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惨兮兮王夫人,憋屈的贾宝玉!
“请状元郎下马!”
一名小厮飞快的跑到了贾玖的马旁,趴在地上,贾玖从善如流,踩着小厮的后背下了马。
这万恶又让人兴奋的皇权时代啊!
那一身红衣映衬的他玉树临风的气质更加鲜艳。
他大步走到林黛玉的面前,打量着林黛玉。
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幼时初见妹妹,便觉得眼熟,好似在哪里见过。
可是如今,终于记得了,是林妹妹。”
无人知道,贾玖这话的真正含义,此时他才知道,幼时他陪伴一段时间的妹妹。
竟然是传说中的十二金钗之首,林妹妹。
林黛玉没想到贾玖竟然一眼就认出来她,顿时红了眼眶:“哥哥!”
贾宝玉听到这一声哥哥,顿时吃味无比。
他从小和林妹妹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关系比旁人,那是更胜一筹。
便是如此,林妹妹也只是唤他宝哥哥,后来,便跟着府中喊宝玉,再最后便是喊一声宝二爷。
还从未对贾玖这般,直接喊哥哥,如此的亲昵,如此的让人痛彻心扉。
贾宝玉捂着胸口,眼眶通红,此时他多想冲到林妹妹的面前,闹一场,让林妹妹的眼中只有他。
可是,他不敢,父亲和太太都在,贾宝玉不敢造次,只能生生憋着。
贾玖:“等得空,哥哥带你放纸鸢,那纸鸢哥哥每年都做一个,如今都十来个了。
回头我给妹妹送过去,还有林姑父的信。”
林黛玉闻言,哽咽着声音:“好。”
贾母:“玖哥儿手中可是圣诏?”
贾玖点点头,躬身行礼:“老祖宗,父亲。”
按说贾玖这么久没有回来,是要跪下的,但是贾玖实在不愿意对着红楼这群荒唐的吸血鬼下跪。
贾母看着门外的勋贵百姓们纷纷羡慕好奇的看向她,顿时觉得脸面上有光:“好好!玖哥儿,你给府中争光添彩了。
珍哥儿,赶紧去开宗祠,将圣诏先请入宗祠中。”
贾政:“母亲,按照规矩,应该等三日之后,皇上朝堂给玖哥儿封官,再一起开宗祠,祭祖。”
贾母:“对对,看我高兴糊涂了,琏二,你赶紧的去准备铜钱,今日在府门口的,都有赏。
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贾琏:“是!”
很快,贾琏就带着下人,抬着好几筐铜钱来到了荣国公府门口。
“状元郎发赏钱了!”
“快,去抢,蹭蹭状元郎的喜气,争取下次恩科,我们也高中!”
一瞬间,无数的百姓文人学子,疯了一样开始抢铜板。
铜板不多,一人平均不上一个,但是这可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的赏钱。
谁不想沾点喜气,要么祈求自己高中,要么祈求将来家中的孩子高中。
贾玖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府中。
贾政拍拍贾玖的肩膀:“我记得你的字是白鹿书院的夫子起的?”
贾玖点点头:“乡试上有一位叫顾大人,给我取的,景煜。”
贾政:“景煜?
“景”字取自楚辞“皎佩星连景”一句。
“煜”字取自楚辞中“日以煜乎昼”一句。
“景”字入名,有景行行止之霸气非凡,寓意男孩有光明的前景;
“煜”字藏有光芒万丈的博大之态,景煜大气凛然,寓意极好。
这位顾大人当真是好文采。”
王夫人看着站在一旁的没精打采的宝玉,顿时心疼不已。
她看不惯贾玖如此张扬恣意的模样,于是说:“顾大人?江南哪家的大人?
你父亲早就惦记给你取字,你却已经有字,这不拂了你父亲的一片苦心?”
贾赦捋着胡须:“江南一代,倒是没听说过有什么有名号的大人姓顾。”
毕竟,贾门的本家便在江南金陵,对于江南的情况,贾赦还是清楚一二的。
贾政:“景煜可知这位大人的来头?”
贾政是文人,他更喜欢唤贾玖的字。
贾玖:“只知世人称呼他为东桥先生,曾任湖广巡抚,当时儿子作诗一首,引来这位顾大人,便侥幸结识。”
“东桥先生?曾经的湖广巡抚?”贾政面色大变,嘴唇颤抖,他紧紧握着贾玖的肩膀:“景煜,你确定,他是东桥先生,还曾是湖广巡抚?”
贾玖点点头:“在我乡试的时候,他曾将犀带赠与我。”
贾政:“快,给我看看。”
贾玖转身呼唤自己的小厮:“小五,将那犀带拿过来。”
“是,少爷!”
小五将犀带举着递到贾政面前,贾政看着眼前的犀带,激动的说话都颤抖:“没错,是顾磷顾大人的犀带。”
贾琏面色大变:“顾磷?政老爷,可是如今的工部尚书,顾磷?”
贾母也面色大变,“这玖哥儿竟然得了当今工部尚书的垂青?”
贾政:“不会错的,我在工部行走,虽然不常见顾大人,但还是认得这犀带。
景煜,玖哥儿的字,竟然是我上峰顾大人给他取的。好,好景煜,你是父亲的骄傲。”
贾政满脸通红,拿着顾磷的犀带,恨不得供奉起来。
王夫人咬牙,原本想要借着此事离间贾政和贾玖的关系,却没想到,反而让这小野种出了风头。
王夫人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表现的慈眉善目的模样,毕竟如今可是在荣禧堂。
便是仗着王家的身份再猖狂,她也不能在这时惹得贾政和老祖宗生气。
贾母看着贾政兴奋的模样:“行了,老二,看你激动的,这玖哥儿中了状元,还是连中三元。
这后头的事儿,可不少,这府中的老亲们是不是都得下帖子一起来聚聚?”
贾政:“那是自然的,按照规矩,景煜三日之后,便要上朝,皇上封官。
到时候,得了官职,一起再聚,正好再选个日子,开祠堂。
不如就三日后,再下帖子,母亲觉得意下如何?”
府中好不容易有这么个大喜事儿,贾母恨不得现在就大张旗鼓的聚聚。
但是偏偏,贾政说的也对,到时候封官之后,才风光,总不能三天聚两次?
贾母:“那就吩咐厨房准备准备,再将东府众人一起叫来,今个儿咱自家先热闹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