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 第103章 忠义千古

第103章 忠义千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看完李隆基与李亨这对父子的行事,李世民总算知道安史之乱为何会被仙人着重提出,将之称为“惊天裂变”。

    ——不是安禄山多厉害,怪他对手太菜。——换作李世民的话,挥手即可剿灭之。

    然而李隆基这对父子却深深将大好局面败坏,当初应该对手握军权的地方节度使进行制约时,李隆基纵容无度毫不设防,而今平定叛乱需要倚仗武将之力,无论李隆基还是李亨,又不辨忠奸,一味猜忌。

    该提防时不提防,不该猜忌时瞎猜忌,就这样的货色,哪能好好治理大唐江山难怪叛乱一起就如野火燎原般扩散!

    当然了,相较于李隆基,李亨还算有救。要不是李隆基丢下这样一个烂摊子,生在太平年间的他做个守成天子当无问题。

    可安史之乱时的大唐,需要的是能够团结一切力量扫平叛贼,用最快的速度结束这一天,让大唐重新恢复安定的雄主!

    唉……时也命也!

    大唐没有大汉那样幸运,也强求不来。

    唐太宗李世民默默叹了一口气,没有能力穿越时空去力挽狂澜的他也只能做个看客,接受大唐即将由盛转衰的未来——

    【公元762年5月,唐玄宗李隆基与唐肃宗李亨父子双双去世,至死都不曾平定安史之乱。尤其是后者在位的短短六年,大唐都都笼罩在风雨飘摇的混乱中,外有叛军作乱,内有二圣相争。李隆基父子的无能、昏聩,他们不顾大局的争权夺利,猜忌功臣而决策失误,令本该被早早终结的安史之乱不仅绵延了数年之久,这场动荡造成的危害更是暴风般席卷大唐天下。】

    【幸运的是,大唐王朝终究国运未绝。】【上天不曾抛弃曾辉煌一时的大唐——】

    【李亨父子虽令人失望,无法消灭安史叛军,叛军这边却主动自我削弱送人头—掀起叛乱的安禄山死于其子安庆绪之手,安庆旭又死于史思明之手,成功上位为叛军首脑的史思明本有机会继续兴风作浪,威胁大唐国祚,却被其子史朝义所杀。而史朝义在叛军中的威望远不及其父,对大唐的威胁也是如此,公元763年,惨败于唐军之手的史朝义众叛亲离,自尽而死,持续了8年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

    铮——

    悲壮慷慨的击筑声突然响起,一道属于少年人的清朗歌声在每个人耳边飘荡,每一个音调都合着节拍,带着不

    尽肃杀之气。

    &34;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34;&3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34;

    【天下军民也不曾抛弃曾经高悬如日的大唐王朝。天子逃了,他们却没有。江山动荡之时,正是彼辈报效家国之日——】

    【于是,少负大才却入山修道的李泌主动出山为匡扶社稷而出谋划策。天下安则归隐,天下乱则入世;得帝王信任便全心托付为君尽忠,受奸臣排挤则洒然而去功成身退。历经四朝,三为帝师,两为卿相,活出了如范蠡、张良一般的传奇人生!】

    水镜之中,—幕幕画面浮现。

    首先是一位少年神童,年仅七岁的他在皇帝和宰相面前从容对诗:&34;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34;

    之后是稍长大一些、受天子李隆基赏识却因讥讽奸臣而被放逐的青年;并未灰心气馁,反而游历山河、爱上修仙问道的他;安史之乱爆发后,干里迢迢出山、奔赴灵武为李亨出谋划策的他;收复两京后,因谗言而受李亨猜忌于是主动归山修道的他;李亨之子唐代宗继位后,吐蕃入寇,天下动荡,再次入世匡扶社稷的他……

    一幕幕画面飘过,水镜中的少年神童不知不觉已经老去,最后的画面定格在滚滚长河之上,一叶翩舟顺水而流,天际一片浩白。身着道袍的老人负手而立,儒士与道士的气息融为一体,说不出的飘逸洒脱。

