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实验
三女之中,相比起来,还是阿朱的性格坚毅一些,试探杨不归,自然落在了她的头上。
阿朱也浅浅饮下一口,状若无意开口道:“陛下,我们每日都待在府里,小姐和阿碧妹子都快待烦了,不知我们何时才能出去透透气?”
杨不归所在的府邸,虽然比不上皇宫大殿,可也是整个无锡城最大的宅院,占地极大,其中屋舍又四通八达。
看守人数达上千,几乎就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凭她们几个弱女子,根本逃不了。
而且杨不归也没有放他们走的意思,这让他们更是心急如焚。
“可以。”
杨不归哪里还不知道他们心中打的是什么算盘,不过他也没在意,点点头就表示同意了。
如今整个无锡城都已彻底在他掌控之中,她们三人根本逃不出他的手心。
对于三女,见色起意倒也是真。
不过最为重要的是,三女的性格也颇对杨不归胃口。
阿朱容貌秀丽,娇俏灵动,是温柔体贴的可人。
阿碧容貌上虽然略逊他们一筹,不过娇柔无邪,尽是温柔,尽是秀气。
至于王语嫣,不提容貌,本人就是一介武学大师,根骨杨不归不清楚,但其悟性却是天下一绝,纵观整个天龙世界也少有人能与之相比。
对于杨不归而言,其本人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自然不会错过。
他堂堂一朝之主,后宫不过才两位嫔妃,再添三位,后宫还是极为空虚。
……
接下来的日子,杨不归大军并未轻举妄动。
他自己每日都于城主府内研究这方世界所谓的内气,开辟体内窍穴。
人体神脏无数,体内窍穴也多如牛毛,甚至有些神异的窍穴一旦开辟,还能衍生神通。
不过那些都是传说中的功法。
这方世界的武功虽然与玄元大陆看似不同,却也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
起码也如玄元大陆一般,每一门功法,都对应着的窍穴。
如今他所获得的功法多如牛毛,虽然大多数功法都走的是奇经八脉,可很多功法却需要另开窍穴。
每日里杨不归除了观看一些功法秘籍,倒也无什么大事。
他所占据的十几城,与新建的乾坤城官道已然重新开辟。
是以,每日里有源源不断的物资每日运送过来,杨不归治下疆域,不说是脱贫致富,但也起码能保持基础的温饱。
每日里,不断有新的政令自无锡城发出。
不仅税收大幅度减少,减掉一些没必要存在的赋税,还重新划分了土地,按人头分给众人,对于特别苦寒的家庭,朝廷也出资贴补。
当然,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闹事着。
毕竟土地可是一块大蛋糕,是很多人赖以生存的手段,杨不归无疑是自他们身上扯下一块肉。
对此,杨不归也没有留手,直接派出潘凤,接连灭掉几个世家大族后,就再也没人敢质疑杨不归政策。
不过一个月,杨不归治下的百姓就对他多了一分认同。
而他治下的城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以他所在的无锡城而言。
大夏派出一个个建设小组,入驻杨不归麾下各个城、镇、村落,负责管理其下田地,还有一应琐碎事宜。
寻常时候,大夏并不参与土地的管理,主要任务还是组织一些村民和城镇内一些穷苦人家劳动,当然也是有报酬的。
比如在村子和镇子内建设一些公厕。
每个公厕差不多都有十个蹲位,交由十个劳动小组负责挖坑,同时还要抬高夯实地面,铺上碎石加固,顺便建好水渠之类的。
每个劳动小组两到三人,大夏官员作为监督,其下一些工作人员都是就近招募而来。
当然,大夏官员还接受劳工们的投诉,不管是当场还是私下里,都必须做好记录负责确定。
大夏对劳动者的规则明确,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每一天工作完成后,都会按时把一天的劳动所得分发给众人。
钱币自然是大夏自己印刷的大夏宝钞,一开始他们还并不认同,可随着大夏源源不断物资运送过来。
这些钱币就大有用处了。
大夏新开的商铺,不接受铜钱与碎银,只可以大夏宝钞在附近的,按照固定的价格换取各种生活用品。
时间一长,整个大夏宝钞就迅速普及开来,不仅是城内一些世家大户,就连普通村民,也开始用大夏宝钞当钱用了。
不是没有奸猾之徒,想要仿制大夏宝钞从中谋利,最后的结果全都以失败告终,
即使如此,大夏也对此事绝不姑息,彻底彻查之下,更是株连九族,震慑了一大部蠢蠢欲动的人。
当然,对于一些犯了事的人,大夏也并未搬照大宋律法,把他们关入大牢,而是颁布了劳动改造。
不是被送去修建城池,就是被强行要求参加修路铺桥这等苦累活计。
如此之下,大夏势力势力范围顿时治安大好,原来的青皮混混不是被送去劳动改造,就是彻底老实本分下来,要么就直接离开大夏疆域,去大宋讨生活。
而大夏也开始以无锡城为中心大肆征兵了。
只要会一些武功,或者体力强一些的都可参军。
大夏参军自然也拿捏住众人要害了。
只要参军,不仅每月俸禄丰厚,而且还免费开放一些武学。
其中更有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和一应武林其他各门各派绝学摆在明面上。
当然,这些功法并不是免费对外开放的,而是需要大量军工来兑换。
大夏军功制度极为完善,斩杀一位敌人,可获得一点军功,参与基础建设也可以得到不等的军功。
而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动辄都是一万积分起步。
并不是杨不归不想把门槛设低,而是太容易获得反而没人会珍惜。
最近,杨不归又颁布了一条政令,就是自一天工作结束,在晚上组织村民识字认字。
这样的活动,自然引起了一干文盲村民和城内一些小民的相当不满。
在他们看来,都是一辈子在土里刨食的货色,读书认字干什么,实在浪费精力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