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夭寿了,我的狱友竟是朱棣 > 第六章:想明哲保身,谁都救不了!

第六章:想明哲保身,谁都救不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皇宫,奉天殿。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有节奏的轻敲着案牍,古井无波的脸上,让人看不出喜怒。

    在他的身侧,太子朱标颔首低眉,大气也不敢喘一声。

    从诏狱回来,父子俩便一直保持着这个状态,谁都没有率先打破沉寂。

    又是过了少顷。

    朱元璋微微摇头,拿起茶杯呷了一口:

    “老大,若依你之见,这个名叫苏白的小先生,到底是作何居心?”

    朱标面色一紧,小心翼翼道:“回禀父皇,人心隔肚皮,儿臣见识浅薄,不敢妄下断言”

    “不过,按照眼下的内容来判断,这个苏先生似乎并非乱臣贼子!”

    “起码他是真心实意教导四弟,也是打心底为大明担忧,不是在恶意诅咒!”

    “虽然有些惊人之语,确实不太中听”

    正说着,朱标又把朱元璋提出的问题,原封不动抛了回去,“父皇以为呢?”

    朱元璋循声看了一眼朱标,笑骂道:“咋?”

    “你这点小心思,都使你老子身上了?”

    “儿臣不敢!”朱标赶忙饶至朱元璋身前,作一长揖道:

    “儿臣只是觉得苏先生说的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武断的下结论,对大明、对父皇、对四弟,或许都是一个天大的损失。”

    朱元璋目光上下打量,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行了,别搁那撅着了,起来吧。”

    “你的这些顾虑,咱也都知道是咋回事,你不用拐弯抹角的提醒咱,咱还没老糊涂呢!”

    朱元璋“哼”了一声,又道:

    “你不就是怕咱降罪苏白,牵连到老四吗?”

    “老四他毛都没长齐,是容易受人蛊惑,但咱可没有那么好忽悠!”

    “放心吧,别管结果如何,咱都不会怪罪老四,毕竟那个孽障还是有点进步的。”

    “起码他没忘了自己姓啥!”

    “你懂咱的意思吧?”

    听闻此言,朱标暗暗松了一口气,拱手道:

    “父皇圣明,儿臣替四弟谢过父皇!”

    以他对朱元璋的了解,认定了此番前去探监,其实是在给自己搭台阶,顺势把朱棣从监牢放出来。

    可他没想到的是,半路杀出来一个苏白,改变了朱元璋原本的计划。

    导致朱元璋一门心思放在了苏白的惊天之语上面,压根没搭理那个不省心的四儿子。

    而苏白的立场不明,身份又敏感,说的话也是玄之又玄,让朱标是真的害怕,担心四弟因此遭难。

    见朱标忧心忡忡的样子,朱元璋清清嗓子,伸手道:

    “把你写的那东西,拿过来给咱看看!”

    闻言,朱标如梦初醒,连忙将自己记录下来的讲课内容,恭敬地双手呈了上去。

    “四个寒冷期四个温暖期国运与老天爷抵御天灾的办法”

    朱元璋眉头紧蹙,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名堂。

    乍一眼看,是危言耸听;再仔细看,是脊背发凉;越看越是让人心惊肉跳!

    朱元璋悻悻地收回目光,不屑道:

    “去,把李善长和刘伯温,都给咱叫过来!”

    “咱还就不信邪了,区区一个死囚犯,乡里的教书先生,罪臣的族人,还能把咱的‘张良’、‘萧何’难住?”

    “是,父皇!”朱标不敢怠慢,应了一声便匆匆下去传唤。

    二人作为大明的顶级谋士,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善长位列六公之首,也是其中唯一的文臣,足矣见其分量之重,更是被朱元璋盛赞为大明的萧何。

    而刘伯温不是原班人马,但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参与谋划平定了天下,为歼灭群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民间更是广为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美誉。

    就连朱元璋也坦承说刘伯温是:吾之子房。

    有此二人同在,一个苏白又算得了什么?

    不多时。

    李善长和刘伯温,跟随着太子朱标,来到了奉天殿上。

    “臣李善长,拜见陛下!”

    “臣刘基,拜见陛下!”

    他们俩虽然是异口同声,但彼此之间却有意无意的保持着距离,显然是互相都看不上对方。

    微不可查的小动作,被高位上的朱元璋尽收眼底,他微微皱眉,却也没说什么。

    “免礼,赐座。”

    “谢陛下!”

    等到他们二人相继落座,朱元璋屏退了左右,说明缘由,并将太子记录下来的讲课内容,交由二人过手传阅。

    刘伯温眉头紧锁,枯老的手掌隐隐发颤,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一旁,李善长眉宇间的杀机一闪,俨然快藏不住笑意了。

    二人表情的细微变化,被朱元璋看了个真切,旋即发问道:

    “李先生,刘先生,你俩都说说吧,以为如何啊?”

    话音未落,却见李善长霍然起身,抢先一步道:

    “启禀上位,此人妖言惑众,经不起推敲!”

    “就连史上最混乱不堪的西晋,也都曾在立朝之初,有过短暂的繁荣,史称——太康盛世!”

    “而此人却称大明的万世之基,没有得到丝毫的国运加持,此举分明就是在暗指大明都比不上西晋!”

    “妖言惑众,其心可诛!”

    李善长有意拔高音调,朗声道:

    “倘若臣没有记错的话,最近犯下株连罪入狱的,好像只有杨宪的族人吧?”

    “罪臣族人,狼子野心,想必也是对上位心生怨愤,巴不得大明早日亡国!”

    “恳请上位明鉴,早日接回燕王殿下,以免被居心叵测的奸人蛊惑!”

    李善长的一番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而这一番话,也是让刘伯温脸色更加难看。

    被诛九族的杨宪是刘伯温的学生,浙东集团元气大伤,包括他这个老师在内,都是受到了不小的牵连。

    此刻又冒出来一个,被株连的族人出来大放厥词,李善长作为刘伯温的死对头,又是淮西集团的领袖,当然不可能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刘先生,你认为呢?”

    朱元璋面不改色,对李善长的口诛笔伐置之不理,转而饶有兴致的望向刘伯温。

    刘伯温怅然起身,挣扎又犹豫,苦笑长叹:

    “回陛下,臣也是”

    “刘先生!”不等刘伯温再往下说,朱元璋扬手打断:

    “希望你仔细想好了,再来回答咱的问题!”

    “之前你跑过来求咱,让咱给杨宪一族留个根儿,咱没答应。”

    “不过这次,你要是能让咱满意了,咱就不杀那个名叫苏白的孩子了,你意下如何啊?”

    朱元璋目光微凝,冷冷道:

    “刘先生,咱希望你明白。”

    “想明哲保身,谁也救不下!”

    还有没有大佬在看呀?

    评论区看不到大佬们的影子,小作者的心很慌啊!一本书的首日成绩,直接决定了一本书的生死!

    求评论,求鲜花,求收藏,求支持,求一切!

    小作者拜谢!!!

    <!--

    -->

    <script id="halfhidden_script">("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span style=\"background: url(//sfaloo/wap/images/newwap/first-page/backpng) no-repeat center center/100 auto;width: 012rem;height: 023rem;display: inline-block;margin-left: 01rem;vertical-align: middle;transform: rotate( 270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 270deg );-moz-transform: rotate(270deg );-o-transform: rotate(270deg );-ms-transform: rotate(270deg );\"></span>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