    风吹动袍袖,也将他的声音传递到远处。

    &34;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34;

    【于是,戎马半生的老将郭子仪不惜出生入死,一次又一次被皇帝忌惮而交还兵权解甲归田,国家有难时却一次又一次披甲上阵。 ”救火”三十年,其功冠大唐,其名留青史: “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这次出现在镜中的是众所周知的郭子仪。

    他的种种战绩早已在此前的盘点中出现,众人已是心知肚明。此时大家的焦点都落在郭子仪的青史评价上,简直大为震撼。

    &34;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34;,这

    个评价也未免太高了,古往今来有几人能达到

    倘若说李泌的一生让无数文人羡慕,那么郭子仪的事迹就令历朝历代的武将憧憬。

    古代名将难以善终,不是战死沙场,就是被君王“狡兔死,走狗烹”,看到水镜之中白发苍苍、八十寿终,被君王被尊为“尚父”的郭子仪,他们又是羡慕又是敬仰。

    &34;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以一己之力救江山与水火,封王拜将,若能活成郭子仪这般,死而无憾也!&34;

    武夫们一腔热血沸腾,人人心生向往。

    不过他们并不嫉妒郭子仪的待遇,毕竟这一切都是对方为大唐出生入死换来的。许多人自问若是处在郭子仪的位置上,即便有他的军事才能,也做不到像他那样周全,能在皇帝的猜忌下一次次自保,又能不计较皇帝的猜忌防备一次次披甲上阵。

    哪怕是宋朝那些看不起武夫的清高文士,面对郭子仪的事迹,也挑不出毛病来,唯有吹毛求疵:&34;郭子仪尽忠为国,实乃大唐柱石。可天下岂有第二个郭子仪&34;

    ——就差没明说我大宋的武夫都不可信。

    还好这样的人不多。经历了这么多期直播盘点洗礼,宋朝之灭亡还在眼前,如今平行时空的宋朝上下根深蒂固的思想早已发生动摇,大宋君臣更是个个警醒。重文轻武、武备松弛的局面已经开始发生改变。

    【于是,颜常山之舌及张睢阳之齿,与文天祥的《正气歌》一同名传千古——】

    话音落下,一袭水墨画的卷轴在水镜之中倏然展开,从上到下如同丝绸般铺展下来,行云流水般的字迹在卷轴上出现: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34;

    伴随着卷轴的铺展,那道女声和着节拍轻吟,一直念到这里,她的声音戛然而止。卷轴如水墨般消散,再次浮现的画面中,是一位身着儒衫、气质儒雅清正的文士。

    【颜杲卿,琅邪临沂人,秉性刚直,很有才干,他以荫受官,到天宝十四年,正好代理常山太守,由于安禄山身上有河北、河东采访使的

    官职,常山也在其管辖区。也就是说,他其实算是安禄山的下属。安禄山起兵造反后,不过一个月就攻陷东都洛阳,颜杲卿见势不妙,担心安禄山一路攻入潼关,危及大唐江山社稷,便与担任平原太守的堂弟颜真卿相约起义兵,暗中招募人手,互相配合断绝安禄山叛贼的归路,就可以暂时缓解叛军西侵之势。】

    【于是,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前真定令贾深、前内丘丞张通幽等人假装投降安禄山叛军。趁着安禄山留守常山的两员部将之一高邈有事前往幽州还未归来,颜杲卿传书请另一员叛军部将蒋钦凑入郡中议事。】

