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兵马俑 > 第96章 民族友好推动者——王昭君

第96章 民族友好推动者——王昭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都说到和亲了,干脆就着这个说下去吧,毕竟咱们汉朝哪哪都好,和亲也是一大特色啊。】

    被点名的刘姓皇帝稍稍有点抹不开脸,那不是缓兵之计嘛,翻来覆去拿出来提干什么啊?

    不过,老刘家最不缺的就是厚脸皮,一个个又昂起头来,都是大汉的臣子啊,巾帼英雄啊。

    【这次提到的还是咱们大汉,不得不说,汉朝确实人才辈出啊,各个领域的人才都不少,男女老少也不挑条件。

    王昭君,被誉为四大美人的落雁,便是第三位女主角,也是推动大汉和匈奴友好关系的有力者。

    王昭君的出身并不高,就是普普通通的平民之女,但家境应当不错。

    介绍所说她聪慧还通晓琴棋书画,若是真正的平头百姓,一年到头地里刨食能够养活一家子都已然是幸运,更何况是学习这些。】

    老百姓连连点头,别说是那什么琴棋书画,就是读书念字一个村都没几个。

    天幕说的那些他们都没见识过,这位姑娘和他们是不同的。

    【“峨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这便是描述王昭君的相貌,其实,昭君许多记载都充满矛盾,出身平民却有完全无法解释的才华,不是天生聪慧能解释通的。

    名扬南郡可偏偏入选后又杳无音信,其中存在许多无法解释的地方,不知道是记录昭君时不用心还是什么,不得而知。】

    梅开二度的史官:?

    他们也觉得有点不太对。

    只是,向来女子生平本就没有谁会花费笔墨去记载,能留名已经是难得。

    只不过,被天幕如此点出,心里脸上都还有些不自在。

    【回归正题,汉元帝时期后宫嫔妃等级被划分为十五个,等级不同待遇不同,其实和前朝一些人升官还真没什么差别。

    按照常理来说,能被评委四大美女之一的昭君,进宫后应当是步步高升,但她的境况完全和想象的不同。

    主要是汉元帝有个习惯,叫画师将那些秀女的面容画下来给他挑选。

    先不说咱们老祖宗那写意的画风,就说这事直接将权力交到画师手里,用脑子想想都能知晓画师在作画过程能动的手脚。】

    本来还可惜不是自己时代的汉元帝突然觉得手里的美酒不香了。

    冤大头是他?

    【宫女或是秀女哪怕不为了画师把自己画得美一些,哪怕是正常呈现样貌,那都得通过各种渠道贿赂啊。

    昭君初进宫不懂这些潜规则,后面知晓了也不屑做这些小动作,画师毛延寿为她作画时因为没得到默认的贿赂,直接给她画像时点了一颗丧夫痣。

    嗯……都不知道该同情昭君还是汉元帝,我都能想象汉元帝错过多少美女。】

    汉元帝都快热泪盈眶了,天幕说得他越发心酸。

    是啊,他得错过多少美女啊。

    这群该死的画师居然敢如此糊弄,以往那些美人若是‘不懂规矩’,或是心气高,岂不是都被以这种方式淘汰了?

    越想越心酸,汉元帝都坐不住,直接叫人将那毛延寿拿下。

    其他人还不知道,但这个毛延寿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

    他就说怎么宫里妃嫔感觉都没长得好看的了,原来是没打点好啊。

    刘邦这个老祖宗同样无语,这种事关自己幸福的事情居然真就交给画师,你再忙抽空看一眼就行啊。

    难道就没怀疑过自家后宫质量下降这个问题吗?

    【匈奴并不是拧成一条绳,汉宣帝时,有一个呼韩邪于向汉朝求助,汉朝决定支持他,算是培养一个友好邻居。

    等到汉元帝时,呼韩邪于来到长安请求和亲,这个从大汉建国开始的习俗被很好的继承了下来,汉元帝答应了。

    不过,肯定是舍不得把皇室的公主、郡主真弄到匈奴去,匈奴和长安的环境对比惨烈。

    不得不说,汉朝和亲公主其实就是个名号,里面还真没几个真公主。

    汉元帝直接从宫女里面挑,可是吧,宫女可能会想着出宫,但绝对不是飞往匈奴,一个个都不愿意出聘。

    昭君便是在这种时刻主动请愿,慷慨应诏。】

    始皇帝皱眉,之前听到刘彻打匈奴便知晓匈奴成气候,可没想到居然这么多你按还未解决。

    刘彻那里双子将星的功绩已经足够震惊,可如此天降奇才居然都没有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反而在去世后直接反弹,后面都不知道多少年还要保持和亲。

