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巫蛊之祸
江寒也从哨堡上溜了下来。
寻着欧阳离开的方向一路追了过去。
欧阳不能死,因为江寒真的很想知道他的身上到底发生过什么,《本心食经》真的是他所撰写的吗?
这样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不死者,在江寒的心里,已经烙下了诡异的影子。
不仅如此,这么多年以来,江寒一直以为自己的入狱是被人陷害,可是直到欧阳出现,他才明白对方在救自己。
于情于理,江寒都需要在欧阳孤身一人的时候,站出来帮他。
闻着林子里的血腥味,江寒感到了一丝危险正在向他靠近。
果然,还没等反应过来,左侧的灌木丛里,突然蹿出了一只健硕的恐爪龙,擦着江寒的肩膀差点就将他掀倒在地。
而这只恐爪龙刹住脚猛地转过身来,一脸狡黠的看着江寒,来回在他的面前走动。
这个时候的江寒,身体本能的往着身后的大树靠去,因为他很担心周围的恐爪龙不仅有一只,说不定它的同伙,已经做好了袭击的准备。
果然,一阵窸窣的动静传来,等江寒侧目向着头顶看去的时候,一个人影跳了下来,吓了他一跳。
“你没走远?”
“我一直在等你。”
欧阳沉声回道。
“你知道我会去找你?”江寒诧异的看着欧阳,没想到他一直在附近,而且躲到了树上。
欧阳冰冷的说道:“我觉得我还是挺了解你的,你想找到最后一件传说厨具,就绝不可能让我死了。
好了不说了,对付这种恐龙,吃枪子就行了。”
说着,欧阳就沿着恐爪龙运动的轨迹,精准的射穿了它的脑袋。
随着这只恐爪龙倒地,周边的其他动静立马就消失了。
不过江寒还是警惕的环顾四周,问欧阳接下来去哪里。
“去霸王龙的老巢,我想这么多年过去,它应该还住在那里。”欧阳轻描淡写的说道,脚步的步伐加快了几分。
现在就去老巢,的确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江寒皱了皱眉,最终还是跟了上去。
“你就不想问问我这么勇是在找死吗?”欧阳突然笑着说道。
江寒顿了顿,抬头说道:“你找死的事情又不是一件两件了。”
“那倒是,江寒,不妨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我已经死过很多次了!”欧阳侧过头看着江寒的眼睛,语气冷冷的说道。
“什么?”
这个回答直接让江寒愣在了原地。
欧阳怎么可能死了很多次了,他不是永生吗?
如果死了很多次,他怎么可能记得住这么多的事情,为什么要刻意的在现代社会隐藏自己的行踪。
似乎是看出了江寒的疑惑,欧阳边走边说道:“永生有很多种,一种是肉体的永生,一种是灵魂的永生。
对了,你相信转世轮回吗?”
“我!”
作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江寒已经开始怀疑起自己的信仰了。
要不是遇见欧阳,他觉得世界的运转就是客观的,但是,欧阳改变了这一切。
“我的永生,不是纯粹肉体的永生,而是半精神半肉体的永生。
你应该听过转世活佛的故事,有一种人,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上一世的记忆,而我就是这类人。”
“所以说,你究竟经历了多少次的转世?你会转在谁的身上,又会存在多久?”
江寒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欧阳这个时候告诉自己这些,一定是有某种原因的。
果然,欧阳沉默了。
但他还是说了出来。
“历经了多少次的转世,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的故事,得从一段历史往事讲起,那就是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
江寒彻底的震惊了,没有记错的话,欧阳所说的巫蛊之祸,应该是西汉时期了,那岂不是说他已经活了接近2000多年!
西汉时期的巫蛊之祸,牵连人数达40万余人,这是历史上罕见的黑暗史,所关联者几乎全被满门抄斩。
当朝太子和皇后也在此期间被迫身亡。
这场充斥着阴谋的巫蛊之祸因何而起,幕后的主导者到底是谁,到现在都没有具体的定论。
“没错。”欧阳的眼神变得冷冽起来。
“汉武帝,说他一代明君,不为过,说他是昏君,却也属实。
我仔细讲,你慢慢听,便会知道发生了什么。”
江寒浑身都察觉到了不同寻常,因为下一秒,他将知道所有秘密。
“那年,是盛世,也是没落的开端,汉朝的汉武帝一生宠幸过很多女子,但均不长久,这些妃子为了重新获得皇帝的恩宠,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手段。
晚年时的汉武帝为了能够长生不老而连年求仙,时间一久便感染了那些妃子。
但是妃子们并非以此来求得长生之术,而是将此作为争取宠幸的手段。
巫蛊之术便在当时极为盛行,所谓的巫蛊就是我们现在听到的巫术,以毒蛊或者刺人偶的方式去诅咒他人,希望能够达到加害于人的目的。
当时的后宫因此被祸害的混乱不堪。
按照现在的记法,应该是公元前92年,汉武帝无意中看到有人违反规定带剑入宫,于是下令捉拿此人,结果此人弃剑逃跑,很快消失的无影无踪。
武帝对此非常愤怒,先是处死了失职的守卫,然后下令大批人员彻底搜查,可是经过十几天的时间都没有将其抓获,可见此人背后有人给予帮助。
谁也不知道这个带剑之人是谁,但是后来汉武帝下令通缉过一个名叫朱安世的人。
朱安世违法乱禁,恰在此时,皇后卫子夫的妹夫也就是丞相公孙贺,他的儿子因为贪污被判入狱,公孙贺主动向汉武帝请命抓捕朱安世。
条件是立功后放了身在狱中的儿子。
武帝同意了他的要求,可奇怪的是,那么多人都没有找到的朱安世,公孙贺却毫不费力的将其抓捕,更奇怪的是朱安世不仅没有一丝的慌张,还笑称公孙贺即将大祸临头。
公孙贺原本以为朱安世在逞口舌之快,但没想到,一场惊天大祸却逐渐的酿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