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贾府弃子,开局一个聚宝盆 > 第053章 泼天大功,贾瑜封侯

第053章 泼天大功,贾瑜封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053章泼天大功,贾瑜封侯

    能不尴尬么?

    刚刚给人家的妾室封过了诰命,还要把贾瑜封成那大同镇的总兵官。

    结果!

    人家立功的捷报又到了。

    嘶嘶嘶……

    好为难啊!

    皇帝都有点头疼了。

    妈的……早知道不去给秦可卿封什么诰命夫人了,直接封侯就完事了呗。

    可现在!

    诰命夫人都封了,而且还是三品,总不能拿回来吧?

    还得给封侯?

    当然了,作为皇帝,他是一边难受,一边高兴。

    高兴的是贾瑜又立功了,不但斩首六千,而且还生擒了鞑子的继承人小王子。

    这对鞑子来说,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

    甚至对于整个草原来说,大梁的国力和影响力,都会得到提升,让那些敢于觊觎中原之地的虎狼,有些敬畏之意。

    这当然是好事啊。

    “钱大人!”

    北靖王水溶笑呵呵的看着钱谦益,道:“钱阁老刚刚说贾瑜军功不够,不足以封侯,那么现在,是不是可以封侯了?”

    唰……

    勋贵一派,都看向了钱谦益。

    钱谦益脸色通红,道:“这……这……须得核实再议!”

    “没错!”孔亮祖站出来,道:“陛下,钱大人此言不错,贾瑜若是真的斩杀六千级,生擒小王子,的确是可以封侯的,但是……此事还需详细调查方可!”

    “嗯!”

    皇帝点点头,道:“以如此功绩,当封几品侯爵?”

    这又是个问题。

    封侯可以,但是侯爵也有一等二等三等啊。

    孔亮祖道:“贾瑜年纪尚幼,封三等侯爵可以!”

    “放屁!”水溶大骂道:“孔亮祖,你特么别放屁行不行,依照军中管理,这六千级斩首,足以封三等候,但是生擒小王子,必须一等侯!”

    “你你你……”孔亮祖气的脸色发青:“你居然骂人?”

    “你个老匹夫,故意打压贾瑜,我还要打你呢!”水溶有恃无恐,伸手从旁边金瓜武士手中扭下一颗金瓜放在手里:“老东西,见了本王你呀你的,也不行礼,我砸死你!”

    “够了!”御座之上,皇帝黑着脸阻止:“金殿之上动手动脚,成何体统,这可是大梁的金殿,不是市井!”

    水溶和孔亮祖二人这才各自回到自己的蒲团上。

    皇帝又道:“张大勇,读,另一封奏疏是什么内容,大家都听听贾瑜说什么!”

    “听了之后,再做决定不迟!”

    皇帝也怕乌龙。

    现在说好了封侯,特么的回头这小子奏疏了,又跳出一个功劳来,谁特娘的能受了?

    “咳咳咳……”

    张大勇清了清嗓子,打开奏疏一看,立刻一脸苦笑。

    妈的……

    熟悉的开头,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他没有第一时间读,而是偏着头,看向了皇帝,眼睛里满满的求生欲望。

    皇帝瞬间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读吧……”他摆摆手。

    反正特娘的丢人的又不是朕一个,贾瑜也跑不掉。

    “哎……”张大勇松了一口气:“陛下您好……”

    噗……

    噗噗噗噗……

    下面众臣一个个笑喷。

    草……果然是这小子。

    孔亮祖摇着头,嘴里不停的念叨:“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我是一等伯爵三等威烈将军大同镇副将大同左卫参将贾瑜,陛下,跟你说个大喜事……”

    皇帝的额头,满满的黑线浮现出来:跟朕说个大喜事?

    我……

    皇帝有一种立刻马上就要大婚的既视感。

    “陛下,你肯定猜不到吧,我又立功了!”张大勇居然读出了一种欢快的语调:“杀了鞑子六千骑兵,亲自生擒了小王子!”

    呼……

    皇帝松了一口气。

    百官松了一口。

    还好还好,贾瑜这小子的功劳,就这么多,跟杜如海汇报的一样。

    没有新的功劳,咱们都能顶得住!

    张大勇继续读:“陛下,这都是我一个人想出来的,在马头山故意布下埋伏,然后诱使小王子前来取二十三万两饷银,这小王子简直是个没脑子的沙雕,一头就撞了进来,被我给抓了个正着!”

    “嘿嘿……陛下,我聪明吧?”

    皇帝笑了:这小子,有点聪明!

    但是下一刻,张大勇就语气一转:“唉……陛下,我虽然聪明,但是跟杜如海这个糟老头子比起来,可是差远了……我发现,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啊!”

    ???

    皇帝眉头一皱:这是要弹劾杜如海?

