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对抗
“这就是你们选出来的前十甲?”永兴帝怒极反笑,把手中的十份考卷直接一甩,扔到了地上。
“臣等愚昧……”内阁中的诸位阁老们在他面前站成一排,仿佛犯错的小学生一样把头低下,不敢做任何的辩驳。
“来来来,你们自己来看,这上面写的都是些什么东西?!”永兴帝袖袍一甩,十份考卷就拍打向阁老们的脸。
平日里威风万丈的阁老们,此刻却一动不敢动,就连避开都不敢避,任由这些考卷拍在他们脸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却也没有任何的损坏。
考卷开始缓缓下落,阁老们连忙伸手抓住了,一副仔细查看的模样。
永兴帝尤不解气,满脸愤怒的走来走去,边走边骂:“这写的都是些什么废话?全然无用!”
“净是一些写在书上教坏人脑袋的愚昧道理!”
阁老们低头看去,里面果然写了一堆旁征博引满是之乎者也的文字。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对于永兴地给出的策略题目,他们的回答很简单,只要永兴帝本人能够勤修德行,道德高尚,为天下人所信服,那么天下人又有谁不会奉他为自己的君王呢?
在永兴帝看来,全是屁话!
他的问题并没有被回答!
阁老们对视了一眼,呐呐说不出话来。
在他们看来,这十篇文章已经是所有的殿试文章中矮子堆里拔大个儿里挑出来的,无论从文字,词藻,还是行文,都是最好的……
但皇帝不满意……
阁老们感觉永兴帝太过于计较这种小事了。
这些个书生们,一个个的都在自己老家闭门读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读那四书五经,能有多少眼界见识?能有多少真本事?
就算真的让他们硬着头皮来论这天下大事,他们又真的能够弄得明白吗?
一直以来,策论不都是瞎吹牛嘛?
这么认真干嘛?
不过这话表面上却不敢说,依旧一副犯错小学生的模样,低着头在那里话也不说。
永兴帝也是来了气:“你们去把所有的策论文章给我找来,我亲自来找,看看是不是所有来参加这次恩科的人都是这么的废物!”
阁老们无奈,就只好把文章给他送来。
永兴帝神面一扫,所有的文章都印在他的心底,仔细查找。
这才发现,这个活计到底是多么的折磨人!
就像面前是一坨翔,你明知那是一坨翔,但是为了能够把流程进行下去,你还是得硬着头皮去吃一样……
因为你的目的就是要从这堆屎里淘金……
永兴帝的脸越来越臭,阁老们都胆战心惊的看着他,害怕这位皇帝什么时候直接爆发,把让人把所有参与殿试的书生都给砍死……
好在这样的事情终于没有发生。
永兴帝臭着脸在这堆文章纸堆里面一通翻找,找出了七篇来。
“所有文章里面,也就这七张算得上能入朕的眼!”永兴帝臭着脸说道:“虽然还比较稚嫩,但好歹敢大胆推演天下局势,算得上正面回答朕出的题目,而非像其他人一样随便搪塞!”
“诸位爱卿来看看,这个决定行不行?”永兴帝把手中的七张纸递给对面的阁老们。
阁老们脸色发苦,但还是得接过来,再看一遍。
考试的书生们离开之后,就由这些内阁大臣收卷,然后一起查看所有的试卷,评出其中最优等的十张递给皇帝,这就是前十甲了,再由皇帝来定出具体的名次。
这是正常的流程,但是现在全都乱完了。
他们几个内阁大臣事先看过所有的试卷,当然对这七张试卷并不陌生,当初不取这七张也是有原因的。
就在于他们太过另类了。
数量又太少,不到十,这就有点尴尬。
最终经过讨论,他们决定不取这七张,改选另外十张文笔最好,看起来最花团锦簇的十张给皇帝。
没想到终究是被打脸了。
更让他们心中惴惴不安的是,皇帝这样做到底是单纯的生气这一届的考生太过废物,还是有什么深意?比如想要打压内阁的权利之类的……
“既然你们都不说话,那这就当你们同意了,名次朕稍晚些再定,这次恩科取这七人!”说完,永兴帝气咻咻的一甩袖袍,就准备回去。
但是那内阁的诸多阁老们就听傻了眼,连忙拦住了要走的皇帝,追问道:“陛下,您的意思是,这次恩科只取这七人?那其他的那些考生呢?”
“他们?”永兴帝冷笑了一声,说道:“全是一些酒囊饭袋!朕难道还要把他们招进来当官,治理民生吗?”
“全部黜落!”
阁老们脸色惊骇之极,万万没有想到皇帝会给这一手!
名义上必须得通过殿试才能成为官员,但是这么多年来早就有了不成文的规定,基本上只需要过了春闺就行了,只要过了这一关,基本上就必定能捞个大官当当,殿试就是走个过场,排一下这届考生的名次罢了。
虽然名次非常重要,决定了日后他们能够到达的高度,但是对于一些没有太大追求的人来说,却已经足以躺平。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因为在殿试上发挥不好,而被黜落,不得做官的事情发生了。
可以想象,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必然会激起无数的风浪!
果不其然,当晚就有考生闹事,甚至跑去敲登闻鼓。
在京城承天门和长安右门,右手边一个小小鼓楼,就是大名鼎鼎的登闻鼓院了。
这面有一面可以直达天子的鸣冤之鼓,但也不能让你随随便便敲响。
首先,这面鼓是在有镇魔司把守的院子里的,同时,还有御史在值班。
凡民间诉讼,必须自下而上,一级级上诉,只有省里该管不管,或者有重大的冤屈申诉,才允许敲登闻鼓,值班的监察御史马上带着上殿面君,谁要是敢阻拦,就是死罪,至于家庭婚姻纠纷、土地等小事,不允许敲登闻鼓。
本朝登闻鼓制度虽专在开辟鸣冤申诉之路,但借之行言谏之事者依然不绝于史,甚至出现过极为暴烈的‘尸谏’!
太祖时,青文胜为民请命,击登闻鼓以进,遂自经于鼓下。
正平时,许天赐弹劾刘进,夜具登闻鼓状,之后亦自经,震动天下!