    始皇帝想着什么时候召回蒙恬好好商议商议,匈奴属实心腹大患啊。

    无独有偶,刘彻同样脸色不好看。

    隐忍和亲在他而言不是什么要批判的事情,可在他之后,匈奴居然又卷土重来,还要用和亲保持关系,于女子而言是牺牲,于他这样的帝王而言便是耻辱。

    “陛下,臣此生立志荡平匈奴。”

    霍去病立马跪下请命,刘彻将人扶起,眼神欣慰。

    “去病的心意我明白,你先养好身体,慢慢来不能急,不然桑弘羊得先翻白眼横死你。”

    刘彻心里有这种冲动,但知晓大汉积攒的家底若是再无节制的打下去,真要打空。

    桑弘羊真可能一根绳子吊死在他面前。

    先养养吧,不着急,不着急,最主要的是等到下一次出兵前,他的冠军侯和大将军都还活着。

    其他人真的没用啊。

    【昭君和呼韩邪于在长安成亲,汉元帝肯定得出席啊,等看到昭君的脸,汉元帝哪里不知道自己被骗了,可惜木已成舟,他脸再黑也无法阻挡昭君嫁到匈奴。

    拜别亲人,昭君抱着琵琶和呼韩邪于上马西行而去,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从长安到达匈奴便耗费将近一年时间。

    昭君的到来叫匈奴百姓热烈欢迎。】

    匈奴本来还想抱怨汉朝拿宫女糊弄他们,等看到面容立马闭嘴,没想到这次汉朝如此实在啊。

    听起来这公主给他们也带来许多好处啊。

    【这里面大家可能忽略了呼韩邪于的年纪,不过短短三年,呼韩邪于便去世。

    匈奴父死子继的风俗大家都知晓,而且当时昭君已经和呼韩邪于生养了一个儿子,她上书请求归汉廷。

    就在昭君满怀希望的等待中,等来的却是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

    汉元帝:我儿子这就上位呢?老子这么短命的吗?

    其他人便是不忍和愤怒,匈奴的那些习俗于他们而言属实难以接受,等汉成帝这么一道命令下来,要不是顾忌着他皇帝的身份,怕是早就被喷成筛子了。

    许多都是借怒斥匈奴不懂礼法来讽刺帝王。

    百姓同样不满,为什么不把人接回来啊?

    那么远的地方,还要嫁给父子俩,他们都难以接受此等有悖伦理的事情。

    【昭君没有选择,只能从胡俗。

    她的一生美丽而短暂,只有短短的三十五年,至死,也没有回到她挂念的汉廷。

    昭君的功绩不单单是因为她主动出塞,还有因为她的出塞,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在这期间确实是平和的,边塞的烽烟熄了近五十年。

    她对胡汉和睦是做出巨大贡献的,五十年边塞安稳,对于百姓而言昭君的功绩是伟大的,有些人认为她的功劳和霍卫是一样的。

    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人,不需要去比较出高低,其中的争议无需大肆讨论。

    只是,比起征战的将领,她也不过是个想家的人。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我们要接她回家。”

    一开始只是一个声音,可后来却是越来越多的人附和。

    他们要接她回家。

    不该把她一个人孤零零的留在草原。

    汉元帝着急忙慌的召见太医,毕竟事关他的性命啊。

    听到天幕的话倒是很为难,他也想接回来啊,可这会儿王昭君他丈夫还没死啊。

    “记好,密切关注匈奴的动静,那什么单于一死立马把昭君接回来啊。”

    吩咐好内侍,他还是先看病吧。

    寿命都进入倒计时,实在是无暇操心其它啊。

    汉成帝面对其他人的眼神暗自恼怒,他做错了吗?干什么都用这种眼神看着他?

    以前和亲的公主不都是待在匈奴吗?

    谁还死了丈夫回来过?

    当然,这些话不能宣之于口。

    汉成帝还知道遮掩,立马一番表演表明接回昭君的意图。

    远在草原的昭君远远的望着长安的方向,眼睛里满是泪水。

    她不后悔和亲匈奴,可,还是想回家看看。

    终于,叫她等到这一天了。

    二十多的昭君本来散发着死气的脸慢慢恢复生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