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开局取代刘禅,逆天打造蜀汉帝国 > 第35章 魏贼犯了兵家大忌,必败无疑

第35章 魏贼犯了兵家大忌,必败无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咳……”

    死寂的大殿中突然响起一声咳嗽,犹如平地一声惊雷,将部分猝不及防的大臣震得一哆嗦,灵魂差点出窍,那几个心理素质差的大臣差点瘫倒于地。

    不过,惊慌失措的只是心怀鬼胎的那小撮大臣,大部分大臣在听到刘禅的声音后,第一反应是长吁了一口气,一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心里觉得踏实了。

    这一声“咳”来得不早不晚,正是时候。这是刘禅有意为之,并非生理反应。

    原来,刘禅认为己达到震慑大臣的目的,再继续沉默下去可能会适得其反,反为不妙,于是适时打破沉默,假咳了一声。

    这一声“咳”是个信号,是宣布朝会开始的信号。

    “朕——宣布朝会正式开始。”

    刘禅缓慢而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再次从珠帘后飘出,语气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此时,众臣早已没有了刚来时的气势和自信,像小学生一样毕恭毕敬地肃立于殿下,竖起耳朵准备聆听刘禅讲话。

    看着那小撮大臣前倨后恭的可怜相,刘禅心里冷笑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若你们不及时改弦易辙,效忠国家,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朝会内容与左立者无关,卿等可速退下。”

    站在左边的大臣,正是最先同时到达大殿的那小撮人。他们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身在蜀汉心在魏者”的身份,这对刘禅来说已经够了。接下来的朝会内容涉及调兵遣将等军事机密,不可能让他们旁听。

    此话之前。

    殿下左侧的大臣们心里虽然忐忑不安,但还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刘禅绝不会识破他们“身在蜀汉心在魏者”的身份,心里暗自打起了小算盘:嘿嘿,且看这厮意欲何为,必要时可出卖他换取荣华富贵!

    听到此话时。

    殿下左侧的大臣们顿时呆若木鸡,如同被判了极刑的囚犯,面如死灰,心态直接崩了,手足无措起来。他们想不明白为何会被刘禅盯上,而且还被精准地一窝端,纷纷猜测起原因来。

    “吾等皆为最先到达大殿者,难道开会积极也有错?”

    “难道陛下有未卜先知的本领?”

    “殿上这么多人,陛下一眼就识别出我们几个,难道陛下会读心术?”

    “难道我们额头都写着“细作”二字?”

    “莫不是吾等中间有内奸?”

    ……

    各种猜测都有,莫衷一是。

    实际上,由于不能在大殿上就此事展开讨论,每个人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憋在心里,彼此只能干瞪眼,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过,这些人之中也不乏心思缜密、思维敏锐的聪明人,吴二就是他们之中的聪明人,他意识到这次陛下之所以手下留情,只是警告一下他们,实际上是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若执迷不悟,下次很可能就会动真格了。

    想到这里,吴二只觉得脖颈处一阵寒意掠过,顿时感到不寒而栗,浑身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他马上就做出了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效忠刘禅。

    大殿内。

    刘禅发话后,费承毫不客气地向站在左侧的大臣做了个“快出去”的手势。他们虽心有不甘,但刘禅金口已开,结果无法更改,一个个只好灰溜溜地退出大殿。

    剩下的大臣,虽不能说都是心腹,但结合史书的记载以及这段时间的观察,刘禅认为他们政治上忠诚可靠,应不是“身在蜀汉心在魏”者,值得信赖。

    正式进入朝会主题。

    刘禅开门见山,语出惊人地说道:

    “众爱卿,有一个坏消息!据可靠情报,近期钟会将会率十八万之众入寇汉中,魏、蜀两国之间的一场大战已不可避免。众卿之意若何?”

    除了诸葛怀兄弟等少数几个大臣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得知此事。听到魏军有十八万之众,二倍于蜀军,而且主帅是常胜将军钟会,大部分人不禁大惊失色,手足失措起来。看情形,此时地下如果有一个避难洞,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钻进去躲起来。

    右车骑将军廖化率先反应过来,焦急地说道:

    “不好!大将军远在沓中屯田,不能兼顾汉中。一旦钟会兵分两路,一路往西攻打沓中,另一路住东攻打汉中,则汉中危矣!若魏贼赶在大将军退却之前抢占阴平桥头,截断大将军退路,则大将军也危矣!”

