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拐个帅哥回家种田 > 今天视察地盘3

今天视察地盘3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秋伶潇心里不禁有一丝庆幸,当初山寨飞梭的时候,他嫌魏冬城卖给自己的那些飞梭外表不够好看,自行让夏月悟这个职业设计师设计了好几款样式好看的。幸亏如此,不然直接山寨就犯了大忌了。

    看来,这边的世界虽然没有商标,但修士们都很有品牌意识,产品也具有知识产权的雏形。以后自己要炼制什么东西都要多注意一下这方面。

    陈务又告诉他们,他之所以认出是多宝楼的飞梭,那是因为只有多宝楼和万珍楼能做出能使用灵石的飞梭。一般店铺做出的飞梭只能在灵气充足的地方飞行,一旦到了芜原洲这种灵气匮乏的地方,就飞不动了。所以,入秘境寻找机缘的修士最喜欢用这两家的飞梭,这两家的飞梭也比其他杂牌货贵一倍。

    “其他商铺不会山寨这种飞梭吗?”

    “山寨?”

    “就是依照样子也做一个。”

    “哪可能哟,只有这两家商楼属下的炼器工坊的学徒都有黄阶上等的器术,一般的炼器工坊学徒不都最多只有黄阶中等器术?”

    学徒的月钱最是便宜,让他们来制作低等法器才有钱赚。那种两用飞梭至少得黄阶上等的器术才会做,一般的炼器工坊得要已经出师领师傅月钱的炼器师来做,根本没有钱赚。

    万珍楼是玉灵门、玉家、夏家合资办起来的商楼,多宝楼是儒意阁、东泰山、轩辕家、澹台家合作的物业,背后有着强大的炼器师组织支持,有关系的门派和家族中的炼器工坊出品都是在这两座商楼卖出。

    他们无论在财力还是人力上的实力都比普通商家有雄厚得多。人才多了,至少得玄阶以上的才能摘下学徒的名头,领一份最低的工匠月钱。

    听陈务这么一介绍,秋伶潇觉得自己拥有一半股份的《玲珑宝阁》未来生意一定会兴隆的。他们卖的是商楼品质的货,收的普通商铺的价,真正意义上的物美价廉鸭!

    他们边收集泥土样本,边听陈务说起芳原洲上的事情,五大门派、十大家族的秘史也听了一耳朵。

    收集完样本,陈务又领着他们走了一圈那两个村子,秋伶潇需要雇佣农夫帮忙耕作,那十万亩田都需要翻耕,播种后还得有人帮忙浇水、除草,秋伶潇自己的地还多一样施肥,别家没有蠕虫便便——巢泥这种肥料,他现在收集了不少,海底也会陆续出产不少。另外还有海王宫开荒时烧的草木灰,也能用来做肥料。

    而且,这十万亩田他打算全部利用起来,必然要魂米和灵米同时种植,魂米不太需要照顾,灵米却是需要人照顾才长得好。

    西边凡人村子出产文房四宝,他的学堂需要这些东西,既然自家辖下村庄有批发,他不介意前往了解一下价格。

    这条村子出品的文房四宝据说也小有历史,在西面地区小有名气占有一定的份额,因此村子还算富裕。秋家每年用芜原洲运上来的粮食换来文房四宝,卖到别处也能赚到不少。秋家目前只有五千亩聚灵田,四周边田也缩减到五十亩,种植的蔬菜不够供应辖区内的凡人,只能跟附近其他家族去购买,那笔开销严重削减了秋家的收入。

    村民听说秋伶潇租了十万亩废田来耕作,纷纷过来请求他把与劳家交界产生的边田也耕作起来,让他们能吃上更多的新鲜蔬菜。

    秋伶潇一合计,也挺好的,多种点青菜换些文房四宝也能省钱。毕竟,修真学堂会一直办下去,将来或许他还会办普通的学堂,让芜原洲秋家范围内的凡人孩子都能读上书。

    他答应了多种植青菜,那些村民都很高兴,以折扣价卖了许多笔墨纸砚给他。

    他们又来到东边的村子,这时天色已晚,农夫们都踩着飞梭回村。

    陈务带着他们去拜访了村长。村长姓秋,算下来是秋伶潇的叔公辈了。不过他修为低下,见到已经筑基的秋伶潇也只能恭恭敬敬地喊一声小长老。

    十万亩的灵田一般要种植灵米的话,翻耕需要一千人左右,日常管理则是有个二三十人就够了。

    不过,春耕来临秋家目前的田地也需要耕作,要腾出那么多的人手来帮秋伶潇就比较难办了。日常管理挤一挤人手还是能办得到的。

    “日常的话,我的田并不是全部都种植灵米,大概需要一半人手就够了。但翻耕的话,务必请尽量拨些人手给我,我出一灵石一万亩。”

