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 第58章 大明终始

第58章 大明终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太监独有的阴柔嗓音在每个人耳边响起,只见水镜之中飞快闪过一幕又一幕自影视剧中剪辑出来的画面,无一例外都是太监摊开一卷明黄色的圣旨,正在宣读。

    【————这是后世无数古装剧中常见的画面,每当太监宣读皇帝圣旨之时,总会以这八个字开头,以至于不了解历史的人甚至误以为历朝圣旨的开头格式一贯如此。然而这其实是明太:祖朱元璋开的头。】

    嗯?

    这位明太·祖居然喜欢这个调调的吗?

    秦始皇赢政怔了怔。

    他以为自己创造出皇帝这个词已经很独特。没想到朱元璋还喜欢把天命挂在圣旨开头,岂不是时时都在夸自己乃天命所钟?论厚脸皮自我吹捧,他好像输了啊!

    朱元璋本人倒是很淡定。

    他能从一个平民走到今日,说是天命之子也不为过吧?否则,难道要他告诉天下百姓:只要向我学,皇帝轮流做?

    只不过,仙人的语气好似并不赞成?

    事实证明,这并非他的错觉——

    【华夏历代开国皇帝,都喜欢对自己进行种种神化,宣扬一番&34;天命在我&34;的思想。这并非朱元璋所首创。只不过,唯有他喜欢时时将天命挂在嘴边,穷尽一切手段渲染,甚至不惜否定自己前半生的奋斗。】

    【公元1367年,朱元璋出兵北伐,同时发布了一道著名的檄文——】

    【檄文开篇就开宗明义,提出华夷之别,强调自古以来都是中原皇帝治理天下,而夷狄居外奉中原为主,“未闻以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也”。又说蒙元能入主中原,与其他无关,只因“此乃天授”。而“胡虎百年之国运”,现在“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他又对北方替元朝卖命的汉人豪强一顿痛骂,说他们&34;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虎禽兽之名&34; !那么,首倡天下、奋起反抗蒙元的红巾军在他看来又如何呢?——朱元璋只简简单单用了&34;妖人”二字概括,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也曾是妖人的一员。而替元朝剿灭了红巾妖人的北方豪强,则是“生民之巨害,皆非华夏之主也”。】

    r />

    看到水镜中浮现出的黑色字迹,汉高祖刘邦不由一乐:

    ·这位后回的木家室市·国是与力士·

    搅中存现出的重点于过,又同在对外下由“小

    契,死的都能说成活的!”

    他完全能猜到这封檄文后面会怎么写,无非就是贬低所有人,单独抬高自己,顺便收买人心,把能拉拢的全部拉拢过来。

    刘邦还不忘和吕雉打赌:“不妨猜一猜后续如何写,看我们谁的想法更接近。倘若我赢了,皇后你须得亲自为我斟茶。”

    吕雉看他一眼,用轻飘飘的口吻打出暴击:“总不会是‘分我一杯羹’。”

    【元朝政府纲常败坏,北方豪强数典忘祖,红巾军只是作乱天下的妖人,既然如此,注定要救济斯民的圣人又是谁呢?】

    【————当然就是他朱元璋啦!】

    水镜之中,一卷长长的檄文展露出来。逐渐显露出最后被重点标黑的段落————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

    【最后,他还不忘争取其他少数民族,表示: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之人,但只要知礼义,愿为臣民,他就一视同仁。】

    【————就这样,这篇花团锦簇的檄文,几乎拉拢了蒙古贵族与元廷高层之外的所有人,朱元璋最终一统天下顺理成章。】

    【读完此文,直让人对这位大明开国皇帝高超的政治手腕拍案叫绝,但封建帝王的冷酷无耻,在字句之间亦是如此分明。】

    【——将红巾军打为妖人,于是自己前半生身为红巾的事实也好像一笔勾销。红巾军要杀尽不平,他却只要愿意臣服者都一视同仁包容,可不就人人欢欣鼓舞吗?】

    “果然如此!”尽管已经猜到朱元璋大概会如何说,但秦始皇赢政还是有些失望,帝王心术他当然也懂,朱元璋为何要否定红巾军,他亦是心知吐明,却终究有些失望,以为此举失于磊落,“堂堂正正打天下,又何必讳言红巾之事?若有人以此为借口来争夺天下,打服他就是了。”

