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萧家在镇上开店了
张医生叫张华章,他结束下乡指导后有两天假期,没着急回市里,先回县城父母家。姐姐张秀怡知道他今天回来,特意带着丈夫和女儿去父母家一块吃饭。
儿子在市里工作很忙,偶尔回来也是有任务,要下乡义诊,去周边的镇卫生所做指导,心疼儿子工作辛苦,张家父母特意做了儿女们爱吃的菜,整整一大桌,当然也没忘记女婿和孙女爱吃的,都有都有。
本来张华章了解萧槿的事情也是想帮姐姐了解的,但是了解完又不是很想和她说,总觉得她肯定不会因为这些事开心,反倒还会糟心吧。
毕竟她对于那个叫萧槿的学生寄予厚望,但想想当初她退学的时候,姐姐应该已经看到了她的未来
就在他思索该不该说时,张秀怡发现频频走神的弟弟。
“怎么了,在镇卫生所有什么不顺利的吗,怎么回来还沉默寡言的?”张秀怡语气有些纳闷,更多的是关心弟弟有没有经历什么不好的事情,毕竟农村有些人不理解现在的西医治疗方式,可能会对医生抱有负面情绪。
张华章有事是瞒不过姐姐的,想想也不是什么顶顶严重的,还能知道自己学生的近况,应该没什么不能说的,他姐还没有那么脆弱,便点点头说:“的确有事,但不是我的事,是我在镇上听到关于你以前的一个学生的事情。”
“我的学生?谁?”她教了这么多年书,学生不说多,但周边乡镇还是有不少的,市里的就更不用说了,并不奇怪弟弟能碰到自己的学生,以前弟弟还在上学时,她上课忙,没空回去吃饭,还会来学校给她送饭,有些学生他还见过。
“萧槿,你还记得吗?”
“萧槿,我当然记得,你见到她了?”张秀怡忍不住坐直一些,看向弟弟,看起来很想知道自己这个学生的近况。
“我倒没有见到她,是我接诊的一个病人是你学生救的,那孩子溺水,你学生恰好碰到给她做了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你当初给你班里的学生科普过吧?”他眼神询问,似乎在求证。
听到弟弟的话,张秀怡回应说:“是说过,我以前还在一高当班主任时,会给学生讲这些,不也是你告诉我的。”她也不是无缘无故和学生讲这种急救知识,是当时学校有个学生出现这种情况,万幸体育老师会这个,就把孩子给救回来了,她知道后觉得这个东西还是很有必要和学生科普的,就准备了一些图片,文字,然后就是问弟弟正确的救助姿势和方法,当做课余小活动和孩子们讲了,以至于后来她带新的班级也依旧会给那帮孩子做科普,不管有没有人专心听,一个班总有那么几个是认真学的,那就够了。
“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是她,还是那个女孩的妈妈说的,说是女孩爸爸去萧槿家里,看到那些一高发的奖状什么的,听到是在一高,还有高二退学,我就觉得八九不离十了。”张华章分析。
“所以你也没见到她,那她现在在做什么,是不是已经嫁人了?”女孩若是不上学,不管是农村还是县城,家里都会尽快安排相亲,年龄小就先在家里多帮几年,年龄合适了再举办婚礼,二十出头当妈妈的一大堆,她已经见怪不怪。
张华章听到姐姐的话,端起水杯喝一口说:“是结婚了,但是好像因为生的是女孩和她丈夫离婚了,现在在娘家住,听说她哥哥嫂嫂对她挺好的,应该过的不差,家里还买了自行车。”
“能买得起自行车,那应当是过得不错,那就好”至于离不离婚,张秀怡并不在意,“可惜了,要是当初坚持上学参加高考,没准现在都留在首都生活了,她的语言天赋很好的。”留在农村总有一种被埋没的感觉。
“我本来不想说了,怕你听了心里不舒服,看来你想得开,没有我想的那么脆弱。”
张秀怡都快四十岁了,听到弟弟的调侃,无奈地说:“一把年纪了,什么脆不脆弱,是见的多了也就习惯了,以前隔壁班的有个男孩,英语也不错,现在毕业就在一高执教,虽然我不在一高了,但去教育局开会的时候遇到过,如果……”她想说的是,如果她坚持上学,没准也能回到母校任教,但又觉得自己来来回回就是这几句,说多了就有点像是有执念似的,便截住了话头。
“总之,她过的好就行了。”
翌日,张华章回了市里,张秀怡去教育局开会,再一次碰到了陈卓,陈卓主动走过去跟张秀怡很好。
“张老师又见面了。”
现在是暑假,按理说老师和学生们都放假了,但她作为二高的教导主任,还有教育局安排的其他工作,而陈卓是新入职的,也要做新老师培训,所以便在教育局碰到了。
“陈卓啊,你今天来参加培训?”