    村长叹口气,“小长老的佣金很诱人,可我们是秋家的农夫,得先紧着秋家里的聚灵田和公田,耕完那些田才轮到我们私人租赁

    的田。小长老即使出再多的钱,也得等耕完公田再说。”

    秋伶潇想了想又道:“要是你们需要什么农具,或者知道有什么好的农具,可以提供一个样板给我,我想办法给你们弄来。”

    “这倒是有。”村长起身到里屋拿来一摞纸卷,放到他面前。

    “这些都是《春耕农事》和《秋实》两家商楼出品的顶级农具,要是有了它们,不,只要有其中一件都能提升两倍以上的速度!”

    秋伶潇展开纸卷一看,是这个世界的商品介绍小册子。彩墨印刷的小册子虽然没有摄影图,可是有工笔描画的图画,还是彩色的,虽然色彩也不是很多,但看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样子差不多民国时期的街头广告画差不多吧。

    里头介绍了好几款翻耕、播种用的简单器械。

    秋伶潇看中一款犹如纸扇一样,不用之时叠起来,一打开就一字排开数十个犁头,农夫只主要操控中间那一个犁,从田的一头推到另一头,一回就能将半亩田都耕了一遍。这种多头犁有好几种规格,最大的一次能犁地半亩,价格比较吓人,一台要一万下品灵石。最小的走八次就能犁完一亩地,价格九百六十下品灵石。

    封面上很醒目地印上大大的标题:“让利酬宾!”

    看了看上面印刷的酬宾期限,一个月前!估计现在春耕了肯定不卖这个价了。

    据介绍,这排犁用的是秘铜合金做犁头,因而坚固而耐用;灵银与赤金做的开合机关,不容易变形,端的是农耕最佳助手。

    另外一款就是播种机,也是辆很方便的机器,推着机器走几个来回就能播种完一亩田,不需要人力辛苦地弯腰播种,还自带洒水功能。这款播种机没那么贵,四百八十下品灵石就有一台,但对于穷鬼来说也是很贵的机器了。

    这些器械贵在使用了昂贵的金属,其实也只属于黄阶下品的货。还有更贵的,光看那后面的标价单位是中品灵石,就连多看一眼都不想了,省得看了想要又没钱,不是自找郁闷吗?

    好愁人啊,东西太贵。而且看样子要山寨也不容易。就算有本事山寨,时间也来不及了。

    “不如先想办法买一架犁地机?”夏月梧小声对他说道。

    “要是小长老能弄来一台排犁,并且春耕能借我们村一用,我们愿意不收一颗灵石替小长老犁地。”村长很上道,立即就投他所需。

    “最近的一家《秋实》商铺在哪?”秋伶潇问。

    陈务就说,一般红品以上家族的城里就有。也是,红品家族可以拥有一千万亩的聚灵田,不用机械耕作,怕是耕不了那么多的田地,总不能都是租出去给人家种。家族越大,养的人就越多,依附的修士、凡人就越多,这些人都是要吃用口粮的。田多,急切需要工具减轻耕作所需劳力。家大,有钱可以购买机械。因而,这些家族的城里都会有很多售卖农具的商铺。

    秋伶潇和夏月梧传音商量了一下,决定接受村长的条件。

    “好,我们明天就去把排犁买回来。”

    陈务提醒道:“这农具如若不经过农事堂商议,由农事堂派人买的话,只能由自个出钱买。当然农具属于购买者,无须经过农事堂的同意,有权出租或借出。”

    秋家毕竟辉煌过,虽然近百年落魄得很,但底蕴还是有一些,耕作的农业器械还是有不少,毕竟炼器师用含有灵气的金属做出来的东西很坚固耐用,几百年的寿命必然是有的。秋家农事堂里也有好些公用的大型农具,只是数量不多,每个村子都分不到一件。因此,只能抽签轮着使用,用来耕作家族公田。

    秋家一直以来都以村子为单位分配耕种一半的聚灵田,名为公田。另外一半租给族里的农夫,称为私田。百年前,向附属家族出租的都是普通的灵田。后来,跌落到黄品家族,聚灵田大幅减少,出租的田全都只能是普通灵田了。即使收入大幅减少从富裕变成仅能温饱,农夫们依旧还是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因为无论是否姓秋,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谁都不想背井离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