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山河志》
芙灵院在后院,央柒从竹里院出发,还得走上一小段路才能到。
慢悠悠在布满石子的小路上走着,央柒和小青两人总算是可以放松些,松口气。
从京城到西胡的一路,央柒这队人一直在拼命赶路。可以预料到,明日出发,接下来又是一段艰难的路程。
现下难得有了宁静的时光,央柒看着眼前的英国公府,却总有些不真实感,这一路的颠簸,现下自己真的到了英国公府了吗?
感受到自己难得的自疑和不自信,央柒有些无奈地笑了笑,这次的西胡之行,自己着实经历了太多,这些可不是自己从书中可以学到的能力和知识。
幸好,心态够好,这一路上不会自己给自己钻牛角尖,自己吓自己,这可算是除了有阿杜四人外,央柒能够到达英国公府最重要的因素了。
由于前边央柒的努力,这次初至英国公府,英国公夫人对央柒的态度就十分和善,这让央柒一行人在英国公的日子,舒服了不少。
这样的世家大族,当家人以及当家主母的喜好,对着世家大族的影响极大,上至整个家族的荣誉,下至丫鬟婆子的态度。
“英国公府前院和后院的布局设计风格差的很多啊。”央柒细细打量着这英国公的装饰风格。
前院一看就是英国公和两位公子办公的地方,有着将军世家宅宇惯有的宏阔,梁枋的装饰皆为灰黑色图绘,门前左右各立了一对半人高的青铜怒狮。
后院的处所大多以院墙来分割,路边皆种植了花草树木,色彩缤纷,与前院相比,仿若两个世界。
央柒从竹里院出发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好在这一路上,皆有烛火照亮,两人倒不至于看不清路。
由于宗岳执意要求,小青出发的时候,手上还拿了一盏从竹里院带出来的灯笼:“想来是当时设计的时候,前院和后院的思路不一样。”
央柒点点头,正如大多数府邸为例,前院是由当家人负责一应事务,后院则是由当家主母把关。
月光之下,烛光闪烁,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暗淡了,多了一丝不同的韵味。
忍不住驻足,央柒仔细欣赏起这月光下的花朵,这样柔光的闪耀,柔中带刚,着实吸引央柒。
这一小段路,央柒和小青停停走走。
等到央柒到芙灵院的时候,院子的四处早已挂上了灯笼,丫鬟婆子正在进行芙灵院今日最后的洒扫工作。
考虑到央柒只有一个侍女,英国公夫人便从正屋临时拨了四个丫鬟、四个婆子过来伺候,这几位丫鬟婆子都是在英国公夫人身边伺候多年的,也极懂规矩。
央柒看着眼前的八位丫鬟婆子,点头笑道:“夫人有心了,这两日辛苦大家了。”
领头的丫鬟是英国公夫人身边的一等女使碧波,在这些人中的地位也是最高的,因此上前行礼回道:“小姐这话是在折煞我们。夫人早有吩咐,小姐辛劳了一日,要好好休息。
现下,热水已经准备好,床榻也收拾妥当。”
一边说着,碧波指了指屏峰后面的浴桶,以及收拾妥当的床榻。
虽然夫人并没有挑明小姐的身份,但就从这些小姐能够穿着给公主所备的香云纱,住进这夫人最喜爱的芙灵院,碧波在内的下人便能猜出小姐身份必定高贵。
不愧是英国公夫人身边的一等女使,说话的逻辑都很清晰。
央柒点点头,接着重新看了看屋内,这芙灵院可比竹里院精致许多,虽算不上奢华,但实在温馨浪漫,院子里处处都可见到英国公夫人的用心。
指着博古架上的瓷器,央柒眼里带着欣赏:“这些都是夫人所收集的吗?”白日看到的时候,央柒就有此一问,不过当时有别的事情被耽搁了。
碧波看着央柒所指的方向,点点头:“夫人喜欢收集精美的瓷器,英国公每次出府,回来都会给夫人带些外头收集来的瓷器。”
碧波这话的意思是,这些瓷器都是英国公为了讨夫人欢喜,每次离家都会带着夫人喜爱的瓷器回来,还真是琴瑟和鸣,让人羡慕。
虽然白天已经沐浴过,但是在外头走了一圈,身上出了不少的汗,央柒睡前还得再洗一次澡,这样才舒服。
碧波一行人准备的很好,不仅水温和合适,浴桶里头还加了适量的花瓣。
泡完澡,整个人的疲惫一扫而光。
舒服地靠在椅子上,央柒任凭碧波和小青用干毛巾来擦拭自己的头发,自己手上拿着的,则是先前从英国公夫人处借来的《山河志》。
这书原本就放在芙灵院,白天英国公夫人带着央柒来这转悠的时候,央柒从书架上看到了这本书。
先前央柒本来有一本央清大哥赠与的游记,可自己还没看完,就被太子殿下拿走了。
这一路上,央柒本想找些类似的书,可这一路上的书铺的规格都很小,种类也极少,竟然连一本心仪的书籍都没有。
这次能够在英国公府找到这类似的书籍,实在是意外之喜。
英国公夫人见央柒喜欢得紧,眼里都带着光,连忙将《山河志》从书架上拿下,一字一句念道:“《山河志》,这书先前是阿轩在看的,后来阿轩说这书里头的内容有趣,便拿给了我,说是无聊的时候,可以打法时间。
果真,这里头对于我朝山河的描绘自成一套,大漠的孤雁,桂林的山水,每一章节的描写都引人入胜。
这本书我现在已经看完了,所以才会摆到这芙灵院,你先拿着看吧,可以带去京城,不急着还。
反正每年殿下都会来这儿,到时候让殿下带过来就好。”
央柒听着英国公夫人前半段话心动不已,可后面这句话却听着自己有些脸红。
敌不过这书的吸引力,央柒接过《山河志》,略微比先前低了低头轻声道:“多谢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