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其余众人被朱元璋问有什么想法

    不论是不是第一次观看水镜, 眼下皆是震撼过深,三言两语说不清感想。

    说不清,也得挑重点先说一二。

    在场的没有一个傻子, 知道必须要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

    今天被传召来此的人之中, 有些藩王年龄尚轻未曾去过封地,六位官员也非朝中官职最高者。更有似姚广孝,是未入朝廷僧官编制的寺庙主持。

    洪武帝选择了十二人观看水镜,看中了其具备未来推进改革的潜力, 那么作为被选中的人岂能没有当场分析问题的能力。

    朱棣已经谈及如今罕有人知的元朝民间航海家汪大渊。

    以此暗指大明应将重启市舶司, 并且恢复鼓励民间商船出海经商。

    二十多年前, 朱元璋禁止商船出海, 抑制商贸是为了防止动荡因素出现。

    如今要重启民间通商, 不是仅仅颁布通商许可就行的,最先要考虑相关税收怎么制定

    搞经济, 洪武帝真的缺乏天赋技能。

    有关这点, 在五月上旬的皇子皇孙临场抽考中,部分人回答了实话。

    包括朱棣在内,实话实写的五位皇子今天坐在了上书房内。他们能指出问题,但对经济都不擅长。

    这事要看专业人士。

    今天,年初新上任的户部侍郎卓敬被传召来。

    他倒敢讲, “往年,征收的工商业税甚少,此与唐朝以前不收麦税的原因相近。”

    小麦以前不是主食, 所以才没将它纳入征税范围内。

    同样,朱元璋对工商业收税很低,原因是他本来就没想让工商业发展起来。

    “若要开放商贸,必需改动税收制度。针对皇商、大商人必须增加税收力度, 而非转嫁给小本经营的商户。

    不只改工商税,农业税亦需改良。为避免历史上的水稻事件,南北纳粮的分配比例从最初就要做足考量,不能让祖宗之法不可变作为借口。”

    大明现在征收农业税,是直接征收实物粮食运到京师。

    迁都北平之后,把南边的纳税粮食送往北边必有运输损耗。为减少损失,北方试种水稻必在计划之中。

    减少了征收粮食实物的比例,那个部分就要用货币补齐。同时,征工商业的税收也不可能征收实物,货币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

    这事恰是朱元璋的短板,大明宝钞发行至今堪称失败。

    原本的宝钞制度要废除,而推出新的货币制度需慎重,不能再次犯下重大失误。

    这不是皇帝颜面受损与否问题,而是朝廷的信誉不能一而再受损。

    一次搞不好是洪武帝没这方面的学问,再来一次就成了整个大明朝廷都不会管钱。

    卓敬强调了朝廷在处理钱财上保持好信誉的重要性,举了通俗易懂的例子。

    “一旦开放商业,大笔的金银铜钱不适合远距离携带,假以时日必会出现类似宋朝的「交引铺」。以其最简单的职能,存入一笔钱得到一张存单,在另一处铺子取出。

    每个铺子的储备金总是有限,信誉就是保证挤兑风波不发生的基础。官方「交引铺」亦需信誉,否则会流失大笔客户。”

    官方不可能随心所欲说不给换钱就不给换了,更不能随意让货币贬值或者升值。

    这样没保障,还有谁肯用它存款。搞这种操作就是杀鸡取卵,又返回到了压制商贸的老路上。

    卓敬“微臣建议,择取一批人研习宋元旧档中的商贸相关所有内容,从而更好制定新税法。”

    还有一个想法,到底没敢得寸进尺地说出来。

    皇上,水镜有没有放过财政相关影像,能否拿出来再瞧一瞧别藏着掖着,这对税改很重要。

    朱元璋瞧见了卓敬眼底的渴望。

    其实他也想希望咕咕讲过财经内容,自己能先悄悄学习,摘掉贴在脑门上不通经济标签。奈何目前没有相关内容。

    “惟恭说得不错,税法需改。”

    朱元璋没提再看水镜的事,他没权决定镜子接下来放什么内容,只能转头看向别人。“诸位也要畅所欲言。”

    北平左布政使郭资说话了,“启禀陛下,微臣一二浅见。修整北平城时,需提前规划京郊农作田区域。不仅为将来北方种植水稻做准备,更要有专门的试验田区域为试种美洲作物做准备。”

    水镜故事里,法国为推广土豆,路易十六搞皇家试验田引起民众的好奇。此法放在大明亦能使用。

    如今已知长期天灾会在明朝发生,不可能干等着欧洲船队将高产作物运来,必是要主动出击去寻找美洲大陆。这与下西洋的海贸策略不冲突,而且能相辅相成。

    保守估计,慢则二三十年,美洲作物应该有被引入大明的可能。

    算算时间,那时全面完成迁都北平,正好能做美洲作物本土化之北方地区如何种植的研究。

    再高产的作物也有其种植利弊,那在水镜影像里都有提到,而如何最合理地趋利避害就是大明管理者要研究的事。

    郭资是户部试主事出身,几年前在户部尚书的推荐下去了北平府任职布政司左参议。

    彼时,朱标是储位牢不可动的太子,朱棣只是注定就藩的燕王。

    在那种情况下,郭资没有选择留在京师,而是去燕王封地做官,他自有一番考量。

    有几分是想借外放提升资历,又有几分是认为朱棣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只能是他深埋心底的秘密。