    【蒋钦凑毫无防备地入了城,宴席过后、醉醺醺之际,就被埋伏好的袁履谦等人砍了头。等高邈率数骑从幽州归来,便被颜杲卿派出的人马轻而易举拿下!】

    【就这样,常山重新变成了朝廷的地盘,等安禄山再次派人从东都而来,常山这边早已设下伏兵,一举擒获贼首何千年!】

    【蒋钦凑的头颅,高邈和何千年两员俘虏都被当作战利品送往长安,半路上经过太原,太原节度使王承业主动提出替他们上表情功,结果却冒领了这份功劳,上当的唐玄宗李隆基甚至封了他一个大将军。真相澄清后,颜杲卿等人才获得升职。】

    【——不过加官晋爵对他而言只是锦上添花,他一心一意招兵买马,扫平贼寇。于是大发檄文传谕河北诸郡,鼓吹哥舒翰三十万大军将出,号召河北诸郡杀掉叛军守将重归朝廷,竟有十五郡得以归复!】

    &34;这个颜杲卿有点东西啊……&34;

    水镜之前的一众将军都不禁为之而震惊。果然汉唐的文人以后是不可同日而语。李世民眼中露出激赏之色。

    “我大唐果然人才济济!”

    无论是李泌,还是郭子仪,抑或是这个颜杲卿,在他眼中都是不可多得的忠臣,既有忠义又有才干,李隆基父子绝不是无人可用,怎么就收拾不了安禄山叛军呢

    这些大唐的忠臣们表现得越是突出,反而衬托出大唐天子越是拉垮和离谱。——毕竟有那么多神队友都带不动啊!

    这又让李世民的欣赏迅速转为惋惜。

    ——可惜了这些一心为大唐的忠臣良将啊。又是日常想鲨李隆基的一天。

    【颜杲卿这一手操作直接让安禄山后院起火,河北可是他的基本盘,投向朝廷那还了得他连忙派大将史

    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渡河而还。】

    【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叛军,常山这边寡不敌众,坚持不过数日就被攻破城池。而在安禄山后院搞事的颜杲卿与常山太守袁履谦都被抓了起来,送往东都洛阳。归附朝廷的诸多郡县也纷纷被史思明夺回。】

    水镜之中,五花大绑的颜杲卿出现在安禄山面前,后者白胖的脸上凶相毕露,恶狠狠斥责道:“你当初是范阳户曹,是我向朝廷上奏让你当上判官,后来又任命你当代理常山太守,你究竟为何要背叛我&34;

    颜杲卿脸上毫无愧疚,反而用比安禄山更加愤怒的目光瞪向对方,他咬牙切齿:

    “我家世代是大唐之臣,只知忠君报国,就算当初是你上奏任命,又岂会随你造反更何况你当初不过是一小小牧羊羯奴,侥幸获得天子宠幸才成为节度使,天子有哪里对不起你才令你起兵造反&34;

    好家伙,这嘴真有点毒。开口就直戳安禄山最大的痛处,将他视同奴隶一般。最后一句反问更是使得安禄山哑口无言。

    “我要是安禄山,也得气坏了!”

    平平时空的大汉,冠军侯霍去病惊讶又欣赏: &34;骂得好!蛮夷胡种,蒙我汉儿之恩得入中原,还敢不知死活祸乱天下!&34;

    自从看到了后世那一桩桩中原被蛮夷入侵的事迹,蛮夷在他心中的仇恨刷出历史新高,年轻的冠军侯霍去病现在日日做梦都是到草原上驰骋,把匈奴部落一锅端。

    要不是大汉开战之前的种种准备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做好,他早就率军出发了。虽然还未出征,但霍去病已经给匈奴判了死刑,忍不住在心里琢磨起下一个目标。

    等匈奴部落被一锅端,下一个目标该先打哪里呢西域的蛮夷部落还挺多呢!还没等他美滋滋地幻想着征服哪些部落,水镜中出现的画面让他的脸色阴沉下来。

    只见安禄山勃然大怒,下面将颜杲卿绑在天津桥柱上,以酷刑将其四肢骨节支解,而颜杲卿毫不屈服,一直大骂安禄山。后者割其舌,冷笑着问: “还能骂吗”