    “陛下,情势危急,臣愿率军前往阴平桥头,以接应大将军。”

    左车骑将军张翼也出列请缨。

    “陛下,臣亦愿意率军进驻阳安关口,以支援汉中守军,同时也可与张将军、大将军遥相呼应,震慑魏贼。”

    此时,右将军阎宇的弟弟、将军参谋阎宙已经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几圈,突然想到一计,心中顿时狂喜不已,急出列启奏。

    “魏军势大,兵强马壮,兼且主帅钟士季算无遗策,屡出奇谋,有当世子房之称。我国民穷兵疲,兵力分散,恐难抵敌,以愚之见,不如命大将军提前撤至汉中,与汉中守军合兵一处,凭险固守。敌见我军早有防备,自然不战而退。”

    刘禅不敢相信此话出之一位将军参谋之口,因为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姜维如果主动撤出沓中,那就意味着将陇右的蜀属地盘拱手让给魏军,这和打败阵有什么区别?况且,这些地盘是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等人的北伐成果,怎么可能送给魏国呢?

    刘禅气不打一处来,心里暗道:

    “此人一不懂军事,二不通谋略,三智商堪忧,怎么当上将军参谋的?难道因为他是右将军的弟弟?

    用人唯亲而不是唯贤,导致队伍中充斥着太多的滥竽充数者,一到关键时刻就帮倒忙,专做损已利敌的事,这可是个大问题啊,必须专项治理整顿才行,唉,朕怎么现在才发现这个问题呢?糊涂啊!”

    “不过,大敌当前,事有轻重缓急,朕的当务之急是打败钟会,进军中原,此事暂且放一放了。况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事存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必急于一时,待拿下雍、凉两州,再回头处理不迟。”

    刘禅表面不动声色,实际已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急先锋廖化恰恰相反,他是就事论事,当场怒视阎宙,斥责道:

    “汝鼓吹魏军兵强马壮,意欲何为?难道在汝眼中,我军是马乏兵疲、不堪一击的二流之师?简直是信口雌黄、胡言乱语,这是扰乱军心的行为,按律当斩!”

    听到“按律当斩”四个字,阎宙吓得脖子一缩,腰一哈,活脱脱一只乌龟。

    “不,不是……某,某……不是……不是这个意思。”

    张翼没有给阎宙辩解的机会,站出来火上浇油。

    “未战先怯,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汝说此话,右将军知道吗?竟妄言让大将军未战先退,望风而逃,汝教大将军做事?要不,翼送汝到沓中,让汝当面向大将军说明此事?”

    一个威胁将他斩首,另一个威胁要将他送至沓中,阎宙彻底慌了,只觉得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于地,痛器流涕。

    “陛下,臣不该未战先怯,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请陛下恕罪。”

    “臣对国家,对皇上可是忠心耿耿,绝无异心,以前没有做过,将来也绝不会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日月可鉴。请陛下明鉴,为臣做主啊!”

    阎宙这是真急了。

    他并不傻,知道廖化、张翼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不仅杀人如麻,而且言必行,行必果,自己的小命随时不保。他心中害怕极了,知道招惹不起那二位,只好求刘禅为他做主。

    刘禅看出来了,阎宙确实不是个缺心眼人,只是才疏学浅又急于表现自己,才将临时想到,未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说了出来,闹出了笑话。可以理解为好心办坏事,情有可原。

    “起来吧。”

    “谢陛下。”

    阎宙在起身入列的过程中偷瞄了一眼廖化,发现廖化目光如炬,像一只饥饿的恶狼死死地盯着他。阎宙被吓得不轻,连忙加快脚步入列,低头不语。

    又有大臣出班启奏。

    “蜀、吴既为同盟,现在情况紧急,何不遣人赍书入吴,求吴主孙休出兵攻打淮南,许以平分天下。蜀、汉唇亡齿寒,蜀若有失,吴亦不存,臣料孙休定会对魏用兵。如此,魏必不敢贸然入寇汉中矣。”

