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秋节
历来中秋圆月之时便是和同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燃灯助月,若是在江南一带还会去观潮。
一早丫头嬷嬷们就在房前的小厅里进进出出的布置,清扫、摆香坛,还放了一些晚上要用的东西。
连陆宁呆的里屋也被重新打扫布置了一番,说实话陆宁还挺好奇这的中秋是怎么过的,以前她对于中秋也没什么概念,反正她老爹和老妈离婚多年,两人又各自组建了家庭,她去哪边都觉得麻烦和尴尬,干脆每年中秋就自己过了,因此对于中秋除了知道要吃月饼团圆饭以外,不知道还要准备这么多的东西。
而长大之后,越发没有了过节的氛围,更何况自己过节就更是没有过节的氛围了。
她每次都是快到中秋那段时间公司征集月饼口味,要才意识到中秋到了,最后就是拿着公司发的几盒月饼回家尝尝味,如果没加班就路上买点乱七八糟的东西回家打开电视看着中秋晚会就着月饼一起吃了。
因此对于中秋这个节日她没什么特殊的感觉,唯一让她有过节快乐的就是她们公司还给月饼,不像楼下那个小公司一点东西不给就算了,还让人在中秋加班。
因此来到这以后,一大早就看着丫头嬷嬷们一脸喜气的忙进忙出,众人脸上那种开心劲也传染给了她,让她觉得中秋过节也是一个挺让人期待的事。
待中午的时候陆家兄弟就结伴过来了,他俩一人坐在床榻旁一人站在塌旁,两人好奇的盯着陆宁,而陆宁则是木着脸看着他们。
陆寄笑嘻嘻的勾了一下陆宁脖子上的富贵长命锁,听见铃铛清脆一响,兴致勃勃的对一旁的陆执理说:“兄长,我们给小妹买的那个长命锁呢?也拿来给她戴上吧!”
陆执理哑然失笑:“小妹就一个脖子,哪能戴两个长命锁,既然嬷嬷已经给她戴好了,以后咱们那个就拿给她换着戴吧。”
虽然陆寄觉得戴两个长命锁也不会怎么样,因为他俩买的那个长命锁也不是很大,戴着肯定不会累人的,但是他一向听陆理执的话,所以也就盯着陆宁脖子上的长命锁露出惋惜的表情。
陆宁看着他俩在床榻坐着就不走了,刚开始还有一点拘谨,毕竟第二次见面,对她而言这二人也不是很熟,因此就只是坐在那低头一动不动的玩拨浪鼓,避免和两人眼神接触。
陆理执见陆宁拿着拨浪鼓玩得很入迷的样子,一下想起来陆宁摔着那天,他让小厮把他俩给陆宁买的东西拿过来,当时那种情况一心都在陆宁的伤上,也给忘了那拿来的东西放在哪了。
于是扭头问站在身后的小厮:“把那日我让你给姣姣的东西拿来吧。”
陆宁听见陆理执的话后抬头看了看陆理执,这两兄弟从那么远的地方过来居然还想着给她带了礼物?
这还挺让人惊喜的,没一会小厮就抱着一堆东西过来了,陆寄让自己的小厮去找了一块帕子铺在床上,然后才让人把东西放在床上。
在东西放好之后,陆寄从那一堆东西里一个个把东西拿在陆宁眼前晃一下,想看看陆宁喜欢哪个。
每拿起一个,陆寄都像献宝一样放在陆宁面前,这时他拿起一个拨浪鼓,这个拨浪鼓和陆宁手里拿着的那个有一点不一样,陆宁那个只有一个小鼓,两侧的小球就普通的那种木球,只是上面的图案是陆大人给画的,所以特殊一些。
而陆寄拿起来的那个拨浪鼓是一个叉状鼓,中间一个大鼓,两侧都是小鼓,而小鼓不是圆形,是一朵小花样,那敲击的木球也是憨态可掬的小鸟样,陆寄轻轻的转了一下,小鸟就撞在小鼓上,清脆的声音不同于普通拨浪鼓的沉闷。
陆宁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她没想到以前的拨浪鼓还有这种造型,居然能这么精致,于是放下手里的拨浪鼓伸着藕节一样的手去抓那个陆寄手里的拨浪鼓。
陆寄看成功引起了陆宁的注意力,在陆宁伸手过来的时候,没有给她递过去,反而把拨浪鼓换到另一只手上,看着陆宁眼光跟着转到另一边后,对陆宁说:“乖姣姣,叫二哥,二哥就给你。”然后一脸期待的看着陆宁。
这下坐在旁边的陆理执出声:“她还这般小,还不会说话,你别再这般了,还不快把拨浪鼓给小妹。”
陆寄撇嘴:“你怎么知道姣姣不会叫二哥,我听说他楚大哥弟弟在八九月的时候就能叫人了。”
陆执理还没说话,就听见一个陌生童声奶声奶气的说了两个字:“二哥。”
虽然发音不清楚,但是确实是叫的“二哥”,陆寄瞪大了眼睛,那双桃花眼一下又变得圆滚滚的了,他拿着拨浪鼓怔怔的看着陆宁,仿佛刚刚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过了几秒他眼睛舒展开,嘴巴翘起,扭头对着同样被惊到的陆理执大声说:“哈哈哈,姣姣叫二哥了!你还说她不会说话!兄长你听见了吧!”
