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太子撰写的奇文
朱高炽现在就嫌时间太少。
要做的事太多,恨不能一个人能掰成两半用。
商税一直都没动过,主要是因为缺少契机。
但今年在西域建立棉花生产基地后,契机到了。
他就不相信,朝廷里看着这些白花花的银子流走而丝毫不动心。
商税的事儿还没眉目,小厮就跑过来禀告,说文字院的几位大人有请。
朱高炽点头,齐泰、练子宁、陈迪这些人离开文字院去了西域,目前文字院由黄子澄负责。
名义上是解缙。
朱高炽进门后,几个重要人物都等着他,黄子澄手握一份书稿,激动道:“简易字典编好了。”
朱高炽拿起书稿,翻着看看,还行,大部分都是用白话写,少部分引经据典,不过总体上是为普通人写就的字典。
“拼音标注得还行。”朱高炽点评。
“不过,我自己一个人看不完,需要召集一些人手来鉴定,你们不要着急,继续编纂完整版字典。”
朱高炽把字典献给朱棣,夜里父子两人共同翻着书稿,灯火跳动,房间里很静。
春天到了,江南草长莺飞,开始有虫子鸣叫。
朱高炽看了会儿,基本上这本字典达到当初要求,虽然还有些瑕疵,但都是可以接受的。
字典合计记录字两万余个,如果全部掌握,就基本掌握了汉语。
朱棣翻看后道:“这字典还是不错。”
朱高炽放下书稿:“爹,明日可以请大儒来鉴定。字典编纂完成后,我们还可以编纂其他工具书,比如数学、工匠等等。”
朱棣道:“这书印刷起来价格很高,你准备怎么办?”
“高低不是问题,我也不指望这本书赚钱。
爹不妨想想,假如周边的国家,比如朝鲜、倭国、安南都拥有这本字典,他们开始学习汉文,这带来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我们甚至可以把报纸卖到这些地方,暗戳戳暗示他们,挑动他们的情绪,比如朝鲜的文武两班,让他们政权变得不安稳。”
这些活都是捡cia的牙慧,只不过这个时候恐怕没几个国家能扛得住。
当然朱高炽的本意并非如此,主要还是要推广汉字,尤其是规范汉字,这才是最强的文化输出。
该如何发行也是大问题,两三万个汉字,十分复杂,说文解字流传那么多年也只有一万余字。
这就是煌煌巨著。
两三万字的大部头丢出去,简直就是深水炸弹。
除了大明,没有任何国家有能力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整理。
这就让大明取得巨大优势。
民族国家尚未形成,民族观念也没那么深,比如荷兰,商人贷款给法国打荷兰,这种奇葩事在那个年代居然还习以为常。
朱棣道:“好,这部书一定要好好刻印,先来三千本吧。”
“三千?”
朱高炽摇头,开什么玩笑,三千够个屁,“印十万本吧。三千太少。”
“十万?”朱棣蹭得站起,“亏你说得出口,这么多得多少钱?”
朱高炽道:“钱不是问题。
再者说,十万本啊,光是想想都激动。
这得多少纸?多少人就业?光是这些就能增加不少税收。”
经过朱高炽的熏陶,如今的朱棣也学会连贯看事情,这么一想,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光造纸一个行业就能催生出多少税收?
朱高炽其实想的是另外一件事,光是刊印这一本书,就能把造纸行业推动发展,用国家的力量,来拉动经济发展,逼迫他们采取更加合理的办法。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朱棣考虑不到这么多,但也知道其中意义。
略微思索,他便同意此事。
次日大明日报刊登出一篇奇文,由太子殿下亲自撰写。
由文字院编纂的大明简易字典已成稿,诚邀天下间有金石文字、训诂学修养的大儒来京,共同鉴赏。由于人数众多,故需要考试筛选。
考试将在六月初举行。
入选后,由朝廷解决吃穿住行,但不负担路费,但字典会注明名字。
这篇文章火速成为京城最为轰动的事件。
整个儒林都将此当作一次盛事,人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
至于更加偏远的地方,他们收到文章已经是一个月后,不过距离六月仍旧有时间,上次文字院研究甲骨文,已经召集到一批金石学家。
这次朱高炽又招收,将训诂学高手全数纳入。
自三月中旬开始,陆续有人抵达,文字院为了解决他们的住宿问题,特意安排相应的房间,白日里这些人聚集一起,研究文字,尤其是以研究甲骨文为乐。
晚间则一起高谈阔论,想象着字典该是什么模样。
他们以为跟说文解字差不多。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不过他们闲谈中倒是也有收获。
目前甲骨文合计破解出一百余字,闲谈时倒是有所启示,又破解出三五个字。
甚至有片甲骨,已经能完整解读。
解读出来的内容叫人大吃一惊,这是商朝关于牧野之战的记载。
历史书上从来没记载详细时间,但这篇文写明了当日的星象变化,中华有最为完整的观星记录,依据此往前查找,就能找到相应日期。
这一发现被朱高炽同时登于报纸,全国儒生都疯了!
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大事,绝非小事。
它意味着三皇五帝时期的事儿,也可以寻找到相应记录!
于是更多人云集京城,甲骨文也被制作成拓片,可以用极低价格购买,回去研究下看能不能破解。
这等文化盛事,简直把大明帝国都点燃。
以至于前来朝贡的沙米查干使者惊骇不已。
沙米查干收到租金已经是一个月前,收到后立刻派出使者团前往大明朝贡。
经历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于五月初抵达金陵,入了城看到的就是士子在城里疯狂庆祝的场面。
使者心生无力,京城里的繁华固然让他大开眼界,但这么多读书人又让他惊骇莫名。
大明该怎么战胜?
他忍不住去想,替沙米查干担忧。
进城后他便入住四方馆,闭门喝酒,他是少数文化人,深知文字的力量。
知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够传承下去,能够让人以极低成本获得超越自身极限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