明面上对王夫人做什么,甚至有的时候还会为王夫人做什么掩护。
就在贾瑚还在思考的时候,外面的太医们送了两碗药进来。
端来药的丫鬟说道:“太医说,这两碗药分别是给谨玉少爷和瑚大爷的,谨玉少爷年纪小,而瑚大爷则是中毒太深,所以两人都要养很久一段时间的身子,才能清了这毒。”
在贾母众人的注视下,贾瑚端起属于自己的那碗药一仰头就喝了下去,不带一丝丝犹豫,然后他端起另一碗药:“老太太,我去给谨玉喂药。”
说完他就端着药进去,今日之事他还会追查的,既做下这些事那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一次是他放松了,以为自己院里没有问题,却不料被人钻了空子,现在看来,祖父去世前对自己说的话,怕是要逐步实现了。
坐到床上,林谨玉脸上的血迹都被擦干净了,一张小脸此时格外苍白,贾瑚还是第一次看见自己小表弟如此虚弱,心疼的将小表弟揽到怀里,然后一小勺子一小勺子的想把药喂了进去。
但是不知道是感受到了那药的苦,还是怎么的,林谨玉将嘴闭的紧紧的,那药根本喂不进去。
林谨玉平时喝药都极其乖巧,从来不用人操心,这还是贾瑚第一次看见自己小表弟如此抗拒喝药,明明不久前那碗药都很容易就喂了下去,怎么这碗药就这么难?
贾瑚哪里知道,在喂刚刚那碗药时,林谨玉还有一些意识,他知道母亲在哭,父亲牵了他的手,在担心自己,也知道那是自己的表哥在给自己喂药,所以才那么简单的喝完了药,
而此时林谨玉已经完全昏迷了过去,所以这药才不好喂了。
就在贾瑚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最终还是贾敏身边的嬷嬷出手,强行用小勺子打开林谨玉的牙关,然后灌了进去。
此时外面的人进来说是,车子已经准备了,铺了好几层被子,还在车的四周裹了好几层油布,保证一点都不漏风。
贾敏看着母亲,她本就是极其聪慧的女子,又怎么会看不出来这件事中的猫腻,但她也知道这件事涉及到的最里面的问题,母亲是不会让其他人知道的,哪怕她姓贾,但是在众人心中她却早已是出嫁之人,她现在姓林。
贾敏在心中叹了口气,自从父亲走了后,她看着这府里做事是远远比不上父亲还在的时候,她在林家不时就听说有贾家的下人仗势欺人,贾家人嚣张跋扈一类的话。
这些话在父亲还在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有的,那时候谁提到贾家不说一声世代忠良,而现在……
但是有句话,哪怕今天她说起来不合适,她还是要提一句。
“母亲,该为大哥择一位继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