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寒门崛起:科举让我富贵荣华 > 第95章 95:快订阅95章

第95章 95:快订阅9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俞阅疑惑的望着齐氏, 不是他淡定,在他奶眼里,可能那个“大事”也不过是一件很小的事。

    “什么事?”俞阅还是问了出来。

    齐氏手里拿着今年家里买来的新尺子, 高兴的对着俞阅道:“你走了以后, 都已经有两家来找你点主呢!”

    点主?

    哦, 俞阅想起来了,有钱的人家死了人后,会找有身份的人用笔给牌位上“主”字上的那一点点上朱砂。

    他道:“不去,以后的来了也不去。”

    齐氏急道:“你都没问哪家,都没有问他们给了多少钱,怎么就说不去呢?!一家给了五十文,一家足足给了八十文!”

    齐氏左手伸出了五根指手,右手伸出了两根手指头,全都比到了俞阅的面前来, 劝解道:“八十文钱呢!你想想,你爹一天才赚二十多文钱,你这就过去划一笔, 就能得八十文钱!还能坐在上席, 多轻松的事儿啊!以前你娘洗半个月的衣服大都赚不来八十文,你这就半天的功夫, 怎么就不去了呢?!”

    齐氏说着说着, 语气从激动兴奋慢慢的转变成了疑惑。

    俞阅理解齐氏的想法。

    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见过世面,眼光大, 哪怕现在没有多少钱,也不稀罕八十文,便对齐氏道:“奶,你以为谁都三年能考上秀才吗?我比别人花的时间短, 是因着我比别人拼了命的在念书,我念书的时间这么宝贵,哪里有时间去赚那八十文钱?”

    齐氏听后竟然有些委屈,她觉得俞阅说的对,但八十文钱啊,划一笔再吃顿好的就赚到了,怎么能就这样轻松的说不赚呢?这跟把钱向外扔有什么区别?!

    要是俞阅没有考中秀才以前,齐氏是骂也要将俞阅骂过去赚这个钱的,如今她却不敢说什么。

    韩氏刚在外边听见动静,这个时候推门进来了,问:“你们说什么呢?”

    齐氏连忙对着韩氏道:“不就是张家找俞阅来点主的事儿吗?俞阅他竟然说他不去!”

    韩氏眼睛一亮,也想起了这事儿,对着俞阅问:“有钱怎么不赚啊?先一家给了五十文,你没回来人家另找了,可把我们心疼的!这家过几天才办事呢,这不刚好吗?!”

    俞阅对着两双殷切的目光,叹了一口气,已经决定答应下来了,只为了韩氏那句“可把大家心疼的”。

    钱不重要,家里人的心情重要。

    不过话要说在前边。

    他道:“要是前几次拒绝了,大家知道我不给人点主,以后就不会来叫我。可要真给人点起了主,大家知道我愿意做这个,今儿张家,明儿黄家,后天又是陈家,总是会打扰我念书,那我还能考上举人吗?

    考不上举人,赚这么一点钱有什么用?你们想啊,我要是考上了举人,家里是个什么状况?你们可就不是俞相公的娘和奶了,而是俞老爷的娘和奶了,以后县上谁见了你们不会恭恭敬敬客客气气的?连对你们大声说话都不敢了!”

    齐氏深觉有理,只能忍着肉痛的放弃了,表情勉强的道:“那你就……就好好念书。”

    韩氏也觉得有道理,觉得有道理却不妨碍她接受不了把钱向外扔,小声的嘀咕:“反正你年后都要去府城念书了,这剩一个多月也就过年了,你还要再去杭州,在家更没几天,这段时间能有几家找你?你也没在学堂念书,不防事的嘛,等你去府城念书人家也不可能追到府城去啊……”

    俞阅做出勉强的表情:“那好吧,那这次就去吧,以后没有二百文,不要应下啊,就说我忙着念书,没时间。”

    两人哪里顾得上觉得俞阅要价高以后怕是没钱赚,都惊喜极了,连忙应下了:“好好好,不上二百文不应。”先把这钱赚到手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谁还没个人情少要点了?