    汉武帝刘彻倒是觉得无所谓:&34;若是能因此加快北伐步伐,倒也不无不可!&34;

    >反正皇帝嘛,最擅长的就是翻脸无情,出尔反尔。刘彻本人更是个中之人。

    更何况,若是承认红巾军,当初的朱元璋可是韩宋之臣,哪怕韩宋已经后继无人,名分上的压制也不得不考虑……

    大明洪武年间。

    “咱当初可没有起义的意思

    无人敢说话,所有人恨不得堵上耳朵

    唯有朱元璋还在白欺取人

    &34;的px白起x危只是实在活不下去了……”

    一干臣子连连点头:“啊对对对。此陛下之所以有天命也!”您一点儿都没想过要起义造反,但是天命选中了您啊!

    嘴上吹捧着,他们的耳朵悄悄竖起。钱少事多老板疯,只能听点八卦混日子啦——

    【倘若说此处还能算是权宜之计,为了当上皇帝一统天下嘛,说点瞎话不寒豫!】

    【毕竟在北伐之前,他还有数次与元朝“通好”的“前科”,张士诚与元军在高邮大战,而他救援完六合,还要主动把战利品还给元军,只为了后者不要来进攻呢。不仅是朱元璋,元末的割据势力,谁没和元朝眉来眼去过?一切都是权宜之计嘛。】

    【然而登基之后,朱元璋的言行就过于离谱了——先是对元朝一顿夸,说屠城的成吉思汗&34;功德在人&34;。又立帝王庙,秦始皇和隋文帝都没资格进去,忽必烈进了。他还说&34;朕本农家,乐生于有元之世&34;,说元亡是因天命已失,&34;天怒人怨,盗贼蜂起,群雄角逐,窃据州郡&34;。他不得已之下才起兵东征西讨,而当他发展到鼎盛之时,这天下已经不属于元朝了。所以呢,他是大大的顺民,不是造元朝的反,是从那些造反的盗贼手中夺回了天下,即“朕取天下于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

    【类似的话,朱元璋反复地说,反复地讲,反复地讲给天下人听,仿佛要给所有人洗脑。在他口中,红巾军是&34;以妖言惑众,不能上顺天意、下顺民心,是用自底灭亡&34;,而他自己原本是老者实实的大元农民,结果红巾军乱兵四起,害得他无法再过安生日子,逼不得已之下这才托身于行伍。他绝对不是有意图谋天下,只是万万没想到天命在我————&34;岂非朕无心于天下而以救民为心,故天特命之乎?”】

    听到这里,汉高祖刘邦也不和吕雉打赌了,这对夫妻齐

    齐露出荒唐之色。

    刘邦搓了搓牙花子:“何必呢?朕虽说是斩白蛇起义,只给自己小小润色了一二,却不曾编出如此离谱的谎话来呀?”

    吕雉突然觉得死鬼老公顺眼了一丢丢。至少在某些方面,刘邦还没那么离谱。

    &34;此人是如何发家的,天下谁人不知?偏要说逼不得已入伍,从始至终不曾想过要造前朝的反,反而是从其他作乱天下的人手中收复江山————难道要邦蒙元朝廷给他领一枚大元忠臣令?”