    水镜之中,早已拒绝的颜杲卿仍然死死瞪大了愤怒的双眼,喷火一般注视着笑嘻嘻的安禄山,让后者的笑容都变得索然。

    br />

    水镜之外,望着这一幕的大唐君臣都出离地愤怒了:&34;安禄山,你真该死啊!&34;

    大唐天宝年间,颜家人集体血压升高,无论老人还是女人,都恨不能生啖安禄山的血肉。颜杲卿不在乎自己的死——为国捐躯,死得其所——但看到袁履谦还有年幼的侄子和儿子都被如此残忍杀害,他顿时一阵心绞,心中悲痛难以自抑。

    ”是阿耶连累你们了!&34;

    一把抱住懵懂的幼子,他就听见向来温柔贤淑的妻子恨声开口,语气里杀气腾腾: &34;……夫君陛下宣告天下,半月后于长安街头处型安禄山,不妨同往&34;

    他迟疑一瞬便点头: “好,我们一起去。”

    不亲眼看着这个乱臣贼子授首,他心中之郁愤难以发泄。

    尽管深知当今大唐天子李隆基同样罪孽深重,即便杀了安禄山,只要昏君当道,将来的天下依旧有可能动乱。但既为人臣,无可奈何,只能时时刻刻关注天子动向,以水镜中那位昏君李隆基作为参照物,但凡发现天子有昏君倾向,他便上书劝谏。

    想必打算这样做的人也绝不止他一人。大唐宗室更是虎视眈眈,盯着陛下呢。

    据说如今皇宫的歌舞都停了,什么沉迷梨园、强抢儿媳宠幸贵妃、任用佞臣不听忠言……这些错误通通不能再犯!否则的话,从宗室到大臣到士卒百姓必然会联起手来,推选新君,对李隆基取而代之。

    ——毕竟谁也不想再经历“安史之乱”!

    相较于大唐,其他朝代所在的平行时空虽有激愤,却因为相隔遥远而渐渐平息。

    对于这世上的百姓而言,活着已是不易,既然安史之乱发生在与他们无关的时代,不影响他们的生活,也就没什么好担心。还不如更实际一点担心家里粮食耗尽,再不想办法挣点粮食回家,就得卖儿卖女。很多老百姓甚至连看直播的时间都没有。

    而家境殷实的富贵人家子弟倒是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痛批安禄山,颂赞颜杲卿。

    &34;壮哉颜常山!忠义千秋!&34;也有人举杯祭酒,又好奇, &34;却不知张雎阳又是何等英雄豪杰,做下了怎样了不得的事迹!&34;

    他们的好奇心很快就得到了满足——

    【张巡,邓州南阳人。 ”

    博通群书,晓战阵法”,进士及弟。当初他由太子通事舍人出京任职清河令,治绩最佳,任满十年回京时,宰相杨国忠权倾一时,炙手可热,有人劝他去见杨国忠,获得后者赏识就能得到重用,却被张巡拒绝。于是他被任命为真源令,张巡依旧干得很出色。】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已经起兵,李隆基弃都而逃,叛军将领张通晤攻陷宋、曹等州,谯郡太守杨万石不仅自个儿投降,还逼张巡担任长史,前往西边迎接叛军。】

    【张巡哪能受得了这委屈,他在老子祠前哭了一通,二话不说就起兵讨贼,带着千余追随者与单父尉贾贲会合,合并两千人,就这样出发了。当时雍丘令令狐潮举县投降叛军,将击败的淮阳军关押在县中,暂时出城,结果被关押的囚徒暴动,反过来杀掉了城守,迎张巡等人入城。等令狐潮回来,顿时大惊——好家伙,我那么大一座县城呢怎么被人给占了】