    文官也骚动了起来:好家伙,这才立功,就要弹劾我们文官了?

    这小子,有点不知道天高地厚啊。

    清流文官的眼中,一个个露出锐利的光芒来。

    他们看着张大勇。

    张大勇被看的浑身颤抖:“咳咳咳……”

    “我生擒了小王子之后,杜如海这个老狐狸告诉我,让我去招降他的五万大军,陛下你说这老小子是不是坏得很,这种事,我都没想到!”

    “不过,他还真有点聪明,我一个人骑着马,去敌军招降,跟敌将阿史那朵谈判了一夜,终于达成了协议,他们大军愿意投降咱们大梁!”

    嘶嘶嘶嘶……

    读着奏疏的张大勇,直接倒抽了一口冷气:卧槽……不是吧,这家伙招降了五万大军?

    这……

    皇帝也一脸渴望,长大了嘴巴。

    下面的文武百官,顿时绷不住了一个个议论起来。

    这特么功劳实在是太大了。

    招降五万人啊!

    这不是五万牧民,是五万雄兵。

    一旦这些人投降,整个鞑靼就完了,直接一分为二,日后再也不足为患。

    这是千古大功!

    不会吧!

    不可能吧!

    不可能是真的吧!

    唰……

    皇帝陛下直接从御座上站了起来。

    臣子们,也一个个从蒲团上站起来,所有人都张望着张大勇。

    “张大勇,给朕读!”皇帝道:“停下来干嘛?”

    “哎哎哎……”张大勇深吸一口气,强行平复了一下心里的紧张,继续读道:“陛下,他们投降了咱,我怕他们中途再生变故,于是让他们放下了刀剑武器,分批进入了大同府、大同府的左右卫所,另有一部分人被我送到了三关镇和宣府镇暂时安置了起来!”

    呼……

    皇帝闭上了眼睛。

    这个消息,太大了。

    分批安置,说明已经招降成功了啊。

    这是大功,大功德啊!

    “不过!”张大勇继续读道:“当时招降谈判的时候,阿史那朵也提出了一些条件,因为时间紧迫,无法跟陛下亲自汇报,我就做主先答应了下来,臣有罪,但是希望陛下不要处罚我!”

    噗……

    皇帝笑喷了。

    别人都是: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你tm是臣有罪,陛下你别罚我!

    呵呵……你小子啊,朕倒是要看看,你答应了他们什么条件,若是不知轻重,朕非惩罚你不可了。

    “陛下,阿史那朵提出的条件有四个:第一个,就是册封他为南鞑靼汗,以后内附长城,在长城之外放牧,而且若是伊利胥前来攻打,咱们大梁还要提供军事援助!”

    皇帝的眉头一皱:这是好事啊,必须要册封,只有册封了以后,才能让两个鞑子硬刚,朕坐收渔人之利啊。

    “这个条件好!”皇帝点点头。

    张大勇读道:“第二个条件,就是阿史那手下的那些人,也要给他们封赏大官,册封起来!”

    皇帝皱了皱眉头:这特么跟第一个不是同一个条件吗,你说一句册封阿史那朵及其部署,不就行了。

    这……

    真是啰嗦啊。

    “第三个条件!”张大勇继续念:“就是开关互市,在长城边建立一座新城,专门用来互通有无,让皇商进入城中做生意!”

    北方草原产出不少,但是为什么每年都要遭灾?

    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大梁的封关策略,不给外面牧民活路,怕他们发展壮大。

    这个条件,皇帝皱皱眉头,道:“也可!”

    “继续读!”

    张大勇道:“陛下,不好意思,我刚刚算错了,好像只有这三个条件,没有第四个条件,臣刚刚写奏疏的时候写错了,但是臣写奏疏不容易,好不容易写了那么多,不打算重新写了,写字比打仗都累!”

    “奏疏先给您发过去了,我随后带着小王子伊利斜、阿史那朵和果木尔图就回京城,亲自将这些人送到您的手中,不过我可能要慢点!”

    “对了,还有一件事,招降这事,是杜如海老家伙的注意,我只是按照他的计划执行,所以他又很大的功劳,他居首功,我是跑腿的!”

    “再见!”

    “陛下!”张大勇拱手,道:“臣读完了!”

    很显然,张大勇也累的不轻。

    皇帝点点头,然后重新坐在了御座上。

    他并没有说话,而是轻轻地闭上了眼睛。

    足足十几秒钟,他才睁开眼,将心里的激动情绪给平复下去:“善……大善……大善……哈哈哈,从此以后,鞑靼无虞也!”

    “长城以外,三族只剩两族矣!”

    大梁九边长城以外,从西向东,依次是匈奴、鞑靼和建虏三族。

    匈奴最强,鞑靼次之,建虏又次之!