    岂料,世事无常。

    朱标病逝了,本来被一批朝臣看好的由朱标儿子继位之事被洪武帝否了,朱棣被立为新储君。

    郭资也被分配了任务,升为北平左布政使,管着迁都北平事宜。

    原本他在心底疑惑不已,总觉得那不是朱元璋按照常理会做出的决策。今天恍然大悟,洪武帝改变的秘密就在水镜中。

    被水镜奇景凶猛攻击后,短暂的蒙圈了一会,很快就心潮澎湃起来。

    他不仅希望建设新的京城,更希望能一手创建繁华港口。楼船万国,百载商埠,四海臣服,那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梦。

    这就又说了,“北平作为京城需多方规划,重新开放港口城池需全面规划。以微臣浅见,城池商业发展得越好,人口汇集越来越多,就越要考虑基本粮食供应量的风险性。”

    繁华城池的城内耕地面积趋近于零,却有着比村镇更多的人口。

    如果风调雨顺自是无碍,花钱买粮运入即可,问题在于现在知道了大明将来的气温会升降降降。

    这就必须提前规划,不可让粮食供应线路太长。一旦灾害来临,中途必然生变。

    港口城池附近需要建立农耕区,且保障运输道路通畅,那么要考虑鼓励农户开垦、兴修道路与水利等等事宜。

    郭资浅谈了一些想法。

    洪武帝过去二十几年的海禁政策倒也不是全无优点。至少现在计划重开港口,约等于是白纸上作画,比推倒重建方便很多。

    朱元璋倾听着郭资的构想,确定此人颇能为长远计。

    几年前,郭资升迁去了北平做官,不知当初他是否就更看好老四继位

    那已不重要了。

    朱元璋清楚自己再能耐也管不了所有人的喜好偏向。

    他能决定继承人由谁来做,朝臣将来会奉其为主,却不是所有人会打心底认可皇帝或储君的一切作为。

    如今是劲往一处使就行。

    等郭资说完,周王朱橚开口接话。

    “两位大人一说全面改税制,一说城池港口建设需多方规划,那都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见初步方案。儿臣有一个提议可以立刻执行。请父皇大力刊印王祯农书,以供各地方官员学习起来。”

    朱橚喜好研究医药植物与救荒作物,哪怕是被贬去云南时期也不间断搞民间调查。

    今天,从水镜获知小冰河期降临于明朝,深感提升大明全境内人们对农学认知的紧迫性。

    为了应对天灾,种植高产作物是必然措施,同时要展开防蝗工作。

    大方向上能够参考水镜影像给出的历史教训,但落到实处需要官府与民间脚踏实地摸索适合当地的方案。

    那么有可供参考的指导性书籍吗

    好消息有,就是元朝的王祯农书。

    朱元璋让朱橚具体说说。“此书好在何处”

    朱橚“儿臣以为有很多优点。区别于以往的农书,它将黄河流域与江南流域的耕作技术都收入其中,对不同地区的林业、畜牧、渔业等等都做了分析。

    其中的农器图谱更是图文并茂,把农业器械的起源、构造原理与使用方式都说了个清楚。十分便于推广农具,只需有一定财力就能复刻制作。

    以上,仅是部分优点,不同的人读此书能各有收获。

    另外,在农书最末处,附有一篇王祯所写的造活字印书法,极大改进了木活字印刷以往固有的弊端。儿臣实测过,以此法印刷事半功倍,值得大力推广。不妨在刊印王祯农书时就用上此术。”

    “好。此计可行。”

    朱元璋果断下令,这件事可以先办起来。

    朱棣出言道“农业是立国之本。儿臣认为是时候加开农业部与科技部,独立于六部之外,以而应对大明变局。

    新部门成立却也不能操之过急。令出中央后,需在地方被良好执行。不如先派出几组调查团去明察暗访地方状况。”

    朝廷本有巡查地方的官员,但那些都是不为改革而任命的,现在要派出的是改革派的自己人。

    朱棣建议“其中一组不如令高炽等微服出行。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让孩子们看看大明各地发展情况。”

    朱元璋好家伙,老四坑儿子真是一点也不手软。

    平时让朱高炽锻炼身体,他多一个动作也不想做。

    现在让他去长途跋涉,那不是吃喝玩乐,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考察风土民情,对小胖子堪称噩梦降临。

    “此法甚妙”

    朱元璋却是毫不迟疑地批准了。没有意外的话,朱高炽将来会继承朱棣的皇位,现在就要全方位培养起来。

    历史上朱高炽继位后都没活过一年,恐怕与过于肥胖脱不开关系。如今断不能如此,是要让他脱胎换骨改一改了。

    太子府内。

    朱高炽饱餐一顿后,闲适地靠在椅子上。翻着闲书,回味食物的美味。

    今天父亲被临时召入宫内,让府内先开饭。餐桌上少一个人,丝毫不影响自己吃得很香。

    此刻,他丝毫没有意识到宅家的舒服日子到头了。

    亲爹非常好心地给他挖了一个大坑,皇爷爷毫不犹疑将他推了进去。

    朱高炽想打喷嚏,但又打不出来,这滋味不太好受。

    暗道真是奇怪,鼻子怎么突然有点痒要不要吃块甜糕压一压,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