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天意风流 > 第104章 第 104 章

第104章 第 104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直到多年后, 还是有人在津津乐道这场史称“凤凰城之变”的惊天政变,不能相信有人真的敢在麾下只有五百兵力时悍然剑指皇庭,梁史中是这样形容的:事启, 天下惊疑。

    一句话说出了许多人听闻叛乱爆发时那惊慌失措却又迟迟不敢相信的心境,他怎么敢呢?

    赵慎此举超乎所有人的预料,连谢照都为之震撼,都觉得五百人不能够成事, 可是, 五百人为何不能成事?兵行诡道,上将以谋, 自古以来乱世英雄豪杰, 其发家史中无不充满了“别人以为他做不到, 然而他竟是做到了”的事情。

    梁朝当局者始终没弄明白赵慎究竟是如何办到的,好像这人真的有如神助, 平地就冒出来了。但后来的梁史中却详细地记载了赵慎的计策, 他摒弃了历朝打南方时的征讨路线, 开创性地带着五百人迅速穿边城而过,边城消息闭塞,没人知道他手中具体的兵马数量, 众守将只见到雍州府一大群将士有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中州,以为朝局已定,几乎全都顺势倒降,这样机动迅速的打法令赵慎不过短短数日便直抵黄龙。

    赵慎亮明了自己皇长孙的身份,以先太子与赵氏皇族的名义沿途收编兵马, 等他行至凤凰城时, 手中已经有差不多五千兵马, 虽然不多, 但对于此刻毫无防备的盛京城来说不啻惊雷天降,即便是朝廷立刻召集附近州郡前来勤王,也需要一定的时日,这就给赵慎留下了鲸吞皇庭、清扫士族的时间。

    这意味着,从这一刻起,他手上有了争霸的筹码。

    天才一般的谋略,战术凶险又变幻纷纭,而最惹人瞩目的、也是制胜的关键,则是他的速度,起事的消息还没送到盛京,人已经先到了,纵观他的行迹,犹如一束流星直穿过梁朝的腹地,坠落在皇庭中,身后没有任何人追得上,难怪后来崔嘉会评价说:如明帝这样的人,大约真的是天神转世吧。

    没有人能想得到,这样的奇功伟绩是由一个久病将死之人创造。浩瀚的大雪在十三州的王域上空飘飞,赵慎在寒冷的河水边短暂停留等待时机,旧伤正在不住洇血,被层层的纱带裹住,潮热地覆在胸口,他勒着马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一双眸子犹如静湖,不知在想些什么。

    孙澔注视着马背上那道□□的背影,他总觉得赵慎或许在下一刻就会摔倒下来,但是没有,那个逆光的身影仿佛永远不会倾倒。上天早已经为梁朝打造好一把真正的镇国利器,如今它指向了梁朝的心脏,势必要取得些什么,后来的人一遍遍地揣测他的动机、他的野心,而只有孙澔知道,最一开始,他其实只是想去接回自己的父亲与弟弟。

    盛京城外。

    孙缪牢记着赵慎的叮嘱,丝毫没有恋战,接到李稚后便即刻调转马头,他一面迅速护送李稚出京,一面爽利地对他道:“殿下沿途招揽军马,不能够立即赶到,心中又记挂着您在盛京城中的安危,于是命我暗中带着四十人潜行穿过梁淮河道,先行前来接您出城。”

    李稚立刻追问道:“殿下怎么样?他如今人在哪里?”

    孙缪有意安抚李稚,语气特意放得轻松一些,“这您可是问住我了,殿下用兵如神,我也不知道他到哪里了,不过总归离盛京不远,等我护送您到了豫州,我还赶回来同殿下汇合。”他骑着马扭过头对李稚道:“殿下说了,教您放心,一切都交给他,这里马上就要乱起来了,您到了豫州后,只管往雍州去,不要回头,沿途的路他已经蹚平了。”

    李稚追问道:“蒋旻先生的信你们也收到了?”

