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港岛:多子多福,打造最强家族! > 第三章 投递明报!

第三章 投递明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翌日,

    港岛柴湾嘉业街18号,港岛明报大楼。

    明报的小说是刊在其副刊上面的,而副刊上的约稿工作都是由金墉本人。

    还有明报的总编辑潘月生亲自主持。

    其他副刊编辑不过是负责催稿、校对等工作。

    而金墉和潘月生自然不会把所有的稿件都看一遍,

    他们只看那些被普通编辑筛选出的稿件。

    办公室内,

    李云恼火地把一份稿纸扔进了纸篓里。

    连续看了半个上午的稿件,

    不是毫无新意的炒冷饭就是文笔太烂、故事写得不知所云。

    本着身为一个编辑的职业操守,

    李云耐着性子看了几份。

    毕竟自己以前也做过作家梦。

    对别人用心创作出来的心血,就算不好也还是需要尊重的。

    直到一份潦草的稿件被端了上来,

    李云挠挠头,面色十分恼火。

    这个书写速度,赶着投胎吗?

    这份稿件的名称名为《三体》。

    还有一个名叫地球往事?

    李云嗤笑一声,不得不说,每天都有不少不知天高地厚的“作家”,前来投稿。

    不过他们这些的编辑工作就是这样。

    即便如此,他还至少要看个开头。

    这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汪淼觉得,来找他的这四个人是一个奇怪的组合:两名警察和两名军人,如果那两个军人是武警还算正常,但这是两名陆军军官……”

    嗯?

    李云的瞳孔开始放大,这个开头他就觉得不一般。

    这似乎不是一个普通作者可以写出来的。

    这个作者叫什么名字?

    林雁!

    “汪教授,我们是想了解一下,最近你与‘科学边界’学会的成员有过接触……”

    科学边界?

    这似乎是一部科幻小说,

    在这个年代,似乎还没有一本真正的科幻小说。

    这不断看下去,李云不禁入迷了,他一直看下去。

    四万字大约写到射手和农场主章节的一半,可是看到射手和农场主假说。

    李云不禁痴了,这写的也太出色了吧!

    这脑洞大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这出色冷峻的文笔,

    这小说结构的构架,

    这是一个新人?

    射手假说: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农场主假说”则有一层令人不安的恐怖色彩:一个农场里有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中午十一点来给它们喂食。火鸡中的一名科学家观察这个现象,一直观察了近一年都没有例外,于是它也发现了自己宇宙中的伟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点,就有食物降临。”它在感恩节早晨向火鸡们公布了这个定律,但这天上午十一点食物没有降临,农场主进来把它们都捉去杀了。

    这两个假说,细思恐怖。

    李云不禁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这个作者到底要写什么?

    他不禁继续往下看下去,

    这无疑是一部科幻小说了!

    可是作者到底要描写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他还不得而知。

    还是如同当代科幻大作家的倪框一般,写一个科幻历险小说?

    可是林雁花了两天无数个小时写的四万多字的稿件,

    没到一个小时就彻底被李云看完了。

    李云看的速度有点快,

    他扶了扶眼睛,这怎么没有剩下的了?

    这个作者只写了四万字?

    “牛逼,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出色的作品了!”

    李云吞了一口口水,赞叹道。

    李云旁边的组长张秋听到后则起了好奇之色,她一早上基本稿件审完了。

    听到有李云称赞的稿件,不禁来了兴趣。

    “哦,有什么好作品吗?让我看看。”

    张秋的一旁废稿则堆积了纸箱,她审稿没什么耐心,一般出现硬伤则会直接pass。

    更不要说什么意见了,根本不用写。

    一份稿件一般都要经过很多编辑的审稿,最终才会决定。

    一些有争议的稿件则会在这个环节pass。

    哪怕有一个编辑认为行,

    其他编辑认为不行也是不行的。

    而张秋恰恰是这个编辑组的组长,

    她有权利决定作品是否送往总编。

    “字写得不怎么样嘛。”

    张秋看到这个稿件第一句话就是。不过她很快开始耐心审稿。

    很快,

    张秋便面露正色,因为小说作者的水平其实是很综合的。

    不同水平的作者差距很大,肉眼可见。

    而林雁这部《三体》便是肉眼可见的好。

    一口气看完,

    张秋道:“这个作者水平很高,是有备而来,根本不用改稿,我看可以直接送给总编了。”

    听完这番话,

    不少编辑倒吸一口凉气,连张秋都这么看好,他们顿时来了兴趣。

    不一会,

    作品被送往总编室,

    是否决定在明报上连载还需要总编潘月生拍板决定。

    不过,有一点很头疼,在小说的尾部,这个作者要求至少千字两千的稿费。

    因为这样才能配得上他的作品。

    要知道,在八五年,大作家倪框才千字三四千,你一个新人给千字两千?

    稿子没送到总编室多久,张秋这个组长便和其他组长到总编室开会了。

    企业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潘月生看到这篇小说后很激动,

    好久了,

    好久明报上面没有刊登顶级的作品了?

    只不过后面提出的稿费要求很令人头疼。

    这个价格明报不是给不起,

    只是明报希望压压价。

    从作品水平上林雁不是新人,

    但他肯定是第一次投稿给明报。

    另外,明报从小说上赚钱也不只是卖报纸,金墉有一个出版社,专门来出版书籍。

    大头就在出版社上。

    没过多久,几个组长就出来了,小说是很好,但价格方面还要问询一下金墉。

    求鲜花评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