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新地球(二)
第二天上班后,杨萍调用伽利略空间望远镜对比邻星进行更加细致的观测以确定自己的判断。然后她就发现比邻星的轨道比平常有了极为微小的变化,似乎是受附近一个行星引力的影响,便对此更加激动与兴奋。接着杨萍找来自己小组的其他两个成员对此进行研究与确认,最终确定了这个新的比邻星的行星的存在。
一周后,杨萍将此事报告给莱昂纳多台长,莱昂纳多对此也十分兴奋,但仍保持平静,脸上还带着一些不可思议的表情,不过声音中却带着一丝激动的问:“真的吗,你确定?”
“真的,我十分确定它就是比邻星的一颗行星,而且距离比邻星b较近,是一颗位于比邻星适居带内的行星。”杨萍激动地回答说。
“比邻星可不是一颗容易观测的恒星,虽然它比两颗伴星距离我们更近一些,可却是一颗红矮星,亮度比两颗伴星差了不少。毕竟地外天体观测主要就取决于它们的亮度和距离。更何况行星本身不发光,使得远距离的行星观测更为困难,人类发现比邻星(1915年由不列颠天文学家罗伯特·托尔布恩·艾顿·因尼斯在南非的联合天文台发现)一百多年后才发现它的行星。”莱昂纳多一脸严肃的说道。
杨萍点点头表示同意,然后把自己详细发现比邻星的新行星的经过复述了一遍,还表示自己已经反复确认过好几次,大概率确定自己没有错。
“这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好消息,不过为了慎重起见,我还是需要再次确认,毕竟科学是严谨细致的,何况你的发现对天文学界乃至人类还有重大意义!”莱昂纳多严肃的说道。
“好的,台长。你是地球天文学界的权威,在观察与研究太阳系内和系外行星方面比我有丰富的经验,我向你报告,也是请你确认这个发现。这是我拟好的一个初步报告,里面有详细的证据资料,请台长过目。”杨萍充满敬意地说。
“好。”莱昂纳多接过报告,仔细阅读起来。
一个月后,莱昂纳多与几位精通天文学的专家好友通过径向速度和凌日等方法进行仔细研究与计算,确认了比邻星的新行星的存在,还测出了该行星的质量(096地球质量)、半径(048地球半径)、半长轴(006天文单位)、公转周期(12个地球日)等数据。
随后牛顿天文台公布了这一发现,成为轰动人类世界的大新闻,杨萍也成了知名度很高的天文学家与最有名的天文学博士,还给这颗新行星暂时命名为比邻星—e。
宇宙探索研究学会的气候学家莱奥·马登得知新行星后,立即与罗西·莱昂纳多联系,提出一起研究比邻星—e的情况。而莱昂纳多知道马登是气候学的专家,对天文台确定比邻星—e的气候情况大有裨益,便欣然同意了这个请求。
三个月后,马登与莱昂纳多确定比邻星—e外面包裹着一层浓厚的大气层,大气构成与地球较为相似,主要由二氧化碳和氮气、氧气等气体构成;最高气温:35c,最低气温:-60摄氏度,平均温度:-15c;地表有流水的痕迹,存在海洋。因此二人认为比邻星—e的气候环境较为适宜人类生存,可以成为人类移居的新家园,便将其命名为“新地球”。
随后马登与莱昂纳多公布了这项新发现,很快就再次轰动了人类世界,成为持续轰动半年的头条新闻。大众因此对新地球充满了希望,希望能够移居该星球而远离面临巨大威胁的地球。
然后南极联邦政府就在首席科学家夏清的建议下成立了新地球研究与探索委员会,探讨移民新地球的可能性,并将该移民计划命名为新家园计划。由于杨萍、马登、莱昂纳多等人在发现与研究新地球上的重大贡献,于是被夏清邀请进入新地球研探委员会,参与新家园计划的实施。
新地球与地球相距超过422光年,乘坐宇宙飞船则是抵达该地的唯一途径。而智通公司在星际航行与探索方面有着先进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航行经验,所以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李可及也被夏清邀请加入委员会,担任技术顾问。
阿蒙森—斯科特大学大历史研究协会研究宇宙从诞生到至今138亿年的历史,是全球最负盛名的宇宙研究学会之一。而艾玛·史密斯博士是协会的著名会员,还是一名颇负盛名的科幻小说家,写了好几部颇具想象力且通俗易懂的科幻小说,有着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所以也被夏清邀请加入委员会,担任发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