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 章 一点都不怕南溪骄傲。
整个过程,南溪都像是在做梦,耳边掌声雷动,接过表彰的勋章时,都觉得有些不真实。
直到下了台回到位置上,叶佳琪在耳边絮絮叨叨,才感觉有从云端回到地面的真实感。
叶佳琪比自己受到表彰还要兴奋,脸因为兴奋通红,话就一直没停过,“被国家主席特别表彰的人居然是我闺蜜,啊啊啊,这件事情我能吹一辈子!哦,不,两辈子!”
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被国家主席表彰的。
南溪也很骄傲,但更多的是感谢徐老跟孙老,没有他们提名,她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荣誉。
因为华国主席还有要去偏远山区体察民生的行程,时间紧张,所以表彰大会很快就结束了。
表彰大会结束之后,南溪亲自到两老面前表达谢意。
孙老欸了一声,“你这孩子话说的,谢什么,我们两个年纪一大把了,这种什么嘉奖荣誉什么的,本来就是应该留着激励你们年轻人的。”
这个特别荣誉奖,本来是给他跟徐老准备的。但是,他跟徐老两人都觉得,他们年纪大了,这些功名荣誉,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所以两人商量了之后,一致提名将这个荣誉让给南溪。
一方面是认为这种亮相的机会应该留给年轻人,他们这种年纪,就应该退居幕后去,一方面是希望年轻人得到更多的肯定扶持,能有激情,在这条文化传承的路上走得更长,更远。
徐老则是抚着白胡子乐呵呵地笑着,就是欣赏南溪,丝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孙老说得没错,这个荣誉,你实至名归!《洛神赋图》大片的断笔有整整十处之多,其中有九处都是你接的,要知道,这些大片的断笔,要是换个人来接笔,说不定要半年起步。而你完成得又快又好,别人花半年时间都没有你这种水平。”
徐老夸奖南溪的时候,殷晓灵就在旁边,听着徐老夸奖的话,有些愤愤不平,觉得徐老偏心偏得太厉害了,她在徐老身边,打了整整一个多月的下手,端茶倒水,察言观色,可徐老从来都不会夸奖她一句。还经常对她们说什么心思要放在正事上,要戒骄戒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成功。
可夸奖起南溪来,却是一点都不怕南溪骄傲。想想都觉得心里堵得慌。
南溪被夸奖得有些不好意思,挠着头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徐老又开口,“都说技多不压身,你有没有兴趣跟我学古画修复的手艺?你要是愿意学,我就留在江城带你学这门手艺。”
其实徐老很早就不收徒弟了,但是觉得,南溪有那么好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时间可以看来,南溪是一个虚心好学而且极为上进的年轻人,所以,就生了要收南溪为徒的心思。
徐老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几乎是全场的人都惊讶了,那么多人想拜在徐老门下,徐老都不收,而现在,却是要主动收南溪为徒。
还没等南溪回答,旁边的孙老就不乐意了,“徐老,你都一大把年纪了,退休养花养草就好了,收徒弟教徒弟这种事情多辛苦呀。”
说完,又跟南溪说,“你就不要麻烦徐老了,徐老上了年纪,都退休了,你来跟我学,虽然收徒弟教徒弟辛苦,但是我还能吃这个苦。”
所有人,都被孙老这句话逗乐了。因为孙老跟徐老年纪差不多,都是属于国宝级别的老专家。
而现在,两个国宝级的老专家,为了抢收南溪为徒,当众就吵了起来。
“你能吃苦,我也能吃苦。南溪跟我学。”
“我最能吃苦,南溪跟我学。”
“跟我学!你是海城人,赶紧回你的海城去。我的老家在江城,带南溪有便利条件。”
“不行,不跟你学,跟我学!我的孙子在江城工作,而且我也打算在我孙子这里住上一段时间,我带南溪才是有便利条件。”
作为当事人的南溪完全插不上嘴,她还没有信心学古画修复这个手艺,古画修复这一门手艺,都是祖传手艺,许多这门手艺的传人,都是从小就苦练各种基本功,她要是学,那就是半路出家。
而且,隔行如隔山,她对这一行根本不了解,见到的都是经过修复完成的古画,却不知道修复过程。只知道古画修复,就是在古画上面真刀真枪地捣鼓,一不小心就可能毁了一整幅价值连城的古画。
她犹豫不决的时候,两个国宝级的老专家已经吵出了决定:南溪一三五跟徐老学手艺,二四六跟孙老学手艺。
南溪不好意思拂了两老的好意,而且,也清楚,人还是要不断学习完善自己,不断发掘更大的发展空间,不能一辈子只停留在原地,最后答应了下来。
徐老跟孙老的争夺徒弟风波一闹,不一会儿,基本上参加这个项目的所有人都认识了南溪。
知道这个姑娘年纪不大,本领却不小。先是被全国各大考古研究所争着抢人,还被华国主席亲自颁发特别荣誉奖,现在又被两个国宝级的老专家争着抢着传授手艺,一时间成了传奇人物,说起她的事迹,都津津乐道。
最后,项目负责人还找南溪,让她在回江城之后,作为此次项目的代表出席相关的记者招待会,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汇报总结。
之所以找南溪,一方面是因为南溪年轻漂亮,仪表端正,能力也超群,是此次项目公认的杰出代表,最重要的是一方面是,了解到南溪之前也在网上红了一把,却没有利用流量变现,而是埋头继续自己的科研事业,这样正能量的人物,作为此次的项目代表再合适不过!
虽然参加相关的记者招待会,就等同于回家这件事情要推迟,但南溪还是没有推辞。回到江城之后,马不停蹄地参加了记者发布会,向全华国的人民汇报此次的项目成果。
发布会的记者来自世界各地,其中有一个外国记者,操着流利的中文问南溪,嘲讽不屑的语气,“这些废旧残破的东西,纳粹国都不要,你们华国花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值得么?”
南溪看了一眼,这个记者来自aac,被称为国际上最不要脸的媒体,经常发布一些不实言论或者极其片面的新闻抹黑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