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 > 第195章 官军败给叛贼,天下震动

第195章 官军败给叛贼,天下震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朱高炽急了,上前解释,但一向开明的徐皇后这次却说什么也不同意,朱高炽费尽口舌,依然不能改变她分毫。

    她的理由也很强大,以前厮杀那是无奈,现在他的身份不一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行动。

    朱高炽十分郁闷,什么都准备好,只要说通朱棣,一切都能搞定,但没想到徐皇后半路杀出,彻底断了他的美梦。

    朱高炽去不了山东,几个姬妾也很高兴,可以安稳先过年再说。

    但他自己却食不知味,每天恨不能八百封书信往山东送,只想要知道前线战事。

    然而山东之事的发展远超众人预料,年三十儿,山阴被攻破。

    初一,曲阜也被攻入一队人马,只是很快又退出。

    但最令人担心的消息是初五。

    直沽卫前往山东,遇叛贼王五部,一战而溃,丢盔弃甲,损兵折将两百余人。

    天下皆震动。

    随后北平府三卫也遭遇不同挫折,吃了败仗。

    一时间义军声威大涨,朱棣被逼无奈,火速将陈瑛调离山东,捉拿下狱。

    然而于事无补,山东之地的起义仍旧如火如荼,甚至有往山东全境蔓延的趋势,无数响马加入义军,导致义军连骑兵都有。

    虽然骑兵规模并不大,然而却叫人心惊胆战。

    文官们甚至顾不上庆贺陈瑛下狱的事儿,蹇义急得嘴上直冒泡,肯定朝廷派三大团营前去灭敌。

    夏原吉却不同意,三大团营人数众多,无论调动哪一营,粮草都是天文数字,朝廷根本拿不出。

    况且这事也不只是他们在盯着,西南土司也有些蠢蠢欲动。

    朱棣不得不加强四川、重庆防御,防止土司趁乱起事,如此一来,能给到山东的资源更少。

    初六朝廷接前线急报后就开了衙,重臣们迅速集结,商议该怎么办。

    众人争吵不定,有人说要招抚,有人却说如此事大,招抚已经不行,徒降朝廷身份。

    朱棣本人也不支持招抚,但现实逼得他不得不考虑这种可能性。

    朱高炽忽然越众而出,“父皇,孩儿愿率两千人马,平定山东叛乱。”

    朱棣冷哼:“两千?”

    朱高炽道:“孩儿需要直沽水军一千,孩儿的一千蒙古卫队。只需这两部人马,即可平定叛乱。”

    夏原吉急忙道:“贼众势大,皇子若去太危险,臣不赞同。”

    “陛下,此非小事,望陛下三思而行。”

    蹇义也不同意,非但是他,礼部尚书李至刚,刑部尚书郑赐,工部尚书黄福都表示反对。

    朱棣又询问淇国公丘福的意见,丘福道:“区区几个叛贼,臣愿率人传檄而定,不需大皇子出马。”

    朱高煦突然跳出来:“父皇,孩儿愿率人马前去平定,替兄长、父皇分忧。”

    魏国公徐辉祖、定国公徐景昌,曹国公李景隆都不同意朱高炽出马。

    朱高炽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人反对,但他意已决,这次说什么都要去。

    于是力排众议,越众而出。

    “父皇,非是儿臣自大,但此事除儿臣外无人能做。”

    众人皆不服气。

    朱高炽道:“平定贼乱自然简单,但山东地区形势复杂,平定后呢?

    杀掉反贼并不能解决问题,如果不能找到真正原因,就算这次平定,过段时间还会有。”

    夏原吉道:“殿下,你莫非要靠棉纺作坊解决问题?”

    “是。”朱高炽肯定的回道。

    “这需要为将者必须要了解棉纺、毛纺,能够调动作坊的资源,同时也要能调动其他资源。

    儿臣准备分流两部分人马,一部分人去河北唐山,一部分就地建作坊。

    双管齐下,山东才能真正安稳。

    况且山东地区还有一王爷,一圣人,旁人去,根本压不住,唯有儿臣才是正选。”

    朱棣愣住,这事倒是真忘了。

    山东有鲁王,这代鲁王也是朱元璋的儿子,虽然势力不大,但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是个掣肘。

    另外孔家,也是个不稳定因素。

    孔家在这次叛乱中究竟有没有什么作用,谁也不知道。

    就算真的没,但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牵扯不到?

    如此想来,最合适的人果然是朱高炽。

    朱高炽这身份妙就妙在,还未被立为太子,这就是他的优势。

    未被立太子,此事就不是朝廷意见,只是大皇子自己的意见。

    无论处理得好坏,与朝廷完全无损,即便搞砸,事儿也不能怪朝廷头上。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他即将被立为太子,只要鲁王、孔家不傻,就知道肯定不能跟朱高炽对着干,否则事情不好收拾。

    朱棣哈哈大笑,“朕准了,朕封你为镇北大将军,准你调动三军。

    朕赐你宝剑一口,如朕亲临,谁若不听话,四品以下皆可先斩后奏,四品以上准许羁押。”

    众人大惊,这权力太大了,急忙劝阻,然而朱棣道:“此乃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众卿不必多说。”

    朱高炽欣然接受,朱高煦难受的要死。

    朱高炽道:“儿臣粮草自筹,只需调动直沽水军,及儿臣的一千蒙古骑兵即可。”

    朱棣道:“此时非同小可,不可轻敌。”

    朱高炽笑道:“孩儿刚好有批新火铳,正好可以试试。”

    朱棣点头:“朱能,你随大皇子出征。郑和,你做监军。”

    “是!”两人齐声应是。

    朱高炽说需要两天准备时间,两日后准时出发。

    朱棣准许。

    两日后,朱高炽带着一千人马前往山东。

    十里亭中送行,朱棣嘱咐他万事多小心,有事要跟朱能多多商议。

    朱高炽领命,喝完三杯践行酒,他翻身上马。

    一千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今日不知怎么回事,落了雪,虽然小,却也格外冷。

    朱高炽不敢耽搁,第一天跑了四十多里,就地休息。

    次日跑八十余里,日夜兼程,除去必要时间都在路上。

    五六日便过徐州,又过三两日,便抵达山东边界。

    朱高炽令人停下,派出去两百余人斥候,前去探听消息。

    朱能道:“殿下何必联系山东官府?”

    “打成这个样子,官府还能做什么?先等着,看看前方什么情况再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