    而且和后世不一样,这个世界的草原上,三个族之间,有两座山脉阻隔,并不相通,所以无人能够真正的一同草原诸部,最多只能分成三个族。

    皇帝说的没错!

    从此以后,鞑靼真的完了。

    鞑靼总人口百万,可战之兵不过二十万左右,如今前后被贾瑜斩杀一万,失踪一万,又被招降了五万。

    可以说,伊利胥元气大伤。

    只需要数年功夫,就能被彻底消灭了。

    “恭喜陛下!”

    “贺喜陛下!”

    百官无不跪在地上,向皇帝朝贺。

    皇帝哈哈大笑,道:“众卿平身!”

    钱谦益深深地吐出一口气,道:“此番招降,杜如海功不可没,臣建议,给杜如海封侯也不过分!”

    “臣附议!”齐牧也拱手。

    没办法,这是文官,自己人。

    而且这次人家杜如海真的是立了大功。

    旁边武将和勋贵们一个个怒目而视。

    “无耻!”

    “不要脸啊……”

    “钱谦益,你的心偏到咯吱窝了吧,贾瑜立功不能封侯,杜如海就能封侯,不是贾瑜,他杜如海就是个屁!”

    “没错,杜如海算个屁!”

    妈的,刚刚贾瑜你们这些文官是百般阻挠,现在杜如海,你们赶紧往上推。

    见过不要脸的,但是真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啊。

    “呵呵……”皇帝呵呵一笑,道:“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此次招降大功,乃是文物并用所得!”

    “但此次受封功劳且大,不能一蹴而就,内阁、通政司、三品以上官员都去文渊阁参与讨论,共同制定一个可行之策,然后呈上来给朕看!”

    “散朝!”

    皇帝挥挥手,直接散朝。

    这次封赏不但是贾瑜,还有大同镇的监军杜如海呢,还有这个阿史那朵和小王子伊利斜等,都要考虑封赏安置的问题。

    不能一蹴而就。

    没有十天半个月的时间,肯定研究不出什么接过来。

    “大用,陪朕去大明宫!”

    今天发生的事,皇帝应付起来已经有些吃力了。他明显感觉自己的经验有点不够用了,要去大明宫跟太上皇借点智慧,看看如何处理这件事。

    这是一次大功不错,处理的好了,满朝欢喜。可如果处理不好,那就是祸根啊。

    “是!”

    张大勇急忙命人准备华盖,又将皇帝引到了御辇之上,无数宫女太监和大汉将军簇拥之下,带着皇帝来到了大明宫。

    大明宫宫门的台阶上,太上皇已经换上了厚重的大氅,正躺在躺椅上面晒太阳呢。

    旁边不远处,还坐着皇太后。

    二人正在津津有味的聊天。

    他们身边,一个宫女太监都没有,看来太上皇如今,已经彻底放手政务了。

    “大用,快扶朕起来!”太上皇看到皇帝过来,赶紧起身。

    这会刚刚散朝,如果不是有特别的事情,皇帝是不会来的。

    “去……给皇帝弄点吃的!”太上皇很懂儿子,赶紧坐起来,道:“皇儿,是边关出大事了吧?”

    皇帝点点头,坐下来,然后将贾瑜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唉……”

    太上皇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你小子命好啊……朕都羡慕了!”

    太上皇是真的羡慕了。

    如果,他在位的时候,能有这么一个良将该多好。

    如今自己儿子才上位多少年,资历平平,文治武功都不行,可是朝中居然出了贾瑜这么个妖孽。

    就算儿子平平无奇,但是又贾瑜在,战功不断。那但是日后史书上,儿子也是明君,也是一代文治武功啊。

    到时候后世只会说大梁的【咸武盛世】,不会以朕的名号命名盛世。

    真是羡煞旁人呢!

    “父皇您就别取笑儿臣了!”皇帝苦着脸,道:“我现在六神无主,已经不知道如何使用贾瑜这把剑了,文官武将,在朝堂上已经炒作一团了!”

    “封侯吧!”太上皇深深地吐出一口气,道:“你别听那些文官的,如此大功若是不封侯,说不去,百姓和边军,会觉得你这个皇帝赏罚不明!”

    “会令天下将士心寒,他们会想贾瑜如此大功都无法封侯,那以后他们要立多大的功才能够获得封赏?”

    “而且要封,就要封一等侯!”

    “是!”皇帝点点头,道:“父皇,其实儿臣心里,也是想要给他封侯的!”

    “还不够!”

    老皇帝突然猛烈的咳嗦了一阵,然后摆着手道:“这封侯,只是人家军功所得,并不足以彰显你皇家君王的恩泽!”

    “朕记得前几年的时候,贾府好像送入宫一名女史吧!”太上皇道:“提升为淑妃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