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章 邻县之约
石慧回到邻县一中,还时常怀念以前在渔场工作的这段经历。特别是杨嘉善三次进场,连钓标牌的情景时刻在她心头萦绕。
李秀琴与石慧时常也有联系,心烦的时候也都互吐衷肠,诉诉姐妹之情。
“为了前程回到学校,无奈学习生活实在枯燥,偶尔到伯伯的鱼场学学钓鱼,倒也可以心旷神怡。”石慧给李秀琴发信息说。
李秀琴给石慧回到:“没有今天的枯燥,就难有明天的滋润。加油。”心里想到:“既然你石慧能钓,我何不利用一下自己家的鱼塘丰富一下才艺呢?”
杨嘉尚在旁边观察着八位钓友训练。心里却在想着赛场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猝不及防的情景。
李秀琴也被一路向东编队到九号钓位。
鱼塘终归不比澜沧江,面积偏小,彼此说话能听得清清楚楚。
“各钓位注意,各钓位注意,报告风向、风力、能见度。”一路向东有模有样的指挥着。
等大家逐一报完,一路向东再次发令:
“各钓位钓手报告鱼情。”
一号钓位报告:手感探测,一米五以下有小鲤鱼层。准备压底钓,完毕。
二号钓位报告:手感探测不到鱼层,目测零点四米鲢鳙鱼情,准备钓浮。完毕。
三号钓位报告:目测没有鱼情,手感探测,水下一米,草鱼鱼情。两手准备。以钓底为主。完毕。
四号钓位报告:“水下零点八米,鲫鱼鱼群。准备钓底。”
五号钓位报告:手感、目测都没有探测到鱼情。
“五号钓位两米以下鲤鱼鱼情,偏大,准备钓底。注意线组搭配。”杨嘉尚补充道。
六号钓位报告:手感探测,杂鱼鱼情。钓底为主,钓浮为辅,完毕。
七号钓位报告:目测手感都探测不到鱼情。
“七号钓位在东北方位等候,十五分钟以后,鲫鱼鱼情才出现,大鱼为主。注意线组搭配。”杨嘉尚再次补充。
八号钓位报告:大鱼鱼情,品种不确定。一路向东自己给自己报告。
“九号钓位观察准确,鱼情特大,注意溜鱼动作。”杨嘉尚肯定一路向东的观察到位。
九号钓位报告:我不知道怎么探测。
“九号钓位:底层二米处,鲤鱼鱼情,大个;一米五处,鲤鱼鱼情,小个。一米处,鲫鱼鱼情。随便钓都会有鱼获。”杨嘉尚补充道。
“这么多鱼,我怎么感觉不到?杨嘉尚是怎么看到的?”李秀琴感到奇怪。
“钓多了就好了。”杨嘉尚笑着说。
“交叉印证。互相纠正。”一路向东下令道。
“观察鱼情是一个钓手必备的基本功。按照大伙刚才报的鱼情,去实际感受一下。”杨嘉尚对李秀琴说。
李秀琴看了半天,除了能看到鲢鳙鱼外,没有感觉。
“我就图个娱乐。又不参加比赛,鱼情不鱼情没有关系,多此一举。”李秀琴想。
“下一个环节:预测各个钓位鱼获,写在纸上交给我。然后开钓,”一路向东再次下达指令。
李秀琴的九号钓位非常给力,再加上虽然没有功底,都很有天赋,竟然漂都调不到位还能鲫鱼连竿。在自己家的鱼塘钓鱼毕竟占了优势,首先是一条小半斤的鲫鱼,接着就是几条七八两的大鲫鱼,钓着钓着,竟然鲤鱼也开始上钩了。这让李秀琴非常高兴。
八号钓位上,一路向东一边观察着队友,一边跟一群大鱼在奋战。他今天的处境正好跟杨嘉尚在倒回龙河口第一场的情况完全一样。
打好窝竟然没有事情做,大鱼长时间不理一路向东,只是偶尔用尾鳍调戏一下钓饵,弄得一路向东哭笑不得。他换了几次钓饵的同时也换了好几个品牌的钓饵,都无济于事。
七号钓位的钓鱼无忧倒是没有注意一路向东的脸色,他把雨窝打好之后就按照杨嘉尚给的指令,静静的等候在钓位上,十五分钟以后,鱼情果然出现,虽然没有连竿,倒也拉了及个双飞,最后窝点竟然聚集起了密密麻麻的鱼泡,接下来的几个连竿,把一旁的一路向东气得半死。
