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刘备!重振汉室,从纳妾开始 > 30:耕战分离!去常山(求鲜花!求评价!)

30:耕战分离!去常山(求鲜花!求评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转眼几日。

    便到了年关。

    刘府上上下下均是欢天喜地。

    不仅是刘备大手笔的打赏,还是蔡琰,与貂蝉两位夫人前后为刘备诞下一子,均是值得庆贺之事。

    大过年的。

    汇聚在慈善广场上的人,也越来越多。

    他们大多都是流落在外,无家可归的穷苦百姓,有的是想南下寻亲,也有的想要去世家大族那里讨生活。

    过年当日。

    刘备带着已经可以自由活动的蔡琰,以及乔氏,黄舞蝶等女,以及关羽,张飞等前来施粥,发放过冬物资。

    广场内外的百姓,均是夸赞刘备仁德无双,当世圣人。

    这一句。

    那一句的。

    很快就连成片。

    一时间。

    山呼海啸。

    就连数里之外的洛阳城内,也听得到。

    不少百姓,士人不用听就知道是刘备在施粥,救济,有人对此夸赞刘备,也有人抨击刘备。

    甚至还有士人觉得刘备愚蠢至极,居然接济这些贱民。

    基本上。

    洛阳城内的中上层,都鄙夷,甚至不喜刘备这个做法。

    但是底层的百姓,却对刘备歌功颂德。

    广场上。

    刘备带着蔡琰发放过冬的物资,如一些木炭,粮食等等。

    蔡琰也乐在其中。

    觉得这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刘裕祈福。

    “夫君,洛阳城外都有这么多流民,那大汉其他州郡岂不是?”

    蔡琰有些累了,依靠在刘备身边休息,望着眼前这些骨瘦如柴,身上单薄的百姓们于心不忍。

    “文姬你认为呢?”

    刘备不置可否。

    这件事情。

    洛阳里的权贵知道。

    九州官员自然是知道的。

    可他们对此,都是视若无睹,并不在意。

    只要自家繁荣富贵,天下百姓兴亡与他们无关,甚至还要趁机在榨干一下这些轻贱的百姓。

    “夫君……”

    蔡琰心中不忍,忧心忡忡。

    “夫人不必担心这些,夫君自有打算。”

    刘备安抚着蔡琰。

    这座大汉朝已经烂掉了。

    自上而下。

    从皇兄汉灵帝开始,再到张让,赵忠之流。

    甚至朝廷三公九卿都在世家大族的手中,以及买卖关系上来的人手上,根本没有多少治世之才。

    想要重塑大汉。

    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破不立。

    “夫人,你且先回去休息吧。”

    刘备让家奴护送蔡琰回去,自己则是喊来高顺。

    “主公。”

    高顺龙行虎步而来,面色沉凝。

    他亦是贫苦人出生,面对此情此景,心中哀怨,只能尽自己所有帮助刘备去接济这些难民。

    “高顺,本王知你有练兵之能,且当世绝无仅有,本王便令你从这流民之中挑选出八百青壮,训练一营,你觉得如何?”

    刘备心中早有盘算。

    在招募到高顺之后,就有计划。

    可后续并没找到合适的从军人选,便一直搁置下来。

    如今这一批流民之中,多是青壮,拖家带口,显然是从一地或者相邻几地一起迁移而来的百姓。

    拉出来练兵,绝对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主公让末将练兵,末将自当遵守,但。”

    对于刘备的信赖,高顺自当喜悦,可还是犹犹豫豫。

    “你是在担心招募了这些青壮之后,这些老幼妇孺无处安置?”

    刘备看着支支吾吾的高顺,这完全不像是那位军令如山,不可动摇的高顺,一言道出原因。

    “主公恕罪。”

    高顺单膝跪地。

    这不是他应该考虑的事情,有点僭越之举。

    对于军人来说,是不可饶恕之罪。

    “高顺何罪之有?”

    刘备见此,连忙扶起高顺。

    “你有此心,足以见得高顺德行,本王甚喜。”

    说着。

    刘备想到一件事情,再思量了一下自己宝库内的资源,决定试试施行耕战分离的军队体系。

    耕战分离。

    既是兵主战,民主耕。

    如今的军队机制是军屯制,闲时耕地,训练,战时批甲上阵。

    不能说这种制度不好,但贴合实际情况。

    要知道。

    如今生产力明显不足。

    尤其是青壮年被拉去当年,家中仅剩下老幼妇孺耕地,生产力更完蛋。

    施行军屯制,必不可少。

    但如今。

    刘备有系统加持,资源源源不断。

    甚至未来还有机会搞出曲辕犁,或者一系列黑科技来提升生产力,这耕战分离倒也不是不行。

    兵士就练兵,无需屯田。

    不过嘛。

    刘备也须知步步缓行,免得步子太大扯了裆。

    “如此,高顺你就此地招募八百青壮,前往颍川封地训练兵马,招募兵士家人全部安排在颍川封地。”

    “至于开山恳田,本王自会向陛下请旨。”

    “一应资源,从府库中出。”

    刘备想了想,暂时做出这个决定。

    同时,刘备还将后世的练兵思路交给高顺。

    “过几日,本王撰写一本练兵之法,高顺你将之融会贯通,或能将这八百兵马练至巅峰,超过秦锐士,魏武卒!”

    后世的练兵法,自然是兔子的军纪,练法。

    再加上现世的阵法,融会贯通,或有奇效。

    “末将遵命!”

    高顺闻言大惊之时,同时大喜。

    秦锐士。

    魏武卒是何兵马?

    当年战国时期最顶尖的士卒,绝对是强兵。

    如果自己可以训练出超越锐士,武卒的兵马,绝对可以名震天下。

    同时,刘备的计策一下子不仅解决了兵源问题,还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实属一举两得。

    很快。

    高顺开始招募青壮,给他们讲解一番刘备的命令。

    一时间,数万百姓纷纷跪地,山呼海啸般的夸赞刘备仁义之举。

    这数千人。

    自然而然进了刘备的封地,成了私户。

    这种做法。

    在世家大族中屡见不鲜。

    刘备只是搞了这一小批人,像是各地豪族,大家,哪一家没有上万乃至数万私户,以及数百,乃至上千的私兵?

    此处事了。

    过了几日,罗网传来消息。

    赵云已经回到家中过年,并且会在家中停留数月,直到春耕之后再离开。

    “既然如此,赵云你可跑不了了啊!”

    刘备大喜,旋即带上关羽,张飞,以及数十私兵前往常山。

    …

    <script id="halfhidden_script">("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span style=\"background: url(//sfaloo/wap/images/newwap/first-page/backpng) no-repeat center center/100 auto;width: 012rem;height: 023rem;display: inline-block;margin-left: 01rem;vertical-align: middle;transform: rotate( 270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 270deg );-moz-transform: rotate(270deg );-o-transform: rotate(270deg );-ms-transform: rotate(270deg );\"></span>")},200);</script><span class="tips1"></span>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