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节后灾降
看着高野抱回来的小男孩,何丽娘心生怜惜之情,说让这个孩子在她身边吧,这么瘦弱,需要细心养护才是。
“何姐姐,这孩子就是幼时受到过惊吓,一直没有好利索,只要用心调养,注意强健身体,一两年就能大好”
陈微微看家里都是有事忙的人,还真是没有谁能一直细心的照顾这个贾宝儿。
何丽娘能伸出援手帮忙照顾,是再好不过了。
高野高兴的差点叫何丽娘为婶婶。
“这孩子家里都安排妥当了,可跟那的里长说好?”
白啰嗦知道高野记着那位救他回来的总捕头的恩情,对这个已经失去父母亲人的孩子一定会爱护到底。
“已经签了文书,那的邻居和府衙里的老吏都做好了见证,也留下了记录,这事镇守大人也已经知晓,给的抚恤金,还有那处房子,我们不会动,也不会有任何主意”
高野跟陈微微把这几天的事一一的说明,就是暂时抚养照顾做个贾宝儿,他还有一个找不到的小舅舅,远嫁不再回来的姑姑。
可现在无依无靠,不能把生病的他扔给家里并不宽裕,也不想接手的那户邻居家里吧。
“你放心,何姐姐说了会好好照顾这个宝儿,就一定会用心照顾好,我和白勤也会常常去看看,给送东西,请医师和买药都不会断”
陈微微让他收收心,不要再想着这些事,和怀吉专心准备考童生,争取一次过,到时候还要考秀才呢。
这时间上可不算充裕,就是那些诗书世家里的后人,弟子,都要日夜苦读才能争取到一个童生的名额。
“这一年里,什么都不要做,认真读书,考取功名,到时候你就知道我和白叔叔为什么那么想让你有个功名在身”
陈微微让高野去海棠书屋温书去,别分心,家里有她和白勤,还有白啰嗦,何老,小桃。
白远行一直在认真读书,从怀吉回家来后,两人几乎是形影不离的在讨论文章,学问。
白啰嗦更是把家里的那些藏书都翻找出来,给两人一字一句的解读。
陈微微托永和县的书铺老板,还有小客栈老板娘找来的京都的书,慢悠悠的也总算送到,看的高野瞌睡连连,恨不得把这些书给吃了。
就在高野和怀吉要出发去永和县县学上学时,白家村连着下了几天的雨夹雪,这路冰冻的很是光滑,地里的土冻得很厉害。
“哎,这还行,没有赶到春耕的时候这么下,不然我这心里就要更加担忧,这要是误了春耕,种不上夏粮,可是要获罪的”
村长深一步,浅一步的从自家的地里回来,跟白啰嗦说了几句牢骚话,也是来找他喝喝闷酒。
大魏朝注重农家耕地,无论是谁都不能耽误农时,要按季节农耕,按时播种收获,不然会被带走打板子,也会有牢狱之灾。
“这天气只是暂时的,很快春暖花开后,就能缓和起来,大家就会抓紧时间准备春耕之事”
白啰嗦让村长不要有那么多的忧思,这新年才过,各种祭祀和祭奠都很顺利,大家的手里还有之前干活,做活积攒的银子,今年还是会有一个丰收年。
村长跟白啰嗦摇摇头,说这几天就要来选兵士了,瞒是瞒不住了,这可怎么办才好?
“我已经跟家里有适龄男子的人家说了,要么跟着去,要么赶紧买人替上,不然没有好办法”
白啰嗦早就知道这件事是村长的一件心事,除了尽力安慰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不过,按照大魏的律法,农家男子要在二十岁后才能有资格当兵士,只要入选,经过调查和核实后,一家人有可能就要跟着去。
还好,这只是可能,不然谁愿意一个人出去当兵士,一家人都跟着提心吊胆,吃苦受罪。
说来就来,怕什么偏偏来什么,官府派人来张贴告书,并且来说明今年年初的这场征兵的新规矩。
年龄降到十八岁,不分出生户籍,只要有意向,都可以去参加挑选。
今年是安排在凯旋镇,还有元家的人来甄选。
村长看着终于下来的告书,心里苦涩。
这年纪还下调了两岁,还有了一个定数,一个地方要有一定数量的男丁参加挑选,还分配到了每一个村子。
“村长啊,我家就这一个男娃,还没有说亲事,这要是去了,我家就没有后人了”
“这挑选说是给银子,可从来没有给过实数,要是被通知跟着去,我家这一家老小和咋活”
“我要去参加挑选,我不怕死,要建功立业,家里还有我弟弟在家呢”
有人想要去参加挑选,有被家里人劝说的,有被骂的,可更多的是犯愁。
这走了一个就是少了一个劳力,没有了能干活的人,能不愁吗?
在这时,虎牙的阿爹带着东西来求白啰嗦,还有莲姨。
他们是来给给各家的亲戚来求白啰嗦庇佑。
因亲戚家里有满十八岁的男子要去参加挑选,要是白啰嗦能给说明,写个文书,就不用去了。
村长也跟白啰嗦说过这事,让他小心答应,别答应了这家,那家在不高兴,弄的不好见面。
白啰嗦看有人来求自己了,正好是一次来了两家,不多不少。
“我知道了,我这就写一个文书说明,你们把孩子的名字告诉我,我这就写上,还要送去给村长,让他给那个来的官差带回去”
白啰嗦应承下来后,虎牙的阿爹高兴坏了,都要跪下给他磕头感谢。
莲姨松了一口气,不然不知道怎么回去和在她家哭着的婶子说。
这都是家里不舍得把孩子送出村,能不能建功立业不说,能保住命,全须全尾的回来,都是祖上积德。
这事在白家村闹腾了几天,最后村长去和几家要送家里的男子去凯旋镇参加挑选的人家说事。
不过是祝愿他们能平安归来,不要贪功,保住性命为上,一起出去的,最好一起回来,要互相顾念同乡情意,互帮互助。
这几个人除了那一两个是自愿去,其余的皆是不得已,只能是大着胆子向前走。
“你说今年突然减了征兵的年纪,还在很多地方进行挑选,元家的人都下来了,这是为什么?”
高野在陈微微举着棍子看着他收拾着行礼的时候,跟她说起自己的疑问。
“还能为什么?这几年连年有征战,虽然咱这没有了大规模的征战,不代表别的地发没有,你不是也能看到一些消息,元家这几年一直在外打仗”
陈微微让高野记住,京都那的明争暗斗永远不会停歇,元家再有功勋,再是世家大族,也只是臣子,无法逾越君臣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