    唐太宗李世民也觉得很离谱。

    ————汉朝会骂暴秦,唐朝把隋炀帝骂出了屎,这都属于历朝历代的常规操作。从未听说过有开国皇帝对前朝大夸特夸,反复表示自己当初是个顺民的。就好像,大元和大明相亲相爱,起义军都是乱党似的。

    红巾军若是知道,也只能打出表情包:……终究是错付了。

    【给自己包装天命很正常,但反复强调自己绝对不是起义造反,将起义军打为妖人,连同自己的前半生都一并否定,这样的矫枉过正,就实在太扭曲太可笑了。】

    【同样是布衣出身的刘邦,当上皇帝之后何曾对陈胜如此丑化污蔑?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之中,对这位首倡起义者不无褒扬,而西汉一朝自刘邦起,都对陈胜予以血食祭祀,直到王莽算汉才告终。】

    【更别提反复强调自己绝对没有造前朝的反。哪朝哪代的帝王不是大大方方表示自己天命在身,这才能推翻残暴的前朝?唯有朱元璋,非要说自己从来没造前朝的反,是从天下群雄手中夺取的天下。】

    【———要说朱元璋真的多喜欢元朝,只看他八次北伐赶尽杀绝,就知道完全不存在的。之所以如此,无非自身起于草莽,造反得了天下,便担心后来者有样学样。】

    【正因如此,朱元璋还在《御制大诰》中语重心长地告诫百姓:从汉朝到现在,总有一些人不肯过太平日子非要造反作乱(指陈胜等首倡起义者),结果最后下场如何?”———身死,姓氏俱灭者多矣。”又昧着良心,完全不顾父母兄长之死,说当初元朝承平时,大家过得都是好日子,“虽至贫者,尽其家之所有,贫有贫乐”。然后,最经典的一段话来了—————】

    “纵然所供不足,或遇雨水愆期,虫蝗并作,并淫雨涝而不收,饥懂并臻,间有缺食而死者,终非兵刃之死。设使被兵所逼,仓惶投崖,

    趋火赴渊而殁,观其窘于衣食而死者,岂不优游自尽者乎!”

    【朱元璋大声对百姓们说:你们看,造反作乱刀兵加身,最后死得老惨老惨了,就算是衣食不足饿死,也比这好多了吧?】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说这话的人应该摸一摸良心,看看当初自己的父母是怎么死的,自己又是为什么起义造反的————哦,朱元璋表示,他才没有造反呢。】

    【为此,他还整了一套&34;殿兴有福&34;的理论出来,大概就是说,带头造反破坏天下太平的人注定不得好死,后面造反的“殿兴者”只是不得已起兵收拾被祸乱的天下而已。所以“殃归首乱,福在殿兴”。】

    【————屠龙者终成恶龙,诚哉斯言!】

    朱元璋神情恍惚,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

    他似乎又想起了当年那段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日子,兄弟几人跪在地主家门口苦苦哀求,却被冷酷无情拒之门外,连为父母葬身的些许钱财都借不到。好不容易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有了一块地埋葬父母兄长,又遇到大水,几乎将坟墓冲垮。

    他在狂风暴雨之中也曾仰望苍天,问老天爷为何不给他们这些小民活路;他在乞讨化缘的路上,也曾看遍无数的悲剧……

    当年红巾起义点燃天下,他也曾那样兴奋,那样满怀激情地投奔郭子兴,也曾暗暗发誓出人头地,要将天下欺压百姓的地主豪绅通通消灭,要让悲剧不再重演……

    是什么时候开始,就对这段过往讳莫如深,连当初的龙凤年号也不肯提起分毫?

    是因为随着自己越走越高,走上统治者的地位,才发现脚下的蚁民如此可怕,他们的力量能掀翻元朝,也能掀翻自己吗?

    所以,他干方百计抹除那段过去,希望所有百姓永远都不会意识到自己拥有如此可怕的力量,他的江山能万世永固……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当年的热血青年已经变成了老辣深沉的帝王。

    唯有高悬的水镜仿佛亘古不灭———

    【为了朱家江山永固,除了反复宣扬天命论,反复宣扬造反绝不可取,反复否定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末起义军,将他们打为天下的祸乱之源,朱元璋还想尽办法推行“忠君”思想—————】

