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满清入关
眼看崇祯皇帝悲惨死状,历代天子都情不自禁生出一股兔死狐悲的复杂心情。又见他最后遗言“无伤百姓”,众人只能恨铁不成钢骂上一句: “早干什么去了”千般言语,最终只化作一叹。
&34;这崇祯皇帝……当真可悲可恨又可叹!&34;
“空负壮志,奈何才疏”
不知不觉,水镜中白昼消散,夜幕笼罩大地。属于大明王朝的时代从此过去了。
当黎明再度到来,新的时代开启。
镜头自高处俯瞰,千山万水映入镜中,万里江山颜色尽改,有人似悲似愤地轻吟:
&34;高阁垂裳调鼎时,可怜天下有微词。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34;
一诗吟罢,大幕拉开。巍峨宫阙依旧,曾经属于朱由检的御座却换了新的主人。
李自成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万众苍生汇聚的洪流倾覆了大明江山,于是百姓的代言者李自成入主北京城。】【他并未忘记昔日对百姓的承诺。】
【自崇祯十五年起,李自成便打起了“均田免赋”的口号,而他也说到做到,打入北京城后,立刻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均田免征、平买平卖,以及追赃助饷。】
【均田即没收大明宗室与缙绅地主的庄田,由起义军士卒进行军屯,并发布公告,允许百姓夺回被地主兼并的土地。】
【平买平卖即公平交易。连小民的公平交易都要颁布政策,可见百姓之不易。】
【免征则是重中之重。大明百姓之所以起义正是因为忍受不了明王朝无休无止的加征,李自成推翻大明之后并未忘记初衷,宣布“三年免征”,抑或“五年免征”,在年份的问题上,不同史料记载有所不同。】
【既然不收百姓的钱粮,庞大的军饷又该从何处来李自成选择向大明宗室、太监与缙绅地主下手,于是有了追赃助饷。】
【昔日他们高高在上,开口闭口就是“苦一苦百姓”,而今起义军当家作主,既然不能委屈百姓,就只能苦一苦他们了。】
&34;均田免征追赃助饷来真的啊&34;
厉害了!汉高祖刘邦一口酒灌进肚子里差点呛住,眼睛瞪得滚圆: “玩这么大”李自成这一纸命令将会造成的后
果,身为开国天子的刘邦比任何人都清楚。
按理来说,新生的大顺政权理应安抚人心,不止百姓之心,还有缙绅之心。玩这么一出,岂不是等于革了缙绅地主的命既然如此,他们能为了自身利益背叛崇祯皇帝朱由检,又何妨再卖掉一个李自成
他似乎明白为何会是满清取代大明了。
【此令一出,前不久还喜迎王师的文武百官、阉宦贵戚,顿时一个个如丧考妣。】
【当初崇祠皇帝朱由俭百般请求,也只从这群哭穷的家伙手中抠出二十万捐款。而今李自成直接来硬的,不交钱就大刑伺候,竟然足足收获了七千万两白银!】
【不仅京师如此,天下处处皆然。在李自成的统治下,各地追赃助饷“蔚然成风”。一时间,天下各地缙绅地主都苦不堪言,对李自成这个新朝天子亦大失所望。】
【——没收大明宗室和太监的钱财也就罢了,这是胜利者的权利。连已经投靠大顺的缙绅地主也被追赃,未免太过分了。】
【在以农业为主的封建古代社会,掌握大部分生产资料的地主拥有举足轻重的力量,历代开国天子无不争取他们的支持,哪怕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也不例外。当然,皇权稳固之后的打压和限制也必不可少。】
【新朝天子开国,往往以轻徭薄赋拉拢百姓,只会对曾经坚决抵抗的地主下手,绝不会损害主动投诚的地主的利益。如李自成这般直接免征百姓钱粮,搜刮缙绅地主以养百姓,简直“惨无人道”,“令人发指”!】
【被触碰利益的缙绅地主出离地愤怒。】
【李自成在他们心中的形象,瞬间就从明太祖朱元璋一般的人物变成了上不得台面的草寇。他们满腹怨言,暗自冷笑。】
【——李自成出兵攻打北京以来,一路望风而降,莫非真以为自己是人心所向一介草寇走了天运就不知自己几斤几两!】
【——他们之所以抛弃大明那艘破船,跳上大顺这艘新船,是为了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而不是被“追赃助饷”,倾家荡产!】
【李自成的形象立刻从受尽歌功颂德的圣主,变成缙绅眼中“不得民心”的暴徒。】【——在这个时代,百姓不是“民”,掌握了生产资料和舆论的缙绅才是“民”!】
【尽管满腹怨言,李自成手中的大顺军队却是实打实的威胁,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只能暂时忍耐屈服,暗中等待时机。一双双眼睛在背后默默凝视李自成:等着吧,大顺倒行逆施、不得人心,必不长久!】
&34;……&34;镜中人这过于一针见血的评价,令历朝历代天子都陷入沉默。好家伙,仙人是懂得阴阳怪气的。这讽刺的腔调未免拿捏得太准了。
确实,在大明这些缙绅眼中,他们才是民,百姓连人都算不上,不过是草芥而已。缙绅版“与民争利”就是这么来的。
汉高祖刘邦则更确信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己的猜测了。他大叫一声: “哎,李自成不该这么急切啊!秋后算账这个道理,他难道不明白&34;
须知当下首要的任务是一统江山、抵御满清,那么便该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存在。心中有再多想法,日后再清算也不迟嘛。
明末缙绅地主作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李自成不能拉拢,就势必被满清拉拢了去,如此一来,大顺政权岂不是风雨飘摇指不定重演大明内忧外患、 &34;腹背受敌&34;的经历,最后步上大明王朝的后尘!