    俞阅问了什么时候,齐氏道:“大后天。”

    说完这件事,齐氏叫着韩氏一起给俞阅继续量起了尺寸来,还说着生活中的一些琐事。

    比如哪个以前见了她态度平淡的人现在见了她热情了,比如谁都说过她们命好羡慕她们来着,还有以前不跟他们这些穷人来往的有钱人家都愿意跟她们说话了,诸如此类,都是让两人觉得长面子的事。

    俞阅用心听着,偶尔应和上一两句,看着两人越说越兴奋,心下觉得,岁月要是一直能这样,该有多好。

    只是人生总有起波澜的时候。是以他要好好念书,争取考上举人,让自己有应对危险的能力。

    量完了尺寸,韩氏去给人家回话了。

    俞阅温习了大半个时辰的书后,苗盛和韦琢一起找来了。

    苗盛抱怨:“你回来了也不来找我玩,要不是我爹说起来,我都不知道你回来了!”

    “本来打算过两天就去的,实在是时间长了,怕学过的有些东西忘记了。”俞阅解释着。

    “苗盛说,你爹说你跟人去学做事?你学这个干什么,浪费念书的时间。”韦琢有些不理解。

    俞阅理解韦琢的想法,毕竟他再聪明也只是一个孩子,就道:“你爹是举人,爷爷是秀才,外公还在衙门里,现在家里又只有你一个人念书,从小到大都没缺过钱,可我家不一样啊。我家兄弟都念起了书来,兄弟都要娶媳妇,没有家底,缺钱啊。”

    韦琢扫了一眼苗盛,再看俞阅,面色上是思考问题时的不解:“可是做商人多……”想到俞阅刚学做生意,就贴心的把不太好的词去掉,换了说法,“没有读书高贵。”

    俞阅笑了:“商人低贱,赚钱让自己家里人过的更好不低贱啊!你看你家的房子,再看我家的,你以为我家里人不喜欢住又大又好的房子穿好看的衣服吗?我们只是住不起而已。”

    韦琢听了这话突然心里难受起来,内疚的很。他小心的观察着俞阅的神色,见他没有不高兴,放了心,道歉道:“对不住,我……没想到这些。”

    “没事,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虽然考上了秀才,但家底薄,兄弟姐妹们的婚事便有了限制,只有有点家底了,别人才不会看不上我们。”俞阅向着韦琢解释着。

    韦琢急忙表明态度:“我没有看不上你家!要真看不上了,我就不会跟你做朋友。”

    俞阅被惹的笑出声来,点头:“我知道。”他没有更深一步解释。他们的年纪已经可以议亲,只是能议亲不代表心智成熟。

    苗盛在这个时候感叹:“听你这样说来,我才觉得我爹的辛苦。”

    “知道就好,以后就要用功读书,别老想着出去玩。”俞阅趁机说。

    “你怎么知道我们要叫你出去玩?”韦琢惊讶的问,苗盛跟着道:“他肯定就是例常当老夫子,撞上了而已!”

    “大后天去玩,去不去?”韦琢在这个时候问。

    这个时候很不巧,刚好跟俞阅去点主的时间重合了,只好摇头道:“大后天不行,我要去点主。”

    “点主?”苗盛跟韦琢迟疑的齐声问。

    苗盛性子稍微急一点,连忙问:“点主是做什么,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是呀是呀,我也没听说过。”韦琢跟着点头。

    以韦琢的年纪来说,要是这几年没有经历过亲近之人的丧事,也不会注意到这种细节。更别说他小时候,要是遇到亲戚家有丧事,怕也是不懂生死的意义,光顾着玩了。

    苗盛家在安德县连一个亲戚也没有,参加丧宴的可能性极为的小,不知道也很正常。

    俞阅就给两人解释了起来:“出殡前棺材前的牌位叫灵柩,出殡后的牌位叫灵位,三年后牌位要放宗庙里灵位就会换成神主。点主就是用笔点朱砂给王字上点上那一点。”

    两人听后,晃然大悟,韦琢连忙道:“我知道了!你这一说我想起来了,我见过的!不过我不知道那个就叫点主。”

    苗盛没见过,问:“找你的人多吗?”

