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来到唐朝当怼人咸鱼 > 世族,秋天的蚂蚱一

世族,秋天的蚂蚱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说起世族,真是个神奇的团体,从百家争鸣时期开始,士进入大众视线,他们用自己的才华,给自己挣得仕途。

    士与仕一字之差,却让读书与做官联系在一起,而且贯穿了整个封建王朝。

    在百家争鸣时期,是不同学术的碰撞,让当时的统治者支持自己是学术,当时是百花齐放,儒家只是其中之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就不得了了,当了老大。这是汉武帝支持的,但是他原意是觉得儒家的思想利于皇家,而且还能跟他奶奶信奉的清静无。

    但是他没想到,他的后代,一个比一个软蛋,就比如汉元帝,他无比崇拜儒家思想、异常偏爱儒生,这原本也没什么,可是儒生推荐出来的人是王莽。

    西汉就凉了!

    最有文化的皇帝刘秀建立了东汉,他是在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的支持下才打败王莽的,而且他还是个很有良心的人,跟高祖刘邦完全不同。

    对跟他一起打江山的人很厚待,对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他给更多的土地,对跟着他的文人,他也的封官封爵,让他们退休回家享福。

    这就让本来有家底的世族更加壮大,让所谓的寒门文人,也有机会踏入了世族的门槛。

    东汉皇帝巴拉一下也没有几个成气候的,儿皇帝一抓一把。

    此消彼长,皇族权力就越来越小,世族越来越强大。到了东汉末年,世族的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有垄断的趋势。

    尤其是曹丕做出来个一个骚操作,他采用了“九品中正制”,直接让世族垄断了官场。

    此后的几百年,魏晋南北朝就是世族的巅峰时候,皇族权利逐渐没落,直到杨坚的出现。

    杨坚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出身世族,但是却能看出世族强大,干扰国政的害处。所以他做了很多事情,遏制世族的发展,例如设置三审六部,提拔寒门士子等。

    这就是皇族有意在打压世族,但是他儿子太急功近利,杨广也有这个想法,继续科举制度,步子太大,人太狂妄,又不重视百姓性命,就被推下去了。

    到了李渊上位,他也出身世族,他的觉悟就比较一般了,他想做最大的那个世族,想嘚瑟自己出身好,结果被人打脸。

    他没有心限制世族,世族对他这个开国皇帝也不敢不尊敬,杨广一波一波杀人也就刚过去,太钢了容易没命。

    等李世民上位,他跟他爹不一样,他是想要当家做主,不受世族影响的,但是他皇位来的不正,也不敢得罪世族,一直装孙子。

    但是天策上将的威名,世族也是怕,也就小打小闹在名声上占点便宜,其他也不敢动,可以说这个时候世族是夹着尾巴做人。

    李世民位置稳固之后,就搞了《氏族志》,把李家放在第一位,五姓七望的人也不敢说什么。

    等到李治上位,世族又嘚瑟起来了,欺负李治年幼,而且当时情况特殊,长孙无忌等人,跟着李世民做屠龙少年,李治上位,他们就成了恶龙。

    他们成了新的最大的世族。

    李治与武媚娘联手,先折腾其他世族,然后把长孙无忌等人灭了,而在李治去世后,武媚娘又把李唐最后的世族,李家皇族给灭了。

    武媚娘出身就一般,她一点也不在意所谓的世族出身,此后世族就一蹶不振。

    等到黄巢打进长安,可以左右朝政的士族门阀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这个漫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李世民是有机会把他们打趴下,但是他心虚,他不敢下狠手。

    但是在这个时空,李世民一点也不心虚,他还没有当上皇帝,就已经开始准备向嚣张的世族下手。

    在他看来,人才要重视,但是人才要跟他一条心,他想要打造大唐盛世,人才就要挽起袖子跟他一起干,不能为了自己家族那点小利益,跟他反着来。

    尤其是李承乾曾多次表示,世族太傲慢,对普通人来说太不公平,长此以往,难保不出现与司马家共天下。

    而且他还更直接说过:“皇爷爷不是是开国之君,父亲英明神武,又有房先生这群贤人辅佐,所处政令,所做事情,自然是为天下百姓着想,但是若是政令被世家阻挠,或者世家人不执行,百姓如何得利?”

    这李世民怎么能忍,嘴上骂李承乾杞人忧天,胆大妄为,实际心里早就动了想法。

    因此房玄龄等人的担忧,他早就不放在心上,因为在他心中,士族说什么 ,他已经不在意。士族再不知道进退,他会用强硬手段让他们知道这天下不是士族的。

    以前打仗时候的斥候都派出去,守着嚣张的几个家族,收集了不少他们为非作歹的证据,李世民很期待士族来找他麻烦。

    其实国子监已经被找麻烦很多次,起初就有几个世家联合一起,表示对国子监课程不满意,孩子学不到东西,要带孩子走。

    孔颖达接到李世民的指令,毫不犹豫把人给放出去,而且不争论不解释,送人出来的时候,他还迎接了一批人进去。

    这批人是想要进入国子监的,开始选拔考试。

    魏征推测到会出现有人退学的事情,所以也早就准备好了人,当即打脸,毫不犹豫,时间安排的分毫不差。

    对方没想到还能有这个操作,他们又不是真要把孩子带走,不过是为了为难一下孔颖达,让孔颖达按照他们准备的课程上课。

    骑虎难下啊!

    后来国子监的监生们意气风发在长安城做实践活动,退学的监生心里就酸酸的。

    结果又是一番破财,把人送回去,听到这个消息,陈叔达就冲了过去,想薅点羊毛。

    他认为孔颖达这个读书人算钱算不过他,结果孔颖达说钱已经用出去了,前后不过一刻钟,就用完了。

    “国子监穷啊,你们民部也不给我们钱,只能自给自足。”孔颖达很不屑,民部不给钱就算了,还想从他这里扣钱,不可能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第一回合,世家完败,国子监不带不在意他们,还得到一笔钱,嗯,孔颖达觉得这样的事情多来几次也行。

    之后世家就就安分了,不再说退学的事情,而是说国子监学生文采不好。

    李世民在朝堂上点出来几个文采特好的人,问了几个实用又刁钻的问题,比如李靖将军在西北守卫边疆,边疆战士冬日苦寒,你有什么办法?

    对方说送衣物,然后陈叔达就蹦跶出来说没钱,问对方没钱怎么办?

    ……

    一个从来没有操心过钱的人,从没有愁过吃喝用度的人,哪里知道怎么弄钱,他只知道圣人云!

    反正他会的李世民都不问,就给他一个信号,我就是为难你!

    然后就拉过来几个国子监的监生,问他们该如何办,几个十几岁的孩子,还真从几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方案一就地取材,西北有狼,可捕杀狼,取狼皮保暖。

    方案二集中取暖,将人聚集在一起,节约木柴。

    这两个方案是结合了大唐国库情况,西北当地情况制定的。

    方案三,户部没钱,但是本年收获的棉花都在户部,把棉花都拿出来。

    这比什么话都说不出的世家官员好多了,李世民哈哈哈大笑啊,说大唐就需要这种人才。

    当时脸爆红的不仅仅是那个世家官员,还有陈叔达,他先暴怒啊,都想打棉花的主意,他不允许!

    结果又是一顿吵,反正最后传出来世家子弟的才能是华而不实!哪怕被拉过来的几个学子也是出身世家,这个帽子,还是给送过去了。

    这让世家有了危机感,也让李世民信心更足。

    只是李世民刚向房玄龄夸下海口,世家就搞出来新花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