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逼认女婿
“还说若是公主不知该挑哪家的好,她可以帮着参详参详,不过就怕公主瞧上的郎君,人家瞧不上公主,如今的小郎君眼光可高了。”
“公主一怒之下,便推了那女娘,而后就被那女娘拉着掉进了湖中。”
宫婢哆哆嗦嗦地说完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陆英心中也有了计较,不由扭头看了眼身旁的李景清。
而他看着她笑了笑,她便明白了。
看来那个出言挑衅九公主的女娘也是他安排的,兴许根本不是什么名门家的小娘子,指不定又是他从何处寻来的能人。
淑妃听了怒极,但又发不得火,毕竟身旁还有贤妃等人在,再者,那个女娘她也不识得,不知是哪家的,但终归是刘芸请来的,再如何,自己也得给她留几分薄面。
有怒却发泄不得,淑妃只好等九公主换好了衣裳,便带人匆匆回宫去了。
淑妃一走,贤妃与柳妃也前后脚回去了,这三人一走,余下的人也不必费心招呼,只准备了吃喝,他们自然玩得尽兴。
李景清看着一堆堆围着说话的人,转而同刘芸道:“三嫂,你方便些,寻几个人将今日之事散出去。”
陆英闻言看向他,暗道他这是要硬逼着淑妃认女婿啊,秦三郎这是要享福了。
刘芸二话没说就应下了,只可惜陆英在宫中,不然她还当真想到街上去走走,听听市井间是如何描述今日之事的。
不过两日,这事便在盛京流传开来,要问陆英为何知晓,因为此事已流传到了宫中。
按理不该这么快的,陆英忍不住怀疑,那日三妃之中有人透露了这事。
“陆娘子,你那日去了铖王妃的春日宴,九公主落水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同朕说一说。”这天她将奏折整理好放到圣上手边,正要离开,忽听得圣上问她。
陆英微垂首道:“回圣上,那日妾听到动静过去之时,九公主已经被救上了岸了,故而妾所知并不多。”
“那你知晓什么便说什么。”圣上头都未抬地说道。
于是,陆英便将那日是自己所见所闻都说了一遍。
“其实那位郎君也是救人心切,才忘了男女有别,正如他所言,性命总比名声要紧,不过是那日瞧见的人有些杂多,所以才会有些不好的风声传出来。”末了,陆英添了句。
圣上听罢,长叹了口气,沉默片刻后又问:“那这个秦三郎是何身份?”
“此人妾也不知其身份。”她说着,试探性地问,“不然,妾去打听打听?”
圣上此时抬头看了她一眼:“不必了,你整日呆在宫中,能打听到什么,还是让于庆去吧。”
一旁的于庆被突然叫到了名字,忙应了一声,左右他只要派活给下头的人去查便是,与他并无大碍。
而陆英乐得此事交给旁人去查,只是她唯一担心的便是于庆的人会不会查到秦三郎那不堪的过往,届时他与九公主之事万不可能成的。
“算算时日,差不多再过两三日,傅崇岳那个逆贼就该入京了,这几日你要看紧宫里头的那两个,但凡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即刻来报朕。”
“是。”她深知傅家的两个女人有多重要,故而她在母女二人所住的院子里布满了宫婢,且个个都是会些拳脚的,日夜不离地盯着她们,除了贤妃,便不曾让她们见过外人。
即便是在院外,也有金吾卫盯着,就想着看看是否有人会接近这院子,若他们敢此时蠢蠢欲动,那便是自投罗网。
陆英回去后,特意问了桑锦是否有人接近傅家母女。
桑锦闻言,笑了:“娘子,咱们将那个院子围得跟铜墙铁壁一样,哪里还有人能靠近,连贤妃娘娘上回去见她们,初时还被拦在外头呢。”
她徐徐点头,而后应了一声,让桑锦回去休息。
桑锦出了屋子,帮她掩上房门,而她仍坐在桌上,怔怔地不知在想什么。
忽然,门吱呀一声又被打开,她还以为是桑锦去而复返,没想到转头看到的是李景清。
“你怎么来了?小心被旁人看见。”
这时候外头天都黑了,他怎么还在宫里,难不成今日又想赖在宫里头不成。
“瞧你院里的灯还亮着,过来瞧瞧。我如今掌管着金吾卫,肩头亦负着护卫内宫的职责,过来你这儿巡视一下,也是职责所在。”说话间,李景清在她身边坐了下来。
来她这里巡视,还带着食盒?
陆英翻了个白眼:“你这金吾卫大将军的身份竟还能被这么用,我是真得没有想到啊。”
他不说话,只是笑笑,从食盒里端出了一碗面:“来,长寿面,寿星总得吃碗面。”
她愣了愣:“你怎么知道今日是我的生辰。”
不错,今日是她的生辰,正月二十八,今早她阿耶还给她带了阿母亲自煮的面来,不过因着耽搁地时间有些长,面都坨了。
看着眼前的这碗面,她心里满是欢喜。
“这有何难,我寻十一郎打听过,晓得你今日没有回家,大抵也无人为你煮一碗长寿面。”他将筷子塞进了她的手,“快吃吧。”
她没多话,只是握着筷子看着眼前的瓷碗。
面不多,许是怕她吃不完,而她一边吃面,一边听他说着原本想为她庆生的打算。
只是眼下突然发生了这么多事,他也不想将动静闹太大,令她在众人跟前显得扎眼。
“说起来,今日圣上问了我那日九公主与秦三郎的事,还让于庆去查秦三郎的底细。”她想到此事,忙同他说了。
而他只笑笑,抬手替她将发丝别至耳后:“不必担心,于庆能查到的有关秦三郎的事儿,除了官职差些,其他定是完美无缺的。”
说罢,他似想到了什么,噗嗤笑出了声,在看到她不解的眼神时,摆了摆手。
“无事,我只是想到今日淑妃母女二人起了争执,便觉得好笑,连我都没想到秦三郎竟有这等本事,着实叫人意外,听闻淑妃还禁了她的足呢。”
淑妃母女起争执那也是早晚的事,陆英早料到了。
以淑妃在宫内多年的见地,如何能不明白,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郎君代表着他没什么好家世,不然,怎么可能连他是什么身份一时都无人说得清。
淑妃怕是连查都懒得去查吧。
“如今宫里宫外这事传得沸沸扬扬的,只怕秦三郎这个女婿,淑妃想不认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