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不欢而散
又是一阵唏唏嗦嗦的声音,随即便见李景清从树丛后走了出来。
“庆王殿下,听人私语不好吧。”陆英看着他,无奈道。
李景清挑眉,伸手掸着袍子:“我被人灌酒,方来此处躲躲,是你们偏要到我跟前说话,可怨不得我偷听。”
刘芸倒是不介意,笑着摇头道:“那庆王殿下有何高见?”
他抚颔沉思,须臾道:“若是可以,我并不想见你进这个皇宫,只是你亦身不由己,既然如此,我便与你直言吧。”
“我们诸多皇子中,太子已有正妃,我二兄倒是还未有正妃,只是常年征战在外,他的大名,想必你也听说过。”
刘芸点头,陆英亦知二皇子李景兴骁勇善战,在大安国境内,一如战无不胜的神祇一般。
“我三兄,他也未娶正妃,还有我五兄亦是,不过他有腿疾。六兄倒是样貌人品样样都好,但早早便自个儿瞧中了王妃,不日便要迎娶。”
“其他的便太小了,哦对了,我还有位皇叔,虽上了年纪,但瞧着显小,前些年正妃病逝,也一直未续。”
耳听着李景清越说越不着调,陆英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便是这些了,公主不妨好好选选。”
刘芸打量着他,问:“那七皇子你呢?”
他摇头:“我不成,我是父皇最宠爱的儿子,无人会愿意我娶你的,无论是正妃亦或是侧妃。”
陆英看着二人,其实她并不太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只是看到刘芸忽然笑了:“如此,我明白了,多谢庆王。”
二人似有了无声的约定一般,可陆英不明白,正欲开口问,忽然见一道身影匆匆而来。
“庆王殿下,公主,陆英妹妹,圣上询问几位的行踪,让属下出来寻寻。”
来人正是赵乾,只是他看到陆英,平日的称呼下意识脱口而出,听得李景清皱眉,刘芸好奇打量。
“那……”
陆英忙要催几人回去,但李景清却抢着开了口:“左中郎将可议亲了?”
赵乾一愣,摇头腼腆道:“还不曾。”
“那当真是好极了,如左中郎将这样的人品相貌,足以做我皇妹的夫婿啊,正好,我……”
“庆王殿下,殿下,我知殿下美意,不过,属下已有了意中人了。”赵乾急了,慌忙打断李景清的话,说罢,还忍不住偷偷打量了陆英一眼。
陆英装着不知,而李景清满脸的惋惜:“那着实可惜了,想必能让中郎将瞧上眼的,定是名门佳丽。”
赵乾不语,只憨憨一笑,又催着几人回去。
“中郎将先陪公主进去吧,我与殿下还有事相商,稍候便归。”难得陆英不顾旁人眼光,主动要与李景清说话,他便冲二人点头示意,目送他们离开。
而陆英所见,不止他们,花丛后的另二人似乎也走了。
她收回目光,正对上他好奇的眼神,深吸了口气问:“你为何要问赵乾那样的话,莫要告诉我你不晓得淑阳公主方才就站在那边。”
他笑了,负手侧身微扬了下巴:“正因为知道,我才问得。”
“为何?”她不解地皱眉,“如今倒好,淑阳公主听了他的话,定以为是我从中作梗,你如此行事,可知是害了我。”
托他的福,淑阳此时心中定是已将她鞭尸千百遍了吧,即使赵乾的意中人不是她,这锅她也背定了。
“你放心,是他赵乾心中另有他人,淑阳该气也是气他,往后你离他远些便是,如今你与他都在宫中,各自的婚事便再难随心所欲,你也该认清现实了。”
他说得轻描淡写,然听在陆英耳中实在令人火冒三丈。
“我该认清什么事实?我与他原就没什么,不论是在宫中或是宫外,我从未有过什么妄想,为何你们一个个都觉得,我像是那种不知好歹,会妄想攀龙附凤之人。”
贤妃如此,他亦如此,她陆英难道长得像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模样?
“我从未说过你……”见她怒气冲冲的模样,他欲解释。
但陆英怒火上头,哪里愿听他的话:“你不过是未直口说出来罢了,心中何尝不是这般想的。”她叹了口气,屈膝一礼,生硬地说道,“妾告退。”
再不走,她怕自己一怒之下说出更越矩的话。
见她转身要走,李景清有些慌神,不知自己为何紧张,只下意识地伸手想抓住她。
奈何就是这般不凑巧,一行宫婢端着东西经过,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决然离去。
一晚上,陆英被气得辗转难眠,因着前一晚刘芸便与她说好今日不出门,她便起晚了些,将将到集贤馆,内侍便说淑阳公主的女使已等她许久。
她听到这话,头一个反应便是淑阳要寻她麻烦,可没想到那侍女恭恭敬敬地将她迎到了清思殿。
而淑阳也没她想象中对自己冷嘲热讽,虽不热情,但也没为难,只是让她教自己习字,而她亦学得很认真。
末了,淑阳还赏了她不少东西,只是临走之时,终说了句叫人听了不大顺耳的话。
“陆女史,我赏赐你的这些珠玉,便是你一年的俸银也买不起的,人生便是如此不公,有人生来登顶便如我,而有些人,则只能碌碌一生,一如你。”
拿身份富贵压人,这倒是淑阳会做得事,陆英一点不觉得奇怪。
陆英笑盈盈地听着,自己在宫里本就是微末之流,她没什么好反驳的,淑阳愿意赏自己珠玉,她凭本事大大方方地接了赏赐,并未觉得被羞辱之类的。
之后,刘芸又让陆英陪着逛盛京,陆英也就不再去淑阳那处,只是连着几日,都只有李景明相陪。
初时,她还觉得五味杂陈,只是后来觉得如此也好,人家毕竟是皇子,又怎好当真与自己这种身份低微之人做知交好友,而她面对李景明时,也越发恭敬,将他闹得一头雾水。
这天,她刚刚陪着刘芸从驿馆出来,便看到李景清慢慢悠悠地走来,她的神情顿时局促,转开了眼去。
刘芸未察觉她的异样,拉着她道:“陆英,带我去你家转转家吧。”
“啊。”她愣了愣,下意识地拒绝,“芸娘,我家境寒微,屋子怕还没你的房间大,咱们这么多人去,要转不开了,再者,我家里这会儿子就只我阿母在,无趣得很。”
然刘芸不依不饶,末了连李景明也加入到劝解的队伍中,她只好答应了。
到了巷口,当陆英抬头看到另一端行来之人时,她越发局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