    俞阅笑了:“愿意出这个钱的人家就算不少,县上人的秀才也很多啊,这种事又怎么会多?也就两家,一家来问时我不在,他家的事已经过去了。”

    苗盛有些不明白的问:“怎么都有人找过你两次了,却没有人来找我?”

    韦琢一想对啊,也没人来找他啊!就跟着点头。

    俞阅反问:“那你们想想?”

    苗盛试探着问:“因为你名气大?”

    俞阅的名次低,却是几十年都遇不到的入学三年就考中了秀才的人,如今在安德县里的秀才中,是很有名的一个了。

    俞阅有些意外这个回答,一想就明白了,也知道这一点其实没有说错,只是他没注意到而已。

    韦琢跟着点头:“你三年就考中了秀才,别人就觉得你很快就能考中举人。十几年以后,别的秀才说不定连举人都没考上呢,你已经考上了进士了。到时候,对外人说……”

    苗盛在这个时候抢过了话头,故意用着苍老的声音说:“‘我爹当年可是俞进士点的主呢’!这跟说‘我爹当年是某某秀才点的主’的差别可太大了!”

    俞阅被逗笑了,摇头说:“这也是一个原因吧,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个是你们家里都不缺钱啊,你爹会让你们去点主吗?显然不会啊!能推掉的就推掉了,不能推掉的他们自己就去了。”

    韦琢明白过来,跟着点头:“还有一点,我爹都是举人了,有些人不敢上我家来。”

    “对!我爹不太爱与人来往,也从不接这种事,人家可能知道来了我家也成不了,就不白费功夫了。”苗盛跟着想到了这些。

    两人都是聪明的,有时候一点就通。

    俞阅总结:“那这不就得了。”

    苗盛爬桌子上叹气:“我也想去点主。”

    韦琢白了苗盛一眼,说他:“白事你凑什么热闹啊!你这哪里是想去给人点主,你这分明是想去玩!”

    苗盛咧嘴一笑,拖着下巴问俞阅:“你能带我去吗?你带我一起去吧,我没有见过,想去看看呢!行不行行不行行不行?”

    “不行不行不行不行!”俞阅连着拒绝了苗盛的连问。

    “怎么就不行了啊?既然这是为了面子的事,两个秀才共同点主不是比一个秀才点主更有面子吗?!就算以前没有过,你去说一说,咱们两个一起捉笔,一笔的事儿也不会点错啊,实在不行提前练一下就好了。”

    苗盛脑子活,一应问题和对策都想好了。

    “那你说,人家要准备一份点主的钱还是两份点主的钱?!”俞阅反问,一下子把苗盛问的怔住了。

    韦琢意外道:“还有钱?”

    苗盛一下子激动了:“多少钱?这竟然给钱吗?也对啊,不给钱谁闲的没事干去给他们点主啊,出去玩不好吗?”

    “八十文。”俞阅回答。

    “这么多!”两人有些意外。不是觉得八十文是个大钱,只是觉得点个主给这么些有点多。他们一月零花才多少啊?

    苗盛一步跳到俞阅身边,拉着他胳膊:“好俞阅,你就带我去吧,我不要钱,我只是想去看一看!”

    韦琢边考虑边缓慢说:“你去了,人家怎么好意思让你空着手回来?亲邻肯定会言论他们家啊,少不得得给你备一份。”

    “那就把钱分两份,过后我把我四十文还给你。”苗盛快速回道。

    俞阅接道:“这样的话,那亲邻肯定又要说他们家里人吝啬了。一般点个主也就是五六十文,人家能拿出来,显然不是好面子就是有钱的,怎么会只给一人四十文?”

    作者有话要说:  ps:现在湖南省武冈市还保留点主的习惯,不过他们点主是在出殡前一夜,我根据灵柩灵位神主意义的不同来猜测以前点主是在丧三年前一夜举行,猜现在十有八九是仪式变迁成了这样。你们随便一看就成,别深纠。

    最后,民国时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给上海英籍犹太富豪哈同点主得了一万银元,副点榜眼探花各得五千,一甲三点主轰动一时。一般人一年都赚不来十个银元,你们大约可以当成一亿理解。别的有钱人给不了这么多,我们也能从中明白古时读成了书有多赚钱,明白科举考试的激烈竞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