    【他不仅将儒家的三纲五常奉为圭臬,要求天下人严格遵守礼法,连百姓穿

    什么颜色的衣服都要按照礼法规定的等级制度来,还因为《孟子》一书涉及&34;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仇雠&34;等思想,被他认为此非臣子所言,而将孟子踢出文庙。尽管后来因为臣子死谏而收回成命,他却对《孟子》一书进行了删节,将他认为有问题的思想言论通通删除干净。】

    【夺取天下之前,他对刘伯温等曾经出仕元朝的儒士礼遇备至,当上皇帝之后,他立刻翻脸无情,责备他们&34;不守臣节&34;。】

    【——洪武三年四月,元顺帝病逝。五月,李文忠攻克应昌,逐走元嗣主爱猷识里达腊,得知消息的百官欢欣雀跃,都来恭贺朱元璋。结果朱元璋对刘伯温等人来了一句:“尔本元臣,今日之捷,尔不当贺也。”不仅如此,他还张榜告知天下:“凡北方捷至,尝仕元者不许称贺。”】

    【————这简直是极致的阴阳怪气加羞辱。难以想象刘伯温等人当时的心情!】

    【搞笑的是,当朱元璋在天下广招贤士,有人宁肯断指也不肯出仕,他却不表彰其忠诚于元朝,而是恼羞成怒杀人抄家!】

    看到这里,大明群臣的心情都很复杂。

    尤其是曾经在元朝出仕,后来追随朱元璋的刘伯温,心中莫名涌起了一股委屈。

    ——是,他选择朱元璋固然是认为对方有成就霸业的潜力。但当初不也是朱元璋礼贤下士,对他千般许诺万般邀请的吗?

    ——追人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骗到手了就翻脸无情。过河拆桥都没有这么无耻!

    告病在家的刘伯温简直满腹怨念。

    【为了明刑】弼教,自洪武十八年起,朱元璋特意编撰了一部推行天下的《御制大诰》,前后四编。】

    【初编内容针对贪官污吏,用生动的事例发出了血淋淋的警告,一旦他们敢违法乱纪,下场惨不忍睹。二编内容针对不服管教的“刁民”——朱元璋将百姓分为士农工商,令其各司其职,而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逸夫”,就是他重点针对的对象,是注定要作乱的“刁民”。三编内容再次对所有官吏百姓作出告诫,表示朕实在太难了,想尽办法劝你们都不听,就别怪朕大开杀戒。最后一编,针对的是武将。朱元璋在其中破口大骂大明的武将们飞扬跋扈,欺压底层士卒,种种行径令人发指,不收敛就小心他清算了。】

    【只要翻开《大诰》,仿佛大明天下

    就没有一个好人,文官贪污,武将跋扈,百姓奸滑,而朱元璋宛如一个苦口婆心的老父亲,教化不成,最后只能举起屠刀。】

    【后世的普通人看到都只能悲瑟发抖。】

    【怎么说呢?贪官污吏该杀,跋扈武将该死,最无辜的大概是同样被判死刑的无业游民吧?明太:祖朱元璋治下,人人都要学习《大诰》,人人都要干活,不允许有一个闲人,民间百姓的日子便如一滩死水。】

    【这么说或许不直观,不妨来一场人生模拟游戏:《假如穿越到洪武二十年》。】

    伴随着一阵轻快的游戏音,水镜之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文字模拟游戏界面。

    平行时空的众人全都愣住了。

    这是什么?

    有人好奇地伸手戳了上去。

    【一周目:你穿越了,你的父母都是农民,来自后世的你完全不会干农活,也不想干农活,你很好奇古代的生活,四处闲逛,结果农夫不允许离开一里之地。你才不要种田呢,游手好闲没几天,你被官府抓住,以“逸夫”的身份,被判处死刑。】

    【二周目:重生的你知道了,无业游民没有生存权。你假装要经商,在本地开了路引,这才顺利离开———你拿着路引来到外地,却被人发现根本没有带货物,你又被当作无业游民抓起来,被杀/被流放。】

