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南极 > 第13章 先贤堂

第13章 先贤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先贤陈列馆又称先贤堂,是联邦政府为了纪念在人类历史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众多伟人而建立的,目的是让新人类缅怀这些先贤,激发他们勇往直前的斗志,效仿这些先贤一样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延续而奋斗。

    先贤堂里面陈列的名人有上百位,不仅在联邦政府大楼有他们的塑像,在其他24个大区的政府大楼的一层也是先贤堂,自然也有一部分他们的塑像。而缅怀先贤是每个新人类在上学时期的必修课,每名学生在上学时期的每个月都会被老师带去一次先贤堂,在那里仔细观仰先贤。然后每个学生都会选择一位先贤作为他们的偶像,熟读他们的传记,立志像他们一样努力奋斗,不虚度光阴而度过有意义有价值的一生。

    夏清就是复兴时期新人类第一批学生中的一员,少时的他就经常被老师带着前往先贤堂参观,当老师讲述这些先贤的伟大事迹时,总是能激发他对这些伟人的突出贡献而发出无限的崇拜之情。而牛顿就是他选择的偶像,所以他才在大学时选择了天体物理学,立志在这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是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一句名言,也是先知生前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先知认为人类就是因为在几百万年的进化中懂得了知识并将其不断传承,这才摆脱了愚昧而进入文明社会,成为万物之灵;正是有了知识,人类才创造了灿烂且辉煌的文明;正是知识让人类认识了宇宙,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而迈入太空时代。

    “拥有了知识,也就拥有了一切。”是先知的名言,也是许多新人类信奉的座右铭。因此新人类一进入复兴期,就立即将教育作为长远发展的第一要务,不仅在各政府大楼设立了先贤堂,还设立了图书馆,供人随时瞻仰先贤与查询知识。同时一个人要成为教师,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只有精英中的精英才能胜任老师这一伟大人类园丁的职责。而夏清博士就是一名优秀的老师,不仅通过了这最严格的考试,还在其中名列前茅,所以才成为阿蒙森—斯科特大学的特聘教授。

    夏清在工作之余,也会抽出闲暇时间参与各种知识交流会,既与朋友们交流经验,也会教导晚辈积极上进。后来新地球研究与探索委员会成立,他就被联邦政府指定为该委员会的负责人,专门负责新家园计划的实施,很少再有闲暇时间而参与那些活动了。

    夏清在先贤堂走过,一路感慨自己的一生,既为自己少年时的奋发图强而感到幸运,也为自己中年时发明高度压缩技术而感到兴奋,更为自己老年后负责新地球探索任务而感到沉重。

    就在夏清前往行星防御委员会报告情况的同时,许博士也在希望号上醒来,简单的吃完早餐就去寻找罗伯特与阿姆斯特朗号。而罗伯特早已结束和玛丽·雪莱的交谈,正在观察谷神星附近的星空。

    许博士问罗伯特说:“罗伯特,阿姆斯特朗号搜集信息的如何了,完成多少了?”

    “博士,它做的很好,已经把谷神星的温度、速度、密度等物理特征和物质构成、陨石坑分布等地理特征搜集的差不多了,预计还有15分钟就能完成任务。”

    “很好,罗伯特,那你和我准备一下,驾驶希望号离开谷神星,对主小行星带进行快速探测。”许博士说道。

    “好的。”罗伯特说道。

    很快阿姆斯特朗号就完成任务而回了希望号,许博士便驾驶飞船离开谷神星,朝着火星的方向飞去,很快就抵达了主小行星带的内侧边缘,环绕小行星带进行探测。接着许博士就命令小智启动飞船上的探测器,对众多微小的小行星进行快速扫描以收集它们的各项信息。

    希望号上携带了高度精确的小行星探测仪,而该仪器由智通公司和联邦的天文学会共同研发,专门用于小行星的近距离大规模探测。小行星探测仪安置在飞船侧翼,由激光雷达和成像设备构成。而激光雷达会发出激光进行超远距离探测(可达1个天文单位),不仅可以探测其到飞船的距离,还可以测出其大小;成像设备则会进行高分辨率的拍摄(高达1万亿像素),其所呈现的图片不仅可以清楚的显示1km以上小行星的图像,还可以看清它们的表面。

    当成像设备和激光雷达收集到信息后,小智会自动进行分析并合成图像,既显示出小行星分布密度的高清照片,也能显示它们各自之间的距离。当然为了更准确的显示主小行星带,希望号还需在其中间和外测边缘进行两次探测,确保得到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由于在主小行星带边缘探测没有在其中间探测那么危险,所以许博士比较放松,想着自己在先贤堂看到博学多才的科学家与文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塑像,想着自己应该效仿他一样自律,坚持施行道德十三条到终身。

    然后许博士就想到了第一条节制,告诫自己食不过饱,饮不过量。然而他本身就在远航的宇宙飞船中,携带的食品与饮品等资源有限,在航行中做到并不难,而且在漫长的航行中一直就能做到。接着他想到了第二条秩序,提醒自己物有所归,事有定时。然而本身他的生活空间有限,携带的私人物品也有限,自然是不难做到这条。再接着他想到了第三条决心,提醒自己当做必做,坚持不懈。然而自己现在就在从事一件漫长的大事,一定要尽心竭力的将其做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