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北域王诏
距离方子轩领慕容黎密令赴北域寻张秋会合已过去两月有余,此间种种复杂也来不及多讲,二人前往张秋住所。
一处稍微破损些的宅院,装饰得倒是清雅不俗。张秋推开院门,挂上门栓,一套的动作行云流水,丝毫没有任何警惕的表现。
显然,张秋已经在此生活了好几年,看着眼前年纪知只比自己大上几岁的年轻人,方子轩发自内心的敬佩。
“秋不知该叫你,穆……还是路兄?”
走进宅院,张秋依旧是轻车熟路地关好门,不过这次他稍稍后退了半步,抱拳笑问。
张秋此刻的心情格外的舒畅,毕竟这几月北域和陌朝边境对峙,他的许多细节情报都没法送出去,甚至北域新王已经对邺城内是否有陌朝暗探一事持有怀疑的态度,他虽然在此生活已过三载,早已融入南邺城的风土人情之中,但仍旧因为自身的中原人身份遭到了南邺属官的盘查。若不是张秋一直以来藏的够深,怕是早已成为笼中之鸟,终身困在北域邺城亦或者同笼中雀一样选择绝食而死。现如今终于等来了北刀门的荣耀弟子,更是知道这人既是神威门的门主,又是论剑大会求败的少年剑仙。只不过面对着方子轩,张秋忽然有些许的拘谨,不知道到底以神威门门主的身份还是以少年剑仙路捡的身份来称呼他。
“叫我路捡吧,这里是北域。”
方子轩应答一声,环顾宅院四侧。灯火通明的院子里瓜果蔬菜的藤条枝桠样样俱全。他瞬间明白这里就是张秋生活在北域南邺城的定所,其安全度早已成形。
五更天,偶有鸡鸣。
与少年剑仙对坐的张秋稍稍平复激动的心情,说道:“秋收到信鸽是在三个多月前,信中提到穆子天三个字,是为接应,那时神威门门主之名还未闻名于世,只是没有想到一个多月前武贤学院小有名气,在青鸾峰上护驾有功的路护国公,路少剑仙也是你。”
张秋说着自己的不可思议,不过好在他还能及时守住。等到兴奋地讲完之后,干练问道:“路兄可否发现北域三十万大军压在北门关境外,虽有骚扰,但是从不大举进犯?”
方子轩闻言点点头,他正是为这事而来。
原本的猜测倒是有着一二分的依据,总觉着北域也是为了九州秘宝而来,可是现在来看,北域若是奔着秘宝图纸的残卷,就不会任凭江湖论剑大会在南州进行,也不可能至今未曾踏入九州土地丝毫。不仅如此,从那封不求人酒馆给的北军近日动向情报,再结合两三月间的佯攻能清晰看出来,北域有其他的想法,只是不知道和九州秘宝还有没有什么实际的联系。
“想必路兄一定感到奇怪?”
张秋就好像能听到方子轩的心声,还没等他说出话来,张秋继续讲道。
“近期秋于邺城东西南北四城奔波,在江湖各种志士手上套出来的零零碎碎都证明了一点,北域新王承载了妄王和狂帝两代人的想法,他们的目的并不在九州秘宝上,而是觊觎九州天下,西域和南荒。只不过……”
说到这,张秋摇摇头,神色无奈。
“只不过,对于北域的新王真的是知之甚少。”
或许只知道,北域新王杨阳,已称帝。
两人的谈话最终因天明而止。
方子轩知道杨阳,但却并不想此刻就将其全部说出来。
黎光照亮了邺城,打进大宅院里,也打进北域的王宫中。
……
……
“早朝,有本奏!无本退朝!”
学习了中原那一套的礼官制度,北域的王宫,此话每每一早都会有早朝。面南而坐的杨阳仰在雕刻龙纹的长椅上,虽说没什么皇帝的样子,但是周身王者的气息丝毫不减,甚至给人有些锋芒相逼的错觉。
三朝元老的老臣们一本又一本,无非是说北域兴兵南下驻扎北城关久攻不下的消息,建议多多少少都是希望班师回朝休养生息。
杨阳听得耳朵都生茧子,站起来大骂道:“朕父王在世时你们也是这样对他的吧?个个自以为自己是两朝重臣,现在是不是认为自己是三朝元老了?”
边说,杨阳站到龙椅一侧,朝着长胡子老丞相说道:“来来来,老大人,这位子你来做!”
北域的丞相哪里见过这番场面,吓得后退,不敢再多言。
朝堂上的气氛冷到冰点,杨阳背过身刚准备摆手示意退朝,忽然身后传来不一样的声音。
“启禀皇上,南邺城昨夜里死了三位暗杀使,不仅如此,武贤学院还少了七名学生。”
一肚子恼火的杨阳听到这消息,背在身后的手忽然僵直,不语,继续听。
“臣查了暗杀榜,并未发现近期有暗杀武贤学院学生的榜单,不知这些失踪的学生能不能和暗杀使的死联系到一起。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暗杀使是因为不知奉了谁的命令所以就这样死了。”藲夿尛裞網
敢肯定暗杀榜和暗杀使的人,整个北域只有一人。
“继续说。”杨阳寡言。
“吾皇英明,路捡回来了……”
“回来了?”闻言,杨阳笑道:“真不愧是掌控暗杀榜的人。温北真如江湖传言的那样死了?”
现在的杨阳或多或少对温北的死都有一些芥蒂,毕竟温北再怎么也是以北歌剑派身份去参加的江湖论剑大会,这是属于北域的荣耀。由于江湖经常出现一些离奇的传言,所以杨阳一直不愿意相信温北会死。但是此刻他从身后的臣子那边得到的消息可以说准确到无一丝误差。
温北的的确确死了。
“那现在路捡所在何处?”
选择相信温北已经身死的北域新王现在担心的是路捡到底怎么样了,毕竟这位闻名遐迩的少年剑仙重回北域,接下来怕是首要的任务就是接手北歌。
“路大人现在在南邺城的一处小宅院子里。”
杨阳若有所思道:“既然知道在哪,传朕的命令,下诏书,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