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143:快订阅143章
俞阅抬起头来, 望着邬云平,心里有些微妙。
南昌府离九江府也不远,方言有些相似, 九江府的人基本都能听得懂, 外地人却不一定能分得那么清。
他会说雅言, 昨天对乔一首和袁不落问好时,为何不说雅言反要说九江府的言?他就是潜在的向他们表明,我是本地人,人脉广,有背景,别想着欺负我。
这邬云平也不知道是个通透的,还是不会说雅言,在听到他说话看到他人的时候,他就有了这种感觉。
俞阅站起来, 做了个揖,用方言回到:“邬兄好,我是九江府安德县生员, 俞阅, 还未取字。”
“俞弟好。”邬云平又行了一礼,人进来了, 后边也跟着进来了一个人, 身上背着包袱,看着是下人。
袁不落对着邬云平笑了笑:“俺听不懂你说啥, 俺是鲁省的,不会你们这的方言,也不会说雅言。”
邬云平一怔,只觉得耳朵里听到的都是“呜啦呜啦”的, 半个字都没听清,这话说的也太快了吧!
乔一首大概听懂了五分。
黄州府与九江府挨着,他能九江府的方言能听懂八分,再加之表情动作一猜,基本都能听懂。南昌府却与黄州府有些远了,听南昌府的方言,就没有听九江府的方言那么的顺利了。
他站起笑着行礼,用不熟练的雅言道:“邬兄好,在下鄂省黄州府大治县生员,乔冠,字一落。”
邬云平又行礼:“乔弟。”
“他说啥?”袁不落问俞阅。
俞阅解释 了一遍,又给邬云平介绍了袁不落和韦琢,相互行了礼。
邬云平的下人把东西放在空着的那一张床上,给屋子里的人做了个揖:“见过各位相公。”而后,就开始铺起了床来。
邬云平就对俞阅道:“你们吃过了么?我早上就吃了两个包子,还饿着呢,一会儿我们去吃饭吧,我请客。”
俞阅看他一点都不认生,有点自来熟,笑道:“一起吃可以,倒是不用你请了。”
韦琢在一旁拉了拉俞阅的袖子:“苗盛这会儿就到了,中午我还想叫上他,一起去吃饭呢。”
邬云平热情道:“那叫上他一起去吃,岂不是热闹。”
韦琢对邬云平道:“那我们去看一下,他要是没来我就和你们一起吃,要是来了我们就不和你们一起吃了,你们就别等了。”
邬云平也不强求,点头应下了。
韦琢便说要去找苗盛,把俞阅拉走了。
路上,还对俞阅说:“他一来铺床啊什么的吵的很,我们到我屋子取了书,去外边读书吧。”
俞阅笑了,他在韦琢心里真的就是个只知道读书的人么?同住一个屋子,与他们之间还是要有些交流的,邬云平看着有点圆滑,也有点通透,这样的人也好相处,至少不会有什么不好的龌龊。
他笑道:“那也行,你知道书院里哪里安静,我们过去。”
两人到了俞阅宿舍里,意外的看到苗盛竟然在韦琢宿舍里。
韦琢有些惊喜:“我们还说去找你呢,结果你就自己来了。”
苗盛也很高兴,见到俞阅还有些惊喜,先对着韦琢道:“我想着你来了,一来竟然没看到你。”后又对着俞阅道,“你来这里玩了么?怎么不来找我?我不去找你你就不来找我了吗?”
俞阅看苗盛态度自然,笑开来:问他:“你爹没对你说什么?”
“说了,但这也不影响我们之间的友情啊。我去年只是念书太忙了,没空去找你。”苗盛知着应。
俞阅也笑了。
“你们在说什么?”韦琢觉得两人的话有些不对,先对着苗盛解释,“我们昨天还去找你了,结果你没在啊。”
说完以后,又有些惊奇:“你不知道吗?俞阅去年岁考考了个上甲,今年来白鹿书院读书了呢。”
苗盛有些吃惊:“上甲?!”