“想评职称,那肯定得来,怎么敢不来。”陈卓用开玩笑的语气回应。
俩人并排往里面走,教育局的院子挺大,往里面走的时候,陈卓想了想,对张秀怡说:“之前我去新华书店碰到萧槿了,张老师还记得她吗?”
这已经是连着两次有人跟她提起萧槿,张秀怡忍不住停下脚步看着陈卓说:“你碰到她了?”
“对,在新华书店,我去买英语词典,之前的有点破旧想换一个,她也要买,不过因为就剩下一本的缘故,我就让给她了,毕竟我有时候还可以去市里,在市里买也能买。”
“她买英语词典做什么?”张秀怡听到以前的学生还坚持在学英语,心里颇为欣慰,无法言说更多,反正挺激动的。
陈卓说:“说是给家里的侄子侄女用,她应该有教他们学英语,不然也用不着买英语词典。”
张秀怡继续往前走,语气赞赏地说,“不错,就算没有继续上学也是可以继续保持学习劲头的,这样很好。”
“是啊,现在作为老师,更能体会,若是我的学生也能这样好学,应该会和张老师一样很开心的。”他看到张秀怡脸上的笑容,知道自己用这个当话题挺好。
张秀怡看着一表人才的陈卓说:“只是多少有些可惜,她要是当初和你们一样上大学,没准现在也是老师了。”
陈卓认同地说:“是啊,肯定可以,她当初的英语能力比我好太多了。”
明明离开校园后没有任何交集的人,却常常出现在众人的话语里,时不时都要被提起来。
聊起来也多是唏嘘和遗憾,却也知道除了感慨,他们也不能做更多,优秀的人也终将泯灭在平凡的岁月中。
7月,萧槿收到了《情感》杂志的汇款单,以及报社寄来的读者来信,厚厚一捆,全部是对《让幸运靠近一点点》这篇长篇连载的催稿和喜欢。
这个文名是编辑想的,萧槿原来的文名比较网文风,编辑当时看到觉得看着奇奇怪怪的,所以给起了这么一个接地气的文名。
给情感的几篇杂志稿都过稿了,但因为刊登的月份不同,所以汇款也只汇了其中一篇,另外几篇要等排版后随着当期的财务安排才能汇出。
看似她好像一投稿就过,很幸运似的,其实这五篇稿子也不是随便写的,五篇文五种不同的风格和人设,尽量做到故事有新鲜感,人设有特点,其实她写的短篇放在她所在的时代一点都不新鲜,属于烂大街的题材,但放在这里,那简直就是新鲜的冒泡。
她投之前还有点忐忑,会不会被编辑觉得写的太夸张?
梗是老梗,但俗话说得好,旧瓶装新酒,也能写出新意来,就看编辑和读者能不能接受。
过稿了,说明编辑接受,那她就没什么担心的了。
看来就算领先几十年写那些后现代的题材,大家也是可以接受的嘛。
她自己写完审阅两遍,觉得看着不错才投,她投稿一般都是自己满意了才投出去,若是写出来自己都不看好,被退稿也是必然的,那何必去浪费邮票钱寄出去给编辑部增加废纸量。
在她这种狂轰滥炸式的输出写文投稿方式,年底就激烈了一笔不小的财富,但年底意味着天气也冷了,不适合写文,冻手,也不适合租铺子开店,因为逛街的人少了,热闹也是过年那几天要采买年货才热闹而已,就那么几天。
所以萧槿虽然攒够了两三年的支出,并没急着去租房子,首先家里开了个小会,除了实地考察周边镇子的店铺情况,讨论开店卖什么。
萧槿做了个详细的统计,五金铺不行,这个得会手艺活才能搭配五金店,他家没人学这个,直接排除,然后就是衣服店,说实话,每次去镇上,不管逢集还是单集,衣服店人都不多,他们家所有人的口才都一般,也不会拉客,卖衣服不会夸顾客,那怎么卖衣服?
