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读书人就是有见识,脑瓜子可真好使
要说最盼着过年的,当然是小孩子们了。冬日的寒风都挡不住孩子们玩闹的热情,躲猫猫、斗鸡、挤挤暖、摔跤、抽陀螺,玩得不亦乐乎。
就算苏钰的院子离庄子里大多数人家都很远,也时不时能听到孩子们一阵风呼啸而过的笑闹声。柳嬷嬷年纪大了,很喜欢看孩子们玩闹,太阳好的时候喜欢出来走动走动,用她自己的话是“老胳膊老腿,不动弹就发沉”。她身上随时带一小包糖豆,遇见孩子们了,只要看得顺眼,她就会掏出糖豆发一点。
时间久了,孩子们都知道,这个婆婆爱干净,只要头发梳得整齐、小脸洗得干净、衣服穿得板正、指甲盖里没有黑泥,不管长得怎么歪瓜瘪枣,都能得她糖豆吃。糖豆多好吃啊,哪个小孩子不想呢?
庄子里的人渐渐发现,孩子们变得爱干净,偶尔有小孩子拖着大鼻涕,大人们还没说呢,孩子们先嫌弃上了,一拥而上批评人家不说还硬逼着人擦干净了,要不就不带他玩儿。孩子们爱干净多好啊,大人们看了也高兴。
而且,有小孩的人家发现,孩子们不馋了,家里备着过年招待客人的糖豆糖果子没人偷吃了。这可稀奇了,哪有小孩子不馋的?细心的家长们就逮着孩子们问了,一问才发现他们每天两三趟跑庄子前排“偶遇”到庄子上休养的姨娘一家人了,这才发现孩子们转变的小秘密。
这姨娘一家到庄子来的时候,大家伙都是亲眼见的,行李不多,穿戴都很简朴,大人小孩头上身上那是一丁点首饰都没有的,比起往年进庄子来玩的主家别的郎君娘子们那是天上地下,完全没得比的。她们到庄子上来住,也不是自成一隅高高在上的,种地种菜自做自吃,从不占庄子里的便宜。她们也不容易,丫头都要出去抛头露脸做买卖呢,城里那么远,那小丫头也不过比他们家的丫头小子大几岁,天天早出晚归的一点都不怕辛苦,回来看到人还笑嘻嘻地跟人打招呼,一点都不摆架子,人也大方心善,怜老惜贫的。还有那老婆子,面相看着就慈和,对孩子们那是真的怜爱。要不是主家默许,这些丫头婆子能这么大方?这个小郎君一家,当真是个好的。
苏钰属实没想到,她家的名声不知不觉竟然这么好了。
她正忙着准备明日去山里的东西,家里工人仆妇的年终福利很优厚,山里也不能差了。不过山里情况又有点不一样,山里男人多,甜食零嘴什么的可以省了,那就多备点酒肉。孩子们
“阳阳,你说咱们给山里孩子们发些什么福利好?”
霍明阳正跟着修竹盘账,听她问话忙放下账本跑过来,想了一会儿才说:“我算过了,山里的孩子女多男少,男孩子只有三个,都在六岁以下,多给点软和点的点心和糖果子吧,花豆什么的就不要了,怕他们卡嗓子。女孩子十岁以上的六个,就按正常分例给吧,十岁以下的九个,比男孩子多发袋红枣和糖炒栗子,您不是说了,这些是补气血的,女娘们要多吃。”
霍明阳说得头头是道,苏钰便让她把单子写下来。看她一笔一划写得认真,苏钰又和柳嬷嬷夸上了:“看看我家阳阳,这字写得多好,端正大气!”