汉高祖刘邦明白这个道理,历朝历代天子同样明白,顿时对李自成的选择唏嘘不已。唏嘘之余,倒也有几分感佩。
至少这家伙是真的言出必行,没有辜负百姓的信任,实现了曾经对百姓的承诺!
历史上有多少起义领袖不过刚刚小有成就便忘了初心,由屠龙者成了新的恶龙
是以,李自成的所作所为在成熟政治家眼中固然十分天真,却尽得百姓之心。无论镜内镜外,无数百姓都为之欢呼。听闻免征,他们更是乐得手舞足蹈。
待听得被追赃助饷的缙绅地主暗中记恨、满腹怨言,百姓们顿时提起了一颗心。明朝末年的百姓尤其义愤填膺。
&34;有小人想暗中坏事,对付闯王&34;田间地头的百姓从仙人的语气中听出了几分不妙,忍不住纷纷挥起了手中的锄头。
“哪个敢害闯王,俺先和他们拼了!”
【不知不觉间,天下暗流涌动。】
【李自成对此一无所知。刚刚入主北京城的他有太多正事要办,忙得脚不沾地。】
【入城以来,又是接管大明中央机构;又是对明朝官僚进行甄别,或用或惩;又是安排人手接管地方行政,并派出军队稳定地方;又是抽调军队,为南下征讨张建忠
等割据势力、彻底一统天下做准备;还要拟定新朝政策法令,准备登基大典……摆在李自成面前的事务简直不要太多。】
【其中就包括派人招降吴三桂。】【吴三桂何许人也】【宁远总兵,平西伯,驻防山海关。】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大军进逼北京,崇祯下诏勤王,吴三桂率四万辽东军与八·九万关外汉民入关,与山海关总兵高第会合,按兵不动,坐观形势变化。】
【随着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未来天下谁主沉浮显然已经毫无疑问。当李自成派居庸关降将唐通前往山海关招降吴三桂与高第,二者欣然领命——这一日是三月二十二日,也是崇祯皇帝身死的第三天。】
【将山海关防务暂时交给唐通,吴三桂带上兵马向北京进发,准备接受新朝皇帝的封赏,谁知半
路上却惊闻噩耗——他留在北京的家人遭到了大顺军将领的冒犯。】
【其中内情后世已不可考,有说是吴三桂爱妾陈圆圆被刘忠敏所夺,也有说是吴三桂之父吴襄被刘忠敏拘押,追赃助饷……总之,收到消息的吴三桂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甚至怀疑李自成的召见是一场骗局,一旦入北京,性命难保!】
【他果断改变主意,率领兵马直奔山海关,来了一出闪电突袭,占领山海关。仅有八千兵马的唐通毫无防备,猝不及防遭袭,只能率残军撤往不远处的一片石。】
【一时间山海关地区人心惶惶,除了高第与一部分缙绅地主支持吴三桂,其他人都是惶恐不安,故云: “吴帅旋关日,文武尽辞行。士女争骇窜,农商互震惊。”】
【吴三桂叛变的消息传到北京,李自成震惊不已,他第一时间批评了刘宗敏的鲁莽行为,安抚吴三桂之父吴襄,并派人代吴襄书信一封,规劝吴三桂幡然醒悟。与此同时,他亲率大军,前往山海关平叛。】
【李自成甚至还带上了吴襄与崇祯皇帝那已经被封王封公的三个儿子,但凡吴三桂还挂念故主、孝顺生父,就不该与大顺为敌。倘若吴三桂油盐不进,带着大军前来的李自成不吝于动武,将之物理消灭!】
【而吴三桂选择了第二条路。】
【这令他的野心昭然于世——倘若他是因家人受到冒犯而一怒起兵,如今他全家老小的性命都在李自成手中,为何不肯接受大顺招揽反而执意与之相抗难道就不担心李自成将他全家老小杀了祭旗】
【民间广传的“冲冠一怒为红颜”,更是无稽之谈,平白令陈圆圆担了祸水之名。】
【事实就是,他和那些利益受到侵犯的缙绅地主一样,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自己。当大顺政权“追赃助饷”的消息传来,聪明如吴三桂,便在第一时间做出了选择。】
【他本想投靠大顺,封王拜侯。李自成的所作所为中透露出的倾向让吴三桂意识到,大顺给不了他想要的荣华富贵。或者说,李自成的承诺满足不了他的胃口。】
【相比之下,满清无疑能给出更多。】
【李自成大军尚未抵达,吴三桂已然派人联系上清廷摄政王多尔衮,达成协议。】
【他的选择改变了诸夏的命运。】
【他也因此成为民族的罪人。】
水镜之中,泛黄的书信轻轻飘起,将吴三桂厚颜无耻的嘴脸公布于天下:
[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一则国仇得报,一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如河山之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