“八号钓位稳住,八号钓位稳住,大鱼正在集中,今天的成败就在于八号是否能够稳住大鱼不要出来到处捣乱。”杨嘉尚提醒道。
一路向东这才注意到自己失态,赶忙调整心态,果然感觉到鱼窝里鱼群涌动。忽然,一个顿口,漂跟着沉了下去,就连鱼竿也在向水里滑动,一路向东这一惊,恨不得惊出一身冷汗。只见他眼疾手快,就在鱼竿手把刚刚接触到水面的一刹那抓到了鱼竿,猛力一提,顺势坐回坐位。把鱼竿紧紧的夹在两只小腿之间。定了定神,开始溜鱼。
为了不让窝里的鱼群受惊跑散,一路向东使出浑身绝技,轻拉慢放再轻拉再慢放他知道这一条鱼来的慢了一点,鱼窝里已经聚集了好几条大鱼了。
搏斗了六七分钟,大鱼经不住一路向东软磨硬泡之下的消耗。终于没有了力气。浮上水面被一路向东放进了鱼护。
这些大鱼就是从两沟水鱼场钓回来放在李世林鱼场的野生鱼,不过经过将近两个月的饲养,比钓回来的时候肥了不少,也难钓了不少。平时很少有人能钓上来。一路向东估摸着怎么说也在二十斤以上。
一路向东换上饵料,抛竿入水,不过才一分多钟,第二条又迫不及待的咬钩,一路向东这回不敢怠慢,也来不及看队友的情况怎样,自己小心翼翼的对付着这群神仙鱼。
六号钓位的野钓专家遇上了复杂鱼情,乱七八糟的麦穗鱼首先来捣乱,时不时的钓上一条鲫鱼,不一会又来了条草鱼再一会又是鲤鱼,搞得他头昏脑涨。“在熟悉水域都这样糟糕,那要是到陌生水域要丢多少老底才算完?”野钓专家这样问自己。不过鱼窝乱了一阵之后,终于稳定了下来,看看鱼护,也慢慢的升了上来。
坐在五号钓位的过期青霉素好像遇到了鲤鱼黑坑,首先是一尾六斤左右的裸鲤首先登场,虽然没有一路向东那么费力气,可也把他搞得手忙脚乱,不过毕竟是钓场老手,很快就稳住了阵脚,鱼获也比较整齐,基本维持在四至八斤这个阶段。而且连竿不断。
“这么好的手气,今天要是钓商业钓塘该有多好,偏偏只是训练。不过这偷驴都能钓这么多,说明我技术还是不错的。”过期青霉素一边钓鱼一边胡思乱想。
四号钓位的常空军钓得手臂酸麻,看看鱼获还没有五号钓位的过期青霉素的一半,今天他是三个第一:连杆第一,双飞第一,鱼获斤头倒数第一,都只是小鲤鱼,从开始观察鱼情的时候他就觉察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尽管斤数少,数尾数的话他可是无人能及。最高兴的是终于能事先观察到了鱼情。“是不是可以升为中级钓手之类的头衔啦?”他在心里给自己评上了职称。
我恨我痴心钓鱼今天坐在三号钓位上,他是今天首先看懂鱼情的队员之一,不过看懂了鱼情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气,反而给他带来了心理压力。谁都知道,草鱼是比较难钓的鱼种之一,狡猾、挑食的本性不论在江、河、湖还是在大大小小的水库,都没有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而且最让他难堪的是他偏偏不爱钓草鱼,又没有办法改变窝子里的鱼群结构,硬着头皮到鱼塘边的菜地上找来了一些小町叶,一个钩挂草鱼饵料,另一个钩挂上小町叶,抛竿入水。
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鱼真的肚子饿了,我恨我痴心钓鱼还不紧不慢的有鱼获,虽然尾数不是那么多,但是鱼的个头大,弥补了尾数少的不足,他朝四号位的常空军看去,鱼护至少要多两台,心想:“要是以斤头计算,我也不会输多少。”