    孙缪点头,“是,殿下一收到消息就折返回来了,季元庭失踪,您的身份在士族那儿应该已经暴露了,您一个人离不了盛京,殿下这才派我过来接应,您不要怕,我一定护送您出去。”

    梁朝州郡由地方的士族与豪强联手控制,十三州道路并不直接联通,且层层设置复杂关卡检验身份,没有士族盖章的文牒那就是寸步难行。若是李稚的身世真的已经暴露或者即将暴露,在士族早有准备的情况下,他即便侥幸离开了盛京也很难离开京畿地区,而留在原地那就只有等死,这事没人敢赌,赵慎更不敢,唯有局势彻底乱起来,他才能将李稚送出去。

    李稚忽然就意识到了,赵慎是回来接他的,不,是回来救他。他想明白以后有片刻的恍惚,喉咙里微微发堵,好像一下子说不出来话了,他忍着心中发热问孙缪道:“殿下起事有多少兵马?”

    孙缪大咧咧地笑道:“上万人总有的,绰绰有余了。”说着便自顾对李稚说起赵慎是如何有如天神下凡般横扫天下,而王朝的遗老遗少们又是如何望风而投,他的眼睛明亮又矍铄,言语中毫不掩饰自己对赵慎的追捧崇拜,今生能够追随这样雄伟的人,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就哪怕是不成呢,也不枉来人世一遭了。

    李稚的神色却并不如孙缪那般轻松,忽然打断他道:“若是一击不成呢?”

    孙缪正说得酣畅淋漓,这一下子被李稚问住了,倒不是说他不知道答案,只是这话不知该如何说,“这……殿下没有不成的事。”

    李稚闻声突然一把用力勒停了马匹,孙缪反应过来后,也立刻跟着停了下来。萧皓原本正在用纱带包扎伤口,一个急停不免又拉伤了手,孙缪见状将马鞍边的酒壶解下来扔给他,两人均回头看向李稚。

    李稚道:“当今盛京城中有大小四营,统共四万余人马,其中三万归属骁骑营,皆是精锐,除此之外京中还有零零散散上万金吾卫,绝非不设防之地。他孤身深入腹地,若是一击不成,一旦深陷其中,拖到周围的州郡回过神来,只能是死。”

    孙缪听李稚一张口直接将京畿的形式都说透了,一时呆呆地没说话,直到萧皓看他一眼,他才道:“是这样的,我奉殿下的命令,先送您出去,其余的事想必殿下心中自有定策。”

    李稚心中骤沉。赵慎在这样生死存亡的关头选择派孙缪来接他,且将自己的身份全盘告知他,足见此人是赵慎最信任的心腹之一。若赵慎真有十成把握,必然也会将这讯息传达给孙缪,然而此刻的孙缪却支吾地不肯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足见赵慎心中也没有把握,只是事已至此,早已没有任何退路,所以他才让自己一定要离开盛京。

    对于自觉性命不能长久的兄长而言,只要弟弟能够活着回到雍州,他转身回来这一趟便已经达到了目的,而其余的,每一分一毫皆是天命。

    李稚慢慢攥紧了手中的缰绳,胡麻的刺勒入虎口,传来阵阵剧痛,他盯着孙缪道:“殿下必然与你商量过此事,他有多少把握?”

    孙缪被那双黑色的眼睛紧盯着,神情渐渐不再吊儿郎当,良久才低声道:“两成,若是谢照在京中,再减一成。”

    李稚眼睛一锐,“他猜到了谢照在京中?”

    孙缪点头,“广阳王递了封信出来,虽然没明说,但殿下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李稚闻声愈发沉默着,反手将粗重的缰绳慢慢卷着缠绕在手上。

    孙缪不敢在原地多逗留,他想要劝李稚快走,但劝人这事需要技巧,实在不是他的强项,还未等他开口,李稚忽然掉转了马头往盛京去,他吓了一跳,“哎!”身旁的萧皓一早便看出李稚的意思,没有丝毫停顿,直接骑马跟了上去,孙缪的脸色顿时好一番变幻,张着口不知道该喊什么,还没想出来,算了,他也先跟了上去。

    李稚重新往回头盛京城中赶去,雪雾迎面吹进了他的眼睛中,他一眨未眨,赵慎仅有一成把握,这无异于泼天豪赌,输了便是死,他不能眼见着他死,他必须赶回去做一件事。而此时凤凰城中的赵慎也开始启程赶路,在他们双方共同的目的地——盛京城中,局势早就一片混乱。

    这一日的盛京城中实在是发生了许多大事,诸如说广阳王赵元差点逃出皇宫,又比如说早上光武门外,韩国公卞蔺唯一的孙子与众卫兵离奇横死,还有皇宫大狱刚刚上报逃掉了一个犯人,放在平时,这些事情随意拎出一桩都是惊天大事,但在今日,这点破事甚至不足以翻起半点水花。

    今日的盛京城中只有一桩大事:五十里外,先太子赵崇光的儿子赵乾起兵谋逆,即将兵临城下!