把手中的拨浪鼓小心的放在陆宁手里,然后爬上床榻伸出双手环抱住陆宁,他低头笑得牙不见眼,炫耀似的的看了看陆理执,又低头轻轻的用手去摸陆宁的脸,越摸越喜欢,他现在恨不得抱着陆宁去洛都。
陆理执也被陆宁突然出声惊了一下,他这下也想听陆宁叫一声“大哥”,于是也去拿了一个玩具去逗弄陆宁,谁知道陆宁仿佛被那手里的拨浪鼓吸引了全部注意力,一点也没注意到他手里拿的陶响球。
陆执理见陆宁实在是不搭理他之后,有一点小郁闷的拿着手里的陶响球转来转去。
还没等他郁闷一会,陆大人就和陆夫人一起进来了,陆寄一看见陆大人和陆夫人就开心的说:“爹娘,刚刚姣姣叫我二哥了!”
陆大人和陆夫人一脸惊讶的围过来,陆夫人眼睛微张,然后一脸期待的对着正在玩拨浪鼓的陆宁柔声道:“姣姣叫一下娘。”然后又轻轻的放缓语速,怕她听不清又重复到:“阿、娘。”
陆宁真的觉得不该被小正太的脸给迷惑了,当时陆寄那期待的眼睛闪闪的,那干净澄澈的眼睛就像有星河一样,一时没忍住就顺着他的见了一声,谁知道现在一家子都知道了,一时半会估计都会来逗她说话。
现在的她只觉得尴尬,任谁被四双眼睛目光炯炯一脸期待的看着都会不自在,因此为了早点结束这种尴尬情况,她在陆夫人重复的说了一遍后就跟着说了一遍,毕竟陆夫人眼里那种母亲的喜悦与期待实在是让人难以拒绝。
陆夫人在听见陆宁叫出“娘”之后,眼眶微微红了,但是眼里全是满足和开心。
顺着陆大人和陆理执,陆宁都给依次叫了一遍,看着陆大人喜上眉梢,陆理执一扫之前郁闷,眉欢眼笑的样子,陆宁突然觉得有一点不好意思,还有着一股暖气氤氤氲氲的绕在她的胸口,让她觉得暖洋洋的。
一家人在屋里说着家常,待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伺候的嬷嬷给里外点上了灯,进屋说一切准备好。
陆大人在前面走着,陆夫人亲自抱着陆宁跟在后面,陆理执兄弟在最后一起出了屋子,去到陆宁这个小院子里拜祭月亮。
陆宁在陆夫人怀里看着院子里已经摆好了一个大香案,对着月亮的方向点着两支燃烧的红烛,在香案上面还摆着月饼和切成莲花状的香瓜,陆宁没想到居然还有香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粮食五谷之类的。
陆大人拿起一炷香去拜了拜,然后是陆家兄弟,最后陆夫人将怀里的陆宁交给旁边伺候的嬷嬷,净了净手后上前用小刀将装在盘子里面的团圆月饼切成合适的份数,让丫头端到另一边的亭子里。
拜月结束以后一家人就去到亭子里开始赏月吃月饼了。
其实每逢中秋的时候,百姓在吃完月饼赏月之后会一起聚在街上,挂燃灯助月色。
恰逢这个中秋月色清朗,天清如水,各家早在前几日就用竹条扎好了灯笼,不会写字的就寻颜色不一的糊色纸扎灯笼,会写字作画的则在灯笼上写上愿景或是寄情诗文,做好之后,将灯内蜡烛点燃,之后挂在房屋瓦檐横梁上,或者用竹竿立着挂在庭院里。
在一家人赏月吃月饼之后,陆大人就让人拿了好些燃灯过来,一起拿来的还有笔墨纸砚,绘涂颜料。
陆寄对于这早就跃跃欲试了,往年都是年长的兄长们来画,因为他的书画相比于更年长的兄长们而言还有着一点差距,每年挂在房檐上的那些燃灯都轮不到他,今年来到河东,除了大兄没人再排在他前面,他终于有机会来画燃灯了。
陆宁第一次这样过中秋节,于是兴致勃勃的看着陆执里和陆寄兄弟在燃灯上画画题诗,陆大人也画了一个燃灯,但是他也画得不多,就画了一个过瘾,剩下的就都交给陆里执和陆寄兄弟去弄了。
陆大人画了一个蟾宫折桂图给陆宁,还在空的地方画了很多形态各异的小兔子,个个栩栩如生,憨态可掬的样子,一下就吸引了陆宁的目光。
她伸手想要去拿那个灯笼,陆大人笑着点了点陆宁的鼻子:“你还太小了,等过几年打了,爹再拿给你。”
等陆理执和陆寄画过瘾之后,陆大人让人把这些灯笼挂在了瓦檐横梁处。
陆宁看着眼前星光点点,没有在现代那种明亮得耀眼的光,但是这氤氲暖黄的光衬着这满园的花草,衬着眼前这在一起话闲聊话家常的一家,觉得无比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