    【三周目:这个世界有点危险,你决定弄清楚情况之前还是先老老实实种田。你跟着父母学种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辛苦苦一年,终于收获时,你又被抓了——原来是因为你们家隔壁有一个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皇帝规定,一里之间,百户之内,出现这种人,里甲和邻里亲戚如果视而不见,通通都要被流放到塞外去。】

    【四周目:你汲取教训,把附近所有人家的情况都摸得清清楚楚,包括他们家有几口人,分别做什么营生————其实互相知根知底也是皇帝规定过的,土著都很清楚,只是你死了三次才知道——这回好了,你觉得没问题了。然而你依旧被抓了。原来,你家隔壁有一个经商的人,出门两年没回来,音信全无。身为邻居的你本来应该有所察觉,第一时间询问。结果你没有尽到职责,所以要连你一起追究责任。】

    【五周目:有外地人来经商带着路引却没有货物,结果当地坊厢村店却不曾捉拿,恰好又是“邻里”的你,同样被治罪。】

    【六周

    目:你觉得当百姓太危险了,发奋学习考科举入朝为官,忽有一日朝中出了大案,尽管你跟那位贪污受贿的官员毫无往来,然而一堆乱七八糟的关系扯下来,你也被卷入其中,到菜市场上砍了头。】

    【七周目:你觉得当百姓和当官都很危险,不如就留在当地做个小吏。这日子果然一下子好过起来了。上官不管事,百姓敬你如神,你忍不住越来越膨胀,贪污受贿作威作福……这一天,你突然醒来,发现自己被百姓绑起来送进了京城,皇帝一声令下,剥皮萱草套餐你值得拥有!】

    【八周目:上一次的死亡给你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你终于找到了这个游戏的充值键,疯狂氮金,成功获得一个藩王身份。噫,你好了!蓬王的生活太美好了!惨烈的死法让你心理变态,做出种种惨无人道之事。但哪怕你欺压良民,无恶不作,被推出去受死的也是王妃,而你只是损失了一点头发而已。你快乐到飞起——好耶,终于掌握了游戏通关攻略!】

    不知不觉,仿佛有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在天地之间耸立,将每一个人都笼罩在其中。

    最底层的百姓挣扎求活,而金字塔的上层,无论皇帝、藩王,还是官员,但凡有人做出一点小小的动作,都会对下层造成准以言喻的影响。可能皇帝只是跺了跺脚,力量传导下去就让百姓死伤无数…

    “?????”

    汉武帝刘彻打出一排问号。

    “人生模拟游戏原来是这个意思……果然够直白,够刁钻,也够辛辣!”

    &34;嘶……&34;他琢磨琢磨,幸灾乐祸道,&34;不知那大明天子受不受得住这份看重!&34;

    ——是的,尽管仙人的话似乎全都是辛酸的讽刺,但刘彻以为这本就是一种看重。语气中甚至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刘彻越琢磨越像是这回事。

    ……大约就是,看不上的窝囊废皇帝,讽刺三两句就完了,都懒得浪费口水长篇大论,譬如之前那位北宋太宗赵光义。

    ……而这大明天子朱元璋,只凭他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功绩,便足已名垂干古。或许在仙人看来,他本可以做得更好?

    但按照这个思路来看的话,自己岂不是属于不被看重的那一类?这必不可能!

    汉武帝刘彻驱散这个念头,继续目光灼灼盯向水镜,还是看大明天子的笑话

    好了。

    【一个贫民,因食不果腹而毅然参加起义,经过一路风风雨雨,最终驱除胡虏,恢复中华,这是何等荡气回肠的传奇!】

    【后世之人每读之,如何不心驰神往?】

    【然而,成为天子的朱元璋,却毅然背弃了自己的前半生,背弃了红巾军,背弃了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功臣,背弃了曾经的阶级,可能唯一没有背弃的,就是他对贪官污吏的痛恨。在他极端的“家天下”思想之下,嫔妃宫女,只是殉葬的工具人,满朝官吏,不过是替他饲养蜜蜂的养蜂人。而天下百姓,就是他蜂巢之中的蜜蜂。】