韦琢点头,想起苗盛如今在府城里住,不知道俞阅的成绩也正常,感叹着:“以前在县学里一起住着,对方的什么事很快就知道了,现在不在一块住了,连消息都知道的慢了。”
苗盛点头:“可不是,好长时间不见,咱们中午一起去吃饭吧。”
“好啊,我们刚还说这个呢。”韦琢应允下来。
三人就坐着聊了两句,说是出去吃饭。
吃饭的时候,韦琢才知道苗盛去年岁考得了个下甲,一阵吃惊:“你竟然得了下甲!哇,你去年进步好快啊!前年你只得了个下乙呢,我得了个中乙,看来我进步最慢了,去年我只得了上乙。”
韦琢有些沮丧,给自己打气:“不行,我要向你们学习,好好努力,不能被你们抛下的太远。俞阅你以后读书都叫着我啊。”
俞阅笑着应好。
三人边吃边聊,一个饭吃了很长的时间,等一通饭吃下来,俞阅与苗盛之间的那些长时间不见的生疏感也没了。
饭后回去的时候,三人又一起交流着学习的经验,而后把做过的文章拿出来,让两人评点哪里写的好哪里需要改进。
然后,晚饭也是在一起吃的。
俞阅回去的时候,乔一首他们三人看样子已经熟了起来。
邬云平看着有三十岁,与乔一首和袁不落的年龄相当,都有妻儿子女,能聊在一起很正常,俞阅半点也不意外。
就是袁不落觉得写起字来太慢了,直等俞阅回来呢。
俞阅笑着对他说:“你要学雅言 呢,不然以后去京城考试,怕是是与人说不成话。 ”
袁不落叹了口气:“学他奶奶个雅言,老子这辈子怕是都考不上举人了,哪里有机会去京城考试!”
这话里有些泄气,俞阅安慰他:“用功读书,不要放弃,总有一天会考上举人。”
袁不落叹了一口气,躺在了床上,对俞阅说:“你朋友不是奇怪,为何不我不去应天书院或者嵩阳书院吗?”
俞阅点头,那两个书院和白鹿书院一样有名,又离鲁省近,鲁省人基本都会首选那两个书院。北方到白鹿书院读书的人,还真的少。
袁不落用手捶了一下床:“那是因着,老子两个书院都去过了啊!”
他个子高力气大,把床都捶的“咚”的一声响。
俞阅还真有些意外,就见袁不落有些愤愤的坐了起来,对着俞阅吐苦水:“你知道老子几岁中的秀才么?十五岁!十五岁老子就中了秀才了!十六岁老子就过了科试!可就是考不上!次次过了科试次次考不上!
你说最初科试成绩低考不上老子还能理解,后来科试成绩名列前茅了还是考不上俺就郁闷了!俺以为应天书院考的方法不合适俺,就跑去了嵩阳书院,嵩阳书院读了六年书,还是考不上,于是俺就来白鹿书院了。”
俞阅安静的听着,心下有些感叹。
袁不落能十五岁就考中秀才,十六岁跟着就过了科试,足见他的优秀与天赋了。
他不像自己,有着成人的魂魄,毅力好,能坚持不懈的努力读书。他小时候再勤奋,怕也跟苗盛韦琢桂英一样,总有想要玩的时候。
那他的天赋说起来,怕是比苗盛和韦琢都要好一些了。
这样还是十八年都没有中举,可见科举之难了。
他找了个轻松的话题:“那边的书院也有我们赣省的学生啊,你怎么还是听不懂我们这边的言?”
“我遇到的豫省秦省川省的人多一点,还有一些皖省的人,遇到你们赣省的人少,你们赣省的,怕是能跑来白鹿书院,也不会去远一点的应天书院和嵩阳书院了。”
袁不落认真说起话的时候,会记得把俺换成我了。
俞阅点头,考不上白鹿书院的人,一般也考不上应天书院和嵩阳书院。
袁不落摆了摆手:“反正没有认真学过的话,就算是一起住上三年也学不会的。我来白鹿书院,只是知道浙省和苏省是文教大省,很多都人在白鹿书院念过书的,才想过来念上两年,要是还是考不中,我就只能再去湘省的两个书院念了。 ”
俞阅点头,袁不落这毅力,还是挺大的。
袁不落又愤愤不平的来了句:“格老子的,老子就不信这个邪了!等老子五大书院学个遍,就不信还是中不了举!”
俞阅又点头:“我上一次连科试都没有过呢,明年还是要去考,也不知道到时候科试能不能过。”
“肯定能过的,你这么小就到了白鹿书院,再学一年科试不难的,难的是中举啊!”袁不落感叹着。
“你们在说什么呢,这么热闹。”邬云平在一边问。
俞阅就说起了袁不落的事,邬云平感叹:“乡试我考了两次,都没过。”
“我也考了两次。”乔一首跟着道。
俞阅看到袁不落看他,给他解释,他骂了一句:“格老子的,我从十七岁开始考,次次考,已经考过七次了,次次落榜!二十一年了,从我娘还没有给我相看人家开始考起,考到成了亲生了孩子孩子长大,现在我婆娘都给我儿子相看好了人家了!要是再考两次考不中,到时候我孙子都有了!”
俞阅对着乔一首和邬云平解释了一下,两人一听,顿时觉得自己考了两次乡试没有过很正常,又都感受到了中举的艰难。
“乡试的题比科试的难吧?你考的时候有什么感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俞阅问,趁机积攒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