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兽医传染病学资料整理 > 第一节 尸体剖检概述(2)

第一节 尸体剖检概述(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死后臌气

    这是由于胃肠内细菌繁殖,胃肠内容物腐败发酵、产生大量气体的结果。

    这种现象在胃肠道表现明显,尤其是反刍兽的前胃和单蹄兽的大肠表现更明显。此时气体可充满整个胃肠道,使尸体的腹部膨胀,肛门突出且哆开,严重臌气时可发生腹壁或横隔破裂。

    死后臌气应与生前臌气相区别,生前臌气由于压迫横隔前伸造成胸内压升高,使静脉血回流障碍呈现淤血,尤其是头、颈部,浆膜面还可见出血,而死后臌气则无上述变化。

    死后破裂口的边缘没有生前破裂口的出血性浸润和肿胀。

    在肠道破口处有少量肠内容物流出,却没有血凝块和出血,只见破口处的组织撕裂。

    2肝、肾、脾等内脏器官的腐败

    肝脏的腐败往往发生较早,变化也较明显,此时肝脏体积增大,质度变软,污灰色,肝包膜下可见到小气泡,切面呈海绵状,从切面可挤出混有泡沫的血水,这种变化,称为泡沫肝。

    肾脏和脾脏发生腐败时也可见到类似肝脏腐败的变化。

    3尸绿

    动物死后尸体变为绿色,称为尸绿。

    由于组织分解产生的硫化氢与红细胞分解产生的血红蛋白和铁相结合,形成硫化血红蛋白和硫化铁,致使腐败组织呈污绿色,这种变化在肠道表现得最明显。

    临床上见到动物的腹部出现绿色,尤其是禽类,常见到腹底部的皮肤为绿色。

    4尸臭

    尸体腐败过程中产生大量带恶臭的气体,如硫化氢、己硫醇、甲硫醇、氨等,致使腐败的尸体具有特殊的恶臭气味。

    通过尸体的自溶和腐败,可以使死亡的动物逐步分解、消失。

    但尸体腐败的快慢,受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及疾病性质的影响。

    适当的温度、湿度或死于败血症和有大面积化脓性炎症的动物,尸体腐败较快且明显。

    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下或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动物,尸体腐败缓慢且微弱。

    尸体腐败可使生前的病理变化遭到破坏,这样会给剖检工作带来困难,因此,病畜死后应尽早进行尸体剖检,以免与生前的病变发生混淆。

    (五)血液凝固

    动物死后不久(8~10h)还会出现血液凝固,即心脏和大血管内的血液凝固成血凝块。

    在死后血液凝固较快时,血凝块呈一致的暗红色。

    在血液凝固出现缓慢时,血凝块分成明显的两层,上层为主要含血浆成分的淡黄色鸡脂样凝血块,下层为主要含红细胞的暗红色血凝块,这是由于血液凝固前红细胞沉降所致。

    血液凝块表面光滑、湿润,有光泽,质柔软,富有弹性,并与血管内膜分离。

    血凝块与血栓不同,应注意区别。

    动物生前如有血栓形成,血栓的表面粗糙,质脆而无弹性,并与血管壁有粘连,不易剥离,硬性剥离可损伤内膜。

    在静脉内的较大血栓,可同时见到黏着于血管壁上白色的头部(白色血栓),红白相间的体部(混合血栓)和全为红色的游离的尾部(红色血栓即血凝块)。

    血液凝固的快慢,与死亡的原因有关。

    由于败血症、窒息及一氧化碳中毒等死亡的动物,往往血液凝固不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