    【气愤的令狐潮当即率军攻向雍丘,贾贲当场战死,而张巡浴血奋战,身受数创而不顾,仅仅一战便获得众多将士信服。】

    【一战不成的令狐潮又率万人来攻,张巡却分出千人守城,自己率领剩下的人出城,身先士卒,

    冲击令狐潮大军。第二日依旧如此,派人严守城墙的同时,他不断伺机出击,对令狐朝军队进行打击。短短六旬,大小数百战,直接打得令狐朝崩溃败走,张巡一路追杀,险些将人抓获!】

    【就这样,被围四月,贼军数万,而张巡麾下不过千余,却每战皆克,他的惊人战绩获得河南节度使赏识,命他为先锋。】

    【不久后,济阴太守高承义举郡叛乱,河南节度使引兵东走,张巡却被叛军将领杨朝宗断绝了运输粮草的路,只能率军前往睢阳,与睢阳太守许运等人会兵一处。】

    【至德二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派出大将尹子琦,率同罗、突厥、奚劲兵与杨朝宗会合,一共十多万人,大举攻向睢阳,最终将睢阳城团团包围!】

    【作为江淮运输路线上的重要节点,一旦军营被破,后果将不堪设想!倘若真让叛军长驱直下,大唐社稷恐怕岌岌可危!】

    【——&34;城在人在!城亡人亡!&34;】【这一刻,睢阳城上下众志成城。】

    【睢阳被围时,唐肃宗李亨正因安禄山之死而意气风发,誓要收复两京,却不知他们的一切胜果都有睢阳居民一份功劳

    。】

    【而作为最大功臣的睢阳居民,却并未获得应有的待遇。被围半年,形同孤城,周围唐军尽皆坐观,竟无一支前往相救!】

    虚幻的地图上,出现不同的地点和人名。临淮:贺兰进明。彭城:许叔冀、尚衡。

    【——张巡麾下的南霁云连夜出城,向重兵驻扎临准的贺兰进明求援,贺兰进明却毫无反应,南霁云悲愤之下直接咬断指头,向贺兰进明放了狠话,郁郁而回!】

    ——好家伙,突然被标记在地图上的三个人当场社会性死亡,难以想象如今天下百姓该如何唾骂他们见死不救的行为!

    社会性死亡还是轻的,谁知是否有更严重的惩罚天机现世的当下,一旦有人被曝光未来恶行,即便朝廷不加惩罚,也不免有义愤填膺的游侠激愤之下行那刺杀之举!突然背上了未来一口黑锅的三人面如锅底,坠坠不安地看向镜中的睢阳城。

    他们只能祈祷睢阳坚持久一点,城破之时早已收复两京,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这一眼看去,他们的心顿时凉透了。

    水镜之前,无数人咬紧牙关,一股冰凉的寒意从头顶一路传到脚跟,一阵又一阵的颤抖从小指头开始顺着胳膊向上蔓延。

    不知何时,他们的声音也在颤抖。

    “吃、吃人了&34;

    他们看见城中粮尽,易子而食;张睢举刀,杀妾为粮;他们看见城中女子尽数被抓,沦为粮食;女子吃绝,又以男夫老小继之…安史之乱中最大的惨剧在众人眼前上演,让所有人的声音都卡在了嗓子里,只能呆呆盯着眼前那行血红的小字。

    【——史书记载:所食人口二三万。】

    从武德、贞观到天宝,平行时空的大唐百姓,尤其是睢阳百姓,陷入死般的沉默。

    【同类相食,践踏了人伦底线。但若不是被逼到绝境,谁会做此令人发指之举】

    【——睢城一城沦为地狱,却令大唐无数郡县不至于沦为地狱。这份天大的恩情,如何能报这份天大的罪孽,谁人担之这份天大的仇恨,又该向何人发泄】

    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物历历代平行时空,一位又一位帝王,几乎发出了异口同声的声音。

    王公大臣,贩夫走卒,即便是地位最卑贱的奴隶,都不能接受人类

    的生命这样消逝,无数人的怒吼仿佛融合在一起。

    &34;——唐玄宗李隆基,万死难赎其罪!“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