“你看这单子安排得,男女不同年纪不一样,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多周全多妥帖!”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哎呦,有我家这贴心小棉袄,我是一点心都不用操了。”
苏钰夸人夸得极其自然,完全发自内心。所以她彩虹屁一拍起来,不管是霍明阳还是修竹她们,谁都招架不住。柳嬷嬷也有样学样,只要喜欢了她也是满口夸赞。这院里的人都是她看着长大的,谁她都看得重,对小双胞更是看啥都满意。听苏钰一说事情经过,她也跟着不住口地夸,夸得霍明阳小脸通红,心里美滋滋的,做事越发认真了。
祖孙三个带着仆妇把福利一份份包好,清点了数量,贴好签子,这才从库房里出来,各自忙活自己的事去了。
霍明阳继续去修竹房里帮着理账,
柳嬷嬷慢慢地往庄子口去,等着迎霍明端和山茶回来,当然也没忘记揣上半包糖果子。这些糖果子都是她带着仆妇炸的呢,料放得足,比集市上卖的味道好多了,孩子们可喜欢了呢。
一路上遇到了好几拨小孩子,看到她,小孩子们都停下来,扯着小嫩嗓喊“嬷嬷”、“婆婆”,排着队领了糖果子,再七嘴八舌“谢谢嬷嬷”、“谢谢婆婆”,听说她是去接人的,孩子们撒腿就往庄子口跑。她就一路走一路撒糖一路听孩子们叽叽喳喳地汇报还没看到人影,一路上都热热闹闹的,一点都不寂寞。
到了庄子口,在暮色苍茫的寒风中站了好一会儿,终于等到了满载而归的孩子们。
看到柳嬷嬷,刘江忙停了车,霍明端和山茶都跳下车,扶了柳嬷嬷上去坐好。山茶摸着柳嬷嬷的手,有点凉,忙握了手给她暖着,嘴里抱怨着:“天这么冷,你老人家在家等着就是了,又跑这么远来接,看冻着了。”
霍明端解下披风要给柳嬷嬷披上,柳嬷嬷摇头不肯,霍明端可不由着她,给她披好了,在下巴下打好结,整理齐整了,这才放心地坐回去。“侯府回的礼里有两支红参,滋补身子最好不过了,等回去让山茶切了片给你泡茶喝。”
柳嬷嬷摸着披风,脸上笑成了一朵绽放的菊花。“红参贵重着呢,留着给姨娘喝,她操持这么一大家子生计,辛苦着呢。嬷嬷不用,你们有这份心,我就满足了。”
霍明端笑笑,没接话茬,不过后来每日清晨山茶都会给她泡上一壶参茶。
山茶今天收摊早,难得卖炸圆子的也早早卖光了,在街上转了一圈儿,看天色还早,几个女娘们一合计,干脆凑钱批发了些零食卖。“就那么两袋子点心,半下午就卖光了,通算下来,一个人多挣了二十六钱呢,利可真不小。”山茶说起做生意就眉飞色舞起来,“我们约好了,明日继续呢。刚才六郎还给我出主意,让我们贩些甘蔗切成小段卖,利润更大些。”
山茶说着握紧了柳嬷嬷的手,嘴巴咧到了耳根上,不住地感叹:“读书人就是有见识,嬷嬷你说,我们日日做着买卖,脑子里想的是把东西卖出去就好了,哪像六郎想点子让东西好卖还能多挣钱,脑瓜子可真好使。”
本地可没有甘蔗,都是从南方贩过来的,卖得可贵了,一根就要五个钱呢,都够买一升枣了,兜里没俩钱谁舍得买它去。可要是听霍明端的,切成小段卖,一文钱买上两三段,那舍得买的人肯定多了,算下来一根能卖六七文呢,可比整根卖划算多了。
更何况霍明端还说了,吃食点心都可以这样拆开了卖。大碗改小碗,论升卖的改成论两卖,看着卖便宜了,实际上价格上来了,好卖还能多挣呢。
山茶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不住感叹霍明端有见识脑子好使,别说柳嬷嬷,就是刘江也听得入了心,说学到了。
任她们怎么夸,霍明端都不动如山。没办法,他家人就是喜欢夸夸夸,一点子小事都要夸个不停,天长日久的,再腼腆的人也要习惯了。
回到家,苏钰看着从车上搬下来的大包小包的回礼目瞪口呆。这这也太多了!
“今天在侯府见着侯爷还有陆兄的父亲了,陆将军夸陆兄长进,侯爷就说是因为跟着咱们学好的,陆将军就非要给咱们回厚礼。您是不知道他有多夸张,那北疆的毛皮一送就是几大车,这我哪能收啊,苦辞了半日。最后还是侯爷发了话,才减到了这么半车。”
“半车,那这么多”
“那是先生回的。”修竹端来热水,霍明阳投了巾帕进去,拧得半干送到霍明端手里。霍明端擦了脸,把巾帕还给妹妹,接过修竹送上来的茶喝了两口才接着说,“到先生家的时候先生临时有事出门去了,是师祖招待的我。师祖一看礼单上有黄瓜,立时就叫人呈上来了,看真是顶花带刺的新鲜黄瓜,可把她稀罕得够呛。”
霍明端没好意思说老人家让人洗了,当场就拿在手里嘁哩喀喳吃上了,还和小孙子抢着吃呢。
“那你也不能收这么多回礼啊!这纸,是澄心堂的吧?我听说澄心堂的纸价值堪比黄金,你怎么能收这么贵重的礼啊?赶快还回去!”苏钰翻看着礼包,见里面有个红木匣子,忙打开了,一看里面居然是一沓白纸。那纸洁白细腻,拿在手里坚洁如玉,细薄光润,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
“那是师祖给的,我不收师祖就生气,我能有什么办法?”霍明端也很委屈,师祖坚持要给,小师侄帮着往他手里塞,曾祖孙俩一起上阵,他根本招架不住,既怕力气大了伤了师祖也怕胳臂抬高了拉伤了师侄,可难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