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 > 第342章 影响巨大

第342章 影响巨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朝堂上下对朱高炽非常不满,作为太子一国储君,怎么能天天沉迷工匠之学?

    此乃小术,儒家最鄙视术,最重道,因此又有很多弹劾奏章。

    朱棣全都留中不发。

    他是皇帝可不是慈善家,什么对大明好,什么对大明不好,他门清。

    朱瞻基没事就跑来找他玩,他也开始有意教导朱瞻基,告诉他:“儒生说的话,虽然好听但是不中用,什么狗屁仁道,哪有仁道,仓廪实而知礼节,以后你也不要胡乱听这些人说话。”

    朱瞻基才四五岁,哪里懂得这些,朱棣笑着叫太监取些糕点,小家伙立刻眉开眼笑。

    朱高炽很快就上了个折子,请求重修金陵城。

    金陵城是朱元璋花费几十年功夫修好的,用不少心血,朱棣也没有觉得重修必要,他把朱高炽召进殿,父子二人对谈。

    “金陵城怎么了?”

    朱高炽道:“皇爷爷高瞻远瞩,金陵城没有大问题,可是当初也没有修完善,城中道路不怎么好,很多地方一下雨就是泥泞,孩儿准备重修道路、下水道等等。

    如果可以,也能重修几个官衙。”

    朱棣翻着奏折,漫不经心道:“水泥的产量够了?”

    朱高炽道:“是。”

    虽然球磨机粉碎机都没有搞好,但朱高炽相信速度很快,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大型创新,仅仅只是把蒸汽机的动力转变个输出方式而已,就算没有他提点,很多工匠思考几天也能搞定。

    只是现在蒸汽机比较大,相应的也得改进粉碎机、球磨机的体型。

    另外,工作流程也得相应改进。

    这些需要时间,但他有信心在极短时间内完成。

    朱棣当然知道蒸汽机,但重修金陵城这么大的事儿朱高炽都敢揽下,说明水泥的产量有个恐怖的增长,他好奇地问,究竟会增长多少?

    朱高炽没有具体数据,但依据估算,增长个十多倍是完全没问题,而且这还只是没有扩大生产规模的情况。

    朱棣惊讶至极,对蒸汽机格外好奇,只是朱高炽告诉他蒸汽机目前出了问题,正在进厂维修。

    “这才几天,怎么就坏了?”

    朱高炽道:“这也很正常,新机器实验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都有,但这不算问题。”

    朱棣根本没有经历过后世的精密机器时代,后世新飞机若是改型,取得适航证也得一到两年。

    如果是新飞机,从验证机到商业运行,中间可能会差七八年,实在太正常。

    蒸汽机这玩意精密要求没那么高,但一两个月的实验时间也是不能少,只为发现问题,改进问题。

    五天后,新的蒸汽机制作好,朱棣可以观看了。

    朱棣召集了文武百官,以及勋贵大臣,一同去农庄观摩,一方面朱棣听朱高炽把蒸汽机的能力说得那么强,他想让更多人看看,是不是有那么大的威力。

    另外一方面,也是为太子站台。

    毕竟朝廷如今的诸多赋税,依赖朱高炽。

    文武百官看到蒸汽机的表情是断然不同的,勋贵们瞧见,首先想的是,这么好的玩意自家也要弄个,不需要人力就可以浇水,这简直就是利器。

    文臣们倒是不这么想,他们想到的是,这么一来多少人会丢了工作。

    魏国公道:“此物一日夜可抽多少水?”

    朱高炽没算过,估计下给出了个两千方的数字,其实也就两吨水左右,大概也就跟后世的水龙头差不多,甚至还不如水龙头。

    主要问题是抽水机的效率低。

    魏国公茫然,朱高炽说:“四千斤。”

    他立刻恍然,四千斤说起来也不是很多,但这玩意只要两个人就能搞定,要是人挑水,四千斤挑到猴年马月去。

    而干旱时,浇水都是争分夺秒,甚至有的时候更加离谱,这边浇水,那边旱干。

    所以大面积的旱田,大旱时根本不用浇水,因为浇不过来,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才能放水浇田。

    为何中国古代有那么多人因为水的问题而大动干戈,症结就在这个地方,多点水,就可能少饿死个人。

    朱高炽得意道:“像这样的机器还可以用于纺织机、马车或者大船上,到时不用人力,凡是有机器的地方都可以用以代替人力!”

    原本还在犹豫的蹇义,立刻大吃一惊,急忙出班,奏道:“陛下,臣请禁止蒸汽机,解散所有研究部门,禁止此机器外传!”

    朱棣好奇:“为何?”

    蹇义道:“这机器终要惑乱人心,毁掉大明根基!”

    朱棣道:“说清楚!”

    蹇义指着机器,问朱高炽:“这东西连上纺织机,是不是可以日夜纺织而不休?”

    朱高炽点点头:“理论上是这样,不过夜晚照明条件不理想,而且棉毛都怕火,所以一般不会夜里工作。”

    “提升多少效率?”

    朱高炽道:“翻个几倍不成问题。”

    棉毛纺织此时使用的是水、畜力,动力源不稳定不说,关键是这些力上限都很低,但蒸汽机这玩意几乎没上限,一台机器带动十个纺织机或许有些吃力,但带动一个绰绰有余。

    速度快起来能把轴承转冒烟。

    蹇义道:“如此大量的布涌入市场,后果如何?”

    朱高炽沉默不语。

    他一直都担心这个事,封建帝王追求的是稳定,这不是他们封闭落后,相反这是现实需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没有这样稳定的社会环境,皇权放到什么位置上?

    而如果此时没有皇权,华夏这片土地上能打出狗脑子,这跟欧洲是完全不同的,欧洲地形太破碎,无法形成统一国家,所以有那么多国家,也能短暂平安无事。

    但华夏这种地形,关内十三省哪个不想争霸天下?

    所以朱高炽从来不敢表露自己这方面想法,只是告诉大家,他只想赚点钱而已,发明新技术也是逼不得已,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他闭口不提。

    然而不提也不能不允许别人看穿。

    但凡精明点的士大夫都能看穿朱高炽玩的把戏。

    只不过蒸汽机没有出来前,这点也算不得什么,水力机器太过依赖水流,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用,畜力只能当作补充。

    而现在,一切都变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