    【蜜蜂不需要思想,只要安安分分各司其职,定期提供蜂蜜;养蜂人也别想搞任何小动作,只能老老实实饲养蜜蜂,一旦乱伸手,就要受到“天罚”。至于他自己,当然也要尽到主人的责任,让蜂巢中的蜜蜂茁壮成长,能提供的蜂蜜也越来越多。至于他的儿子们,因为一时贫玩或好奇,弄死几只蜜蜂偷几勺蜜,当然随他去啦。】

    【基于如此朴素的思想,朱元璋惩治贪腐薹不留情,同时休养生息,与民便利。他兴社学,建立养济院等社会福利机构。禁止庶民之家蓄奴,公侯之家最多也只能续养奴仆20人,同时废除佃农制度,甚至下旨让佃农在地主面前只以兄弟相称……】

    【对可能作乱的刁民,以及所有贪官污吏,他有多么刻薄无情;对于那些老老实实当蜜蜂的良民,他就有多么温情脉脉。】

    【不得不说,站在后世的视角上,朱元璋毫无疑问是一位极度专·制与自私的封建帝王。在他治下的百姓宛如一群任劳任怨的工蚁,从出生就被决定了未来的一生,不允许做出任何可能扰乱秩序的行为。】

    【但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才经历过乱世的他们,不用再担心战乱之苦,不用作为底层汉民受蒙古贵族的欺压,能够有几亩薄田养家糊口,还有一位肯很施辣手惩治贪官污吏的天子,就已经知足了吧?】

    【当然,历史人物终究有他们的时代局限性,朱元璋许多令后人诟病的政策,包括殉葬制度,路引制、籍没制、军户制、藩王守边等等等,其实都来自于元朝。】

    【——当初元朝凭借强大的军事能力一举摧毁了文治顶峰的宋朝,使文明倒退为野蛮。明朝在元未的废墟上建立,生在元朝长在元朝的朱元璋,所建设出来的大明王朝,必然也在方方面面受到元朝的影响,不可能画风突变为千年前的汉唐

    之风。这并非他的过错,而是时代造就的遗憾。】

    【以至于后世之人每每回顾历史,便忍不住喘嘘:当大明在儒家的三纲五常之下越走越偏,大洋彼岸的西方诸国,却走上了思想启蒙文艺复兴之路;当华夏还在封建王朝的治乱循环中打转之时,大洋彼岸的西方诸国,已经远渡重洋殖民全球!】

    “大洋彼岸的西方诸国?!”

    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的朱元璋猛然抬起头。

    ……突然警觉!

    “殖民全球是什么意思?”

    “难道西方又有异族崛起?我大明若不努力奋进,便会落得南宋的下场?”刚刚结束蒙元统治的他对这类事情特别敏感。

    顾不得再想那么多,朱元璋第一时间对太子朱标开口:“标儿你记住,大明万万不可重蹈南宋覆辙!海外西方是吧?迟早有一日,咱大明的战舰也要出海远航!”

    【朱元璋想尽种种办法希望杜绝百姓起义造反,但明朝最终还是亡于农民起义。而取代它的,是一个更落后也更野蛮的异族王朝,在闭关锁国之中将华夏一举推入了深渊!尽管这似乎不是大明的锅,但后人依旧忍不住想,倘使明太祖朱元璋一开始为大明定下更开放的基调,而不是在程朱理学的死胡同中自缚手脚;倘使大明能更加注重科技的发展,更加注重海洋的主权,不一味推崇复古,而是致力于探索未知,后世的黑暗与屈辱是否不会发生?诸夏是否会走向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而这一切终究只是一场空想罢了。】

    【无论如何,在蒙元统治中原的黑暗时代,是朱元璋以布衣之身起义,最终建立了后世人眼中“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为神州万万百姓重新带来希望与光明!】

    【——他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事迹,直到数百年之后,九州板荡、华夏沦亡的时代,仍激励着后来者奋斗终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