一、二号钓位的钓无止境和二手情话说钓鱼一个钓底,一个钓浮。高水层鱼和低水层鱼两种鱼情互相挨近,虽然表面上看互相不干扰,实际情况是,二号位的鲢鳙饵料的雾化味道时不时的向一号钓位传递。一号钓位的钓无止境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把鱼群压到水底,抓住机会一阵狂拉,努力没有白费,总算是鱼获不是那么难看。而二手情话说钓鱼则因为没有钓浮的经验,没有抓住最佳时机,让大部分中等个头的鲢鳙逃跑了,只钓了几尾大花鲢。急得在巡视的杨嘉尚连声喊“可惜可惜。”
两个小时以后,除了李秀琴之外,八位钓友预测鱼获与实际有效鱼获基本吻合。
训练取得阶段性成果。
李秀琴在原有基本功的基础上,接触到了观察鱼情的概念。
早饭是李世林一家提供的,菜也没有到农贸市场去买。李世林把首先钓上来的大草鱼大鲤鱼杀了,找了一口早已不用的大钢精锅,煮了一锅海稍鱼。
冬天配海稍鱼真是绝配,超辣的鱼汤把大家吃得满头大汗。
邻县的石慧此时也在清水湾鱼场垂钓,清水湾鱼场是黑坑鱼场,鱼放得比较勤,正口的机会比较多,有时候就算是偷驴鱼情也要比李世林鱼塘的鱼情好,所以上手很快,自我感觉良好,以为可以试一试身手,就给李秀琴发来信息:“下周六回老家来切磋切磋怎么样,钓位费我请客。”
“可以呀,好久不见面了,也挺想的。”李秀琴回答。
“那就一言为定。”石慧说。
“非常期待,一言为定。”
早饭刚刚吃完,李秀琴把石慧的邀请告诉了杨嘉尚,要杨嘉尚与她一起去。
“我们周六都有计划,要到澜沧江边训练,恐怕不能与你同去。”杨嘉尚回答。
“不是说已经有重大进展了吗?就让一路向东带着去呗,你来负责训练我。”李秀琴给杨家善出了个馊主意。
杨家尚惦量了一下,觉得李秀琴说的也不无道理。说到:“我商量一下,不过不能确定。”
“你不确定我确定。”说着,就自己跑去跟一路向东商量。
“一个女人就是一场戏。”杨嘉尚看着李秀琴,做了一个苦笑的表情。
没有想到一路向东提出了一个方案:“既然要去就大家一起去呗,豪华钓鱼场我们也去享受享受。”
杨嘉尚对这个提议始料不及,不过觉得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建议,就表示同意。
“联系石佳华,我们一起去。”一路向东对杨嘉尚说。
“您是领头的,您联系比较合适,最好能打一场比赛,互相交流交流。”杨嘉尚对一路向东说。
"大家想法怎么样“一路向东征求大家意见。
垂钓爱好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刺激,听见有新地方去都表示同意。
八位钓友在大寨河就已经互相留了联系电话。一路向东拨通了石佳华的电话,把下星期六来聚会的意思说给了石佳华。
石佳华战队已经发展到了八人,正愁没有机会进行一场实战演练,听见一路向东要来,就顺口说到:“哎呀呀,茶老板,我正要跟你们联系你就抢先了,你们能光临弊钓场是我的荣幸,我们顺便切磋切磋怎么样?”
“好呀,怎么个切磋法?”一路向东问到。
“这样吧,我现在有八个队员,我也知道你有九个人,我临时再找上一个,先把人凑够。具体比赛细节我考虑好之后跟你通报怎么样?”石佳华一副商量的口气。
“好的好的,客随主便,我静候佳音。”一路向东说。
石佳华说:“不过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有什么尽管直说。”一路向东回答。
“我们组队的目的是要跨地市出去比赛,队员的名字就不要像上次大寨河比赛一样用网名了,弄得获奖还要临时去搞实名制,所以我提议,下星期来我这里就大家都实名,我也想搞点小实惠给大家,免得到时候又产生不必要的手续。”石佳华说。
一路向东满口答应。“这个不难。就照石总说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