    刘禅定睛一看,说话之人正是太子仆蒋显。

    蒋显,蜀汉前丞相、著名的“蜀汉四相”之一蒋琬的次子,妥妥的功勋二代,忠诚度不容置疑。

    蒋显的建议听起来不错,大臣们纷纷附和,但诸葛怀却不赞同。

    “太子仆此言差矣,东吴已今非昔比,可谓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即使孙休碍于情面同意出兵,也只会虚张声势而已,于事无补。

    况且,司马昭在淮南驻有重兵,就算东吴倾巢出动,亦无胜算。当此之时,须放弃一切幻想,只能靠吾等,才有可能摆脱困境。”

    刘禅哈哈大笑。

    “镇远所言极是,当此之时,必须放弃一切幻想,没人能帮到我们,只有我们靠自己,才有可能摆脱困境,事在人为嘛,呵呵。”

    殿中其他人不敢再贸然出声。刘禅视为亲信的罗宪、霍弋等人,知道刘禅早就制定好了应对之策,自然也保持沉默。

    此次朝会,刘禅本就不指望大臣们能给出破敌妙计,已经做好了唱独角戏的准备,刚才征求他们的意见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咳……”刘禅再次轻咳一声。

    “司马昭公然弑主,另立曹奂为傀儡皇帝,其代魏之心路人皆知。近日,又悍然派镇西将军钟会到长安操练兵马,其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入寇我国边境,幻想吞并汉中,进而得陇望蜀,侵犯蜀地,以树立个人威信,作为其代魏称帝之筹码。”

    “司马昭自恃精通兵法,自视颇高,定以为大将军姜伯约远赴沓中屯田是可趁之机,认为只要先用一枝军将姜伯约牢牢拖在沓中,使其不能东顾,然后另派一枝军直指骆谷,出我空虚之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汉中,定能拿下汉中。”

    “司马昭不可一世,钟会无能狂妄,被盲目乐观的情绪冲昏了头脑,自认为入寇计划天衣无缝,己经胜券在握。殊不知,这对我方而言亦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只要充分利用敌人的轻敌心理,先诈败使其得意忘形,再出其不意发动反击,一定能以少胜多击溃敌军。”

    刘禅慷慨激昂,说话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

    “所谓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魏贼此次入寇总兵力达十八万,看似声势浩大,实质上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首先,如此庞大的军队,粮草消耗巨大。朕料其随军携带粮草最多只能维持三个月,三个月后必须从后方长途跋涉运送粮草维持军需。我军若能坚守城池三月不失,并出奇兵断其粮道,魏贼必因缺粮而退。就如当年官渡之战,当时袁绍不可一世,兵力五倍于曹阿瞒,自以为胜券在握,但曹阿瞒却出奇兵偷袭袁军乌巢粮仓,烧毁军粮,直接导致袁军内部出现分裂,大军崩溃。

    其次,魏兵多为北方人,不善山地作战,而我军则善于山地作战,只要扬长避短,何惧魏贼势大?就如当年赤壁之战,曹阿瞒当时已经平定北方,踌躇满志,挟战胜袁绍的余威南下,夸下海口要荡平东吴,一统天下。

    曹阿瞒兵力十倍于吴军,但是,北方士兵不善水战,而吴军却善于水战。周瑜正是充分利用了这点,用火攻之计大败不可一世的曹军,曹阿瞒吃到生涯最大的一场败仗,铩羽而归。

    再次,无论曹氏抑或司马氏,均为汉贼,魏本为伪政权,兴不义之师攻打正义之师,岂有不败之理!昔曹丕冒天下之大不韪篡汉自立,神人共怒,汉中王为继汉统,以延汉祚,乃即皇帝位,立志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故都”的历史使命。

    魏贼此次入寇实为以下犯上之举,于理不合,于法不容,看似来势汹汹,实际上色厉内茬,战斗力成疑,不足为惧。”

    “据以上分析可知,魏贼犯了兵家三忌,必败无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