这个自然也不行,然后就是小卖铺,小卖铺是小本生意,很多都是镇上的人自己开的,人家是镇上的,不需要租铺子,支出就少,所以就算有那么一段时间不赚钱,人家也不会心慌。
但他们不行,想要租个铺子开小卖铺划不来,但又不会做饭开饭馆,这个时候日化产品也不能单干,大家要买日化产品大多数还是去镇上的百货楼,那是公家的店,老字号信得过。
为这事家里还苦恼了一阵,甚至萧弘宇听完妹妹的分析觉得好像开铺子做生意很难的样子,有一种一旦开起来,面临的就是倒闭。
他忍不住说:“要不就算了……感觉这东西还挺砸钱。”砸钱要是能做起来还好,要是做不起来呢?
尤其是镇上的供销社可还在呢,里面的商品也不少。
提到这个供销社,萧槿直接说了一句,“放心吧,供销社早晚倒闭,以后大家买东西都是用钱,而不是什么粮票,布票,这票那票的。”虽然供销社是2001年才取消,这个时候还有不少人去供销社买东西,但未来大家开店做生意的多起来,货物花样多过供销社,供销社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所以这个时候开店没准还这能赶上这股浪潮,这个时候萧槿还想过要做大做强当大老板什么的, 她只是想法一家人过更好的日子,第一部就是先离开农村,去镇子发展。
未来她还想去县城,去市里,去更繁华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要她一辈子窝在农村,其实她是不愿意的,她能够克服困难过这样的日子,但不代表她想一辈子留在原地。
她要走出去。
经过长期调研和讨论,萧槿最终拍板,开副食品小商品批发店,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1985年春天,萧槿和萧弘宇选址在芙林镇十字路口南侧开了一家副食品批发店,没有多热闹的开店仪式,这中间租铺子,办营业执照,去县城的批发市场进货,除了县城还去市里的批发市场看货,忙忙碌碌两个月才把店铺开起来,除了门上的招牌,还订做了放在街口的竖立招牌。
一共两个连通在一起的门面,一进院子,上下两层楼,一进门就是柜台和货品,楼上是住宿的地方,店铺的里面有两间房,厨房就在院子里弄了个蜂窝炉,放个锅这么简单。
在开店之前,萧槿请了大姐二姐两家来镇上吃饭,也是这个时候,大姐二姐问起来,她就顺势说自己写文章赚了点稿费,所以跟哥哥合伙开了这么一个批发店,做点小生意,还说可以把姐姐种的水果也放在店里售卖。
开店这个时前前后后忙活挺长时间,两个姐姐并不是不知道,毕竟也会回去看看老娘,能不疑惑弟弟和妹妹在忙什么,如今知道了,心里也为他们高兴,甚至觉得在李家那边出了口气。
为什么这么说,因着妹妹离婚的事情,二姐远在城东那边的村子挨不着这边,没什么人传八卦,但大姐这边离得近,聊起来闲言碎语就多,什么妹妹被抛弃了, 因为妹妹没本事生的是女儿,还说人家二婚娶的媳妇还带了缝纫机做陪嫁,把妹妹说的一文不值,心里窝火的很,但是没当着你面说,你又不可能冲过去撕烂他们的嘴。
如今那个李家不是要单干吗,迟迟没开出来,反倒是自己的妹妹和弟弟闷声搞大事,开了这么一个小店,一下子就扬眉吐气,昂首挺胸,心里爽快的很。
萧家这边聚在一起庆祝,李朝辉也在镇上,怎么会一点风声都听不到?
其实在萧家要租房子的时候他就知道了,为什么知道,因为萧家现在租的铺子就是当初他和他爸去看过的房子,他原本要出来单干,打算就租十字路口这一家,但是问过后他觉得房租有点贵,所以就搁置了,没想到犹犹豫豫时,人家房东已经租出去了,对象竟然还是自己的前妻!
这给他弄的心情颇为复杂,还有点郁闷。
怎么会是她?
他们萧家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一出手就是十字路口的房子,那一年不少钱的……
钱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