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历史只一人
【于建文四年的正月,朱棣率师南下。两个月,两破几师,连克几州,这下建文帝慌乱,于是试图向叔叔燕王求和,“乞割地求和”,燕王也回了“不许”。】
{都怪r9,导致我现在一看到不许第一反应都是“竟然不许!”}
{啊啊啊!}
{r9罪大恶极(确信}
{朱允炆:叔叔叔!您是我亲叔,亲四叔,我们可是亲叔侄啊,我们各让一步好不好啦!求和吧,不打了好不好?
朱棣:不好!}
{朱棣:好个锤子!我玩命打了那么久,兵将损失了那么多,朵颜三卫我都从老17那借过来了,现在你来跟我说不打了?好玩嘛?}
{xs,朱棣的原话是,“我连太祖封给我的燕王都不要了,还要什么割地呢\"}
{连封的燕王都不要了。}
{朱棣:我知道做藩王是有极限的,所以我不做藩王了!!!}
{知道啦,你吼辣么大声干什么啦!(狗头}
{不做藩王做皇帝去了是吧。}
{从四殿下变成燕王,最后变成了明成祖。}
{准确来说,应该是,从四殿下变成了燕王,又变成了明太宗,最后又变成了明成祖。}
{朱棣要是知道他辛辛苦苦奋斗了大半辈子就想要的明太宗变成了明成祖估计得气坏了。}
{朱棣:我的明太宗呢?我的太宗皇帝呢!怎么就变成明成祖啦!?你们说啊,你们说话啊!}
{嘉靖:老祖宗别问了,我不造啊!}
【六月,江防都督陈瑄以舟师降燕,燕师渡江,下镇江,直逼应天,李景隆私开金川门攻入南京,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李景隆开门,果然我没看错,我就说他是朱棣的人吧(雾}
{给敌人开门也是你们大明的老传统了是吧?(滑稽}
{开门,说您呢明堡宗。}
{明堡宗你说个话呀?}
{靖难之役,结束。}
{他爹朱元璋造反,他皇后的爹,他老丈人徐达跟着朱元璋造反,现在他和他的妻子也造反了,家族传承了属于是。}
{子承父业是吧。}
{没事,朱棣的儿子也要造反呢。}
{还真子承父业了,那没事了。}
{然后朱棣的儿子和朱棣的孙子也来了一次叔侄和睦。}
{传承,都是传承啊!(认真语气}
{奇奇怪怪的传承增加了!}
{以一藩王之力反全国,靖难成功的,历史上也就只有朱棣他一人了。}
{什么人看了不得说一声牛批啊。}
{其实以藩王之力造反全国并且成功的了还有一位秦王,准确来说是小秦王,我们的天策上将李世民。}
{对哦,李世民也是“秦王”哎。}
{不过李世民这位“秦王”和朱棣这“燕王”可完全不同啊,朱棣只是一位实力强大的藩王而已,李世民的天策上将,可已经不仅仅是一位藩王了。}
{那是,换句话说,朱棣的燕王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儿子,朱元璋打下的天下,而李世民就属于天下本来就是他打下来给他爹的。}
{所以更显出朱棣厉害了,一位真正的藩王。}
{不得不说,李世民和朱棣还是有些地方有点像的。}
{比如说都是造反的是吧(狗头}
李世民、朱棣:说这个就没劲了不是?
{说朱棣李世民造反,想获得至尊豪华版十族大礼包是不是啊?(滑稽}
{朱棣、李世民:我们造反了吗?我们的事那能叫造反嘛?那叫靖难!那叫护国清君侧!}
{李世民和朱棣不招你们公关真的是他们的遗憾了(滑稽}
{哦,原来说他们像是指造反啊,我还以为是指他们都是“太宗文”皇帝呢。}
{也没毛病啊,毕竟也不看看历代太宗皇帝有哪位是正常上位的?}
{汉文帝等太宗纷纷加入群聊汉文帝等太宗皇帝纷纷退出了群聊。}
汉文帝:你们这是群体攻击啊。
【攻入应天,找不到建文帝了,怎么做都找不到,唉,那皇帝没了这可不行啊那总得有人坐上那个位置吧?
那那个人是谁呢?哎,这不就有一个现成的嘛!燕王朱棣啊!
燕王本来是拒绝的,但是奈何实在是抵挡不住大家实在是太热情了啊!这这这,完全拒绝不了啊!
于是在拒绝了他的支持者们反复几天的劝进之后,朱棣在1402年7月17日即皇帝位。】
{朱棣:大家都看到了!我是真心来帮我大侄子的!可不是来做皇帝的?可是我的好大侄儿他不见了呀,那我这做叔叔的不就没办法了不是?}
{朱棣用尽了装疯卖傻时的演技才在得知朱允炆不见时不仅没有笑出声,反而还哭了出来。}
{什么叫做演技啊!(战术后仰}
{朱棣:大侄儿,我的好大侄儿,你四叔我来帮你了,你咋不见了呢?
朱允炆:我为啥不见,四叔你心里没数是嘛?}
{然后朱棣可以说,那我为什么要靖难,大侄儿你心里没点数是嘛?}
{受不了了,这对叔侄真的是谁也别说谁了!}
【朱棣宣布自己继位,但是继承的不是朱允炆的帝位,而是继承的自己父亲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
{真的,明成祖这操作就很迷真的迷,废除了建文年号,将建文四年改称洪武三十五年。楞是给自己爹的年号又续了四年。}
众人看了都惊呆了,还能有这种操作!?
朱元璋没法生气了,因为他完全被朱棣这通操作给气笑了,行啊老四,你行啊,你可真行啊。
{我当时第一次看见我都惊了,只能说,明成祖不愧是您!是个人才啊!}
{朱棣:建文?什么建文?我不造啊!不是洪武嘛?我的位置不是我爹亲自给我的嘛?哪有什么建文啊?都是你们记错了吧?}
{我至今都想不通明成祖永乐帝是怎么想出这个操作的,或者说到底谁给他出的这个主意的!这不正是典型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嘛?}
{说真的,你来靖难,然后你侄子不见了,你只好继位的可能性都比朱元璋亲手把位子交给你的可能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