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国公嫡女重生归来 > 第416章 居安思危

第416章 居安思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从上屋出来后,央柒以身子不适为由,从徐氏的世安院辞行,回了自己的临湖院。

    等细细了解了早朝发生的事情后,央柒将自己一人锁在屋内,在白纸上细细写下如今朝廷的局势与分布。

    今日,太子殿下一出手,便折断了五皇子的两条臂膀,虽然面上看殿下如今的局势一片大好,但就怕是步子太快,触怒皇上。

    现如今,无论是太子殿下,还是五皇子,在朝廷之上都无法做到只手遮天。

    殿下这段日子费心安排了民众的请愿书,将五皇子与白相暴行下的民众真实面貌清晰诠释。

    但对于皇上这样的帝王而言,真正触碰到底线之事,乃是五皇子私自建造秘密基地,屯兵一事。

    被墨翀关了那段日子,央柒也算是摸清了,这五皇子在最初时,便做好了事发之际,由白家出面顶雷的打算。

    今日,殿下以墨翀为引,请愿书为由,狠狠给白家打了当头一棒。

    皇上盛怒,还未查清秘密屯兵之事,便下令将白圻押入天牢,并默许太子殿下将白府一应人等关入都察院。

    屯兵之事,太子殿下始终隐而不发,这次出手,想必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势必要将白家在江南的势力连根拔起。

    不知为何,央柒看着眼前逐渐完成的势力图,心中却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

    前世,五皇子能够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太子殿下的势力一网打尽,并将太子殿下逼入自尽的地步,难道单凭这些便能做到吗?

    将官员一个个排除,夜都深了,央柒也没理清头绪,略带烦躁地握着胸前的熔山暖玉,感受着暖玉带来的丝丝温热,央柒眸中的烦躁略微消散了些。

    或许,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深吸了一口气,央柒起身到了后湖边上,缩在座椅之中,看着旖旎月光,逐渐洒在湖上。

    “新一轮的斗争就要开始了!”

    夜色中,未点蜡烛的央柒,隐在夜色之中,缓缓开口。

    太子殿下与五皇子争斗多年,早已是不死不休。

    这一次,虽然五皇子犯了忌讳,可越是如此,皇上心中怕是越会忌讳太子独大。

    今日,皇上或许是被墨翀突如其来的举报,激起了心中的怒火。

    然而,一旦冷静下来,皇上为了牵制太子,必定不会让五皇子这般倒下。

    但凡皇上的怒火过去,五皇子纵使“拄着拐”,也要同殿下“拼命”。

    下一轮的争斗,不会是现在这般明争暗斗,而是生死一线。

    央柒有些无奈挠了挠头,可恨自己前辈子就像鸵鸟一般,驻守在国公府这一亩三分地,外头的事情全然不晓。

    不然,现在也能轻快些。

    “阿杜。”对着夜色,央柒淡淡说道。

    “主子。”

    月光明亮,但阿杜却悄无声息出现在央柒身后。

    若非耳边传来声音,众人即使仔细查看,也看不到此处还有人在此!

    “这几日,仔细盯着五皇子的行踪。”

    “是。”

    央柒手上虽然有些得力之人,但同太子殿下相比,无疑是九牛一毛。

    况且,今日出了这般大事,央柒的人手早就撒了出去。

    央柒屋外,贺妈妈看着温在炉子上的饭菜,犯了难,只好暗地里寻了祝嬷嬷:“祝嬷嬷,你说饭菜都温了三回了,小姐为何还不用膳?

    况且,今日小姐从世安院回来,便闷闷不乐,一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今日,白府全族下狱,白瑜昕与太子殿下已然退婚,此等大事,已然迅速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

    既是小姐与太子殿下有情,知晓此事,为何还未这般愁思?

    贺妈妈可没有从小姐的脸上见到一丝喜悦之情。

    央柒打小的习惯,但凡自己仔细思索之时,便不允许外人打扰。

    这一点,央柒的身边之人一清二楚,除非出了不得了的大事,从未打扰过小姐。

    贺妈妈的疑问,亦是祝嬷嬷心中的不解。

    不过不同于贺妈妈,祝嬷嬷此刻心中更多的是欣慰,小姐如今的心思,可是越发难以捉摸了。

    能够做到这一点,对于小姐而言,是好事!

    毕竟,小姐如今心悦的郎婿,可是当朝太子,以后怕是少不了面对刀枪剑雨。

    “既然小姐未曾传膳,我们安静等着便是。

    难道你还担忧,小姐会故意饿着自己不成?”

    像似听到祝嬷嬷和贺妈妈的对话一般,央柒下一刻便吩咐众人摆饭。

    在祝嬷嬷有心安排之下,摆好碗筷后,屋内便只剩下央柒、祝嬷嬷、贺妈妈三人。

    “贺妈妈,你这手艺愈发见长啊。

    若是你以后出去开铺子,怕是连天香阁都要退避三舍了。”

    这鸡汤不仅好喝,就连卖相都好了不少。

    贺妈妈见小姐神色不错,羞赧一笑:“小姐说笑了,老奴不过是知晓小姐的口味罢了。”

    “不知为何,今日贺妈妈这饭菜吃着格外香。

    想来,不是所有人都有我这般口福,今夜还有心思欣赏美食。”

    “一个是当朝宰相,一个是兵部尚书,一日之间,落狱的落狱,贬为庶人的已然成为平头百姓。

    此等变故,称得上一句,朝野变动。”

    接着央柒的话,祝嬷嬷感叹道。

    央柒睨了一眼祝嬷嬷:“今日,嬷嬷倒是颇有感触啊。”

    见央柒和贺妈妈看着自己,祝嬷嬷浅笑道:“在宫里这些年,见到的变故也不算少。

    不过,像是今日这般,还是第一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