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在明宣宗朱瞻基时就得到看重,在朱祁镇被俘之际,是他站了出来,坚决反对南迁,坚决抵抗,荐朱祁钰上位,护住了京师,铲除奸党、辅助朝纲,护住了大明。】
{只能说,朱瞻基真的是没有看错于谦。}
{于大人是真很好,朱瞻基也明白于大人的心和能力,可惜就是,明宣宗有位过于“优秀”的儿子!}
{还有那些讨厌的奸臣!}
【于谦的能力和人品自是都不必说的,景泰帝朱祁钰对于于谦更是无比的信任。
然而,于谦那过于刚强和正直的性格,看在一些大臣和皇亲贵族的眼里,却让他们深深为之而痛恨。】
{呵呵,因为于谦太刚强正直了}
{于谦也知道自己的性子“不好”可是他就是不想曲意迎合。}
【在朱祁钰在位时期,因为有朱祁钰护着,也没有什么人敢动于谦,可是,夺门之变之后,朱祁镇重新上位,朱祁钰被废为郕王,于谦本就是当初荐朱祁钰称帝,和深受朱祁钰信任的有功之臣,这可给了一些人诬陷于谦的机会了,他们制造于谦不轨言论,拿定这个说法,唆使科道官上奏,陷于谦于不利之地,逮捕,审判定罪,坐以谋反,判处死刑,一套流程下来,罪名已定,明明被诬陷了谋反罪,王文都忍受不了这种诬陷了,你明明没有谋反,他们硬是给你压上这么大的罪名!你解释解释啊!争辩一下啊!他很急,可是于谦本人却不急,好像被诬陷的人不是他一样,他甚至还有心思笑,于谦笑着说“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罢了,分辩有什么用处?”】
{于大人!}
{于大人你自己是看得真明白啊!}
{石亨还受过于谦的恩惠呢!}
{石亨忘恩负义,难怪之后要被明堡宗给解决了呢!}
【针对于谦的奏疏上呈后,连朱祁镇看了都有些犹豫了,毕竟“于谦是有功劳的啊”
徐有贞却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
{朱祁镇居然还有说人话的时候?}
{谦实有功。}
{震惊!}
{真的是震惊了。}
{可问题是朱祁镇说人话有什么用啊?他不是还是把于谦给杀了嘛!}
{徐有贞,就是土木堡之后提出要南迁的人。}
{徐有贞的这句话可太狠了,“复辟师出无名”}
{于谦:谢谢,我都不知道我这么重要啊。}
【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
{在自己曾经拼死保卫的城池前}
{史载:天下冤之!}
{真的是和岳武穆一样冤了!}
{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你说巧不巧,这两位的皇帝一个是完颜构,一个是明堡宗,两位还都安于西湖,岳飞、于谦、张煌言三人并称为“西湖三杰”}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啊。}
{你们说,于大人会后悔自己曾经对大明的付出吗?}
{只有两个字,不会,绝对不会,因为他是于谦。}
{他不会后悔自己对大明的付出,因为他不是对某个人,对某个皇帝负责,也不是对自己负责,而是对大明的江山负责。}
{他可是于谦,是少年时就敬佩仰慕文天祥气节的于谦,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于大人托物言志的诗,最后他也真的做到“留着清白在人间”了。}
{岳武穆的“天日昭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他们的脊梁,亦是华夏民族之脊梁!}
【负责抄家的官员来到了于谦家,狠狠踹开了大门,“仔细搜查!”“是!”
然后,这些官员发现搜查?有什么好搜查的?这抄于谦家的工作也未太容易完成了吧,为什么容易?因为于谦家里什么也没有啊!除了生活必需品外,你能找到一些多余的钱财算我输。】
{这就是于谦于大人啊。}
{这于大人的家你们就抄吧,一抄一个不吱声。}
【官员们抄了几次,仔仔细细查了几次,既震惊而又不敢置信!于谦是什么级别的官员?当初多受景泰帝朱祁钰的宠幸啊,啥都查不出来,这这可能嘛?
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的脸上都写满了目瞪口呆,忽然,有一个人来报了,“正屋关锁得严严实实的”
锁得严严实实的?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说,财物什么的没得跑了,
“打开来看看,一处都不能放过。”
“是!”
之后的结果,却更加让这些官员触动和沉默了因为这锁得严严实实的正屋之后,什么他们意料之中的东西都没有,有的只是当初朱祁钰赐给他的蟒袍和剑器】
{555,只有朱祁钰赐的东西,于谦,于大人!你好爱他!(确信}
{他好爱他,他也好爱他(再度确信}
原来竟是自己赐给他的东西嘛看东西的模样,于谦定是将自己赐的蟒袍和剑器都好好珍惜了,于谦啊于谦
朱祁钰心中感慨而又惋惜,他们这对君臣,倒也真的算是命运相连了。
{有人说,于谦对得起大明,对得起天下,对得起任何人,却唯独负了朱祁钰一人,若是当初朱祁镇不回来,朱祁钰不会这样,可是我想景泰帝是绝对不会怪于大人的,因为景泰帝心中都明白,他是明白于谦的!他们君臣之间,哪有什么相负之说呢}
【那日阴云密布,仿佛照应了众人,连上天都认为于谦是冤枉的。一个叫朵儿的指挥,他本来是曹吉祥的部下,却也同样为于谦而恸哭不已。】
{后来这曹吉祥得知自己的部下居然为于谦而恸哭,就发怒,还鞭打了他,可是人家才不管你那么多呢!还是照样祭奠于大人!}
{于谦做的这些,世人和后人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