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转基因实验
沉神星碎片撞击地球后的地球环境迅速恶化,进入长达百年的撞击冬天,也就是我们多次提到的大灾难期。而大灾难期后地球环境好转,也就是我们一直提到的复兴期。复兴期的地球气候环境虽然比大灾难期好了不少,但仍比大灾难之前差不少,仍然不适合人类生存。
因此南极的人类大多数时候都在一栋大楼的室内活动,而楼内餐厅、浴室、医院、超市、幼儿园、理发店、电影院、健身室等生活配套设施齐全,所以多数人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外出。
一旦人们需要外出的时候,都会穿一身恒温服,维持身体功能的正常运转,不受外界低温和辐射的影响。恒温服与三百年前人类在太空中的宇航服类似,都起着保护人类身体安全的作用。然而不同的是恒温服十分轻薄,没有宇航服那么笨重。
由于当时人类科技的高度发达,恒温服采用的材料十分轻薄,所以人们穿恒温时服感觉不到多少重量。而且恒温服已经可以做到接近透明,经常使人们感觉不到自己在身体外面套了一层保护罩。同时恒温服可以伸缩,大小随时能够调整,所以人们不必为它的尺码而感到担忧。
既然地球环境不适宜人类生存,那肯定也不适合其他生物生存。因此转基因作物一直是在南极的室内种植的,由于转基因后的作物产量高且更耐寒,所以人类当时食用的都是转基因食品。随后人类曾经多次尝试在南极的室外种植转基因作物,然而由于环境过于恶劣,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因此王冰一直想要突破在室外种转基因作物的难关。
复兴期后人类的各项科技重新兴起,生活日新月异。而生物学家极想探知大灾难后除了逃到南极的人类及其饲养的牲畜和培育的作物外地球是否还有其他生物生存,便立即对全球展开了探索。
然后人类就找到了水熊虫(tardigrades,真后生动物下属亚界蜕皮动物总门下属的物种)这个除细菌以外唯一存活的生物。细菌的繁衍与迭代速度快且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所以生物学家对它们能够逃过大灾难而存活并不意外。
水熊虫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很强,不仅能够在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山中生存,也能在深海4000米以下的海洋中生存,甚至也能在太空中生存,所以生物学家起初对它们也能逃过大灾难而存活下来并不惊讶。然而随后生物学家对水熊虫进行更细致的观察与研究,却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水熊虫经过100多年的生存竟然进化出了叶绿素,可以像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就好像三百年前的眼虫藻一样(euglena)。
眼虫藻是三百年前地球上一种非常奇特的生物,它的前段长有一根细长的鞭毛,所以使它能像螺旋桨一样运动;然而它体内有叶绿素,可以和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三百年前的生物学家对它的归属存在巨大争议,有的人认为它既然能运动,那就是动物;也有人认为它能进行光合作用,那就是植物;也有人认为它既是动物,也是植物,是介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一种临界生物;更有人认为它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
生物学家们找到含有叶绿素的水熊虫后十分高兴,认为可以提取它的基因转移到植物上面,从而让植物可以在地球的室外环境中生存,尽快改善与恢复地球的环境。随后阿蒙森—斯科特大学的生物学院与地球母亲保护协会就合作成立了超级植物研究小组,对此课题进行研究。然而由于两者基因的巨大差异,所以此事的进展十分缓慢。
王冰自小就对保护环境十分感兴趣,在大学时听说了超级植物研究小组,便积极申请加入该小组。随后她就加入该小组,成为了研究员。面对水熊虫的叶绿素与转基因植物迟迟无法融合的趋势,王冰决定转变思路。
然后王冰搜查资料,看在大灾难之前有没有什么动物能像现在的水熊虫一样含有叶绿素,接着她就找到了海蛞蝓(nudibranchia)中的绿叶海蛞蝓(elysia chlorotica),发现它不仅可以进食海藻,还能吸收其叶绿体为己所用。王冰对此十分高兴,决定以绿叶海蛞蝓为模板改造水熊虫与转基因作物。
随后王冰就为具体从那着手犯了难,不过很快她就从血型上找到了灵感,她认为既然水熊虫合成了叶绿素,那它就是半个植物,基因相当于ab型血。而植物没有水熊虫的动物基因,那就相当于a型血。双方的基因之所以不能融合,那是因为ab型血与a型血之间有排异反应。因此王冰决定逐渐改变植物的基因使其与水熊虫的基因接近,那样才能成功。
第二天,王冰就开始了自己的基因改造实验,还把改造出来的植物喂给团团和圆圆,看这种转基因的作物有无副作用。数年后,王冰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功,团团和圆圆也随之长大,这也就是顾意做冬眠实验的那年年初。
当时王冰已经在南极室外培育她的转基因作物,结果效果不错,植物成功在室外存活。然后王冰的信心大增,决定到气候较为恶劣的距大撞击坑最近的两个环境监测站进行实验,把团团和圆圆交给贾茹照顾。恰好顾意前来借团团和圆圆,王冰本不想借,但又担心有损自己和贾茹的友情,便同意了。
然后王冰就驾驶飞车去了哈尔蒂亚峰环境监测站和阿勒山环境监测站,在两地分别种下自己的转基因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