    正在皇宫中闷头炼丹的皇帝得知此事后,在崇极殿中彻底发了狂,炉火在熊熊燃烧,他摔碎了一切能摔碎的东西,不成语调地大吼大叫,一会儿盯着脑袋上空的金殿穹顶说要杀了谁,一会儿又坐在皇位上拍手大笑起来,没人能听懂他在吼些什么。宫侍被这疯魔的景象吓得魂飞魄散,忍不住躲在董桢的身后,而董桢则是目不转睛地看着赵徽,心中不知想什么。

    皇帝这般癫狂无状,董桢只好再次去请谢照。谢照立在大殿中,只说了一句话便让皇帝安静了下来。

    “陛下,您想将祖宗的基业拱手送给狼子野心之辈吗?”

    赵徽眼睛猩红,掰着龙椅,咬牙切齿道:“赵崇光死了,他的儿子为什么没有死?为什么还没有死!你们欺骗了我,这是欺君!欺君!”

    谢照骤然抬高了声音,“陛下!您乃是先皇亲自加封的太子,先皇临终前将这祖宗基业托付于您,您是御率寰宇的赵氏正统!是十三州唯一的真龙天子!对抗您的人皆是乱臣贼寇,您是我们的君,这天下没有任何人敢欺骗您。”

    谢照光明磊落,并没有从皇帝愤怒的目光中移开视线,一直到皇帝眼中的火焰渐渐灭了下去,他这才用眼神示意董桢屏退左右。

    赵徽慢慢瘫倒在皇位上,喃喃道:“他一定早有预谋,所以才能来得这么快,他已经离我们如此之近了,如此之近!金吾卫挡不住他的,十营禁卫也挡不住他!还有谁能挡住他?一旦让他杀进皇城,就真的没有办法挽回了!”

    谢照道:“有。”

    赵徽看过去,“有何办法?”

    谢照道:“办法在陛下的心中。”

    赵徽像是被点中了心事,忽然没了声音,他颤抖着抬手掩面,像是想要说句什么,半晌才痛苦道:“都什么时候了!你在说些什么谜语?”他连丞相的称呼都没有加上,好似是已经不堪忍受了。

    谢照没有多加解释,只劝道:“陛下是万民之主,不宜失魂落魄。”见皇帝一味低头不说话,他道:“皇城禁卫仍在陛下手中,他们愿为大梁江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徽终于看向谢照,谢照平静悠远的眼神像是洞穿了一切。

    君臣二人屏退左右,关起门来商议了一整个中午,事隐,人莫知之。

    等谢照离开后,董桢再进去侍奉,只见皇帝赵徽孤身一个人垂着手、侧着头坐在皇位上,神色看起来已经恢复如常,他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殿中的丹炉,艳红色的火光在他的脸上一下下跳动,他的眼睛一眨不眨,心中不知想些什么。

    董桢弯下腰将靴子捡回来,低身蹲在皇帝的面前,仔细地重新给他穿好。

    “谢家,能够信任吗?”

    董桢低声回道:“建章谢氏,起自晋中西陵,先祖谢皓登临道教圣人,临终前称子孙后人皆为仙门玉石托生,自先周以来,家中代代皆为忠臣良将,共侍奉过四十二位君主,莫不是忠贞不二,所以又有人说,他们是真正的忠孝之家、簪缨典范。”

    皇帝良久才缓缓道:“好一个忠孝之家、簪缨典范。”

    大殿中摆着数百只巨大的炼丹炉,开口处全都喷薄着黄色的烟雾,忽然有只炉子砰的一声炸裂开,炉膛中红色的焰火喷射开,飞溅了一地,皇帝倒是没被吓着,反而看着那升腾变幻的光雾莫名笑了一声。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