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区块链的意义
蒋建明明白,按照姜仁所说,如果在他的校易网上开始率先使用区块链技术,那么他所销售的商品来源以及物流状态都是可以实时追溯的,这一方面能让消费者放心,另一方面能让自己减轻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如果商品出现问题,那么就可以直接溯主求源,供货商的事就找供货商,厂家的事就找厂家。
如果是物流过程产生问题,那么就可以根据区块链的登记信息寻找产生问题的最终过手人。
因为区块链是不能修改的,只要形成,那么就是一个单独的不可调整的信息链条。
即便想删减也做不到,因为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你的信息库里删掉了,别人的电脑上仍然能查到。
而更关键的是,如果采用这种技术,现在的很多登记员都不需要了,只要物流变化,区块链自动补充一段区块,这简直太方便了。
不待他欢喜,姜仁又说道:“除了以上,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感觉对物流来说是革命性的。”
这话让蒋建明更意外,连忙问道:“什么?”
“物流包裹的自动筛检!”姜仁淡淡的说道。
“自动筛检?怎么自动筛检?”蒋建明一脸狐疑,这一点他是真没想明白。
姜仁则是提醒道:“你看,既然每一个区块链都是不一样的,那么是不是可以根据每一个区块链形成一套简单的且独有的识别码,通过机器自动扫描,物流的包裹信息就能准确的识别出来,那样一来,是不是就不用人工,只需要借助机器就可以把一个区域的包裹根据你的需要进行分组分配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蒋建明顿时明白了姜仁口中蕴含的商机。
如果这项技术成了,那么他的物流运输效率会大大提高,而同时人工成本会大大降低,那种情况下,自己的校易网在物流配送方面就占尽优势。
商品放心,物流效率又高,而自己成本又低,这种优势下,想不赢都难啊!
蒋建明一脸兴奋的说道:“你的意思是让我研究区块链?”
姜仁点头,“没错,其实不只是区块链,自动化,机器人,大数据分析,你都需要研究,不要局限于眼前的传统技术,要提高自己的格局,把眼光放远一些,你要明白校易网不是简单的网购平台,更是一家技术研发公司,不要总想在现有格局下赚钱,把自己拔高一些,钱自己就来了,你要知道,未来的世界拼的不是资本体量,而是技术,尤其是跨行技术,关键技术掌握在谁的手里,谁就有发言权。”
蒋建明点点头,他听明白了。
但他身边的纪宁却一脸为难的说道:“阿仁哥,如果要搞这些,那么研发费用必然是一大笔开销,我们……”
不等她说完,姜仁便打断道:“我说过了,不用想着赚钱,研发费用该投入就投入,甚至未来十年你们不分红都没关系,只要技术一直在更迭,市场占有比一直上升,优势一直保持,即便你的公司亏钱,也有人排队来找你们投资,这一点一定要相信我。”
“我就怕投资人扛不住啊!”
“别管他们,谁想撤资,告诉我,我来帮你们找下家,只要你们按照我说的做,找人接手还不是很轻松的事吗?”
蒋建明是搞技术的,此时心思已经被勾了起来,对纪宁劝说道:“就按阿仁说的做,如果区块链搞成了,我们的市值一定会上升,到时候不赚钱,投资人也不会说什么的。”
纪宁叹了口气,“好吧!反正钱就这么多,花到这里,那里就少了!”
“没关系,我们回头跟技术部门开个会研究一下,看看具体需要投入多少,分个轻重就行!”
“嗯!”
这个时候,姜仁让一旁的叶莹把自己给他们准备的计划书拿了出来,说道:“不用忙了,我已经帮你们做好了,你们的财务信息我这基本都有,这是我帮你们做的计划,你们先看看大方向,感觉没问题的话照做就行,当然,具体细节你们自己把控。”
蒋建明一笑,“你这投资人做的也没谁了,这种事还用你亲自来干啊!”
姜仁也笑了,“反正没事做,我也没拿你们当外人,你们肯定也不会拿我当外人,都一样,研究研究吧!这是未来的大事,至于其他方面,我就不过多干涉了,说起来,那些事情你们两个比我专业多了。”
“好!”
聊完了校易网,姜仁便转头看向文诗彤,“这次轮到你了!”
文诗彤一笑,开始讲述起自己的事情。
当然,她的事得跟曲红柳分不开。
两人同时管理gph和每日视界,她偏向板块形式和内容设计,而曲红柳则是重技术和市场管理。
两人正好互补,相互补充着把公司的发展和相关设想讲了一通。
最后曲红柳笑道:“怎么样?有哪里做的不好的,可以指正了!”
姜仁摇笑道:“没有,挺好的,反正具体的我也不太懂,你们两个搭配非常完美,而且相比而言,gph和每日视界发展是最顺利的,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们一下,无论是gph,还是每日视界,所有的根基都在一个词上,那就是算法,无时无刻都要改进和提升算法,只要自己的算法有优势,在这个行业上,就没人能击垮你们。”
两人点头,文诗彤笑道:“那就没别的嘱咐我们的了?我们应该也算科技公司吧?有没有像给宁宁他们的那种建设性的建议?”
她本是无心之问,想着姜仁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她自己都感觉自己已经做的相当完美了。
但姜仁却点了点头,“没错,你们确实的算科技公司,所以不要只局限于当前的业务思路,你们可以有很多事情做,比如你们有算法优势,是不是可以尝试跟校易网合作?无论是自动化还是区块链都可以进行交流合作,甚至我感觉你们可以研究机器人。”
“机器人?”文诗彤非常意外,她想不明白自己的公司怎么跟机器人扯上关系。
可曲红柳却听明白了,她从事it行业太久了,对于智能化啊,人工智能啊,都有所了解。
只不过她感觉这些研究投入有些大,现在还不是时候,所以建议道:“这种事还是晚一点再考虑吧!每日视界还没走上正轨,目前我们拿不出太多的研究经费!”
姜仁点头,“嗯!没关系,我就是这么一提,不着急,慢慢来,反正算法的根基只要确定,后面的很多事就简单了。”
姜仁自己也确实感觉时机有点早,主要是设备和技术跟不上,远的不说,单单是当前的芯片性能与未来的芯片就差了一大截,数据处理速度太慢了,但机器人和自动化要求的就是数据的处理速度。
所以,他只是提醒一下,让两人做好准备,至于具体的部署,先不用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